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聂志红:20世纪40年代官僚资本批判思想勘析——以王亚南先生的研究为主线

20世纪40年代官僚资本批判思想勘析——以王亚南先生的研究为主线

聂志红

摘要:抗战胜利前后,批判官僚资本成为舆论上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武器。作为一种政治现象的官僚资本,是近代官僚政治的直接产物,反映出整个官僚集体对所有民众的剥削关系。官僚资本的再生产机制表明,它缺乏持久的产业基础,窒息社会生产活力。革除官僚资本,实质是根除官僚政治,铲除其存活的社会条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创立的体系完整的官僚资本批判思想,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王亚南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官僚政治  四大家族  封建性  民主革命

20世纪40年代,随着国民党政府战时统制经济体制的加强,官僚资本迅速扩张,而战后对日伪资产的接收,又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一场对官僚资本批判的高潮,形成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其中以王亚南的研究最为系统和独到。改革开放以来,杜恂诚、郑会欣等一些学者,对官僚资本批判思想进行挖掘整理,又辅以个案实证,在关于官僚资本概念、影响及历史等方面,产生很多新的观点。继续研究20世纪40年代的官僚资本批判思想,对全面认识中国历史经济现象,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的规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王亚南的研究为主线,探讨官僚资本的本质、运行特征及过渡性三个问题,以期深化对官僚资本问题的认识。

一、 官僚资本的实质

“官僚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1],此后逐渐被接受而加以研究。官僚资本最初意指官僚凭借权力获取的私产,如马寅初在1927年批判“官吏资本主义”时指出,“必致钱入官吏的腰包”[1];又如吴景超在《官僚资本与中国政治》(1942)中,以官僚谋取私利的不同方式,把官僚资本分为六类。官僚资本含义变化出现在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官僚大发“劫收”财,民心尽失;国民党独裁政权挑起内战,共产党进行全方位反击。在舆论战线上,批判官僚资本成为抨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在1945年的《两个中国之命运》中说,“官僚资本,亦即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的资本,垄断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而残酷地压迫农民,压迫工人,压迫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2]毛泽东从政治斗争的高度提升了官僚资本的指向性,扩展了官僚资本涵盖的范围。随后,陈伯达在1946年的《中国的四大家族》将“国营”与“官营”视作一体,将当时的国家垄断资本归为官僚资本,将与四大家族相关的全部资产列为官僚资本。1949年的《共同纲领》规定“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国家所有”,官僚资本自此泛指依据国民党独裁政权取得的一切形式的资产,包括所有国营事业、四大家族私营企业,也包括国民党党营事业,以及其他被认为属于反动分子的私营企业[2]。官僚资本概念的演化与定格,适应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成为一个政治色彩非常浓重的词汇,然而,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其内涵及外延仍需进一步明确。

