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

华应龙 华应龙化错化人 2022-03-28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


华应龙



2015年9月3日,我国首次举行了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接到“9.3”阅兵观礼的通知,我喜不自禁,“漫卷诗书喜欲狂”。能够现场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我无比自豪。



我该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我要做些什么?


看报纸、看电视、闲聊中……我就特别关注阅兵话题。


有了思考,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9月2日晚,我们参加观礼的代表集中住进了宾馆。我兴奋,一夜没睡好,一直在兴奋的中国梦里……梦里坦克轰隆隆开来,醒来才知道是空调微风发出的声响……


9月3日,我在天安门广场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习大大的讲话字字铿锵,令人振奋,非常提气!今天的世界仍然很不太平,这提示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凝心聚力,提升综合国力,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和平。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立德树人,诲人不倦;只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饱满爱国情怀,葆有健体强心,富有创新精神;只有我们的祖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我们才能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总书记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一定将“中国梦”坚持到底!



我与学生分享“阅兵中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要他们现在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在积累一种感觉,播下一粒种子,懂得要练好数学的“童子功”:发现问题的基本功、提出问题的基本功、分析问题的基本功、解决问题的基本功。阅兵中的数学问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不像数学课本中的数学问题那样简单、直接,但又是以课本中的数学问题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思路,顺着思路,再去寻找对应的数据。


基于以上的定位,我想:这节课不能让学生觉得数学问题真可怕。


翻看人教版教材,例题中没有追及问题,过桥问题倒是有,放在五上总复习的思考题中。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中安排了一道相遇问题,但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相关的练习中有这么一题: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到青岛,18小时后,甲落后乙57.6千米,已知甲的速度,求乙的速度。这和追及问题很像。总复习最后一题星号题是较复杂的相遇问题:长跑比赛,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折返,已知最快和最慢的速度,求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距离折返点多远。


这一看,就明白了,我想和学生研究的阅兵中的数学问题在课本上都有原型,但都是思考题性质的。而思考题不是要所有学生都掌握的。怎么办?如果课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思路,那感受到的是什么?怎么办?如果课上总是那一两个“明星学生”说,也不是我的愿景。怎么办?


突然来了灵感:如果把课题改为“阅兵中的数学故事”,感觉就会不一样。学生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什么是“数学故事”,那就是有关数学问题的故事,我的叙述,可以顺其自然地给学生引领。


做出一系列“数学故事课”,这是张奠宙先生在2008年听完我的《游戏公平》后,指导我应该去做的。


阅兵中真实的数据带来的计算量较大。“每分钟112步”,带来的是除数是三位数除法,用还是不用计算器?还是用计算器好,这方面的基本功本可以适当弱化,学生有计算器在手,可以有更多的尝试,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和本校六年级数学老师多次研究之后,有了下面的分享——


1.分享“阅兵感受”


师:9月3日,你看阅兵了吗?(看了!)感觉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 ):雄伟!壮观!震撼!兴奋!酷!

师:上完今天这节课,当你再看阅兵的时候,感觉可能会不一样。你信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师:这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三个故事。

   (ppt出示故事名称)

生(边读边小声地笑了起来):破解51之谜,为了神圣的那一刻,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

师:看到题目就想笑,感觉很好玩是不是?(学生点头)


2.破解“51”之谜


师: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停顿)看完下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吗?(ppt出示报纸图片)

生:女兵为什么是51名呢?

师(开玩笑地):你就像我的托儿!我看报纸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咦,怎么会是51名呢?真奇怪!(停顿)想象一下,51名女仪仗兵怎么排?(板书:想象)

生:我想51是可以被3整除的,所以可以分3排,每排有17名。

生:我觉得51名女兵里面有一个可能是将领,其他的50人可以按照一排10人,一共5排排列。

生:我看阅兵的时候发现,有的队伍是两名将领,所以可以按照“七七四十九”排成一个方阵。

师:同学们想象出不同的排法。那么,到底是怎么排的呢?我请教了阅兵指挥官。他给了我两大张纸的数据,当时我很惊讶:哇,没想到阅兵中有这么多数据呢!(ppt出示数据中的:三军仪仗队(17×12+3))

师:从这个式子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排有17人,一共排了12排,然后前方还有3个旗手。

师:是这样吗?(学生点头)那再想想,刚刚那51名女仪仗兵是怎么排的呢?

