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1日)
回望1979年中越战事四十四周年:全面解读老街、谅山和高平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守住巴赫摩特,就是乌军对俄军的一次战略破局……
(图1)2023年3月1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圆环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对乌克兰的无差别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

2023年3月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73天。

战争为人类最极端、最暴力的社会活动形式,其进展与态势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等等方面,也是人们最难以判读和充满变数的社会活动形式。

详述啰嗦,简而言之:

俄乌战争为互联网平台时代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从战争爆发开始,无数真假难辨的战争资讯碎片旋即铺天盖地漫卷网络,对作者的基础知识、理性、逻辑及独立思考能力,无疑都是一次相对严格的测验。

这对绝大多数媒体和媒体人而言,内容复杂,太过烧脑。

即便如胡锡进、司马南这般惯游网络江湖和谙熟老腿劈叉的媒体牛人,如果非要凭借传统书本常识、横店电影经验,一厢情愿地附和强写战争,因而出现逻辑侧漏,前后穿帮,翻车网络等怪相,闹出类似“俄军2个小时攻陷基辅,绍伊古一战封神”笑话,其实毫不意外。

一厢情愿,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内心情绪。

比如克里姆林宫输不起,所以俄国不能输;比如欧洲需要俄国能源,所以俄国
不会输;如此等等,就是典型的一厢情愿,本质都是缺失逻辑底线的纯粹内心情绪结论,毫无辩论价值。

此前,在2022年9月-11月间,乌克兰以反攻哈尔科夫、反击利曼等组合拳,打懵和逼迫俄军从赫尔松第聂伯河右岸战略撤退,乌克兰夺回战略主动,那段时间,俄乌战争相对明了。

这时,挺俄自媒体和读者们大多偃旗息鼓。

2022年10月12日开始,俄军为扳回战局,不惜踩破战争底线,对乌克兰全域实施非无差别战略轰炸,同时征调“动员兵”,收缩战线转向顿巴斯发起强大攻势,以后,战至2023年2月,俄军在数月之间,逐步消耗乌军战略优势,选在800公里战线之一点,向巴赫摩特发起重点攻势,也就激活了挺俄自媒体,有了诸如俄军“友善撤退”、“留有后手”、“火力全开”等等传闻。

其实,如是冷静观察俄乌战争,不难发现鏖战一年之后,俄军在不动用战略力量和核武器的前提下,已经再无单边压制乌军战力,全球第二的招牌早就掉落尘埃。

2023年的俄乌战争,实则是俄乌正面顶牛的持久战、消耗战。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媒体牛人愿意继续用内心情绪去分析俄乌战争,一厢情愿认为俄军正在“胜利推进”,取胜就在朝夕。

于是,进入2023年2月,随着俄军在巴赫摩特攻势越猛,俄乌战争态势变得浑浊起来,很多媒体人趟在浑水,也就继续闹出笑话来了。

2月中旬至今,网络各款配音视频更是异常活跃,频频播报俄军已经包围巴赫摩特,乌军正在从巴赫摩特全线溃败……

然而,可能这些媒体热衷流量,每日流水线作业,甚至不会耗费精力去搜集战场地图、即时态势图及最新战况资讯等等进行分析。

这类视频或者文章,无非根据内心情绪给出一个“鸡汤结论”,毫无争论价值。

现实明确,至少截止3月3日傍晚,巴赫摩特,还在乌军手里!

2023年3月,激战后的巴赫摩特局部。 

(图2-1)3月3日的巴赫摩特战场,可以点击放大查阅参考大概地形和乌军战场兵力部署。

(图2-2)3月3日晚间的巴赫摩特战场,可以点击放大查阅参考大概地形和战事概况。

关于巴赫摩特战场战况及战略分析,我在《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1日)》及《俄乌战争观察:守住巴赫摩特,就是乌军对俄军的一次战略破局》等多篇文章详细分析。

简言之,巴赫摩特为乌东及顿巴斯地区交通枢纽,是俄军西进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的门户,也是乌克兰后续反攻俄控顿巴斯地区腹地的战略跳板。