1949年后,对官僚资本的批判渐趋沉寂,直到改革开放,这一专题研究又活跃起来。杜恂诚在80年代初连续发文,再次将官僚资本问题纳入学界视野。他率先对官僚资本的泛指含义提出质疑,认为从政治通俗意义理解,官僚资本应特指国民党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官僚资本实质为国家资本,提出了“解放前中国官僚资本的基本特征应是国家资本”[3]的见解。丁日初等主张将官僚资本拆分为国家资本和官僚私人资本,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应停用政治色彩浓厚的官僚资本范畴[3]。他们的观点引起学界注意,但目前对官僚资本的内涵理解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要明了上述问题,必须深挖官僚资本的历史根源及本质属性。在40年代的批判高潮中,马克思主义学者全部支持“官僚资本产生于官僚政治”这一判断,从而把矛头一致对准官僚政治。郑振铎在批判官僚资本时说,“官僚政治使中国永远走不上现代国家的大道上去。”[4]5陶大镛指出,“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与中国的官僚政治分不开来的。”[4]7政治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要弄清作为政治产物或政治表现物的经济现象,须回归其政治根源加以研究。对官僚资本的本质,王亚南直截了当地予以挑明,“所谓官僚资本,是官僚们借着政治势力而做的经济活动。”[5]405就是说,政治势力是官僚资本的核心,官僚资本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政治现象,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体现物,他说,“资本而捺上官僚的烙印,是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才有可能。”[5]385所以,研究官僚资本,必须首先弄清楚官僚政治,即官僚政治到底是什么?官僚资本如何从官僚政治体系内产生?基于此,王亚南跨越传统政治经济学边界,对中国官僚政治做了专门研究,形成他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副产物”[6]2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成果。王亚南这样定义了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6]197在官僚政治下,民众的政治权力被世袭的官僚阶层僭越,他们把一切政治措施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凡有经济利益的地方,就会有政治势力插手,就属于官僚政治活动的范围。中国古代就有官营事业,垄断盐铁酒、手工业等,官员、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四位一体,官员凭借权力占有大量财富。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僚资本”,却是在鸦片战争后,伴随着洋务企业的兴起而萌发形成。究其原因:1、身份界限差别。鸦片战争之前,受制于学而优则仕、重农抑商的传统教条,官与商身份可以清楚划分,官员看不起商人,商人不能轻易做官;鸦片战争后,传统教条崩溃,率先接触资本主义功利意识的官僚迅速觉醒,以前不肯不敢或者暗地里做的牟利活动,现在可以自觉地公开地大展鸿图了,官员与商人的身份界限渐次消融。2、财富积累用途不同。鸦片战争前,官僚所获财富基本用于奢侈消费和买田置地,很少用来扩大其他生产性事业,衡量官僚地位和财富的指标是土地面积的大小;鸦片战争后,官僚所积累财富大部分从过去投资土地,扩展到投资经营各项盈利性事业,活动范围大大超越之前,拥有产业大小或者以货币计量的资本多少成为评判官僚地位和财富的新指标。3、财富积累层次不同。鸦片战争之前,官僚牟利基本属于个人意志借用政治权力进行的分散活动,王朝政权服从于君主意志,君主运用权谋之术就可以收放官僚的牟利活动;鸦片战争之后,官僚把资本增值的本能要求注入政治体系,使政治权力蜕化为资本,政权机构成为官僚集体从事营利活动的场所,国家政策成为官僚谋取私利的常规工具。官僚资本的出现,意味着旧官僚政治演变到新官僚政治,王亚南看到,“旧官僚政治完全建立于传统的封建土地经济上,……所以不免有些土气;新官僚政治,……更直接靠近买办、金融,……所以不免有些洋气。”[6]183 相比于旧官僚政治,新官僚政治更具开放性,带有现代性的外表。洋务运动中成型的官僚资本,北洋军阀时期进一步扩展,国民党统治时期迅速壮大,并在抗战胜利后达到全盛,经过政治与经济反复作用,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造就出一个规模异常庞大的官僚经济形态。

在把握官僚资本实质及演变基础上,王亚南说,“所谓官僚资本,应是在特殊社会条件下,为官僚所拥有所运用所控制的诸种资本之有机结合的总称。”[5]384这个定义指出了官僚资本表现为三种形态,即“一是官僚所有资本形态,一是官僚支配资本形态,一是官僚使用资本形态。”[5]382第一种为基本态,是官僚资本积累的目的与落脚点;第二种、第三种为基础态,是官僚资本积累的条件与来源。第二种与第三种必不可少,没有它们,第一种就难以产生,或者即使产生也难以持续。由此而视,自洋务运动以来的官僚资本,无论官员、商人、公家三方采取何种资本结合方式(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各种参控股),无论由官僚直接出面还是由其裙带出面,只要以官僚作为联系枢纽,只要以政治权力作为资本增值的依据,都只不过是官僚扩展资本活动的途径,它们都是基本态与基础态的派生形式而已。王亚南对官僚资本的定义与分类直击本质,深刻而全面。对照前述对官僚资本的不同理解,可以明确,杜恂诚主张把官僚资本理解为国家资本,丁日初主张把官僚资本拆分为国家资本和官僚私人资本,这两种认识都是有失偏颇的,官僚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必须从其政治学根源才能得到正确解析,不可流于表象层面。进而,1949年之前的官僚资本泛指依据国民党独裁政权取得的一切形式资产,也有所不妥,因为,只要处于新官僚政治之下,官僚资本就会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就会主导中国经济。承认王亚南的定义,洋务运动、北洋军阀时期的官僚资本才会被纳入其中,官僚资本的历史延续性也得到注解。

