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到底是什么
又是一年高考时,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1个年头。此刻,考生们正坐在考场里,落笔成文,书写着青春的诗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对于高考的理解,高考或许只是众多人生选择之一,其应试性质亦被诟病已久,然而事实上高考依旧是很多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契机。那么高考究竟是什么,我们与您共同思考。
高考的性质
每次高考过后,大众媒体上随处可见罩着光环的文理科状元,其母校也挂上相关横幅提高知名度。“状元”说法源自科举制度,意指全国第一,此做法把高考喻为科举。科举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是录用官员的一种手段;因而,不少人认为高考也具有政治性,也应由国家来组织。
△ 古代殿试场景
其实,高考不是科举考试,不完全具有政治性。首先,高考仅是一种测量,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测量。测量是中立的,因此,高考也是中立的。其次,科举是选拔官员治理国家,具有统一标准;而高考的结果是为学校录用学生服务的,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学生数量多、类型多样。适合不同类型学校的考试也应该是多样的。再次,国家是高考的监管者,不应该是实施者。国家只是颁布考试大纲,高考的实施者可以是各省市及自治区、各高校或者专业化的考试机构。他们拥有考试内容和方式等的选择权。事实也证明部分省市独立组织的高考考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近年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也在不断尝试中。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统一高考是唯一的净土,统一就会严格、客观,能保障教育公平;高考权力的下放会滋生腐败,院校自主招生等方式既主观又难控制,因而反对高考权力下放。这种观点把严格统一的程序看成了目的,而忽视了程序是为了什么。国家统一高考中各种舞弊现象、钱权学交易现象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高考权力下放有可能萌生一些腐败和不公平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因为任何做法都有利弊相生,科学的措施是强化政府的监督机制,规范行为,扬长避短,保证高考的公正与有效。两年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自主招生由于监管到位,程序科学,也获得了公众的认可。
高考的目的
有人认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人们的谈论当中,“高考”总与“人才”连在一起,大学生也往往被称为天之骄子。
其实,高考的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选择学生,选择他们到适合的高校去读书。何谓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虽然人才的标准很多,但总归要与一定的业绩相联系。那么,一名18岁左右的考生又有什么业绩而被誉为人才呢?他们的身份只是学生。把高考与人才挂钩的思想源于科举制度,金榜题名是读书的终结点,是仕途的起点。正是这种把高考与人才选拔等同的想法,使众多学生都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而且这种把高考与人才选拔等同的想法还误导了一部分大学生,只看到“才”,没有看到“学”,要么放松学习,要么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忿忿不平,这些结果都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份,以为自己早就是人才了。
退一步来说,假如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绝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社会还存在选拔人才的其他渠道。的确,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其他的选拔机制稍显薄弱,但目前选拔人才的渠道已经逐渐增多,公众的认可、媒体的选秀、业绩的评比等都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高考与会考的区别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考试频道联合进行了一项名为“高中会考有必要吗”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042人中,74.5%的人认为“既然有了高考,会考就没有必要了”。
高考与会考是两种类型的考试,两者的对象、目的和标准都不一样。会考针对的是中学教育,依据中学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定,鉴别学生是否已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属目标参照测验,是中学教育的“出门”考试。而高考针对的是高等教育,依据各高校对学生的要求而制定,属选拔性测验。高考是高等教育的“入门”考试,其成绩是各高校录取新生的依据之一。
当前的高考被人为赋予了高中“出门”和大学“入门”考试的双重职能。双重职能的高考成了中学教育的指挥棒,误导了中学教育,因为高中是基础教育,大学是专业教育,两者有严格的分界线。不少中学都是在深刻剖析高考题目的基础上进行中学教育的,高考要考的内容就加大难度练习,高考不涉及的科目或内容即使属于教学大纲也被打入冷宫。不还原高考的单一职能,则高考是中学教育指挥棒的现象难以去除。因此,改革高考的同时需要恢复和健全会考制度,还高考原有职能,过多的职责只会束缚高考改革的步伐。
高考与成功
