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谈◇人民的名义——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贪!

2017-04-11 喜歡就點- 致中文化


永远不要低估观众,刚一开播,豆瓣9.0的评分;四集之后,豆瓣9.1 的评分。一部正宗的主旋律电视剧,现在,从五六十岁的父辈,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在追着这部剧看。怎么能火成这样?它刺痛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尺度。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腐败是一种多发社会现象,危害至深。新建王朝鉴于前代人亡政息的历史教训和本王朝长治久安的需要,与腐败进行斗争,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或遏制,甚至出现短暂的太平盛世。在与腐败做斗争的过程中,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反腐倡廉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批判、总结、继承和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也有许多因反腐不力,腐败滋生蔓延,以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永和元年(163),梁冀出任河南尹,此时的梁商已拜为大将军。父女在内,儿子在外,梁氏家族,炙手可热。梁冀的为人与其父相反,梁商做事谨慎,梁冀则为非作歹,无法无天,在任期间做了很多非法的事。梁冀鸢肩豺目的凶狠,在河南尹任上就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他的父亲梁商有个亲密的朋友洛阳令吕放,跟梁商谈了梁冀做的很多坏事,梁商便因此责备梁冀。梁冀当然矢口否认,并怀恨在心,派人刺杀了吕放,又怕梁商知道,就嫁祸于人,把刺杀吕放的嫌疑,推到吕放的仇人身上,还请求让吕放的弟弟吕禹做洛阳令,要他去捕捉杀死吕放的仇人。结果把吕放仇家的宗族、亲戚、宾客一百多人都杀光了。这招太阴险了,草菅人命不说,别人还要感恩于他。这真是太随心所欲了。


随心所欲,意思是一切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词最初并没有贬义,至少是个中性词。《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到七十岁的时候,才能锻炼到心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这似乎还有褒义的意味。不过,心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什么约束,用作贬义的时候多一些。梁冀在河南尹任上的胡作非为,就是由他是皇亲国戚,权力任性,随心所欲所致。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从字面上看,孔子提出的“三戒”是针对少年、壮年、老年提出的,但这“三戒”对于身处不惑之年的男人们来说,更为重要。


孔子把他自己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即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提到的四十不惑这个阶段,对于天底下所有的男人来说,都应当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人生时期。



一个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再接受十几年的职场磨练,到了四十岁的时候,生活已基本稳定了,事业也初步有成了,可以算得上人生比较得意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路走好了,可以再接再厉,为今后的人生辉煌打下更好的基础。但如果这个时期把握不住,则将会前功尽弃、落迫余生。因此在四十不惑的重要阶段,男人们必须谨记孔子的“三戒”忠告。


  其一,戒之于斗。 


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人都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人中之龙。但由于僧多粥少,越往高位机会越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攀到理想的最高处。为


了争夺更多资源的处置权,不少人往往会利令智昏,陷入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去。加之人过四十,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时,更容易因为心气好胜而误入歧途。


今天你搞我,明天我搞你。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地耗费在阴谋和诡计当中,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结果呢?


一边是威风显赫的权力,一边是残缺不全的人格;一边是至高无尚的权力,一边是支离破碎的家庭;一边是令人羡慕的权力,一边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我们到底是得还是失?


权力可以带来威风,但带不来人们的赞誉。权力可以带来金钱,但带不来幸福的生活。权力可以带来美色,但带不来真正的爱情。为了权力而把自己置于无休止的争斗当中,实质上是逼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二,戒之于色。 


不惑之年的男人,很多都是业务上的骨干、技术上的尖子、管理上的能手,可以说前程似锦,加之有着稳定、颇丰的收入,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但就是在这个事业的稳定和上升期,却又成了家庭和婚姻的脆弱期。


由于这个时段的男人相对来说有权、有钱、有地位还有身板、有色胆,什么搞第三者插足、包二奶等等,很多都出自他们之手。


要想保持住自己人生良好的上升态势,必须戒色,切不可一时冲动掉入情色深渊。如果意志不坚定,被色所困。可知道,色字头上一把刀,她不但可以把你的身体搞垮,把你的家庭搞垮,而且还会扼杀了你的一生,使你前功尽弃。



  其三,戒之于贪。 


四十岁的男人也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压力期。自己过小康生活需要钱,赡养父母需要钱,抚育孩子需要钱,应酬朋友需要钱。加之又有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揩点公家的油并非难事。