马克思指出资本本性在于增值,其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王亚南把马克思对资本定义的方法论运用到中国,发现在中国特殊的官僚政治条件下,官僚权力被运用于资本积累,扩大的权力等同于扩大的资本增值,政治权力直接资本化,这是一种超经济积累方式,它反映出官僚集体对所有民众的剥削关系。官僚资本概念的衍生与阐释,是中国先进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问题的一大发明。

二、 官僚资本的运转特征

自鸦片战争开始萌发的官僚资本,至抗战胜利前后进入全盛时期。官僚资本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入的强势,立体、细微地深入到经济生活各个环节,主导了国民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经典,它“向着每个中国人,甚至每个官僚自己,发出‘遵从我,否则就是灾祸’的威吓性的顽执令。”[6]186周恩来指出,官僚资本“因为它是封建性和投机性的资本,只靠权威和掠夺的方式来发财。”[4]56这个认识高度概括了官僚资本的基本特征,为官僚资本批判指明了方向。官僚资本的生成机制、获利机制及维持机制三个方面,集中反映了官僚资本的运转特征。

1、外力催生与借力加强。一般而言,落后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赶超战略时,为迅速集中资本,会采取国营或行政扶持私人资本的方式,开启工业化之途。但必须注意,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根源在于僵化的官僚政治体制,无力与西方民主政治文明对抗。外乱是内祸的投射,“落后必然挨打”指的是落后的官僚政治必然招致外部先进文明的入侵或觊觎。当外部冲击到来时,如官僚政治未能先行或同步革除,官僚们在“自强”的口号下,以国家财政或行政力量集聚社会财力,主导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无一不成为官僚获利的工具,“国营”只是幌子。官僚体制对外部冲击具有某种天生的亲和性,一旦外部冲击引发国内进入非常状态,官僚们就异常兴奋起来,因为他们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堂而皇之地集聚资财了,正常状态下长久被压抑的以权牟利的欲望被充分释放,政权机构成为资本经营的场所,官僚们则成为操纵政权、无利不往的资本家。一旦走上由官僚资本主导的工业化之路,官僚们就再也不想脱离,他们会敏锐地意识到:借着“国营”之名,在“抵抗侵略”的招牌下的营利活动,非但不会遭受民众抵制,反而会得到民众响应,更有利于他们扩展势力;他们会认识到,官僚资本是高超的统治工具,它不但可以利用工业技术抵御外来冲击,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麻痹迷惑民众,使之处于被奴役地位而不自知;他们会发现:以政治权力攫取社会财富,并投资于新式工商业,所带来的经营收益与资本利得远远大于原先主要依靠土地占有获取的收益。于是,官僚们从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扩展到对工业社会各式营利事业及资本所有权的控制。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旧式官僚实现向新式官僚转化,官僚资本主导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都主张保留由陈腐儒家学说支撑的官僚政治,拒绝民主政治,要在官僚政治主导下,利用西方工业技术,继续维持旧式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发明被此后的官僚奉为经典,成为接纳和消融外来冲击的黑洞,西方文明精髓没能在中国立足,反而被民众抗拒和排斥。民众基于“义愤”而维护所谓的“中学”,其实是披着传统外衣的最落后最反动的官僚政治,官僚政治的命运得以延续,官僚资本得以巩固。20世纪30年代,官僚政治统驭下的国民党政权不可避免地招致日帝的冲击,随着战时政府权力加强,官僚资本又一次获得了扩张的好机遇。王亚南揭露了战时官僚资本膨胀的真相,“他们利用战时经济,逐渐使国家变成社会主要的消费者、生产者,乃至于流通运输者的机会,在战争过程中,已经把全国尽可能‘取之尽锱铢’而聚敛起来的资产囊括为他们的私有物了。”[6]190外力冲击成为官僚资本的催化剂;还可以推论,当非常状态消除时,为给名义上的“国营”寻找继续扩张的借口,官僚们还会想方设法地制造新的外部压力假象。

