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桃花源
原载《群言》2012年9期
两年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些专家学者认定,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湖北省竹山县武陵峡,那里是“武陵源真源”。深山峡谷里藏着两处居民村落,房屋稻田,鸡鸣犬吠,与《桃花源记并诗》中的描写对照,也有几分相像。但是,这是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却不能肯定。据说在全国,这已经是第三十几处桃花源了。所有发现桃花源的地方,当地人士都声称,自己这一处才是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正宗原型。笔者认为,除了为本地争名利的原因之外,从技术层面讲,过分关注陶渊明描写的地貌环境,而对其思想内涵缺乏深入研究,这是古今众多读《桃花源记》者的共同疏忽。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并诗》只有一篇,而他创造的桃花源实质上有两种,一种是人文桃花源,一种是地貌桃花源。人文桃花源,大体上属于外国的《理想国》、《乌托邦》和中国清末康有为《大同书》一类,是陶渊明构思的理想社会。陶渊明设计了桃花源这样一个封闭的地貌环境,把人文桃花源安置进去。研究桃花源,必须尽可能地还原陶渊明的思路,才能认识他的写作动机,从而理解桃花源的深刻内涵意义。
人文桃花源的内涵体现在他的诗中,“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是桃花源的核心,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被陶渊明理想化的桃花源人的生活和性格有如下特点:一是生活生产和居住的环境优越。土地宽敞而且平坦,田良池美,水源充足,植物繁茂,道路通畅。在这样的地方种田,当然收成不会差,所以房屋造得整齐好看;二是桃花源中人生产生活方式与外面一样,养鸡犬,种作物。衣着也悉如外人;三是人际关系十分和谐,老人小孩子都很快乐;四是普遍心地善良而且慷慨大方,把素不相识的外来客人热情地请到家里,杀鸡摆酒款待。
这样的生活生产环境确实很吸引人。可是在没有战争的太平世界,近似的乡村生活也还是找得到。桃花源人与外面世界人的最大不同到底在哪里?《桃花源记》中并没有讲,《桃花源诗》却作了明确、具体的描述。陶渊明在诗中重复了记中的环境描写,同时,还有一些记中没有的重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种田的养蚕的都不用交税。这一条,才是桃花源与外面世界的根本差别。种多少收多少,养什么得什么,没有剥削压迫,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也是人文桃花源最根本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这个思想击中了中国农民的心结。从古到今,税收就是压在农民头上的大山。有关税赋压迫农民的诗文无计其数。孔夫子感叹“苛政猛于虎”,指的主要就是税收。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几代人宁可被蛇咬死也要坚守在毒蛇出没地,为的是捉蛇上交可抵徭赋。李自成起义受到农民拥戴,就是因为“迎闯王,不纳粮”。“国民党税多”的民谚揭露的苛政现实,是该党失去民心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后直到国家取消农业税前,“三提五统”是农民的沉重负担。
“无税”或者“免税”社会,是中国农民千年梦想,陶渊明说出了农民的心里话,写出了农民心中的理想国。
按说,《桃花源记》只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相当于该诗的序或者按语,诗才是正文。然而,多种版本的《古文观止》和古代散文集,只录了《桃花源记》。记与诗本来是一篇作品的两部分,而且诗比记更重要。按常理,就算散文集不便录诗,也应把《桃花源诗》附在后面。众多文人编印的文集丢了诗而只录记,记中并没有提到“无税”这个最重要的事实,说明文人们没有重视无税是桃花源的最重要特点,因为编书的文人雅士们对农民税赋的重负感受不深,他们最看重觉得有趣并心向往之的,恰恰是地貌桃花源的环境,因而有意或者无意编辑出无诗的《桃花源记》,介绍的是缺失最重要内容的桃花源。因为文人雅士拥有诠释、引导文学作品欣赏的话语权,这种存在最重要缺失的记广泛传播,误导了众多读者,许多人也就循着这一思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片面和曲解在所难免。