生(七嘴八舌):一排17人,一共3排。

师:在整个阅兵方队中,只有一个仪仗方队,里面有男有女,一共是12排。女兵占了3排,另外的9排……

生(抢着说道):男兵!

师:对!分别是陆、海、空各3排。一会儿再看视频的时候,好好观察女兵戴的帽子、穿的是裙子,和男兵是不一样的。

师:在三军仪仗方队之后,接着就是10个英模部队方队,看了这个式子,你又能发现什么呢?(ppt出示数据中:英模部队方队(25×14+2+7))

生:看了这个式子,我知道他们是按照一排25人,一共14排这样排列的。后面的“+2”、“+7”是不是指挥官或者什么重要的人?

生:“+2”应该是前面的两个将领,“+7”应该指的是旗手。

(学生们恍然大悟地:“哦!”教师随即出示英模部队方队图片,学生们看了之后更是频频点头。)

师:简简单单的一个算式,我们却从中想到了很多东西!真棒!关键是你要去想象,不想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ppt出示:三军仪仗队(17×12+3),英模部队方队(25×14+2+7))

师:看到这两个式子,我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问题:17和25都是单数,有道是:好事成双。为什么一排的人数不是双数,而是单数呢?

(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一会儿便忍不住地小声交流了起来。)

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想!)当时,我还真请教了阅兵指挥官。他说:单数的话,就有一个人在最中间,从正面看,整个队伍就有左中右对称的美。

生(感叹地):哦!

师:一叶知秋。一个数据,一个算式,也能透露出这么多的信息呢!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很奇妙啊!


3.为了神圣的那一刻


师:在整个阅兵过程中,踢正步通过检阅区的那一刻是神圣的、震撼的。那么,那一刻有多长时间呢?(停顿)在这次的阅兵过程中特别强调分秒不误、毫厘不差。昨天,我在看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课前作业时,发现有同学也注意到了这点,时间误差不允许超过0.3秒,距离误差不允许超过0.02米,多么精确啊!所以,我想阅兵指挥官是一定会计算一个方队通过检阅区的时长是多少秒。(学生们赞同地点了点头)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

生:要知道速度,还有检阅区的长度。

生:我觉得还需要知道方队的长度。

(板书:检阅区长度、方队长度、速度。指“检阅区长度”,表情询问学生。)

生:96米。

师:对!天安门前,东西两个华表之间的距离就是检阅区的长度,一共96米。

师:(指“方队长度”)为什么还需要方队长度呢?谁能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

生:因为方队通过检阅区时,排头过去了,可还有排尾没过去呢。要想完全通过这个区域,得让最后一排的人也过去才行。所以,需要知道方队长度。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之前我们学习的火车过桥问题很像,火车头虽然过了桥,可是火车尾还没有过桥,过桥的长度应该是桥长加上火车长。

师(竖起了大拇指):原来,“火车过桥问题”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用上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就能很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

(ppt出示教材图片,唤起旧知表象)

师:那方队多长呢?请看阅兵指挥官给我的原始数据。

旗手脚尖到将军脚尖6米,将军脚尖到第一排脚尖6米,后面14排都是前一排脚跟到后一排脚尖0.9米,脚长0.3米。

(学生们认真地、轻轻地读着屏幕中的数据,有的学生不禁感叹道:“哇!”)

师(微笑着):数据有些多是吗?(是!)如果把这段话画成线段图,可能会帮我们更好地解决“方队长度”的问题。在头脑中想象一下,怎么画?(学生静心思考。)来,我们一边读一边画!

