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 《小偷家族》——偷来的羁绊,却是更深沉的爱
情书
2018/8/21
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是否更牢靠?
有温度的活着,好像成了唯一的价值观
不要让这一部电影像《熔炉》一样,若干年后,影片中的问题在现实中活生生出现时,才去思考和感受。
是枝裕和注意到社会上出现了“冒领亡者养老金”、“父子依靠偷盗生活”等新闻,贫穷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家庭关系。血缘是维系伦理的底线,缺乏这个内聚的约束力之后,就意味着触碰家庭伦理叙事的边界。这种特殊的“家庭”有着是枝裕和以往作品中前所未有的外向性和开放度。
——最触动我的两个画面细节
其一,一家人蜷缩在屋檐下,听到外面热闹的烟花声,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表面上很温馨,实质上,及其戳心的设定,只闻其声,未见绽放的烟花,对于这个六口之家来说,就像富足的物质生活,从未有过,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
其二,警局里被抓后,安藤樱极具感染力的哭戏,长达一分钟,长镜头,大特写,无法生育但对做母亲的渴望,遭遇感情变故但对爱人的依赖、偷来的温情之家无法保全的遗憾和绝望,都在脸上一览无遗,淋漓尽致。
基本信息:
《小偷家族》是今年五月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得主,上海电影节时,这部电影一票难求。可是内地定党,却拍片不高、票房堪忧,但是这样优秀的电影应该找到一群对的观众。
小津安二郎曾说“世界就在榻榻米上”。
家庭是东方人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日本电影观察和表达人生最重要的角度。
是枝裕和在90年代新电影浪潮中登上大银幕,家庭伦理片在他手中如同一个空白的画板,既可以在《海街日记》、《比海还深》中以余味深长的笔触描摹出家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又能像《无人知晓》、《如父如子》一般,成为冷静观察时代,剖析人性与世相的载体。
这次的《小偷家族》同样聚焦家庭题材,但这一次的家庭很特殊,一个六口之家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后天选择了这个家庭,同时也提出了电影里的疑问: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是否更牢靠?
《小偷家族》里透着是枝裕和导演之前电影的影子,比如《无人知晓》,2004年,年仅14岁的柳乐优弥就凭借《无人知晓》斩获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不过,那部电影还只是母亲遗弃四个孩子,但《小偷家族》里,似乎这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是社会的弃儿,他们在原生家庭里感受不到关爱,所以后天选择亲人,一群毫不相关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抱团取暖。
水面之上,社会的惊涛骇浪拍打着家庭,他们经历着受伤、失业、怕警察找上门。水面之下,因彼此需要而形成的特殊“家庭”内部,也是暗流涌动,众人各怀心思,都有所图。
一群以偷为生的人,通过两个小时的演绎,却获得了观众的同情、感动跟认可,我们无法单纯的以“三观”论这部电影的好坏,以普世的眼光评判这一家人的所作所为,因为我们会慢慢认同他们的价值观——有温度的活着,就是唯一的价值观。
这部电影前一个半小时,还是那个熟悉的是枝裕和——琐碎的家庭小事、细腻入魂的情感表达,可是故事的后半小时,剧情急转直下,或许是某个人的一句话,抑或是镜头扫过的某个东西都在铺垫最后的转折。
最后的审讯来得直截了当。始终被放在全知视点的观众,通过视点转换,坐到了审判者的位置上。法律和警察只问黑白是非,这是他们的本分,无可厚非。如果犯罪是社会的脓包,感染点在哪里?是枝裕和保持着内敛和克制,这如同他一贯的理念,电影不是用来审判人的,导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这是留给见证了这个家庭诞生和消亡的观众的问题。
全程狂戳泪点,但手法非常高级,不是那种角色一声令下“你给我哭”的刻意,银幕里面的角色都十分克制,只有你自己不自觉地落泪,心是暖的,泪水滚烫。
当我看《大象席地而坐》的时候,那种绝望让我嚎啕大哭,让我顿时对整个世界失望,然而晚上看了《小偷家族》感觉自己的心被撕开了一道裂缝,一道光照了进来。
你会发现,当最残酷的真碰撞最真挚的暖,当面具般的坏碰撞金子般的心,无需挣扎便溃不成军。
残酷,愤怒,恶意,渣人,让我们恨极了这个世界,但人,最畏惧的不是它们,我们最无法抵抗的是自然流露、不求回报的爱与善。
相对于那些“马路上突然蹦出来要搞死你的人”,真正让我们绝望的,是最亲近的人。也许离开那座城市重新开始,真的会变的不一样,也许世界没有什么改变,但我们改变了。
这是一群小偷,偷的不是物品,他们偷偷地偷了彼此的心。
而是枝裕和则是全天下最大的小偷,他偷了你我的心,一次次屡教不改。
或许你还喜欢: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责编 | 吴嘉宝
文字 | 谢 喜
编辑 | 肖春兰
统筹 | 李秋实
指导 | 逸 之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