2、经济垄断与政治垄断协同深化。旧官僚政治遇外力冲击催化,结合生出的官僚资本,开始是在市场要素发育不健全、民营资本举步维艰的窘境下,借助于官僚的声望和渠道信息,特别是国家政权的背书优势,筹集到初始资本,从无到有建立起新式工商企业。从形式上看,正是官僚资本启动了近代工业化进程,一些学者据此肯定其积极作用,甚至认为前期官僚资本具有进步意义[4]。虽然,官僚资本活动从西方引入工业技术、企业组织及现代市场体系,造就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没有革除官僚政治的“师夷长技”,仅仅是官僚政治继续维护其统治的副产品,它增强了官僚政治的顽固性,为其提供了新的寄生胎盘,为中国通往现代民主政治、全新工业文明制造出更大障碍。随着外力冲击减弱,官僚资本规模日益强大,新官僚政治地位得以巩固,官僚的机会主义倾向随之抬头。官僚政治本身是专制统治的产物,具有权力完全垄断的天性,官僚资本自然沿循官僚政治的要求,寻求最大化的垄断收益。在受外力冲击的非常时期,官僚资本可以任意圈定垄断范围;当外力冲击退却时,官僚资本延续路径惯性,以政治权力划定产业范围,禁止民间资本涉足;以防止外资垄断国计民生为名,由官僚资本掌控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实现官僚资本超常规积累。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要经历从增量寻租阶段发展到存量寻租阶段[5],是比较贴切的。在存量寻租阶段,一方面,表现为官僚资本的基础态向基本态的单向转化,许多国营事业、私营企业被合并收购,由官僚支配、使用的资本形态转变为官僚所有的形态;另一方面,表现为官僚资本对商贸、地产、金融尤为热衷,这些行业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超额利润,还不易引起民众察觉。大量的官僚资本积聚于投机性事业,导致生产性事业资金短缺,技术进步缓慢,民营资本难以抬头。王亚南说,“凡独占经营所获得的利益依一般经济原理评判起来,都是由于其他未享有同等优待的同类事业的损失。”[5]398官僚资本垄断利润来源于全社会民众的劳动,并非所谓国营企业“经营有方”,官僚资本寄生于全社会民众劳动基础之上的特征已然明了。为维护经济上的垄断,官僚资本必然寻求政治上的完全垄断,然而,纯粹的完全垄断不可得,因为要保持民主政治的外形,不同政治势力之间不得不勾结妥协,采取轮流坐庄模式,共同维护官僚政治的实质统治。国民党四大家族不但掌控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而且在政治上勾结联合,长期把持军政财税大权,聚敛了巨额财富。对此,陈伯达尖锐批判道,“十九年来四大家族用‘官’‘商’形式,在金融、商业、工业、农业、地产、新闻、出版事业等等各方面所独占的财产,以及他们在外国的存款和产业,根据粗略计算,至少当在两百万万美元左右。”[7]当然,不同政治势力之间仍有斗争,权力斗争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到底由哪个家族支配更有利益的“国营”事业。

3、经济与政治全面买办化。“买办”原指受雇于外商协助其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中介或经理,也指与外商直接交易的独立商人。随着外商投资在中国扩大,买办阶层获利颇丰,很多人上升为商界精英。当代有学者认为,买办“作为两个世界之间的中介人,对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全面的文化移植起了战略性的重要作用”[6]。然而自晚清以来,国人对列强侵略愤恨而无奈,对帮外商做事的买办阶层遂加以排斥;一些买办依附于外国势力,欺压国内商人,甚至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在国人高涨的仇外情绪下,“买办”遂演变为对外出卖本国利益的代称,成为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词语。外国势力侵入后,有意识地扶植与保留了旧式官僚政治,作为不平等条约的执行体制,所以,官僚政治本身就是外国利益在华最大化安排的产物,官僚资本一开始就服从于外国势力,刻上了买办的烙印。王亚南说,“在不曾完全殖民地化的国家,它就必须通过这种国家的政治支配者,给那些支配者以某些经济利得,才行得通的,结局,各种各色的借款成立了,各种现代型的经营出现了。”[5]401在官僚资本中参入外国要素,相当于取得了外国势力支持,就更加巩固了官僚资本背后的政治势力。在官僚资本的成长中,官僚们很快发现,必须与国际上的同类专制国家达成政治同盟,才能更有利地维护官僚政治,于是官僚们就会向专制强国出让政治利益,以达成其战略目的。官僚们还会发现,官僚资本要持续增值,就必须引入经济强国的资本,且官僚资本要持久保存,就必须安置于具备安全性的特殊国家,为达成这一目的,于是经常向经济强国让渡本国经济利益,接受特殊国家的讹诈索求。北洋军阀受外国势力扶植,对外大规模出让政治经济利益,对内为列强圈定并看管势力范围。四大家族依靠美国支持,成为美国商人在中国市场的总代办,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当一部分,被转移至美国寄存起来。马寅初说,“四大家族最有钱,在洛杉矶买了几个Blcoks的房地产。”[8]官僚资本全面买办化,导致产业全面对外依赖。虽然,国民党中不乏一些有诚意建设中国的官僚,但同样难以否认他们为维护其统治而走向买办的蓄意,而这种蓄意总被置于首位,结果使中国处于一种形式独立、事实殖民地处境。马寅初抨击道,“官僚买办资本、封建势力与洋大人勾结在一起,摧毁国内一切中小私营企业的生产,是走向工业美国、农业中国的殖民地旧路。”[9]