(学生读题,随着学生读,ppt动画展示线段图。)


 

师:看着图,现在能算整个方队的长度吗?(能!)好,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学生情况,2分钟后。)

师:同学们反应很快,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竖起大拇指)。不过,想法各不相同。现在你可以拿着练习本去找你的好朋友,不一定是同桌,可以下座位,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呢?

(学生们纷纷下座位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三五成群地分享着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学生们点了点头,高高地举起手来)哈哈,我想请刚开始不明白或者做得不对,现在明白了的同学来说。

生:我开始列的算式是6+6+0.3×14+0.9×14,后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14名士兵有14个脚长,但是其中的间隔是13,所以应该改成13×0.9。(课堂上响起了热烈地掌声。)

师:咦,为什么是13×0.9呢?

生:我觉得可以把这个问题当成植树问题,14个士兵就是14棵树, 14棵树只有13个间隔,应该用13×0.9。

师:心心相印!(ppt出示教材图片,学生们笑着点了点头)

师:一看给了这么多的数据,晕了没有?(没有!)哈哈,分类来看,一下就清楚了!题目中有几个6?

生(众):2个。

师:几个0.9?几个0.3?

生(众):13个!14个!

师:对!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生(众):27.9。

师: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走上讲台,边说边比划着ppt):我把0.3和0.9看成一组,每个0.3的后面都有一个0.9,只有最后一个0.3后面少了0.9,所以我的列式是6×2+(0.3+0.9)×14-0.9,算出来的结果也是27.9。

师(竖起大拇指):一一对应,真棒!现在知道了方队的长度是27.9米,那么方队的速度呢?是我告诉你们,还是你们自己算出来?

生(自信地齐答):自己算!

师:厉害!自己算出来的数据就带上了自己的温度!那么,根据什么来算呢?(停顿)大家都知道,这次阅兵的节拍由原来的116拍变成了112拍,112拍说明了什么呢?就是1分钟要走112步,一步的长度是75厘米。(板书:112步/分、75厘米)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不能算出速度是一秒钟多少米呢?(板书:?米/秒)(学生们陷入了思考。)有些挑战啊,课本上没有遇过这样的问题!(停顿,学生们继续思考,面露难色)同学们,速度等于——

生:路程除以时间。

师:在这里有没有时间?(有)多少?(1分钟)对,时间就是1分钟,也是60秒。那么1分钟走了多少路呢?1分钟走了112步,一步75厘米,走了多远呢?(学生恍然大悟地:“哦!”动笔计算方队速度。)

生:我算出的速度是140米/秒。

生:我觉得应该是1.4米/秒。

师:应该是哪个?(1.4米/秒)刚才男同学说140米/秒的时候,我想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100米跑得最快的中国人叫苏炳添,用了9秒99,也是全亚洲最快的。全世界100米跑得最快的是博尔特,用了9秒58。但是,刚刚经过同学们这么一算,我们踢正步的士兵才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140米用1秒钟,哈哈哈!

(师生笑作一团。)

师:同学们,其实错误都是在提醒我们!掌声感谢刚刚这位同学提醒我们要去想象数据的意义。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笑声。)

师:那刚刚这位同学错在哪了呢?

生:他错在没有注意单位,140是厘米,不是米。

师:发现了吗?(出错的那名男生点了点头)应该怎么算?

生(七嘴八舌):112×75÷60÷100

师:为什么除以100?

生:因为112×75算出来的是一共走了多少厘米,除以100才是求多少米。

师:看来单位名称还真得好好注意啊!(师生会心一笑)现在需要的三个数据都有了,能不能算出通过检阅区的时间有多少秒?(能!)

一个英模部队方队长27.9米,他们以1.4米/秒的速度,通过96米的检阅区,需要多少秒?

师:好,男女生比赛,看看男同学算对的多,还是女同学算对的多,开始!

(学生们抓紧时间,开始埋头计算。)

生:我的列式是(96+27.9)÷1.4=88.5(秒)。

师:96+27.9相当于桥长加火车长,总路程除以速度最后结果88.5秒。真好!女生算出这个结果的请举手!