此时,如果自己把握不住,被贪念所缚,不由自主地伸出了罪恶的双手,那就惨了!要知道,人的贪欲如同山坡下滚落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越大越滚,根本不可能自主地停住。


只能等到冲下山底,摔得个粉身碎骨时才会罢休。那时,纵然有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

我们现实中的贪官在监狱都是后悔的,看看他们后悔自己何必这样啊,国家给他的已经不少了。


权力、金钱、美色并不是一个男人成功的标志,而是男人们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受的考验。为此,身处不惑之年的男人们,都要牢记孔子的忠告,视斗、色、贪为大敌。


社会财富、名誉、地位等,这些东西对人又有无尽的诱惑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允许、提倡追求的。个人私欲膨胀,一旦拥有某种权力,且这种权力自由无度,不受监控,不受羁束,就像笼子之外的老虎,贪腐就必然产生了。权力在笼子之外,这是很危险的。当今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小官大贪”,关键的因素正在于权力跑出了监管的笼子,太任性了。缺乏监督,即使尺寸之柄,也会被充分利用,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与反思。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论语(ID:lunyua)。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杂谈◇请叫张择端广告大咖,他在《清明上河图》植入硬广42处!

◇杂谈◇董卿:10年后,我只要一个院子、一台机器、一本书

◇杂谈◇美国科学家震惊发现:人不会真正死亡!

◇杂谈◇梁冬:为什么国医大师给我开的方子,有时效果并不明显?

◇杂谈◇为什么西方人制定出来的血糖、血脂、血压的指标要套到中医里

◇杂谈◇梁冬:印度让我知道为什么要活着,要做什么

◇杂谈◇为什么中国成了糖尿病王国?

◇杂谈◇邓铁涛:你们的屁股一定要坐在中医那里,屁股是指挥脑袋的

◇杂谈◇韩国总统无一善终的惊人风水秘密,国旗和总统府都是煞!

◇杂谈◇白岩松:大家都这么恨医生,还要医生这个职业干什么

◇杂谈◇中国人喝粥能否长寿?哈佛15年研究揭开两千年的秘密

◇杂谈◇梁冬:我为什么离开百度,传播中医文化

◇杂谈◇一位医生痛述:西医是怎样用“体检”把正常人“干掉”的?

◇杂谈◇塑化剂的危害,知道真相的你,眼泪会掉下来

◇杂谈◇老子、孔子、慧能,儒释道三圣塑造中国文化

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来可以解锁这么多神话知识

◇杂谈◇白岩松:医生是替扭曲的制度背黑锅!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医护必须高尚?

◇杂谈◇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色"?

◇杂谈◇樊代明:说医学就是科学,我坚决反对

◇杂谈◇曹洪欣:我为什么要力挺中医

◇杂谈◇余秋雨:在国外开了那么多孔子学院,还不如去开中医诊所

鸡年当然要看鸡!各种各样的鸡!祝你吉祥如意!鸡年大吉!!!

◇杂谈◇中国人的年俗大全,你都知道吗?(精美收藏!)

◇杂谈◇这个承认收红包的东北医生,为什么一夜之间红遍中国?

◇杂谈◇梁冬:亲爱的,世上只有你自己

◇杂谈◇薛仁明:中国百年来最大的迷信,是中医教育西医化

◇杂谈◇蔡志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把它做到极致,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梁冬: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靠什么建成一家价值上亿的养老院? | 正安

梁冬:四十岁才能明白的道理,你现在明白了吗? | 正安

◇杂谈◇何亮亮:中医是最典型的“私人定制”

◇杂谈◇梁冬:之所以出现亚健康,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心灵、离开原本很远

梁冬:欢喜的秘密

梁冬:为自己解套

梁冬:我所拜会过的八位老先生,让我见证什么叫生命力

◇雜談◇梁冬:為什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很少有變態自殺的?

梁冬:认识论有多重要?在一切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之上 | 正安

白岩松: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

白岩松:最高明的药方是希望

◇雜談◇星雲大師:我和糖尿病鬥爭50年

◇杂谈◇孔子与早期儒学

◇雜談◇儒家養生理論——修身養性 治國安邦

◇雜談◇《論語》中的心理和諧之道


【拾方手藝人】無染单口布袋 | 复制这条信息,打开手机淘宝[ 無染的內心,遇見無染的自己 ]¥XDVFkSnF6t¥






——寻根文化太美

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中医”“国学”即可获取中医、国学资料各一套

——感恩诸位一同学习与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