马克思通过梳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得出了资本异化危机的结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沿循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深入解剖官僚资本的再生产机制,发现其借外力而生、凭垄断而剥夺社会剩余、靠买办而维持,缺乏持久的产业基础,窒息社会生产活力,官僚资本运转的最终结果是形成异己力量并转过来反对其自身,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官僚资本异化思想。

三、官僚资本的历史过渡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路径,揭示了基本矛盾运动构成历史发展动力的规律。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秉承唯物史观,对官僚资本的性质、历史及前途做出论证,全面回答了官僚资本的历史过渡性问题。王亚南说,“被看作一种社会体制的官僚政治 …… 是为任何社会特定阶段——由封建制到资本制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6]14官僚资本也即官僚政治并非偶然生成或一成不变,研究官僚资本的历史过渡性,也是考察官僚政治的历史过渡性。

    官僚资本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等级特权、道德说教是封建主义的三大特征,一切制度构建围绕着专制政治展开。官僚资本依附于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依存于专制政治;专制政治不存在,作为依存物的官僚政治,以及作为次级依附物的官僚资本也就无法独自存在。在君主专制下,君主把国家大权集于一身,他的命令就是法律,君主的好恶,决定着官僚的命运,君主对官僚的第一要求是“忠”,而非“廉”;对下级官僚而言,上级官僚相当于“君主”,从上到下形成层层“效忠”控制机制。在君主专制下,官僚不对民众负责,只对君主或上级官僚负责,王亚南说,“在专制政治出现的瞬间,就必然会把政治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也就必然会相伴而来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6]10专制政治自秦代开始,两千年来虽几经王朝更迭,但专制政治始终未变,官僚政治不绝地被再生产出来,呈现出“延续性”特征。官僚政治下的社会秩序,建立在对社会基本生产手段(土地以及关系国计民生部门)的全面控制上,并垄断着社会的基本精神生产手段,儒家学说被作为专制统治手段,官僚政治动员组织了社会一切文化因素与之相协调,呈现出“包容性”特征。在官僚政治下,弹性租税体制与科举制配合,仕宦阶层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农村的纲常伦理教义,把民众的一切行为、思想囚禁于官僚政治设定的牢笼中,呈现出“贯彻性”特征。自洋务运动以来直至国民党专政,官僚政治只是发生形式改变,官僚政治形态从未被否定,皇帝的形式被革除,由几大特权官僚家族支持的首脑成为事实上的最高特权者,现代官僚政治只是传统官僚政治各种特质的强化。王亚南揭示了国民党统治的官僚政治本性,他说,“政府的统治机构、管制技术也不得不相应扩大,并相应巧妙的深入到每一社会文化角落,而成为中国历来专制官僚政体中最庞大、最包容、最险恶的形态了。”[6]188 正是这个形态,彻底激发了官僚们发财致富的欲望,提供了大发国难财的历史机遇,官僚资本才得以史无前例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的封建主义性质,由现代官僚政治的封建性质决定。由唯物史观,封建社会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自秦代以来的官僚政治,从而近代以来的官僚资本,因其是封建主义的,也就具有了历史的过渡性,只是过渡时间长短的问题。