(女生自豪地举起手来,老师一一数过,“18”。)

师:男生算出这个结果的请举手!

(很多男生也是高高地举起了手。)

师:咦,班里男、女生的人数一样多吗?

生(众):不一样!

师:啊,不一样啊!那还不能这样简单地比较,不比了,不比了!(同学们都笑了。)我们刚刚算的这个答案对不对呢?我非常佩服地告诉你们,同学们算出来的答案和阅兵指挥官的数据一模一样!(学生们有些惊讶又很自豪地:“哇!耶!”)掌声送给自己!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刚才这个题目我们圆满解答了。看着这些数据,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咦,为什么旗手到将军、将军到士兵的距离都是6米,而不是7米呢?

生:是不是因为六六大顺啊?

生:我觉得7米也挺好的,正好是70周年的7啊!

生:今年是建国66周年,所以是6和6。

师:哈哈哈,想得好!还有其他角度吗?同学们,我们来算一下,一步是75厘米长,如果间隔是6米,要跨几步?

生(众):8步。

师:间隔7米呢?

生:9.333……除不开啊!

师:你有想法了吗?(“哦!”学生们有了些想法和感受。)同学们,想想阅兵的画面,一会儿再看视频的时候,你注意,将军是用4拍喊出的“向右看”,再过4拍,士兵就正好踩到线。如果将军和士兵之间不是整步数,那将军踩到线,士兵就会踩不到线了。我们来一起看看!(ppt播放阅兵视频片段。)

生(恍然大悟,兴奋地):哦!哇!

师(微笑着):没想到原来还有这样的道理藏在其中啊!这让我想到,一位大数学家说过的话:“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4.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


师:我们都知道,这次阅兵是第一次有外军参加。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立马想到,我在俄罗斯红场看过俄军踢正步,和我们的正步大不一样,请看——


(学生惊讶地“哇!”瞪大眼睛,笑了起来。)

师:他们两腿之间的夹角是90°-100°,我们两腿之间的夹角是45°-60°,我们的步长是75厘米,他们的步长是80厘米。问题来了——

中国士兵每步75cm,俄罗斯士兵每步80cm。假设两个方阵相距20m,俄罗斯方阵多少秒钟追上中国方阵?

师:有没有这问题? 

生:有!这是追及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么计算呢?(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计算了。但是在阅兵指挥官那里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一看报纸,知道了,哦,原来——(ppt出示报纸图片)

生(七嘴八舌):哦,外国军队按中国步伐受阅!

师:外国军队也是按照我们的步伐标准来走的,这样一来,还有追及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想想也是啊,如果不这样规定,方队之间的间隔就会有大、有小,时大、时小,那就不美了。那这次阅兵中就不存在追及问题了吗?

生:有,坦克!

师:对!俄罗斯方队之后就是坦克方队,坦克方队的速度是2.78米/秒,想象一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七嘴八舌,开心地笑着):压过去了,把俄罗斯方队压扁了!

师:坦克的速度是俄罗斯方队速度的两倍呢,肯定要压过去了!哈哈哈,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笑声过后,是学生静静地思考,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生(遗憾地):啊……


5.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共分享了3个故事,从这3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植树问题、火车过桥问题和追及问题。

师:是今天学的吗?(不是!)对,是之前学的,今天用上了。这节课我们为什么学得很快乐?很轻松?正因为刚刚这位同学所说,原来在课本上就学过了,今天又回顾了一下,实际应用了一下,从而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孔子说过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随即板书:学而时习之。)这个“习”,有“练习”的意思,也有“实习”的意思,实际地练习,解决实际的问题,会让人觉得更快乐!

生:以前学习火车过桥问题,我想不清楚。今天明白了,阅兵就是3D版的火车过桥。

生:我觉得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没想到阅兵里也有!

生:上了这节课,我才知道原来阅兵中那么整齐地步伐,其实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

师:没错!我们本来以为阅兵那么整齐,就是拼命训练出来的,没想到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多数据在帮忙!

生:我觉得不论是阅兵还是其他什么事情,只要经过了数学的精密计算,都会变得更美!

