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能够改善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吗?
常常有观点提到:许多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厌恶与歧视都是源于“对精神疾病不了解”。
第二期精神病学成长团体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十几次的课程中我们借由讲课、看视频与电影等多种形式加深参与者对于精神病学知识的了解,并且借着小组讨论、小组练习、个人汇报等多种形式来试图回应到参与成员对于精神疾病的经验。也许已经能够称为一次“深入的科普”,那么,成员们对于精神疾病的印象是否有什么转变,科普究竟能够改善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什么样的科普有助于减轻对个体的歧视?
授课对于精神疾病态度的变化
非精神病学专业的医学生课程可以视为一种“系统而深入”的科普,从2017年开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持续进行了调查,考察医学生在精神病学学习前后对精神疾病与患者态度的变化。问卷包括64题,了解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当时此调研的成员主要为目前心声Mind的成员)
在学习之后,有明显变化的观点有:
电击治疗应该被禁止。
精神疾病的治疗不需要吃药。
精神疾病只是很多人用来逃避现实问题的借口。
精神病人不应该被关起来。
精神科的药物都是拿来骗钱的。
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我不觉得精神病人真的是生病了。
吃药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弊大于利。
但是从反面来看,也有许多刻板印象只能很轻微的,无统计显著性的稍有改变:
心理治疗都是拿来骗钱的。
精神病学很不科学。
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家庭环境没有关系。
精神疾病的诊断只会给病人带来污名。
精神病人通常在某一方面天赋异禀。
精神病人通常都有暴力倾向。
得了精神疾病,等于这辈子都完了。
我不会和得过精神疾病的人一起工作。
我有点害怕精神病人。
如果我要去见一个人,而这个人曾经得过精神疾病,我会有点担心。
工作压力大的人更容易得精神疾病。
精神病人的行为通常具有不可预测性。
还有一些刻板印象并不随着半年的“科普”而改变:
不应把照顾小孩这样的工作交给得过精神疾病的人。
如果家里有人得了精神疾病,我并不会因此而羞耻。
如果班上有人得了精神疾病,我不会想要躲开他。
我不会和得过精神疾病的人结婚。
如果我的朋友得了精神疾病,我会主动去关心他。
精神病人也可以有较好的工作能力。
正常的社会交往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精神病人通常举止古怪。
精神病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
精神疾病不是病人自己的错。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里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对于精神疾病,住院治疗能带来更大的帮助。
看完以上定量的调研,初步地一窥科普也许在许多层面上并不会让歧视消失,甚至对于部分从业者以及照料者而言“越了解越歧视”也是存在的,我们试图更深入地探索成员们地经验,一同探讨这些“歧视”究竟在什么样的结构之下产生。
与患者相处的创伤
延伸阅读:理解不可理喻的照料者们:关注并修复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的创伤
许多人也表达:越了解越讨厌,“患者确实带给了我们伤害”!
精神障碍相关的常见缺陷是亲密关系暴力常见的风险因素:
人际交往能力(poor interpersonal skills)
情绪控制(emotional dysregulation)
冲动(impulsivity)
敌意(hostility)
延伸阅读:从精神障碍视角进一步干预家暴
照料者不仅需要承担照顾的责任,还要面对内疚、懊恼、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此外,由于精神疾病相关的偏见与污名,照料者往往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医疗卫生系统也往往会忽视他们的需求。
照顾与支持永远是双向的,精神障碍者的照顾者在付出ta们的照顾与支持的同时,ta们自身也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照顾与支持。
照料者承受在亲密关系中与精神疾病患者相处时产生的困惑与挫折时,ta们甚至还没有办法将这些“伤害”归结于精神疾病,但凡表达出任何“不正常”,四周的人就会将他们污名化,认为是他们的错,直到找到"照料者"或是“受害者”这个标签时,自身的创伤才得以逐渐能够被讲述。
在学校单位以及公共场所面对精神疾病相关的事件时,学生出现了自伤自杀的行为,学校会被问责,出了这个事情之后所有人都要去检讨、复盘,遇到了这样棘手的个案会感到非常疲惫。这些连带的权力关系一层层传递的责任以及歧视到最终最弱势的患者身上。
照料者家暴的结构
我引用一段关于照料者暴力的观察:
许多心理工作者分享在临床过程中常见的一组现象,像诅咒一般,每次看到患者遇到理想化照料者的苗头出现就频频摇头,但是又阻挡不了,只能看着悲剧一再重演,一组照料的双人舞。
在一开始,患者有时候遇到一个朋友/恋人,ta们会带着善意去看待患者,很快地与患者融合,并且主动成为照料者,但是照顾的过程中,保护者和患者之间可能会产生权力不对等,就产生依赖和操控的互殴模式。
这些主动成为照料者的人,可能深陷一段关系的沼泽,身心受创,工作受影响,也成为了患者;而陷入依赖的患者可能也出现“家暴受害者”,病情日渐严重,甚至后来双双脱离社会,这样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反复自杀、家暴虐待或是刑事案件。
医疗化的作用
精神疾病的医疗化是一个既有益处又有限制的过程。医疗化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精神疾病是一种需要医学和心理援助的疾病,同时也可以减少精神疾病患者面对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在十年前逐渐开始出现将抑郁症视为“心灵感冒”的说法,越来越多人开始承认自己曾经有过抑郁焦虑以及服药的经历。
然而,这样的叙事也让很多病情迁延不愈、创伤、处在压迫与困难中的患者产生自我攻击,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心灵癌症”。过度强调医学化和生理方面的因素,让大家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困难被无视,例如在青少年的社交困难、性别多元议题、围产期抑郁或进食障碍等议题上,个体的抗争被视为应该吃药。与此同时,部分人格障碍(以自恋、边缘、反社会为代表)以及物质滥用也被彻底视为“天生的恶魔”,被认为应该受到排除。
目前,大部分科普的导向是医疗化的,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这是科普的第一步,但不应当作为最终的目标。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精神疾病的成因,平衡生物因素、创伤经历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
传播疾病知识的传播
延伸阅读:《精神障碍新闻报道指南》发布 | 如何负责任地报道精神障碍?
