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人眼中的影像中国

张金岭 群言杂志 2022-07-27


日益深入地走向世界的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她是如何被世界所认知的。探讨和研究中国映射到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形象,法国是一个很典型的样本。法国与中国之间的人文往来历史悠久,有关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内容的书籍早就在法国社会广泛传播,有关中国的知识积累也比较深厚。


当代法国人在文化层面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拥有比较多的日常经验。中国人很早就大规模出现在法国社会中,聚居在“华人社区”,其生计多涉餐饮、超市、制衣等与法国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以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为代表的中国元素早已在法国影响了几代人,中餐、中医、太极拳等也成为很多法国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定期到中国旅游,切身感受和体验中国文化,也几乎是某些群体的生活日常。更为重要的是,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商品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在法国的影响变得更为深远。


法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远不止于此,他们对中国的感知是立体的、多元的,其眼中的中国形象更是复杂多样。我们从中可以感触到某些共性的东西。



在电影世界里管窥中国


里昂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里昂人对电影文化尤其是世界各地的电影更是独有钟情。电影自然也就成了当地人了解中国的一种重要媒介。在法国里昂,我有很多喜欢中国电影的朋友,也有一些致力于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的社团组织,比如中国电影俱乐部、亚洲文化俱乐部“亚展”等,它们吸引了众多喜爱中国电影的影迷。


法国人从电影世界里看到的中国具有万千形象。他们眼里的中国大片,自然是具有浓厚的武侠、功夫元素的影片。在里昂,我曾经亲身体验过人们对《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卧虎藏龙》《七剑》等武侠题材电影的追捧,听到过他们在电影银幕前对中国功夫的齐声喝彩。当然,法国人也在中国电影里看到了中国的悠久文明、现实生活,看到了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到了中国的贫困落后、飞速发展,每一个中国片断都会引起不同人的特别关注。


  △ 电影《英雄》剧照


我在里昂结识的众多影迷中,安娜是对中国电影了解最多、涉猎最广的一位。她经常作为影评人被邀请到一些中国电影的展映活动中,与大家分享对电影故事及其背后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安娜也是“亚展”协会和中国电影俱乐部的成员。


安娜所喜欢的中国电影,既来自中国大陆,也包括中国台湾的电影。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不同的文化,尤其与在她看来有些泛滥的美国电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文化上表现出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的法国人,虽然观念开放,却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保持着较高的警惕意识。在安娜眼里,中国电影不是所谓的“大众文化”,首先是因为它们在世界各大影院中出现的频率较小,即便是中国的商业电影在法国院线上映的也不多;其次是有一些电影与法国观众通常所看到的十分不同,而且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在此背景下,很多中国电影的展映都是在社团组织、公益影院或文化交流活动的框架下安排的。


在中国电影里,安娜寻找的是一种中国式的智慧,一种属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她特别喜欢中国电影里的故事片,它们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真实可感,并且以小见大地折射了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关怀。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在中国电影里,她寻找到了某种文化情感的归宿,在那里有她的思考与期待。


在安娜看来,喜欢中国文化的法国人,其动因来自于一种文化上的开放精神、一种了解古老文明的欲望,从中寻找一种思考和生活方式。当然,也有人期待寻找一些所谓的古老知识,一些东方式的异国情调。还有人对代表东方及中国特色的艺术感兴趣,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中国电影区别于源自美国的同质化电影。


与法国影迷接触多了,我逐渐认识到,很多法国人喜欢现实题材的中国电影或其他国家导演拍摄的反映中国现实社会的电影,通过这些电影他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多元的中国。而无论他们观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在法国观众中普遍存在三种透视中国的视野或角度:一是习惯于在政治层面上窥测中国社会的“异化”。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政治话语的诋毁,与西方政治体制存在很大差异的中国,在他们眼中是个十足的异化之物,因而也受到很多意识形态式的批评。二是习惯于在社会层面上观察中国人的坎坷与不幸。一部分法国人具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时常把关于人性与人生的思考折射到有关中国的刻板印象上。三是习惯于在文化层面上欣赏中国的异国情调。无论如何,对法国人而言,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异国文化,始终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她所展现的异国情调也使得中国文化被他们自然地划归到某种次级范畴。


很多法国人喜欢中国电影,但通常不喜欢那些反映主流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由此,他们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反而把一些非主流的东西当作主流来理解。这样一种认知方式自然会强化对中国的误解。实际上,对任何事物的批评应当是以了解其主流价值观为基础的。而对于诸多电影所呈现的主题,法国人通常难以判断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基本状况,以及是否触及有关中国的“真问题”。有时候,法国观众往往会抱着猎奇的态度从一些在中国观众看来显得有些非主流的电影中窥视中国,并把基于个别问题得出的印象与判断放大,甚至有时候会把某些学者或艺术家在探讨性反思中表达的一些观点当作中国的现实,以至于对中国产生更大的误解。



露天博物馆里的“中国理想之城”


在里昂,有一座以建筑学家托尼·加尼耶命名的露天城市博物馆,其馆藏是一幅幅绘制在博物馆所在街区内诸多建筑上的壁画,被法国文化部誉为“20世纪文化遗产”。壁画由一家名为“创意之城”的企业负责绘制,最早一批壁画的主题大多反映了20世纪初里昂工业社会发展的景象,以及里昂著名建筑工程的施工场景等。这座博物馆设有一个名为“世界理想之城”的主题展,意在呈现世界各国文化。


十多年前,在里昂所属大区与上海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周年之际,托尼·加尼耶博物馆启动了“中国理想之城”壁画绘制项目。组织方邀请了众多上海画家设计草稿,并将通过初选的16幅备选作品集中展览,邀请博物馆周边社区居民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幅。