师:马克思说过一句话和你的意思差不多。(ppt出示,学生齐读)

任何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地步。

——马克思


生:上完这节课,我明白了:数字影响秩序。

师(两眼放光,一脸惊喜):厉害,厉害,哲学家的水平!你的感悟力真强,掌声表达我们的敬意!(板书:数学使人精细。)

生(众):数学使人精细。

师:英雄所见略同,她和大哲学家培根想的一样,厉害!

生:从这节课中,我感受到了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生:我有个遗憾,华老师最后也没告诉我们,坦克到底怎么没有撞上俄军?(学生们赞同地、用力地点了点头。)

师:哈哈哈,相信你们自己会找到答案!这节课,我还想和同学们分享的是,怎么才能享受到那份思考的快乐呢?想象!数学是抽象的,学习数学需要想象。想象了,就能发现问题。例如51人怎么排?想象了,才能很好地分析问题。例如方队长度。想象了,才能保证解决问题的准确性。例如140米/秒。想象了,才好玩。数学,其实就是玩具,就是和自己想象力玩耍的玩具。

(学生们频频点头。)

师:总而言之,“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心中有数,无限美好!”(停顿)再看阅兵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呢?试试看——

(再次播放阅兵视频片段,片尾飘出“下课啦”三字。)



享受了60分钟,学生们还欲罢不能,如果是35分钟的课,可能就没有这么尽兴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北京市教委推出长短课的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感谢六年级组数学同仁的帮助!施银燕、刘铮、吕小盈、王红、王静平等老师给予的宝贵的意见,使这节课不再青涩,使这节课熠熠生辉。


其实,这节课不是“阅兵中的数学故事1”,而应该叫做“阅兵中的数学故事2”(感谢黄利华校长的提醒)。因为前面学生已经做了课前参与,收集阅兵资料,发现提出并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分享。今天,是老师作为其中一员,以身示范,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后面还可以上出“阅兵中的数学故事3”……


衷心感谢李烈校长的赏识、肯定!更感谢李烈校长高位引领!怎样拓宽时空,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活动起来?我继续思考。


关于这节课,我确实考虑了很多,有些叠床架屋了,以致于开始的研究,课尾总结时我要说出一二三。综合实践的问题,比课本问题复杂多了,因此可以很好突出解题思路的重要。现在的课上,我舍去了,舍得对吗?一课一得足矣,综合实践的课是否可以,或者说应该“一课多得”?进而,我再思考,哪怕是新授课的课堂总结时,老师是否也不该和学生一样的一句话总结?学生“画龙”,教师“点睛”,才是艺术,才是科学,才是故事,才凸显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课尾的失语,是老师的缺位!教师怎样的总结,才不是“独角秀”,才能够说到学生心里去?教师怎样的总结,才是要言不烦?我说不出一二三了,值得研究。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3”怎么上?追求什么目标?研究什么问题?设计什么活动?学生还会欲罢不能吗?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我以为简要地说,就是让学生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才能用数学眼睛(抽象和直观)观察世界;心中有数,才能用数学思维(推理和运算)思考世界;心中有数,才能用数学语言(数据和模型)表达世界。心中有数,还表达了对数学有良好的情感。不一定是情有独钟,但一定不是心中无数,更不是心中厌数。


《阅兵中的数学故事》告诉我:

心中有数,无限美好!



课堂实录由北京市史家小学刘伟男老师整理

本文首发于2016年第4期《小学数学教师》

2016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2019年10月1日晨修改于北京圆方斋

国NATIONAL DAY庆2019.10.1峥嵘70载与国同梦



※  错不起的学生,对不了

※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

  等着,就好

  学车记

※  好课如初恋

※  话说老家“中南海”之高考

※  年轻教师不妨听听自己的课

※  请不要轻易相信你的眼睛

※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  心到功自成

※  听吴正宪老师《归一问题》有感

※  芬兰游学散记

※ “赠书使者”诞生记

 “下课啦!”

原创文章

欢迎留言申请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