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政府与互联网的江湖

2017-07-18 李义奇 李义奇

        万物同源,希望或在失望间。多样化的社会,需要包容。

 

        前段时间梳理货币史读书笔记,不断强化了一个认识,即货币是人类自己讲述给自己的故事,起源于宗教信仰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习惯,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而演进。货币在诞生之时,其内在的象征价值,就与最高的权力连结在一起,甚至其本身就是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货币自从来到世界上之后,历经物质世界千般考验,更换过上万个面孔,但其自身的象征价值,从来没有改变过。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从神权、君权到民主政权的转变。相应的,货币内在的象征价值来源,也从远古时期人类的神秘崇拜,从君主威权,转移到现代政府身上。货币就是政权的一部分。政权稳定,货币稳定,政权不存在,它的货币必消失。所以,政府必须管理货币流通,对货币问题负责。这一点,中外相同。

 

        货币基础上,生长出来的金融,在不同国别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异了。大而化之,大家玩的花样,主要有两种:市场基础上的政府调控,还是政府意图基础之上的市场调节。显然,我们是第二种。主要原因,我们是一个纵向的社会结构,政府在社会之上,在经济之上。此外,中国的现代金融制度,是外来品,从国外移植过来的,不是自己生长演化而来的,容易被改造。由于政府意图是根,金融与政府,就有着天然的关系:政府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政府。

        讲两个真实的故事吧。

        民国政府成立后,现代银行业开始在中国大发展。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中国也有南北两个金融中心。1920年,总部设在北京的华资银行有23家,实收资本3622万元,其中重要的华资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大陆、新华等重要银行,总部都在北京。总部设在上海的华资银行仅有9家,实收资本547万元。相差悬殊。随着北洋政府对全国政治经济控制能力的逐渐弱化,总部位于北京的银行逐渐迁移到上海。1927年中国银行总部迁至上海,1928年交通银行总部迁至上海。到1936年,各重要的华资银行齐聚上海,上海的华资银行实收资本占全国的80.4%,存款占全国的84.7%,贷款占全国的78.7%,总收益占全国的75.8%,上海成为中国惟一的金融中心。民国年间,金融中心逐渐从北京移到上海,是北洋政府逐渐衰落的结果。政府对全国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金融就跑到了市场基础最好,法制环境最好(租界)的上海。

        现如今北京与上海的金融格局,也能说明问题。有人说当前中国也有两个金融中心,一个是北京的管理中心,一个是上海的市场中心。这种说法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真相。如果说,在金融功能角度,伦敦是国际借贷中心,瑞士苏黎士是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大家各有所长,各有偏重,这是正常的。如果说同一个功能,管理在北京,市场运作在上海,那就是说,上海的金融要听北京的话,或者说,上海只是外表,内核还是在北京。真正的中心,应该还是在北京。否则无法理解,从国发2009【19】号文明确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到现在,如果按照机构集聚地、管理金融机构资产总量、资金流量、信息和人才等金融中心核心指标来看,北京还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知道,在金融机构服务、政策优惠、政策环境方面,国家给上海的政策,要比北京宽松的多。如果机构盯着市场,早就迁上海去了。

        前些年金融管理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响应国家政策,纷纷在上海设立二总部。几年过去了,事实上也没有明显地改变两地的金融业格局。因为在一连串的故事中,还有比国家政策厉害的,那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格局,那就是决定决定国家政策的东西。有人说是文化,管它呢。

        为什么金融和政府联系的那么紧密呢?

