原创 ‖ 立己者方能立人 —— 读《我不只是数学》
立己者方能立人
—— 读《我不只是数学》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 陈凤伟
树之立,在于根之深。师之立呢?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华应龙老师“数学育全人”的教育思想,赋予了这句话生动的诠释,丰盈的内涵。
从《我就是数学》到《我不只是数学》,华老师“既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还用数学立命。”所以叶澜教授用五个“化”概括了华老师的数学教育:
一化,将自己对人生、对数学的领悟化进教学;
二化,从“趣”入手,唤起“思”,又以“思”升华“趣” 。
三化,人文生活、传统文化、人生领悟,化到教学中;
四化,将学生产生的、学的资源化成教的资源;
五化,把难化为易、把易化深入,把点化为面。
华老师的《我不只是数学》就是“育人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的写真,演绎着“把每一节课化到学生的生命中”数学教学!
一节《认识面积》,从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什么是积?学生最难理解的是“面”还是“积”?“面”和“积”是怎样联系的?为什么不叫“面和”?到开展哪些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再返回“积点成线,积线成面”吗?直至追问四位研究数学教育的教授,“返璞归真”到织布机的“积线成面”……
为学生而问,为学生而思!华老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将执着、专注的“课前慎思”作为“立己”的开始。“慎思”中有纠结、权衡、追问、反问,更多的是华老师的勤奋、坚持和孜孜以求的做事态度。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在传承中,点燃智慧的火花,这种不断的叩问和思考,即使暂且不能找到完美的答案,也会一直向着目标延展,根深了自然会叶茂。
华老师的《分数初步认识》,老师们被“领带测量沙发”的环节所吸引,也不免在揣测:为什么别人皆“分”,华老师独“量”?这“量”的背后是华老师怎样的思考?与学生的认知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分数初步加入小学“数”领域的位置有着怎样的和谐程度?一系列的问题都与这“量”出的分数有关系。
由测量引出分数和由分物引入分数相比,其特殊价值从华老师“退回”原点的深度依稀可见,这是足够地退到我们容易看清问题的地方,华老师从中国西周出现的具有分数意义的专用量名开始,到战国铜器铭文,再到英文、俄文等分数的解释,追述到分数的原始意义,方才找到“儿童只有在实际操作或在心里操作等分割及再合成其份数的活动”才能理解分数的依据。
华老师确认了“教”的起点,从“测量”开始认识分数,有了测量单位做标准,再数出单位个数,个数累加就是度量值,用分数表示。沿用了自然数表示个数的传统,即“数”是数出来的,突破了“分数是个数”的认知障碍。
其实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也总说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起点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去找?我们要深深反思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分析与判断。
华老师的“退”是为了“始于足下”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远行千里”地学,教是学的开始。
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我们在追问中追寻着可以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课堂。
在《连乘问题》的解决中,华老师讲述的“推销员克雷斯的故事”引出“爱心公式”:
一个人的爱心×你×我×他×……=美好的人间
一个人的爱心×13亿×365=爱的海洋
有了爱的海洋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什么力量?这是什么样的数学?带给学生的是怎样的数学学习感受?
我在想,不是所有的课堂讲述“推销员克雷斯的故事”都能唤出“爱心公式”的。因为“爱心”是需要传递的,而传递的起源是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真诚可以不见形,但是一定有“痕”!
本节课是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解决问题,从寻找条件、解题思路,学生就开始出现各种“小错”,华老师意识到这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十分扎实,但是也发现他们能心有灵犀一点就通。
此时,华老师“化错”教学的魅力就像泰戈尔的诗“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中的花朵”。学生是纯真的,清澈的,华老师把他们的“差错”幻化成课堂上的朵朵奇葩悄然开放在学生的心间,这种情感和意气抒发结伴而行的人文智慧传递,才有了“爱心公式”的效应,昭示了学生悦纳他的课堂、不愿意下课的真情实感。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我们每个教数学的人,是否都能“科学”的思考自己、思考学生、思考教学?
这是华老师把每节课化到学生生命中的原则,平实的言语中蕴含着责任、标准。
每节课要有数学味,要好玩,让每个学生都欲罢不能,这是华老师给自己的挑战,严谨中流露着孩童的烂漫。
接受不完美,有问题说明还有发展的空间,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是追求最好,这是华老师的愿景,豁达中满满的教育情怀。
为了“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华老师不断考量自己,即使在大家看来像《指尖上数学》《阅兵场上的数学故事》《找次品》等,已经充满数学的灵性,他依然在“课后明辨”。
由“舌尖上的中国”的启迪,华老师秉承民族传统传播出“指尖上的数学”,以“管中窥豹”的方法,观察“指尖上”“指尖间”的数、数的关系、形成规律。
首师大的曾小平教授这样描述:
课堂教学像涓涓泉水,顺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轨迹慢慢流淌;学生的数学思维似茂盛草木,在数学思考与探究活动中欣欣向荣地发展。让我们回到美好的孩童时代,和孩子一同玩数学、想数学、感悟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但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也打开了老师的心扉!
华老师“数学育全人”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全人”,首先自己要“健全”,这就是我理解的育人先育己, 立己者方能立人。
在《台湾长什么样子》一课,很多人都想“画出台湾的样子”是目标吧?不是的,认识到根据周长、面积等四个数据不能确定台湾的样子,才是华老师追求的目标。到课的最后大部分学生也没有画出台湾的样子,华老师说:“那就对了!如果画出来了,反而不可思议!”
奇怪吗?华老师是在向学生布道,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命题”之类的概念,要借助这个“台湾长得什么样子”的活动,鼓励、等待学生大胆质疑,渗透“尽信”师,不如无“师”的思想。没有豁达开放、大格局做事,大气做人的教师,哪儿来的审辨思维、创新发展的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愿望,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源。学生只有不断质疑,才能在反思中萌发新思路,让学生有机会成为思考“旁门左道”的人,给学生打开一扇探究与发展的窗。
读华老师的书,是在读华老师的课堂,读华老师的情怀。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释放着他的理念、态度、精神。
华老师的“化错”教学是“数学育全人”的核心体现,“人生识字糊涂始”,华老师说的直白而又豁达:数学学习其实就是猜,猜错了再猜。老师们,天下孰人能没错?!关键是猜错了之后做什么?怎么做?像华老师那样“错误有时是创造的开始”!
这一句掷地有声的“我不只是数学”,说出来简单的六字真言,却能让无数孩子开启真正的人生!
就像“找次品”中那看不见的“第三只盘子”,很重要!所以谨记、践行“育人先育己,立己方可立人”!如果每位老师都能自信、自豪地说:我是数学,但我不只是数学!那所有学数学的孩子,学到的也不只是数学!
※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以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为例
※ 一节散发“教育任务”味道的数学课 ——听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有感
※ 我就是数学
※ 我不只是数学
※ 心到功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