此前,网络有很多职业洗稿文章,基本上照抄作业,认为乌军坚守巴赫摩特战略价值不大,死磕俄军伤亡惨重不利后续作战等等。然而,从我的分析可以确认,乌克兰坚守巴赫摩特存在政治、军事及战略的三个重大意义:

其一、从军事角度看,乌军从2015年即重点经营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的纵深防区,形成了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耶夫卡防线。

其中,巴赫摩特作为乌东防线重心之一,利于乌军凭借巴赫摩特外围地形、城区体系化的钢筋水泥永备工事进行防御作战。

这样,乌克兰在外援迟迟没有规模进场,新军训练正在紧张进行,极度缺乏地面突击力量的关键时期,乌军即可凭借巴赫摩特防御战重创俄军有生力量,争取战略时间。

其二、就政治上看,乌军迫切需要通过巴赫摩特防御战表明抗俄决心和争取援乌盟国加快援助步伐。

在2022年9月、10月乌军发起反击战扳回战略被动态势,似乎北约及英美等西方国家外援显得低效、迟缓。2023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于援助乌克兰主战坦克、火炮、战术导弹等重型突击性武器、远程攻击性武器继续显得犹豫和饱受。

显然,从最初英美等西方国家媒体倾向弃守巴赫摩特,到乌军坚守巴赫摩特至今,目前英美等西方国家和乌克兰等多方面都普遍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重新确定了巴赫摩特的战略价值。

其三、从战略上看,巴赫摩特为俄军攻击重心,是克里姆林宫整体战略和俄军顿巴斯战线的主要支撑点。

乌军守住巴赫摩特,站稳这个战略反攻跳板,即便可能付出惨重伤亡,从全局战略来看,也是较低成本打破了克里姆林宫整体战略结构,同时对俄控顿巴斯地区继续形成极大威胁。

当然,参考(图2-1),可见狭义的巴赫摩特防御战为巴赫摩特城区的防御性战,看似乌军岌岌可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巴赫摩特防御战,应该为乌军的巴赫摩特城区与巴赫摩特外围二防区域相互支撑、呼应的具有较大机动空间的防御战。

在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守住巴赫摩特,就是乌军对俄军的一次战略破局……》,我分析认为判断乌军是否弃守、或者战败巴赫摩特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乌军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克拉马托尔斯克-巴赫摩特铁路线是否被俄军突破。

在3月2日、3日,巴赫摩特南北两翼俄军集群继续发起猛烈攻势。

其中,俄军北集群沿M-03公路推进,沿巴赫摩特城区以北铁路线推进,与俄军瓦格纳佣军的自东向西攻击呼应,对巴赫摩特城区形成威胁。

乌军炸毁巴赫摩特河上桥梁。意图暂缓俄军自东向西进攻。

乌军炸毁巴赫摩特以北通往城区桥梁。意图暂缓俄军自北向南进攻。

巴赫摩特城区战场简况及乌军部署图。

就此,乌军炸断巴赫摩特河上桥梁、意图缓冲俄军瓦格纳佣军自东向西进攻;炸毁巴赫摩特以北通往城区桥梁,意图暂缓俄军自北向南进攻。

这样,乌军在向北、向东实施防御,集中兵力和炮火在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巴赫摩特西南方向,对俄军相对薄弱的顿涅茨克新俄军第1军团第132旅防区发起反攻。

同样,俄军以更猛烈的炮火压制,使得乌军反击失败。

这样,双方围绕对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防线,持续拉锯激战数日,目前俄军兵力、炮弹紧张,正在减弱巴赫摩特西南方向攻势,将主攻方向放在了北方、东北方向。

同样,乌军巴赫摩特城防御区三面受制俄军炮火,反击无效,也增加了防御作战的不确定性。

最近三天,从乌军最新发布战报资讯来看,乌军既在表示巴赫摩特防御战继续杀伤俄军有生力量、滞缓俄军攻击步调之决心,同时也说明乌军在重创、消耗俄军付出足够人员、物资等代价之后,确如乌克兰新闻所言,存在战术撤退可能。