延伸阅读: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精神健康议题?
一方面,自杀自伤、进食障碍等情况受到关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呈现这些疾病,以更真实、客观的方式展现患者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疾病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在许多研究发现,随着信息的传播,它们作为一种青少年“圈子内部的自我认同”,成为许多压迫的载体,产生主动的模仿与学习。这些模仿学习有如双面刃,有其作用,却又牵动着争议。
另一方面,焦虑、抑郁、自杀等疾病已经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有时甚至成为某种社会压力的投射,但是以精神分裂症、双相或自闭谱系等为代表的疾病被关注的过程仍伴随着浪漫化的偏见。
解开从业者的职业倦怠
许多患者抱怨以及呐喊“为什么去看病的过程会受到如此差的对待”?为什么得不到从业者基本的尊重,甚至遭受嘲笑以及比生活中更多地歧视与创伤?
从业者与照料者自己受到良好的对待之后,才有能力去良好地对待他人。
我们可以从几个环节去看待系统性地压迫,包含从业者在职业环境中受到的压迫以及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和自我效能降低。
必须面对的是减少对精神科从业者遭遇的系统性压迫。在医学生选择科室时,选择精神科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遭遇到同辈的偏见的,老一辈还有大量的精神科从业者是由于在权力不平等情况下非自愿地调剂到精神科。在文化中,包含从业者本人,要是带给别人麻烦、不符合社会规则、不努力,都有可能遭受到惩罚以及排挤,因此将这些规训传递到其它人。
从业者在工作单位遭遇种种职场压迫,遭遇单位其它同事、领导、患者以及家属的偏见以及不满,层层传递到更多地患者、家属以及更多地医护人员身上,形成一个充满偏见的压抑个体的鄙视链。
但是我们许多成员对未来的期望是乐观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对精神健康热爱的新成员加入到精神科,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更规范具有支持性地心理咨询技术结合到精神科临床实践中。
科普能够做到什么
科普精神疾病已知能够的主要能起到的作用在于:(1)能够让公众及早识别精神症状,及早就医,减少耽误治疗,以及减轻患者异常思维行为给家属带来的负担,避免偏见和歧视导致讳疾忌医。(2)科普还有助于让公众认识到,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在药物控制病情之后,各方面与正常人一样。(3)了解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患者四周的人就得压抑自己去理解精神疾病,相反,理解疾病之后,四周的人能够得到更多支持,并且更好地去照顾自己。
然而,如何进行科普,以及由谁来进行科普,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精神心理专业人士和亲历者可以进行科普,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只能面向主动搜索、有学习动力的受众,对于公众的影响可能是很小的。
相比之下,媒体领域每过几个月就会出现涉及精神疾病概念的新媒体事件,不断地在建构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叙事,但是涉及精神疾病议题的媒体报道往往同时也在产生反效果,如增加患者的社会排斥感、被误解感,以及让公众产生更多的偏见和歧视。
影视作品也可以起到强大的科普的作用,例如通过塑造不带有刻板印象的精神疾病亲历者角色,让公众看到亲历者痊愈后的生活。讨论中有人提到影视作品,了解到双相是因为看了《skam》(这绝对是最最最好看的法剧 | SKAM(内附资源)),并不是以精神疾病为主题,但是其中出现的患者角色让人较少偏见地去了解到疾病。
精神疾病亲历者并不是离我们那么远,但是大部分的患者服药后已经症状消失后隐身于众人,ta们可能几十年前得过精神疾病,经历了几年的挣扎而痊愈后,过着平凡的生活。这些人可能是我们常常看的顶流明星名人,是我们的老师领导,是为我们服务的店员保安,ta们的疾病已经痊愈看不出来,ta们可能对过去生病的经历讳莫如深,甚至也不隐瞒,但是说完大家就忘了,我们根本没有记住,还是把ta们当做没有病的“普通人”去讨论。相反个体可能看到部分的脱离社会、“被视为异常的”怪异的、“给别人带来麻烦”、社会功能受损的部分患者,被视为“精神疾病患者”的代表,加强了刻板印象。
有效的科普不会只是宣传知识,要回应情绪、重构经验以及解决需求。在有效的科普中,必定在重构公众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并且回应个体产生歧视背后的情绪。公众常常认为精神疾病具有危险、攻击性,认为患者会突然爆发很可怕,认为精神疾病患者不正常,有传染性,这些都导致了公众对患者的排斥和歧视,这些经验都可能在公众过去的经验中确实存在的,其中的恐惧情绪以及创伤必须要被回应到。
*2020年症状网络也出过一篇科普能够改善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吗
作者/编辑:Circle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博士期间研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毕业之后则更着重于心理咨询与人格障碍作为各种精神症状的基础,报了数不清的心理咨询培训班,在康复的视角看待精神疾病的跨学科治疗。non-binary,不NT,从初中开始就是心理学民科,2012年开始正式参与到心理咨询课程。对一切抱有好奇,永远在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