很多学生把高考看成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是实现人生理想的独木桥,只要高考成功花再多的时间和心血也愿意,因而复读现象愈演愈烈。据统计,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约950万,其中复读生约183万人,占全国高考总人数的30%;更有高考狂人不懈地参加了12次高考。
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绝非成功的唯一道路。例如 1977 年的高考,570 万考生仅录取了4.8%,谁又能说没被录取的约 543 万考生中没有成功人士。众所周知,当今许多企业家等成功人士都不是名牌大学生甚至没有读过大学。而多次复读的学生却将大好时光全部押在高考上,复读是为高考重新做了准备,但是也牺牲了其他机会,机会成本高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再高,也不会使所有的人都上大学,有识之士要提倡多样化的成才道路。
△ 1977年恢复高考
过度崇拜高考不乏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今整个社会都过度拔高了高考的地位,如,高考三天考点实施交通管制、禁止鸣笛,考生有专车接送,甚至警车开道,高考享受了至高的待遇,整个社会都在为高考创造条件。如此崇尚高考的不理智行为,怎能让考生不膜拜高考。高考是值得肯定的,但社会不应把高考捧上天,而应以平常心看待,创造更多机会让人成才,应让考生明白“当一扇门向你关上,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打开”,除高考之外,只要努力,自学、实践照样可以成才。
考生的权利
高考是高校测量学生的工具,高考制度的制定应主要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学生已经拥有很多权利,比如,志愿填报时间从高考前转变到公布成绩后,学生根据高考成绩选报,学生已经拥有知情权;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多所大学,使学生有足够的选择权。
高考是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工具有多个使用者,高校和学生都可以使用。高考是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的过程,但是,目前的高考改革大多只从高校的立足点出发,较少从学生的处境考虑,学生应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还有报考时间和报考高校数量掩盖了考生权利的缺乏。虽然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选报多个志愿,但在分批次集中录取的高考制度中,一般只有第一志愿有用,其他志愿几成摆设,学生的选择权没有因为志愿数量的增多而增多。为了避免高分落选,考生往往根据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预计今年的竞争对手、录取分数线,如果一所高校去年录取分数线高,那么今年报考的考生可能就少,进而录取分数低;反之则可能踊跃报考,录取分数因而飙升。学生对高校的选择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冒着极大风险。错误的预测就会导致例如今年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爆冷门,录取分数线低的情况。而这个例子只是反映了考生权利缺乏的冰山一角。现在并没有一种多样化的高考制度给予学生可选性,统一的制度下又谈何选择权。要针对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设置多样化的高考,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首先,学生应具有选择参加什么考试的权利。考试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对考试次数和考试类型的选择上。第一,要在考试次数上突破唯一性。第二,要在考试类型上实现多样化。学生选择权和高校选择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统一考试中学生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更何来高校据此选择出适合的学生。其次,考完后,学生根据成绩了解自己的知识或者能力构成,选报适合今后发展的高校,实现测量工具为教育服务的功能。
高考改革的进程
有人认为:高考30年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应否定高考,废除当前的高考,另起炉灶,建立全新的高校招生制度。
高考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需要改革的。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呈现出与精英教育时期不同的特点。高等教育特点的改变意味着之前的许多制度面临变革,经历从失衡到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由于高考改革的出炉、实施、效果反思、修正和进一步实行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高考的改善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大概需要 5 — 8 年。高考不是一无是处的,只是部分当时合理的高考制度当今已经不合理,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
高考改革的过程是不断扬弃的辩证过程,不能全盘肯定或者否定。改革的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是渐进式的,不能完全离开先前状态,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高考改革成功与否需要时间来检验,因此,像在经济特区试行改革一样,也应该建立试验区进行高考改革试验,逐步推广。
(原载《群言》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