        一是金融主动贴近政府。原因在于,整个社会都唯政府马首是瞻,政府才是超级大商人,市场机会或是政府直接给的,或是要看政府脸色的。还有根子上的原因,金融机构大佬们的乌纱帽在政府手中。就是民营金融机构,高管们的聘用与否,也得听党委的。

        二是政府要强力掌控金融。因为改革需要利益补偿,发展需要用钱,社会稳定需要用钱,社会治理也要用钱。财政的钱是远远不够用的,金融就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俗称“钱袋子”。大家可以梳理,改革以来,重要的金融改革,多是服务于国有经济的。

        我们这里,金融功能就是政府功能的一个附庸,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功能也是首都功能的一部分,就象货币就是政权的一部分一样。现今中国的金融体制,是一个纵向的金融体制,从中央直插到地方,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全体国民的身家性命与体制捆绑在一起。这个体制的好处是,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高度自洽,中央指挥全国经济运行,如脑指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运用自如。不理想的地方是,由于缺乏横向的金融渠道,不想用钱的地方可能囤积了大量的钱,想用钱的地方可能找不来钱,或者只能绕几道弯找来高价的钱。

 

        中国当前这么大的经济体量,纵向的控制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面临来自域外的竞争。社会经济大发展,需要一个横向的金融供给,真正实现市场自发的余缺调剂。然而,在一个纵向社会结构里,由于社会信任结构也是纵向的,内生一个横向的金融安排,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熟人社会、人格化交易习俗下,横向的金融联系,缺乏社会信任结构的支撑,很难发展起来。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可能。因为互联网天生就是一个横向的社会:江湖。

        这些年,互联网技术向金融领域渗透,把铁板一块儿的体制,顶出了些许空隙。一些人看到这些缝隙发出的亮光而惊呼,更多人盲从之,遂成互联网金融之势。看到社会投入了这么多的热情和创业激情,到互联网金融领域,感觉太浪费、太可惜之余,也觉得发展横向金融供给,太有必要了。

 

        在互联网金融的江湖中,主流玩法是“互联网+金融”,有两种模式。一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模拟传统金融服务,尝试着把线下金融服务搬到网上。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服务业务细分。

        互联网企业模拟传统金融业务是最常见的打法。大家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竞相把线下的金融业务模式搬到网上。然而,试验结果是,尸横遍野。只有极少数的网贷机构成功了。但他们的成功,像阿里小贷这样的,它们的成功只是说明了一点:把线下的金融服务模式搬到网上,门槛比线下金融模式的更高。而且随着利率水平持续下移以及借贷信息透明度的逐渐提升,会慢慢挤压其生存空间。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服务业务细分,主要有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理财等。这些新业态有效地弥补了市场缝隙,呈蓬勃发展之势,有些正在推动传统业务渠道再造,进行着深刻变革。

        当前“金融+互联网”式的玩法,使现行以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监管真空。一些投机分子,利用P2P、资管平台、电子盘等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恶意欺诈活动。互联网金融的江湖乱象丛生,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也被污名化。历时一年多的专项清理整治活动,虽违法势头有所遏制,但出路在哪,仍不清晰。

        互联网是管不住的,管住了就不叫互联网了。万物互联必将到来,互联网是将来我们生活的基础,就象农业社会的土壤一样。现在仅仅将互联网当作一项技术手段来看的思维方式,注定是要踫壁的。前段有消息,四大行与BATJ全面合作,希望能在金融科技方面有所突破。笔者没搞明白,横向的互联网金融与纵向的体制内金融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物种,就像陆地上跑的大象与海里畅游的鲨鱼,不知他们如何融合?互联网天然的反中介化,互联网主流的共享模式,都不可能会允许超级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存在,那种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超级互联网金融企业想法,只能是不合实际的幻想。在万物互联的未来,人脑有些不够用了,长年混迹于官场的银行高官们的大脑更不够用了。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江湖,江湖的核心,是单打独斗。

 

        互联网会击碎纵向社会的桎梏,释放发展的空间和活力。可以预见,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的横向金融供给,将主要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渠道解决。虽然目前还没发现,那种玩法会成为未来横向金融供给的主流,但我们可以肯定,希望就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范畴。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方向,应该是“互联网+金融”,而不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只是技术不成熟的过渡时期的玩意儿。

        一个仰政府鼻息的金融体系是没有希望的。对外不能保境,对内不能安民,养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会累死家长的。

        出路在江湖!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

往期文章:

  1. 货币史笔记(下)

  2. 货币史笔记(上)

  3. 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4. 只有宽货币才能安全去杠杆

  5. 高房价是中国特色

  6. 学区房的价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