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四大转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经过70年的顽强探索、奋力拼搏,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实现长足发展并取得非凡成就。70年来,中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我们一起来回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和国际贸易方面实现了四大转变,回顾这四大转变的历程,有助于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迎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时代的到来。
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
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
我国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经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穷过渡”,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国家只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截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就业职工占总就业人口的78.44%,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职工占总就业人口的21.56%。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逐步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允许个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在一定范围内(雇工人数不超过8个)合法存在。中共十三大(1987)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确定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这时的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只是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被排除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外。中共十五大(1997)则进一步把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其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而不再被视为公有制的对立面。中共十六大(2002)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和“两个保护”,“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也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强调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上述思想和主张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重新入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宪法中得到最终确认。在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中,私有财产与公有财产得到了平等的保护。
根据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企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吸纳城镇就业超过了80%,对新增就业贡献的占比超过90%。
从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
按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随着我国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在分配领域必然出现多种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通过合法经营既获得劳动收入,又得到一定的资产和经营收入;债券所有者凭债权取得利息;股票持有者凭借股权获得股息并参与利润分红;企业经营者收入中包含了正常利润和风险补偿。所有这些分配形式,概括起来,不外乎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种,前者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又包括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中的雇佣劳动者的收入,还包括经营管理者作为劳动者所获得的部分收入;后者表现为企业家收入(利润)、利息(含存款利息、股息和债息)和地租(包括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企业土地使用权出租收入和农地转包金收入),它们本质上都是各种非劳动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所得到的非劳动收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这还仅仅是对现实分配关系的一种现象性描述,但至少在政策层面否定了单一按劳分配原则,承认了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提法与中共十三大报告相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做出了更加具体和清晰的描述。
中共十六大则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如果说“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还仅仅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现象的一个总体描述,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也试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做出理论概括,那么,中共十六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分配方式概括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新的概括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中共十七大(2007)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意味着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从2002年作为一个分配原则初步确立,到2007年已经变成了一种分配制度,而今后的任务是要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此后,中共历次重要的会议和文件,都反复强调完善由要素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中共十八大(2012)首次提出,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进一步强调,要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四种要素基础上,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加上了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都将采取市场化配置。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三大改造”和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就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改革开放。持续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对于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进工业化和国防建设起了重大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资源配置低效、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失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等弊端。所以,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首先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的。
然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足以消除现实生产关系中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扭曲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为此,中共十二大(1982)明确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中央这一改革思想指导下,在众多经济学者推动下,经济生活中很快引入了计划和市场并行的“价格双轨制”。
当现实中的“市场轨”与“计划轨”旗鼓相当时,乃至当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逐步超过计划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同时,官方和学界还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模式。
1987年以后虽然经历了一段计划经济模式的短暂回潮,但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不可阻挡,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进一步突破了计划经济思维的羁绊,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被确定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从封闭半封闭经济体转变为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体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当代的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将全球各国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开拓了世界市场,同时也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全球,将经济危机扩散至全球范围。而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不过是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一体化、集团化。
习近平同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指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的8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工人在上海莘庄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流水线上作业
中国受益于开放的发展,也因开放给世界作出了更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看,2001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对全球贡献率为0.53%,201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30%。
以上所回顾的四大转变,既是新中国70年所经历的制度变迁,同时也是近40年来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需要总结、最应该肯定、最值得向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宣传介绍的成功经验。唯此才能增强“四个自信”,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避免犯颠覆性错误,沿着已经被70年实践所证明的正确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本文将于《群言》2019年10期刊登,敬请期待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文章
周荣:诤言良策为国谋,老树新花共芬芳——民盟中央建言区域经济发展述评
祖国的生日,大家的感念——听听那些年《群言》的作者们国庆节时的心里话
《群言》
知识分子的群言堂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