官僚资本过渡的实质是进行民主革命,终结官僚政治。由封建的官僚政治过渡到新的民主政治,建立适合产业资本发展的生产关系。在新式生产关系下,王亚南描述道,“新兴产业资本家要求的社会秩序法律秩序,以及表现在那些秩序中的法治精神,就将限制着官僚资本,尤其会妨碍从政者假借政权,假借政治力量来成就其私人利益的官僚资本活动。”[5]406可见,新式生产关系或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是法治精神,只要法治精神树立,就能消除官僚资本。王亚南从世界范围考察了官僚政治的过渡性,对英、法、德等国的专制政体向民主政治过渡情形进行了系统总结,发现一个规律,即“某一个国家的传统封建关系愈强固,它的自由经济发展愈困难,它在此过渡阶段的官僚主义政治,就愈加要混合着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而表现得更持续、更露骨。”[6]23这条规律总结得非常到位,不但揭示出官僚资本过渡所遵循的一般法则,而且对中国官僚资本过渡具有强烈的警鉴意义。从这条规律可以看到,中国官僚资本过渡具有三个特点:其一,艰巨性。中国官僚政治异常强固,以世所罕见的延续性、包容性、贯彻性三大作用机制,将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牢牢地束缚于专制统治的樊笼内,处处渗透着专制诡力,适应着官僚政治的规范与要求。中国官僚政治很难像近代西欧各国那样实现向民主政治顺利转化,反而出现加强的趋势。其二,艰苦性。中国官僚政治异常有力,它成为销毁一切可能成为反对力量的熔炉。在这个熔炉中,农民被束缚于宗法伦理,读书人热衷于“货与帝王家”,官僚们追逐升官发财,野心家思谋篡权夺位,商工市民的力量被同化消解,从内部很难孕育出新的社会机能,造成社会发展长期停滞。要打破这种状态,只有期待外力诱导与推动。但是,帝国主义入侵虽然打破了停滞局面,但却催生与助长了官僚资本势力崛起,决定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不但要反封建主义,也要反帝国主义。其三,艰险性。中国官僚政治异常狡诈,以形式与实质的分离寄宿于现代社会。辛亥革命只是在形式上推翻了满清专制统治,但它没能建立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新官僚们在形式民主下继续凭借权力牟取私利,公开为官僚资本烙上“国营”招牌,颇具迷惑性。只要官僚政治实质未变,即使起始纯正的国家资本,也会转化为官僚资本。对于国民党政权的假民主真独裁本质,王亚南抨击道,“谁能担保不出现一个假民主的官僚政治形态或准官僚的民主政治形态呢?”[6]196

国民党有识之士对官僚资本危害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1940年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通过《严防官僚资本主义之发展以免影响民生主义之推行案》,指出抗战以来官僚资本畸形膨胀,对民众生活及抗战局势造成消极影响,列出具体的防治办法,如“严禁官吏经营商业,最低限制亦不许经营与职务有关商业”、“统制机关人员及家庭,绝对不许经营与所统制有关事业,违者严惩”、“登记官僚财产”[10]等多项措施。此推行案下发各省,但毫无成效。1946年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产生的《党务革新方案》,要求“必须坚决反对党政军内之官僚主义及与此互为因缘之官僚资本;党内须同时展开肃正运动,其对象首为有重大贪污事实……”[7],虽然内部有中肯批评与建议,但国民党当局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况且,国民党政权的封建专制性质,决定了宣传与实行是两回事,承诺口号是一套,实践行动又是另一套。王亚南看透了国民党政府的独裁本质,他说,“实行才是最有力的宣传”[6]181,如其不能,就只能再生产出大量专讲形式、专讲官话、专谋私利的官僚阶级。革除官僚资本,实质是根除官僚政治;根除官僚政治,就要铲除官僚政治存活的社会条件。王亚南认为,官僚政治存活需有三项前提条件:其一,民众基本生活资料被专制权力牢牢掌控;其二,民众精神观念被封建道德教条支配;其三,民众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接触被隔绝。要铲除这三个条件,就需启蒙发动民众,掀起民主革命,因为,技术上的官僚作风与体制上的官僚政治不同,前者可以自我克服,后者只能打破体制,由民众主导政治革新。解放民众思想,让民众真正认识到“他们自身的悲惨命运与不幸地位,是官僚阶层僭有他们的政治权力,并利用那种政治权力造成的。”[6]198国民党官僚政治终结,只能经由民主革命实现。

