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致力于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国家级新区
从1990年的浦东新区到2017年的雄安新区,我国已先后设立19个国家级新区,它们都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出的创新、突破之路,是建设、改革的成功之路。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万亿元,折合美元14.73万亿,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约17%,而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仅为1.7%。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秘诀一是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二是对内改革,渐次推进中国市场化进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系;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制定战略规划等手段,积极打造包括国家级新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政策性区域。其中,国家级新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综合功能区,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培育国家经济新增长极的创新性尝试:设立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以及改革开放重大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进了沿海开放战略,启动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设,继而又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建立海南经济特区,这一系列举措扎实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前10年的经济发展并取得很大成效。但此时的改革开放重心还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等南部地区,为进一步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系,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发浦东,并于1992年10月11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自浦东新区设立以来,全国先后设立国家级新区19个。其中八个新区分布在东部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河北雄安新区),两个分布在中部地区(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江西南昌赣江新区),六个分布在西部地区(重庆两江新区、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云南昆明滇中新区),三个分布在东北地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黑龙江哈尔滨新区和吉林长春新区)。
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国家级新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19个国家级新区,都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不同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当前我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的重要前沿阵地以及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助推所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0年前的浦东还是上海市比较落后的地区,当时有个说法“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就是当时浦西浦东差距的真实写照。浦东新区开发30年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展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在很多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浦西。浦东新区牢牢把握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打造全球城市排头兵等方面也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浦东新区占上海市17.2%的面积,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上海市的33.37%。浦东新区的成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写照。
2006年5月26日设立的天津滨海新区对于推动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占天津市总面积的18.97%,2019年经济总量占到天津市的半壁江山以上,达到55.3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天津滨海新区成为落实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功能定位的核心支撑。2010年5月5日设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是国家中心城市重庆的新发展空间,对于支撑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江新区仅占重庆市面积的1.46%,2019年经济总量占重庆市的14.37%。
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落地的重点和突破口。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由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第19个国家级新区,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和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地,开启了我国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新征程。
雄安新区高铁站
19个国家级新区的陆地面积共25815.41平方公里,以占全国0.27%的陆地面积、占全国1.93%的人口(2019年19个国家级新区人口约为2697万),创造了全国4.85%的国内生产总值(2019年19个国家级新区的生产总值共计4.81万亿元)。国家级新区的成功证明了它是一种有效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其在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之所以国家级新区取得很大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所有的国家级新区都由新区党工委直接领导,并且党工委书记都由各省市区副省级领导担任,从而保证了国家级新区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进一步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
3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国家级新区是一个成功且可以复制的新模式。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并针对小部分国家级新区存在的凝聚力不足的问题,国家级新区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一是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国家级新区,使之不仅自身成为所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能通过辐射带动助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和区域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是按照国家级新区规划定位要求,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事实上,国家级新区规模有大有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较大,需要国家级新区发挥作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国家级新区需要有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但一定要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和定位雷同,要力求解决关键问题,实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
三是需要结合新形势,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来进一步谋划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确保和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目标、大方向一致,避免游离于所在区域之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设立国家级新区的初心和使命。
四是要发挥好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发展新空间和新经济增长极的作用,积极和其他区域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限于与国家级新区所在城市或区域的关系,也包括与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关系。国家级新区一方面需要积极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向外围地区的辐射。可以根据国家级新区具体情况,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共同打造涵盖中心城市—新区—外围区域的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助力区域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本文将于《群言》2021年第7期刊发,敬请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
更多精彩文章
张耀军: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这个视角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