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畔大学孙利军演讲:1万人做的事,如何倒逼成1千人?

2017-01-29 孙利军 笔记侠


孙利军 |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集团副总裁、现任农村淘宝项目总经理。

活动: 根据2016年10月29日湖畔大学线上课程《湖畔三板斧》,孙利军发表“团队从一万人到一千人:淘宝农村战略到执行”为主题的内部分享,经湖畔大学出品、喜马拉雅平台上线的《湖畔三板斧》授权整理首发笔记版。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今日笔记侠客:笔记侠徐志叶&花花  深度好文:2963字 | 4分钟阅读


春节每周三、周日,在笔记侠遇见湖畔大学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 阿里巴巴“村淘”项目一开始犯了什么错?遇到了什么瓶颈?

  • 如何创建“精兵+大平台”的特战队模式?

  • 如何赋予事情以意义,激发内外能量?

  •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如何倒逼自己和团队?

  • 农村市场和城市有什么不同?


……其实给马总的汇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告诉马总我们要多少人,但是被马总狠狠拍回来了,我们当时还内部讨论说:“一万人我们拿不到,这次报五千人,五千人马总会同意,我们先做,做成型之后慢慢再缩人。” 我们以这种方式再去报,但是也是一开口,马总就告诉我们:“你们根本就没有去思考今天问题的本身,今天只是叫铁军加了一辆马车,就是把它加快速度,提升效能而已,只是在挤压效能,路没有变。”他今天是希望你们思考,今天这个模式对不对?……


精简笔记·商业模式


我叫孙利军,今天作为村长,我要说的话题是“村淘”。

 

村淘之初:1.0时代

 

刚开始,我们只是接到集团向外发出的信号,说农村战略成为集团三大战略之一,其实,到我们这一层更多的是执行。

 

我们从最简单的模式,以代购为切入,就是1.0时代,用这种太笨重的模式和方法去在农村做了一个淘宝的分销渠道。


模式最简单,到每个村里小卖部、小超市找到相对懂互联网的人,由他来帮助我们做代购。



1.0时代做了四五个月,各个大区也都自己在做,这样做下去,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每个县做得很辛苦。

 

当时桐庐是全国落地的第一个县,7、8个人高效地去做,每天从早忙到晚,总是有做不完的活。


花了一个月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那里试水,开了三十个村点。这种模式让我们碰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人员

 

当时每个县(不包括物流人员)我们认为至少要7到8个人,并且我们认为做得还不错,其实是稀里糊涂。要对村点装修、县域装修,保证物流要通。

 

第二,每个月的人员培训


我们要让当地政府理解这个模式未来会带来什么,所以小二要做的活特别多:

 

1)村点、县点的物流要解决;

2)县政府、镇政府、村政府都要去沟通;

3)做好宣传很重要,让老百姓知道农村淘宝来干什么的;

4)找到人,培养人,并且处理那个培养的人碰到的问题。

 

起初7个人开30个村,后来一下子到100个村,那怎么办?


我们遇到了巨大的瓶颈,若未来这样发展下去,这个团队是不可控的。


我们需要10000人,

马云答:“绝对不可能!”

 

当时桐庐的第一个落地点,它的业绩是最好的,已经日均五单左右,几乎是同行两倍的业绩(同行最好的日均三单,100单左右/月)。尽管我们业绩做得非常不错,但是我们看不到希望。

 

马总要求我们这支团队3年覆盖1000个县,延伸至10万个村,按照现在这个模式,一个县不加后台人员需8个人,那这样至少需要1万人呢!


但被马总狠狠地拍回来了。后来,马总把我们六大区总经理叫在一起同样又开了次会,马总说:“你们根本没有去思考这个模式本身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做法只是为了加快速度、提升效能而已,我希望你们去思考这个模式对不对!”



马总给了我们一个KPI去思考——团队第一年不要超过500人或者800人,在这样的前提下,思考该怎么做,如何去撬动这1000个县?

 

组建独立团队


马总认为这件事情必须统一化,并且已经成为整个集团的战略,就必须要有独立的团队去做。于是去年(2015年)2月初,我正式过来组建团队,4月初左右,所有的组织架构基本上全部搭好了。

 

特战队:小前台打破大中台


我想通的是,既然农村战略作为整个集团的三大战略之一,这个战略一定是社会的战略,应该是跟整个国家的战略相捆绑。所以对于我来说,重要的一定不是仅仅我成功,而是把整个社会带动起来。

 

这条路我们要换过来思考,不是不让我们有庞大的团队,而是要找到需要我们的人、社会上的人、第三方的人一起参与进来。

 

这么多事还是要做,但是路要改变。我们团队花了三天时间去闭门思考,哪些资料、哪些事能用系统完成?哪些使用第三方设施?哪些可以通过当地政府去做?什么才是我们团队必须要做的?这才是核心,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团队命名叫“特战队”,每一个人要“以一当十”。特战队的背后就是马总多次提到“小前台打破大中台”的过程。

 

发展的种种困难

 

我们要思考的是,今天前线更多的是“精兵搭大平台”的过程,但是后面如何变得更强大?是否能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平台化和生态化?