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有着深刻认识,1947年的新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将要走什么路? 在政治上是真民主对不民主和假民主的斗争,在经济上是独立的自由的国民经济对官僚资本和外国独占资本所垄断的半殖民地经济的斗争。”[5]61肯定了终结官僚资本,必须终结官僚政治的路径。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国家所有”,宣告了中国进入民主政治新时代,也宣告了官僚资本批判任务的终结。 

四、总结

20世纪50年代,保罗·巴兰从经济剩余概念出发,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光引向不发达国家,正式开创了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20世纪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官僚资本概念出发,深入剖析凭借权力剥夺经济剩余的现象,得出官僚资本窒息中国经济进步的结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创立的官僚资本批判思想,比巴兰更早涉足不发达问题研究,而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不发达政治经济学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王亚南深入研究了官僚资本的历史与现实,发现官僚资本本质上属于一种政治现象,是新官僚政治的体现物;官僚资本分为三种形态,共同特征是以政治权力作为资本增值的依据。官僚资本概念的阐释,理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官僚资本借外力而生、凭垄断而剥夺社会剩余、靠买办而维持,运转结果是形成异己力量并转过来反对其自身。官僚资本运转机制分析,揭示了官僚资本异化的路径。官僚资本就其性质而言,属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过渡的实质是进行民主革命,终结官僚政治;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官僚资本的天敌;中国特殊的历史现实条件,决定了官僚资本过渡具有复杂持久性。对官僚资本过渡性的论述,贯彻着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标志着官僚资本批判思想体系建设最终完成。官僚资本批判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马寅初.马克斯主义与中国之劳农[A].马寅初演讲集:第4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143.

[2] 毛泽东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6.

[3] 杜恂诚.官僚资本与旧中国社会性质[J].社会科学,1982(11).

[4] 方冶平等.论官僚资本[M].广州:综合出版社,1947.

[5] 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6]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 陈伯达.中国四大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

[8] 马寅初.有黄金美钞的不要卖出来[N].商务日报,1947-03-04.

[9] 马寅初.痛斥官僚资本与洋商勾结[N],新华日报,1946-10-01.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41-43.

 

注释:

[1] 一般认为:屈维它(瞿秋白化名)1923年发表在《前锋》杂志文章《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首次使用“官僚资本”一词,出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2] 参见:武力.“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J]. 中共党史研究.1991(2).

[3] 参见:丁日初 沈祖炜.论晚清的国家资本[J].历史研究.1983(6);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资本[J].民国档案.1986(4).

[4] 丁日初 沈祖炜等基本持此观点,相关文献见脚注3.

[5] 参见:刘方健 陈拓.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认识近代中国官僚资本[J].民国研究.2012(21).定义了增量寻租与存量寻租,认为抗战前属于增量寻租,抗战后属于存量寻租。

[6] 参见:聂好春.买办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80-1927[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287-292;(美)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258-274。二人均给予“买办”高度评价。

[7] 转引自汪朝光.关于“官僚资本”的争论与国民党执政的危机[A].1945-1949 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2-93.

原载于《理论月刊》2018年第9期

相关链接

顾海良: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意义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孙熙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孙蚌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演变的逻辑

孙代尧:理解中国方案的三个维度

仝   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的建设

李   健:辩证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历史阶段不变

郭建宁: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宇文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李少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陈培永: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康沛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于鸿君: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及其在全球化新时代的意义

孙熙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王在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孙代尧: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深得人心

程美东:让民族精神融入政治文化——读《初心:重读革命精神》随感

王久高、李亚男: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郇庆治: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大政治”

顾海良: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

孙蚌珠: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王久高:中国缘何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宇文利:青年人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王文章:新时代实现新发展要避免现代化陷阱

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