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情障碍与自我伤害 │ 文献导读
为什么别人都有那么多情绪,我就没什么情绪,和别人好像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对劲。我似乎特别平静,但是难受。
导读文献:Iskric, Adam; Ceniti, Amanda K.; Bergmans, Yvonne; McInerney, Shane; Rizvi, Sakina J. (2020). Alexithymia and Self-Harm: A review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Psychiatry Research, (), 112920–. doi:10.1016/j.psychres.2020.112920
认识述情障碍(Alexithymia)
述情障碍最初由Nemiah和Sifneos提出,用于描述一部分人在感知、区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方面的认知和情感缺陷[2]。此后,述情障碍被界定为一种人格特征,反映了对情感体验的认知处理的缺陷,其特征在于识别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下降[3]。患有述情障碍的人通常还具有以下特点:想象能力下降,并且倾向于以刺激为导向的外向型认知风格[4]。目前的诊断系统不将述情障碍视为一种疾病。但是可以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来测定,包括三个主要的子量表:1)难以识别自己的情感;2)难以形容情感:与他人交流情感的能力不足;3)外向型思维:倾向于关注外部而非内部事件[5]。述情障碍评分高的人,在精神科患者之中占了50%,在大众之中大约占20%[6]。
最初的观点是将述情障碍作为一种截然不同的临床类型[10],后来的观点则更加多元。正如述情障碍领域的专家所说,“精神分析中一个普遍误解是,认为述情障碍是一种全有或全无的现象,因此定义了一种人。[11]”。述情障碍的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迄今为止的分类学证据强有力地支持了述情障碍作为一种人格维度并在人群中广泛分布的主流理论观点[12]。
图片出处: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7.02234/full
人类信息处理的多代码理论(Multiplecode theory of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提供了一个理解述情障碍的框架[7]。该理论将情感信息处理描述为非语言亚符号内容(nonverbalsubsymbolic content)(即在有情绪的状态下的感觉、内脏、运动活动)、非语言符号内容(nonverbal symbolic content)(即图像)和语言符号内容(verbal symbolic content)(即单词)[8]。基于多代码理论(multiple code theory),述情障碍的概念已被定义为连接非语言亚符号、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内容的参照(referential process)过程中的功能受损。这种功能受损可能在对于特定的事件(如创伤事件)的反应时发生。这个假设也在后续的研究中证实,即成年的述情障碍与儿童早期创伤有着密切关系[9]。
Bucci的多码理论则认为,由于经历了急性创伤,将非言语符号和言语符号的内容联系起来的参照过程的中断会引起人们对情绪调节能力的过度刺激,情绪激动程度高的人将尝试通过使用各种策略来理解这些感觉并控制它们,这些策略包括从明显有效的适应力模式到无数种情绪障碍的经历。如果将心理弹性作为一种控制策略,情绪唤醒可能会成为实现个人相关目标的动力。然而,多代码理论也认为,述情障碍程度高的人在控制情绪唤醒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并且倾向于使用适应性较差的策略。
适应性较差的策略涉及个体尝试在症状的体验之中寻求痛苦情绪唤起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包括将情绪唤醒唤起为愤怒或焦虑,或者将情绪唤醒以抑郁和自我伤害行为的形式向内逆向自我。综上所述,多码理论将患有高度述情障碍的人(定义为将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和言语符号内容联系起来的参照过程的破坏)将经常采用病理的适应不良策略(例如,抑郁和自杀)以试图理解和控制他们的情绪唤醒。
图片出处:https://bps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751-0759-7-1
大量的研究表明述情障碍与青少年的自我伤害、物质滥用障碍以及急诊的自杀未遂相关。
述情障碍也与成年人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物质滥用障碍还有童年虐待相关。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在抑郁的群体之中,述情障碍和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 harm,例如划手)有明显的相关性[16]。
述情障碍还能够预测在有童年虐待史的女性之中非自杀性自伤比例的升高[17]。 童年时期的校园霸凌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很大程度是以述情障碍作为中介因素引起的[18]。 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之中女性样本普遍多于男性,所以述情障碍对于自伤自杀的影响是否有性别差异仍是有争议的。
非自杀性自伤与情绪调节有密切关系[21],述情障碍可能促进情绪调节的困难。Borrill假设个体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可能无法识别和实施容忍困扰或解决潜在问题的策略,因此会在短期内使用自我伤害来减少不良情绪的唤起[22]。
述情障碍与自伤自杀的关系,可能由于述情障碍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述情障碍与抑郁症状的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这样的假设也意味着述情障碍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平稳且恒定不变的[13]。
述情障碍与强迫症患者的自杀念头(例如强迫性的控制抑郁症状)有关,也与进食障碍、惊恐发作、焦虑障碍等因素有关。
因自杀未遂而住院的人群有着比抑郁症的住院人群更高比例的述情障碍。
出处:《BMJ》https://jnnp.bmj.com/content/85/10/1132
在一般人群之中,控制了抑郁症这个因素之后,述情障碍仍与自杀念头有着明显的联系[14]。还有一项研究显示,尽管述情障碍与自杀未遂、自杀念头有关,但是并不是自杀既遂的预测因素。但是,述情障碍的改善与反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风险、自伤、抑郁症状的降低有明显的联系[15]。
述情障碍与自杀未遂的联系仍有争议,因为自杀未遂在测量时很难区分是反复自杀还是只实施了自杀[19],多次自杀未遂的人群有着其独特性,年龄较小,更多共病了精神障碍[20]。如果述情障碍能够可靠地区分单次尝试和多次反复自杀,那么未来的研究最终可以帮助识别难以对他人表达自杀意图的高风险自杀群体,并且可以作为重要的心理干预内容。
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仍有许多复杂的因素难以明晰。述情障碍的发展似乎是先天与后天多因素产生的,并且在每个个体上都是或多或少有一些的。述情障碍可能被后天的创伤、社交回避、人际交往、冷漠、家庭关系、孤独感和人际间不信任有关。并且社会隔离可以出现述情障碍,社会隔离也是预测自杀观念和自杀念头最可靠的一个因素,而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与自杀念头的减少明显相关。此外,在自杀未遂的人之中,存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的报道,与伴侣,家人和朋友的人际冲突确定为自杀的危险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运动障碍的个体的社交功能下降,孤立性增加,这些特定的人有更大的自杀风险、自杀想法和行为[23]。背后的假设是,人们理解他人心理能力,这样他人的行为就可以被构造为有意义的,可预测的,并且是可交流的,但是心理能力较差的人经常将他人视为难以理解的谜团,这使得与他人的互动变得奇怪而不可预测。因此,提出的关于患有述情障碍的人表现出社交功能下降,可以解释为心理能力差的影响。
不过,目前已经有许多针对述情障碍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述情障碍,但是在此同时,许多心理治疗也将述情障碍作为干扰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述情障碍存在内省能力的减弱,参与情绪暗示以及与他人交流感情的能力被认为破坏了治疗过程并且难以治疗。然而,一项系统的综述检查了运动障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患者的述情障碍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明显改善[24]。
抑郁与焦虑 精神科亚文化观察
2021
【症状网络精选】
4. 解构对谈——症状与人
5. 如何防止抑郁症复发?
6. 治疗是如何被感觉的
8. 有病治病,没病适应
9. 心理咨询起到疗效的因素
联合传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