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读书 | 第十五期:《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

郭乙瑶 外研测评 2022-04-24

本期主笔

郭乙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著有学术专著3部。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项。近年对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理论兴趣盎然,以初学者身份有幸成为“来”读书阅读小组中最年长但语言测试学领域“学龄”最短的成员。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07).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8th ed.). Pearson.

  主笔寄语  

“不会提问难免胡思乱想,学会提问就会闪耀思考的光芒”(第11版中译本推介语)。本期为大家推荐批判思维领域的经典之作——尼尔•布朗(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所著的《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该书目前已更新到第12版,本期“来”读书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基于该书第8版,下一期“来”读书我们将分析第11版与第8版之间的不同之处,如有机会我们还将继续分享第12版的读书心得,因为如该书作者所言,批判思维(包括著作及文章撰写)是一种不断挑战并完善自我的思想过程,那么通过对一个又一个版本的细读,我们不仅可以体验作者批判思维的过程,更能感受到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恰切提问的能力都极其关键。值此开学之际,我们推荐本书,期望为大家带来思考和启发。


  总体介绍  

每一天,每一时,甚至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读者,做听众,似乎我们总是需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不加取舍地接受或匆忙地否定他人的意见,还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自我)追问来形成自己的见解?答案毋庸置疑。“如何培养批判思维”也是当下许多研究者甚或是普通师生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有关批判思维的研究成果虽尚未达到汗牛充栋的程度,但近年来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一直热度不减。那么,到底什么是批判思维(当然,也有人翻译成思辨思维)?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总体说来,批判思维是有目的的、能动的、深入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逻辑思考,是要对现存的思想、信念、价值观进行判断并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实际问题的思考。Critical一词并没有否定意义,它代表的是一种思考方式。M. Neil Browne & Stuart M. Keeley在著作《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第8版)中对批判思维的界定也符合上述表述,并在其基础上强调批判思维是“反应的过程”(p.ix),是以“好奇心、探究意识、智力冒险”为核心要素的“永无止境的项目”,是“一直在寻找结局的故事,虽然那个结局永远都不会到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技能,更是态度,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观点的技能和态度(p.2)。两位作者的这种界定,重心在于critical一词,这个critical是“永远在路上的”深入思考(或推理),同时作者把“自己的观点”也看作具有开放性质的“结论”。作者提出,每天都在充当读者和听众的我们,是应该采取被动的“海绵式”的态度,还是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主动精神?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是“相互关联的思辨性问题”?我们是否是在最恰当的时间提出并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愿意主动运用这些问题?如何提出和解决问题(要冲出刻意追求“正确答案”的误区,要不断尝试新的答案)正是本书的核心目标(pp.2-12),也是作者们努力探寻的培养批判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全书围绕着一个核心:如何通过“恰切提问”来获取结论?换句话说,如何使批判思维这个“反应过程”成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两位作者提到,他们的教学年限加起来已经长达65年,而本书正是基于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该书的内容源于课堂(p.xi)又高于课堂,既是对课堂教学经验的反思,也是与前七版读者互动的成果。作者认为,该书的内容对任何一门学术课程(或项目)都将大有裨益,因为前七版就已被用到“法律、语言、药学、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类课堂教学中(p.xi)。作者以英语课程为例,强调了该书内容的实用性:“本书对于强调说明文写作的英语课程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用:第一,提供了成文前检测论断质量的程式(format);第二,列举了作者需要尝试避免的问题清单。”(p.xii)作者承认,批判思维绝不可能程式化,但是他们探究的批判阅读和思考过程对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技能仍然很有帮助。


