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对空言说」丨若有所播

肉饼君 若有所播 2023-06-04
在柏拉图的《斐多篇》里,苏格拉底哀叹了书写的发展,担心当人们逐渐依赖书写下来的文字,此前存于脑中的知识将被文字取代,他们将会「停止记忆,变得容易遗忘」。
随着储存文本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现代人逐渐变得「被认为知识丰富,实际上非常无知」「自负智慧,却不拥有真正的智慧」。
现今连教育体也变得越来越文本化,在课堂上,老师说话似乎越来越少,学生做作业反而越来越多。人们通过书面材料证明自己的知识与智力。毕竟,使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名垂青史的,是后人讲其口述内容典籍化的作品。
然而,这三位圣人在世时,都坚持以「言说」的方式传播其思想,拒绝诉诸文字。最了解孔子思想的人,必定是跟随他倾听他的学生们。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对空言说」的价值。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美]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你们也是如此,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说话了。世上的声音或者甚多,却没有一样是无意思的。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4章,第9—10节
落在纸面上的文字或多或少都减损了思想的原真性,容易被篡改,误解,被权威所控制,并不得不以版权系统自证。而「言说」正是一种对占有意义和成为权威的放弃——把想说的应该说的道给存在或不存在的听者,剩下的,就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吧。
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我所体验到的往往是,对于某一观点或事实,听到某人面对面与我说出总是最发人深省的;其次是不在场的倾听;而文本阅读总是最轻飘飘的。
而此时,播客似乎成了良好平衡物理距离和肉身距离的一种媒介——言说者能够克服肉身限制,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述给任何一个人(或者仅仅只有某一个人)。
那么,选择「对空言说」的他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是为了把播客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希望传播些什么?
「若有所播·对空言说」是「若有所播」的 SEASON2(第二季)企划,意图通过采访一系列独立的创作型播客,挖掘在这个文本泛滥的时代,用声音表达与传递信息的魅力与价值。
各种媒介与交流工具被层出不穷地发明出来,却并未便利我们的交流,反而制造了更多噪音。如果回归原初的交流方式,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样的价值?
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对空言说」。

如果你有推荐的独立播客
希望听到或读到他们的创作故事
欢迎发邮件至 Mundigkeit@onmail.com 
或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进行推荐
期待与你有更多交流!


 更多阅读

《壮游者》Yang:认真地生活,适当地旅行

《迟早更新》: 这漫长旅途,没有终点

故事FM:没有猎奇的故事,只有猎奇的讲法

播客《打工谈》:让沉默的工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可理论》宝婷:理论让我心动,就够了

播客《不在场》重轻:谈谈音乐与对无用之事的迷恋


若有所播


 Newsletter: https://tobepodcasting.zhubai.love/ 
 播客:北海怪兽 
 豆瓣:普通肉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