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 2024-02-05

作者简介



包心鉴,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引用原文】包心鉴: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摘要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要求,奋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坚持科学真理、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过程中,彰显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着一系列具有深邃要义和鲜明特质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勇于变革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提高整体思维;坚持胸怀天下,推进人类文明。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一条宝贵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我们党坚持科学真理、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特征。“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创造性坚持和时代性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规律性彰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基础和力量源泉,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生命和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不懈为实现人民利益和民族复兴而奋斗,才能赢得人民信任、获得人民拥护,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反之,如果动摇了人民立场,违背了初心使命,就没有党辉煌的历史,更没有党光明的未来,这可以说是一条“铁律”。正是基于这一历史逻辑和铁的规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果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

一定政党的政治立场,深刻反映着这个政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切资产阶级政党,不管名称如何、自我标榜如何,其政治立场只会是资产阶级的立场、维护少数人利益的立场。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代表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这就决定,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是坚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

包心鉴 著 《解码新时代中国之治》
广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执政、如何执好政、如何长期执政这一重大课题。他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的最深厚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就是解决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人民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党执政的时间越长,我们肩负的责任越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永远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这一系列精辟论述,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深刻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党治国理政和长期执政中的伟大道义力量和科学真理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深刻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厚重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坚持人民至上,遵循“人本逻辑”,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更广泛更实际更持久地造福人民为根本出发点和核心价值。这一现代化,是对“资本逻辑”西方现代化理念与模式的突破和超越,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进行了系统阐发,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造福人民的使命担当。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使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充分考虑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既发挥历史主动、又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再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人民性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民造福,才能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坚持自信自立,勇于变革创新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之本;自信自立,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点和强大力量所在。“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精辟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独立自主探索的“新版”。这一“新版”,渗透着坚持自信自立、勇于变革创新精神。

——坚持自信自立,坚定道路自信。

道路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党百年奋斗,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自信;坚持中国道路不动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保证。我们对中国道路所以充满自信,归根到底是因为这是一条植根中国大地、具有厚重文明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满变革创新精神的道路。习近平明确强调,“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坚持自信自立,坚定理论自信。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时代化才能走在时代前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自信自立、变革创新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的实践;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机贯通中、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有机融通中,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坚持自信自立,坚定制度自信。

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改革与完善,注重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有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坚定制度自信、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制度完善、彰显制度优势,成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强大动力,也成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最鲜明标志。2018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对于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重大意义。2019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完善、转化制度优势上的重大效能。新时代十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使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坚定的制度自信有力促进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坚持自信自立,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和自强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到突出位置,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革命文化,关键在于挖掘、梳理和凝练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体内容和精神之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贯通起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

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突出标志。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要求,引领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深入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又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充分彰显了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的思想特质。

——坚持守正创新,奋力进行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用伟大社会革命的视角认识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的守正创新和历史主动。习近平精辟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一重要论断,既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又具有广远的时代视野,充满着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所谓“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旨在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轻而易举所得,而是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推进社会革命的成果;所谓“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旨在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困难,必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三个务必”,深刻彰显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使命担当。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境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主动精神的最根本指向。正是这一伟大梦想,鼓舞着、激励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宏伟目标,全面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这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思想主线”,深刻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深刻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着眼时代大潮流和世界大变局着力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和有效路径,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最杰出贡献,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最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心任务”,使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正在变成事实。

——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确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发挥。这一堪称制度改革 “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与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是完全一致的,深刻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有机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有机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机统一的守正创新立场,深刻彰显了建立在厚重制度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基础上的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坚决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战。

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愈益增多;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任务极其艰巨,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把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二十大报告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研判形势、推进发展上所采取的战略策略,生动诠释了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在深入回答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发展机遇,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并率先垂范的理论品格和实践风格。这一鲜明品格,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所特有的坚定立场和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是理论思维的起点。从一般意义上说,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从一定的问题出发、能够阐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才是管用的理论,也才是创新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才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习近平反复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党的创新理论实践深刻表明,“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是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对于新时代改革发展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来看,改革从来就是与解决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意义上说,改革就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攻坚克难、排障除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发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十九大以来,在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仍然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他反复强调,“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要“下更大气力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些重要分析和科学论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

包心鉴 著 《制度自信与制度之治》
济南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坚持问题导向,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要求。

依据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作出深刻分析和精准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征程新要求,着力解决一系列影响全局和长远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明确要求:“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五、坚持系统观念,提高整体思维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科学方法至关重要。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也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在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高科学思维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问题是涉及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问题。对战略问题判断准确,在战略举措上谋划科学,就能赢得主动、推动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牢记“国之大者”,善于从大局看问题、谋大事,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把握战略主动,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尤其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度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本质、掌握基本规律,在把握战略全局、解决突出问题中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是现实的镜鉴,“以史为镜,知兴替。”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是要知古鉴今,站在历史演进高度,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强调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总结历史,学史明智、学史明理,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洞察历史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运用丰富的历史经验指导现实、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尤其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历史演进规律中进一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既把握历史主动、又保持历史耐心,一项一项任务地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推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法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促进矛盾转化和事物发展;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片面性、杜绝极端化,在符合事物辩证统一规律上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尤其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全面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在切合中国国情、符合事物规律上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事物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就是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功。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创造性地推动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尤其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必须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习惯,抛弃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思维定式,改变迷信本本、固守经验的思维方式,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斗争的勇气,创造性地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

——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底线思维能力。

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这一思维方法,要求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底线思维能力尤其是肩负重任的执政者、领导者的一个必备素质。毛泽东曾说过,不论做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邓小平也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底线思维,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要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

六、坚持胸怀天下,推进人类文明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先进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先进政党。用厚重的历史眼光传承中华文明,用宽广的时代视野包容世界文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大文明观”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所特有的博大胸怀和宽广视野。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坚持胸怀天下,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所以能够对人类文明作出独特的贡献,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文明底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之“根”、永续之“基”。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习近平即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厚重历史思维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两创”的核心要义是传承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并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总结凝练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一系列精神谱系,无不体现着“两创”的这一核心要义,深刻蕴涵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境界和精神标识,深刻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追求。

——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人类文明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人类文明之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多彩、平等、包容” 的新文明观,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他指出,文明是多彩的,犹如七彩阳光,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样文明,“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类型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因此“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绝不能居高临下、傲慢偏见;文明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种文明都具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也具有其他文明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对待文明问题上,绝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只能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多彩、平等、包容”,如此切入本质的高度凝练,如此简约精准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刻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人类文明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重大发展和最新表达。

——坚持胸怀天下,更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站在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制高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科学论断,这就是,文明的内生力在于与时俱进、交流互鉴。他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唯其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文明跟上时代潮流;唯其勇于创新,才能激活文明的生命力。文明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在这样关键时期,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再次明确强调:“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以及中国带头履行国际职责和义务的行为,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担当”。

排版:张鑫瑞

复核:靳品侠

终审:傅   强

说明:为方便阅读,原文参考文献省略。 



往期推荐

通经致用:《石臞府君行状》的现实关切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城里人下乡”及其叙述形态

吴自良院士出国留学信札档案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日辞赋研究状况的差异——基于学术著作的视角

论上诉期内生态修复行为作为量刑情节的正当性及其实现

理性选择视角下特大城市居民超时劳动的成因研究

残疾人就业障碍及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路径选择——残障社会模式的视角

左琴右书 前园后圃——北宋士人朱长文的教育与艺术传承

制度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分析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