  章节简介  

全书共有14章,除首尾两章外,其余章节的标题全部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凸显本书的主题“恰切提问”。事实上,作者采取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运用“苏格拉底方法”来解决教学问题的尝试。如果说苏格拉底是运用他所说的“诘问式”引导人们过上自我省察的生活,那么本书作者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读者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使读者明晰自己认知方面的不足。本书内容虽然主要源自课堂教学实践,但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可以引导几乎所有人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聆听习惯”,因此本书聚焦的技能训练以及思辨性问题均以培养读者理性思维为目标。本书各章的体例基本一致,包括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关键问题剖析及小结、实际操练以及全章关键性问题总结。全书以分析学术文章的基本要素为写作思路,因为写作的过程体现的就是批判思维过程:从发现问题入手,提出论点,枚举论据,精密论证,然后导出结论。根据这一思路,全书的14章可以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通过指出恰切提问的益处说明本书选题的依据;第二至第四部分可以认定为此书的核心,包括问题的提出及其理据与假设、论据以及结论三个方面,第五部分为全书的结语,对此前讨论的重点进行了综述和强调,并与第一部分呼应,重申并提纲挈领地回答了本书要回答的问题。下面对本书五个部分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即本书的第1章,标题为“恰切提问的益处”。本章从现实生活中观赏最新电影的体验为例,指出“提问”是一种主动思考,有思想的人即便对于亲身经历也不要轻易地得出结论,而是要通过“打破砂锅问到底”来实现精准判断,因为我们知道,眼见不一定为实。作者在一开始就与读者分享了批判思维锦囊(package): 1) 对教科书、期刊、网上的文章或例证做出批判性反应;2)判断某个讲座或发言的质量;3)形成自己的论点并完成合乎逻辑的论证;4)基于写作要求完成论文或 5)课堂参与 (p.3)。随后,作者进行了两种区分。第一个区分是对于思考方式的区分:“海绵吸水”(The Sponge)和“披沙拣金”(Panning for Gold)。“海绵吸水”的关键词是absorbing,优势在于可以“简单而且快捷”地汲取知识,而知识恰恰是帮助人们理解世界复杂性的基石(p.3)。但是,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在有涯与无涯的矛盾中,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取舍非常关键,因此“披沙拣金”的方法尤为重要。“‘海绵吸水’的方法重在知识习得,‘披沙拣金’的方法强调与被习得知识之间的积极互动”。虽然作者提出,“两种方法相得益彰”(p.4),但是显然,作者的重点在于第二种方法,作者不但为该方法提供了例证(一篇“关于禁止枪支拥有问题三个误区”的近200词的短文,作者对于其论述是否具有说服力提出的问题就有8个,字数甚至超过了原文的字数),随后作者又从批判性问题的重要性、“正确答案”的误区、思考与感觉的关系及反诘性问题的效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并没有明确表示读者应该如何取舍,但这正是本书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所做的第二个区分是对于弱性批判思维和强性批判思维(weak-sense vs 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的区分。弱性批判思维捍卫的是现有的看法(beliefs),其目的在于抵制不同于自身所持看法的其他意见和推理,强性批判思维是对所有的断言和看法进行评价,尤其是需要运用反诘的方式挑战自己原初的思想,当然作者也强调,这种挑战并不是以放弃原初思想为目的,而是防止自欺或认识上的盲点。无论是“披沙拣金”还是“强性批判思维”都强调交流的有效性和实践的重要性,都需要不懈地尝试“全新的答案”。

本书的第2-7章是全书的第二部分,也是正文的第一部分。作者通过议论文写作的成文过程呈现批判(或理性、思辨)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论文写作中对问题的提出及作者的假设。作者首先厘清了三个概念:issue, reason, conclusion,其实就是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所说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作者在此处没有使用evidence,而是使用了reason一词,旨在强调论证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过程。作者把“想法、证据、隐喻、类比”以及一切可以支撑结论的“陈述”都称为reason(p.25),可见,reason一词的外延比较宽泛,是否可以译成“理据”尚待进一步思考。这里关键的一点是,作者认为reason + conclusion = argument。这个结构不难理解,但是阅读和听力中,仅仅是把握作者明确表述的reasons还无法评判文章是否真的具有说服力,因为作者头脑中隐藏着的、没有言明的价值取向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许会让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偏向某一个方面。有时,作者的假设(assumption)会以事实描述的形式出现,极具欺骗性,那么作为读者或听众,就应该辨明作者可能会存在的某些偏好,明察作者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存在的想当然的成分,尤其是警惕推导过程中的谬误。在此,作者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心中一定要警惕结论和推理之间可能出现的缝隙,判定含混的、可能会引起歧义的词句,认真研究文章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寻找其他潜在的论证依据,避免偏差,总体而言,这就是一种批判思维的习惯。

