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度、极越、百度、吉利……这“混乱”的关系该如何理解?

圆周智行 圆周智行 2023-11-27

8月14日,极越汽车在工信部生产公告中现身,这意味着拿到“准生证”的极越将很快与消费者见面。

         

         

         

相关信息显示,极越01的生产主体是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而销售主体是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吉利系公司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占股65%,上海幂航汽车有限公司(集度汽车前身)占股35%,股权穿透信息显示,上海幂航是百度系旗下全资子公司。

         

         

这段关系中一共出现了4方信息,吉利和百度,集度和极越。于是,诸多疑问让一众看客云山雾绕。

         

此前一直挂集度牌的怎么变成了极越?集度与极越什么关系?这其中,双方的主体百度和吉利是什么关系?来到吉利系,极越又将如何定位?

         

本文,我们将就相关问题逐个分析。

         

都是“资质”惹的祸?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官方发布信息进入汽车领域,合作伙伴是吉利控股集团。

         

         

同年3月,百度与吉利成立集度汽车公司有限公司,也就是上海幂航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分别占股55%和45%。

         

2022年开始,集度快速推进汽车项目。1月概念车公布细节,6月概念车发布,10月,样车试制完成,11月,新车进入动态测试阶段。

         

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但中间有一个小插曲,2022年6月,吉利关联公司突然退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主体,由百度系完全独资;同年12月,该公司主体更名为上海幂航汽车有限公司。

         

当时业内的观点认为主要是为了造车资质铺垫。有报道称,2022年4月,工信部出台《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代工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都必须是已经获得资质的企业,即所谓“双资质”。这似乎坐实了百度与吉利双方一系列操作的原因。但遗憾的是,目前在工信部官方平台找不到原文件出处。

         

时间来到2023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集度被传出因为造车资质问题无法参展,但官方否认了这种说法。

         

2023年8月9日,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下简称极越),双方关联公司分别持股65%和35%,极越可以看成是吉利系旗下子公司。

         

直到近期,极越牌汽车极越01在工信部亮相,吉利与百度合作汽车项目逻辑线暂时告一段落。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一条逻辑线:一开始百度与吉利合资成立了集度汽车,百度是大股东,负责产品定义与技术研发,吉利负责生产,生产出来的车挂集度标,传播和渠道都是按照这个逻辑走的。然而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资质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吉利退出集度汽车,双方成立新公司,也就是所谓的极越,吉利是大股东,负责生产,销售和营销,而集度变成了单纯的技术方案商,而且只服务极越。此时生产出来的车挂极越标。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是,主导关系变了。集度时期百度是大股东,极越时期吉利是大股东。

         

百度和吉利是深度绑定关系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们翻遍了集度和百度的官方双微,没有找到任何声明。很显然,这一次百度完全把话事权交给了吉利方。

         

这里引发了外界诸多联想:

         

1、如果集度仅作为技术方案商存在,将来是否会独立出来,像毫末之于长城一样,也可以为其他主机厂赋能。

         

2、如果独立出来,将来极越项目发展不顺,吉利是否会切换技术供应商,踢掉集度,用吉利系自己的技术方案。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可以在一个逻辑框架下去思考,就是吉利和百度的深度绑定关系,只要双方的合作不告吹,公司不破产,集度和极越的合作关系就一直存在,二者是百度与吉利合作的两个子集。

         

换言之,集度和极越是吉利与百度合作造车的“一体两翼”,分别承担不同的作用,没有“你我之分”,干的事同一件事——造车,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大胆做一个假设,将来集度的主体消失,完全并入极越体系,成为其一个子部门。

         

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已经显示出这样的苗头,集度的营销团队已经并入了极越体系,继续负责极越车型的营销工作。

         

极越代表新型科技

         

回到吉利体系之下,新的问题被提出来,极越在吉利内部如何定位?

         

有分析称,极氪和极越会遵循吉利造车的资本运作逻辑,双品牌同时跑,哪个能出来重点扶持哪个。

         

但其实不是,极氪和极越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二者承担的角色不同。极氪要的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极越的定位则更多的是倾向于科技向未来。

         

来看看吉利方(极越)的声明

         

         

虽然看起来有点官方,但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出多重信息:

         

1、极越是对未来机器人科技的探索,将时刻保持市场最新的技术节奏。

         

从产品端来看,极越01可以理解成此前的集度ROBO-01,在技术上依然延续了集度的高水平。

         

交付就具备点到点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高速,城区,泊车全域融合,百度多年积累的地图,智算中心等都会在极越上落地。并且新车还将成为全球首款率先量产高通8295座舱芯片的车型。基于此,百度最新的AI大模型,文心一言等各种前沿技术都会在极越01上车。

         

2、此前确定的“百度负责技术(包括产品定义和技术赋能),吉利负责生产销售”的基本原则不变。而且从极越基于SEA架构打造来看,基本可以确定是和极氪共线生产。这保证了吉利汽车多年的高品质制造水准将完全体现在极越身上。

         

3、吉利和百度的深度绑定战略合作关系不变。

         

尽管吉利是大股东,但极越是双方共同孵化的产物,双方将在未来的合作中保持深度绑定关系。

         

目前已经得到的消息是,员工已经在培训试驾相关的问题,而且各门店也已经在有序铺开,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波诡云谲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上,期待极越交出新的答卷。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