这16幅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每一位画家对“中国理想之城”的理解,呈现的中国形象各有意味。综合来看,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表达中国的,既涉及儒家、道家思想与古代先贤,又包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主张,还有诸多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龙图腾、京剧脸谱等元素。


其中有一幅特别耐人寻味,也引起了里昂地方媒体的特别关注。这幅作品的主体是一个由不同的图案拼凑而成的巨大的毛泽东头像,上面有代表中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元素,有人有物有符号,还有中外文字,既具象又抽象。组织方提供的介绍文字说,这是一位历史巨人,其形象已成为中国的文化面具,影响着世界。里昂当地的诸多媒体将之描述为特“红”的人物肖像,其间所掺杂的有关中国的各种话语、各类想象的意识形态因素显而易见,也反映出这幅备选作品非常符合一些人对中国的想象,尤其是那些政治人物和记者。


然而,社区居民投票选出的作品却让媒体有些失望,这幅作品竟排在第十位。“公众之声无可挽回”,当地报纸报道了评选结果,且又刊登了这幅作品的大幅照片,似乎在提醒人们选错了。


社区居民投票最多的作品是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意在表达对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追求与主张。位居其次的作品则将众多历史人物、事件、图腾、建筑等融为一体,用以表达一种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中国文化形象。从评选结果来看,普通民众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与政治话语存在很大差别。尽管有时候前者会受到后者的操纵,但在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公众文化想象的话语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制于各类媒体的宣传。而且,普通人对中国文化想象的关注点也不一样。那幅山水画作品之所以得票最高,不仅因为它涉及广受关注的生态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呼应着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想象。在他们眼中,那些包括绘画在内的能代表中国“古老之特性”的艺术作为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集中体现了文化中国的形象。


可是,就在社区居民热切期盼他们选出的“中国理想之城”绘制上墙之际,组织方却决定在这16幅作品之外,另择他作。最终被绘制上墙的是由一位上海画家单独创作的作品,被取名为“上海壁画”。这幅作品仍是一幅混合景象的融汇——有代表中国现代性的高楼大厦,也有象征中国悠久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古代建筑;有京剧人物,也有身着旗袍的中国女性;高大而显眼的狮子,回应着西方社会有关“东方雄狮”的话语;草书写就的“龙”字理所当然地代表着中国;红色的天空,则是西方社会有关中国政治想象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象征;抽象的面具,则实为对中国之不可想象的一种表征,或者说是对中国之忧虑的投射;法国人所喜爱的中国器物自然也在其内。这幅作品呈现的真可谓一个“多彩的中国”“景观的中国”。


  △ 组织方最终弃用了所有备选方案,而将这幅“上海壁画”绘制上墙


鉴于种种难以言说的原因,对组织方最终为何没有从备选作品中挑选,我未能知晓,但最终决策背后的诸多考量与操作却也不难理解。社区居民代表的声音最终还是敌不过精英们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专家们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则与普通民众相去甚远。


我猜想,居民投票所推作品,甚至包括所有16幅备选作品,可能都令组织者不太满意。那不是他们自己想象中的“中国理想之城”,他们需要在博物馆里画出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与想象。当然,这既有可能是组织者本身对于中国的想象,亦有可能是他们对其法国同胞集体想象的理解,或者还有可能是为了迎合某种特殊的需要,他们才决定摒弃所有的备选作品,而另请人设计。组织者没有公布最终作品的产生过程,但它所表达的中国景象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着法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与认知。


或许是为了对参加投票的居民有所交代,得票数前五位的备选作品,最终被绘制在了与《上海壁画》同一栋楼房的侧面,面积极小,依次竖列于楼层之间的墙面上。


我们不禁要问,最终那幅上墙的作品能真正代表中国吗?显而易见,它代表的是作为一个权力集合体的组织者自己眼中的中国。《上海壁画》中混杂的形象组合既标明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混杂的,也代表着他们看待中国的眼光与角度是混杂的,而这种混杂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的景观式想象之中。


从这幅代表“中国理想之城”的《上海壁画》成为托尼·加尼耶博物馆藏品时起,它便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的文化符号长期存在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每当人们从那里经过,都无法回避这幅巨大的“中国理想之城”呈现出来的象征张力及其渗透力,它潜在地影响着当地民众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人们借以想象一个多彩中国的同时,也在消费着这样一种景观式的中国形象,建构着有关中国的知识话语。


很明显,《上海壁画》所代表的“中国理想之城”是一种中国文化景观性的符号集合,图像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多样、模糊、不定,但当它们被加注一定的话语时,其特定的意义便从众多可能性中被挑拣出来,加以固定。当然,此种意义有时候也不是单一的,但至少缩小了其意义外延的范围,限定了读者、观众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在《上海壁画》中,中国的文化形象便被固定在了一种景观中国的维度上。我时常想,再过些年月,当托尼·加尼耶博物馆再更新其“中国理想之城”时,那画里的中国景象会是什么样子呢?



法国人眼中的中国是多维的,有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等多种形象,不同维度的中国形象集中着他们对中国不同的想象与认知。无论如何,探讨和研究法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想象,重要的不只是他们具体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想象和建构,基于什么范畴内的社会事实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了解法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想象,研究其建构文化中国的方式,比概括和总结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更为重要。


(原载《群言》2019年1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文明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文章】


晏晨:来来来,一起看看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风”

张金岭:“中医”在法国:人类学观察中的文化认知

卢桢:在伦敦寻找老舍故居 

邵晓峰:马克思的家乡收到来自中国的礼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一下?

郭耕:法国仨神甫 博物京津沪

彭俐:法国印象派与中国唐诗

刘恩平:临界1599: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时空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