本书的8-12章为第三部分,聚焦文章的论据部分。这一部分在本书中所占篇幅最长,虽然第二部分共有6章,但其中涉及了概念厘清、遣词造句中的含混不清以及预测作者(及读者)可能会出现的有偏差的假设等多个问题,这些均为论证之前的准备。而第三部分只关注“论据”一个重点。作者在这个部分着意指出,“可靠”(dependable)而不是“真实”(true)是关涉论据的关键词,因为文章作者所枚举的论据一定是真实的,但却不一定是有说服力的(p.104)。作者首先论述运用直觉、个人经验、他人证明、权威意见作为论据的风险,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判断上述论据有效性的问题清单(p.113),接着作者提出,如果上述论据在可靠性上有被质疑的可能,那么看似更加客观的个人观察、研究、案例及类比这四类“常用”的论据,其可靠程度又如何?作者认为,这四类论据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比如,个人观察一定会受到观察者头脑中已存的“一整套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的影响(p.118)。再比如看似最值得信赖、最客观科学的研究,其质量也可能良莠不齐,其发现也可能自相矛盾,同时实验者本身也有“期望、态度、价值观及需求”,因此其结果有可能出现偏差,例如科学家们通常会对某些特定的预设(hypothesis)“情有独钟”,况且许多研究结果是基于问卷或调查这类的研究方法,许多实验验证过的“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改变,更有些研究者或许会为了经济利益、社会地位或其他原因对自己的实验做出某种“修正”,因为“研究者是人,不是电脑”(pp.120—121)。综上,读者对于此类论据需要保持“批评”的态度,即便是对于统计数据也应该保持警醒——因为有些时候统计数据也会说假话(p.162)。此外,本书的作者指出,除了所读书籍作者论及的原因,读者仍需要考虑是否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找到其他原因?书籍的作者有否把关联错认为原因?有否漏掉其他重要信息,比如,对于否定意见的有意回避等(p.174)?

第13章是本书的第四部分,如果套用议论文篇章结构的话,即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此部分的关键之处在于:切勿陷入“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窠臼,因为任何一个重要的问题都不可能简单地判其“对”或“错”,因此,结论应该是多重的,读者(或者作者)针对结论都应把以下三个问题永藏于心:When is it accurate? Where is it accurate? Why or for what purpose is it accurate? 凡事从多个视角考虑,正是批判思维的真谛所在。

作者在第五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把全书论及的11个问题提纲挈领地进行重新梳理,并提供了更多的例子供读者自我检测及反复操练。这11个问题正是批判思维的11个核心问题:

     1. What are the issues and the conclusions?

     2. What are the reasons?

     3. What words or phrases are ambiguous?

     4. What are the value conflicts and assumptions?

     5. What are the deceptive assumptions?

     6. Are there any fallacies in the reasoning?

     7.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8. Are there rival causes?

     9. Are the statistics deceptive?

     10. What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is omitted?

     11. What reasonable conclusions are possible?

这些问题也是本书正文部分的章节标题,其中第7个问题,被分为两个章节论述。从标题以及内容可以推测出作者的深意,这种“反思与追问”类型的标题设计既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也体现了批判思维的重要特质。上文的第3个问题表面上看,解决的似乎是文章词汇层面的问题,事实上,语言问题只是一个方面,作者想要强调的另一个方面是检视自己论点以及推理是否清楚;而第6个问题,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的提出及推理部分进行反思与追问,这也契合批判思维的宗旨——从多个角度思考。第10个问题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是对于论据部分的自我检查。

如前所述,该书自身即是“恰切提问”的最好范本。书中虽没有高屋建瓴的滔滔宏论,似乎也不似黄钟骤响般振聋发聩,但作者条分缕析,通过一个个“恰切”的问题,一个个可供分析的例证、可供操练的题目,帮助读者“积小明大”,从而“推末至本”。阅读本书,既使教师获得可以信手拈来的课堂教学材料,也让读者能够切身体验培养批判思维的过程。

延伸阅读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15).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11th ed.). Pearson.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著,吴礼敬译. (2019). 《学会提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来”读书往期回顾

第一期:混合方法研究在语言评价领域的运用

第二期:少儿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评价

第三期: 设计听力测试的实用方法

第四期:高等教育与核心能力培养

第五期:评价意义 (Assessing Meaning)

第六期: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的发展、成就、现状与展望

第七期: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在教育和心理测量领域的贡献

第八期:二语评价的主要研究问题、关注点及争论

第九期:How Vocabulary Is Learned 评介

第十期:学本评估:系统化的评价方式

第十一期:从写作评估到写作教学:教学重点的取与舍

第十二期:提升二语写作教师的评价素养 --《中小学二语环境下的课堂写作评价与反馈》述介

第十三期:高利害语言测试中的教师参与

第十四期:《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

学习·分享·成长

长按关注外研测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