 

突然之间豁然开朗,但后面的接盘能力又是巨大的困难,如何让他们动起来呢?如何让他们跟我们一样有使命,跟我们的方向、愿景一样?这就是接下来的种种困难了。



我确定了以下几点:

 

首先,当时是两个大区,每个大区选择一个点,所有的团队去思考以什么样的模式去落地,重要的是如何去调动,让这些生态跟我们一样有这种使命感。

 

我们大概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去谈愿景和使命,因为愿景对我们走多远非常重要,只有我们的愿景跟社会的愿景一样,跟国家的愿景一样的时候,才可能把社会力量呼唤出来。

 

我认为改变农村确实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整个社会一起来关注和努力做的事,才有机会。靠一家企业投几百个亿,在农村里面,可能水花都溅不起来,但是我们可以把几股力量都集中起来,核心的是我们知道农村缺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第二,我们的2个总经理、网站团队5个人分工,全国走了一圈,去了解农村。刚开始之所以犯错,想不明白,就是因为不了解农村到底需要什么。走完之后,很快明白如何在农村长出互联网的基因,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路。

 

当我在全国几十个省走完之后,感触特别深。我们画出了农村的整个画像——

 

1、农村的结构:


中国绝大部分农村留下的主流人口剩下386199,三八代表妇女,六一代表儿童,九九代表老人;

 

2、农村的两个现象,一个叫八卦文化,一个跟风文化:


我觉得未来我们要抓住这两个现象,这是农村跟城市最大的区别。之所以农村大量农产品来滞销,是因为看到东家今天种的葡萄卖得很好,明天整个村庄都种葡萄,但是他从来不思考葡萄怎么卖,只知道别人能卖,他就能去卖,这是一个农村非常特有的现象;

 

3、农村人才的落后:我们了解农村之所以落后,原因蛮简单,不仅仅是因为基础设施,也不仅仅是因为信息是否通畅,更核心的落后是人才的落后:


改革开放后带来新的社会分工革命,只要读过大学、稍微有能力的,都不会在农村,实在混得不行的人才留在农村。



我们画出来之后,围绕着:“让农村人,让乡村变得更美好”这个愿景之后,我们分下去,我们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之后我们才知道用多少人去做,有多少人来参与做?

 

真正改变农村有哪些?我们把最重要的123三件事作为战略,叫“天网、地网、人网”。

 

所谓的天网、地网、人网


去年(2015年)我参加了十几场党政培训跟交流会,省长、书记带着县委书记和县长、镇长、村委书记一起参加,使我们跟当地的父母官们形成共同的意识、共同的方向、共同的愿景,我们两个拳头向一个方向使力。

 

当我们知道农村需要的是什么,需要改变什么的时候,我认为才有可能更成功,如何与政府形成共同的愿景和使命,就是我们的“天网”。

 

“地网”是什么?我们跟政府一起去完善今天农村的基础建设:最后一公里、信息对称和金融环境,这是“地网”建设,也是我们去年做得最踏实的第二张网。

 

第三张网:“人网”。今天真正根本性解决农村问题的是人才的回归。

 

“倒逼”模式

 

明白了123,再回过来,我们就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

 

到了去年(2015年)末,我们完成了一个人运营一个县,并且背后有大量的人在支持我们。在我们运营中心里面,政府专门有团队入驻、第三方有入驻,也含有物流第三方。


我们开始用平台的思路在做,用整个生态的思路在做,我们在建规则、建平台、建系统,把很多东西高效地运转起来。这是去年我们跨出所谓农村电商的第一步,也是让我们想明白之后能快速推进的核心。

 


很多时候,作为一个管理者,有些时候倒逼一下,或者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可能反而豁然开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扭转不过身来,一直往一个劲上使,越使越没力,越使越觉得走进死胡同。


用习惯性思路去思考,往往这条路未必走得通。用这种倒逼式的方式,可能给予你更多的自我的创新和思考。

 

到今天为止,村淘做到了一个人对一个县,不是因为一个人做完了一个县所有的事,而是一个人支撑了一个县的生态,搭建了一个县的平台。


一个组织是否有能量,不在于你自己组织有多少的人,而在于你组织背后有多少人支持你,你组织背后有多少人愿意来帮助你。



▷孙利军嘉宾演讲完整内容,扫描下图二维码,到喜马拉雅亲耳倾听。


▷现在,马云的湖畔大学在喜马拉雅开课了。

湖畔三板斧系列课程,每周一期,每期15-20分钟,一年共52期。


更多湖畔大学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湖畔大学曾鸣演讲:从0到0.1

最难,伟大如何孕育于此?


湖畔大学曾鸣演讲:怎么形成

战略?没有捷径,但有办法

她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崛起

参与了阿里巴巴的早期投资

启明资本黄佩华

邀您听听 阿里如何在困难中崛起

▷扫描二维码,到喜马拉雅亲耳倾听。

▷每周两期,每期15-20分钟,一年共100期。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李善友傅盛余晨龚焱徐新丨 阎焱俞敏洪李丰蔡文胜段永朝罗振宇吴伯凡宗毅吴声伊光旭李欣频王东岳...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湖畔大学|创业黑马学院|i黑马| 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