认识和重视桃花源“无税”这个事实,有助于分析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诗并记》的目的、思想渊源,并矫正古今读者对桃花源内涵的曲解。
首先,桃花源是农民百姓的避难所,而不是隐士的乐地,也不是神仙修炼的场所。自东晋以来,中国文人谈隐士必讲陶渊明,必提桃花源。桃花源是隐士们归隐的理想去处,可是“无税”现象彻底否定了这一看法。中国人谁最怕税赋?是农民百姓。至于所谓的高人隐士,他们都是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虽然不做官,但绝大多数人生活过得惬意快活。他们隐居深山,是为了呤诗作赋,偷闲养生。有关隐士生活的描写大体都是这样。也有所谓躬耕田亩的,与其说是自食其力,不如说是消遣娱乐。假如隐士与农民是同样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样种田养蚕要交税,那么,从小习惯于勤劳苦做的农民都无法生存,舞文弄墨的文人怎么养得活自己和家人?哪还有闲心呤诗作赋弹琴游乐?假如隐士们也面临着猛于虎、毒如蛇的苛政和税收,面临着自己和妻儿当饿殍的艰难,他们还觉得为五斗米折腰很痛苦吗?隐士们不论情趣多么高雅,消化能力与乞丐与农民都是一样的。史料记载,隐居南山种地的陶渊明,经常得到官场友人的接济才有闲工夫去南山采菊,而且种的豆子“草盛豆苗稀”,是不计收成的,农民百姓这样种地根本就无法过日子。
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再看看陶渊明刻画的桃花源中人。那里没有读书吟诗之人,找不到隐士的影子,更没有长生不老呼风唤雨的神仙,那里只有种田地养鸡犬的淳朴百姓。对农民抱极大同情心的陶渊明,也明白自己与农民不是一个阶层,他并没有“以权谋私”,在自己创造的桃花源中没有为自己留下位置,这是陶渊明的可敬之处,也是最值得后人深思之处。后代文人们视桃花源为归宿,是曲解了陶渊明的真意和深意。其实,陶渊明诗中一开始就写得很明确:“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是说黄绮等隐士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是在那个时候来到桃花源这个地方。虽然都因为避秦朝暴政而逃走,但是他们与隐士们殊途殊归不是一伙。
其次,陶渊明创作桃花源不是避世而是“入世”,是通过表面看起来避世的手段揭露现实社会的问题,鞭笞统治者。《乌托邦》等著作中的作者,开宗明义写明是自己的未来设想。至于现实社会大众对这个理想社会是什么态度,书中没有这些内容。而陶渊明描写现实世界的人对桃花源无限向往,一代代不停地去寻找。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统治者:你们赋税太重,民不聊生,只好逃到没有统治者的地方去。你们看看,没有赋税的桃花源人生活多么幸福啊。你们难道不应当为自己的横征暴敛行为羞愧吗?这分明是为农民请命,为农民鼓与呼,怎么是“避世”呢?有些人断言《桃花源记》是出世哲学的代表作,是天大的误读。
乌托邦岛图(1518年巴塞尔版)
再次,为探寻陶渊明写作的思想渊源开拓思路。从古到今,无数人按照陶渊明描写的地貌环境,寻找他创作桃花源的原型依据。甚至一代文史宗师陈寅恪也认为,陶渊明是听说北方的上洛、弘农民众据险自守以避戎狄侵略的事实,创作出桃花源。对照《桃花源诗》中“无税”描写就可看出,这种追求表面自然环境近似的思路,完全错了。桃花源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税收,没有剥削制度。至于景物描写,对于熟悉山乡环境又有深厚文学素养的陶渊明是手到擒来的事。今天中国出了几十个桃花源,足以说明这样的地貌环境并不难找。笔者认为,研究桃花源,最重要的是探寻陶渊明的“无税”思想如何产生。地貌桃花源只是演绎人文桃花源故事的载体和道具。可以断定,博学多才的陶渊明肯定读过西汉戴圣《礼记•檀弓》记载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和孔子的感叹。可以设想,陶渊明深感苛政的残酷,而这种残酷程度在他所处的时代有增无减,他非常想改变这一现实却无能为力。他受了传说中秦代隐士“商山四皓”的启示,可是农民不能按照隐士的模式隐居,他们没有隐士拥有的资源可以利用,要养家糊口生儿育女。于是陶渊明在文学创作中寄托理想,运用想象力,设计出一个既没有苛政,又没有猛虎的地方,让一大群农民百姓在那里幸福生活,繁衍后代。至于为什么叫桃花源,也许他是在春天进行这一创作,看着窗外盛开的桃花,信手拈来起了个桃花源的名字。其实叫李花源或者杏花源都可以,把《桃花源记》中的“桃”改成“李”或者“杏”或者别的什么花名,丝毫不影响作品的魅力也不妨碍思想表达。可以说,后人依据地貌考证桃花源的出处,完全是走入岐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