然而,乌军这次在巴赫摩特进行战术撤退,可能不会完全弃守巴赫摩特。

从乌军防御巴赫摩特的政治、军事及战略价值而言,参考(图2-1)(图2-2)巴赫摩特战场简况,可以推测,目前巴赫摩特俄军主力为北集群,未来10天,如果乌军无法在巴赫摩特西南区域有效反击俄军较弱的南集群,就会为避免受军三面压制,逐步将巴赫摩特城防核心转移到城区铁路线以西、恰西夫亚尔-巴赫穆特的高速公路沿线区域,继续后续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简言之,乌军可以在巴赫摩特城西、西郊及二防区域,利用复杂地形及早已预备的永备工事,继续进行弹性、机动的巴赫摩特防御战。

俄军继续推进,可能还需付出更大的伤亡和物资。

也许是预感巴赫摩特推进不利,克里姆林宫在重点保障巴赫摩特攻势同时,一面通过曲线外交和舆论宣传,既在挑动、影响世界外交极为微妙的大国关系,极力阻碍西方国家援乌物资进场;同时,俄军还在加速将“动员兵”投入顿巴斯战场,继续固化和稳定顿巴斯战线。

其一、克里姆林宫通过曲线外交和舆论宣传挑动、影响世界外交极为微妙的大国关系等方面过于敏感,本文不论。

其二、俄军别尔哥乐德-顿巴斯后勤线虽然遭到乌军打击,但是残余部分目前依然是俄军顿巴斯北线战场的主要后勤线,以及俄军“动员兵”集结地、训练地及战略预备队部署区域。

目前,俄军继续将第98近卫空降师、第144近卫摩步师、第3近卫特种旅等精锐部队,以及终结者装甲战车、T-90M坦克等俄军精良武器及其北线战略预备队主力,投入了顿巴斯北线及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数次激战,击退了乌军的战术性试探性进攻,并且对乌军防线发起多次进攻。

显然,俄军将部署在别尔哥乐德-顿巴斯北线区域的战略预备队大量投入库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固然增加了乌军在这个方向发起反攻的难度。

但是,俄军在顿巴斯北线战场也就必然因而削弱对巴赫摩特战场的支援。

其三、如我在此前分析,顿巴斯战场为俄军发起俄乌战争的核心战场,那么,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和武赫勒达尔,将会成为顿巴斯战场的核心战场,同时,可能在俄乌战争后期成为降级版的“顿巴斯战场”。

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和武赫勒达尔背靠俄国本土相邻乌克兰的最大军事基地罗斯托夫,有着交通、地缘的便利。

显然,克里姆林宫远比网络视屏号主更有智慧和眼光。

在夏季到来之前,在不启动战略武器、核武器而仅局限在不升级、不外溢的常规战争层面,俄军几乎无望实现克里姆林宫的“解放顿巴斯”的雄壮理想。

这样,俄军兵力用尽、物资消耗,势必难以维持近千公里战线,只得继续收缩防线。

为此,克里姆林宫及俄军未雨绸缪,狡兔三窟,在发起巴赫摩特攻势的同时,还组织强大炮火,持续数日向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赫勒达尔等城镇狂轰滥炸,发起了毁城夺地的二战模式的霸道攻势。

同样,俄军背靠罗斯托夫的南线战场的后勤线侧重顿涅茨克外围战场,也因此必然削弱对巴赫摩特的支持。

就此推论,俄军南、北后勤线分别用力,可能使得俄军维持在巴赫摩特的攻势存在极大地变数,当然也就给乌军在巴赫摩特及其外围,在较长时间进行防御战,间接提供了战机。

然而,我看过最新的俄军对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马林卡等地居民区发起炮火洗地攻势的视频、图片,场面极为震撼。

满目看去,城市烟雾笼罩、火光冲天,已然废墟。

据我所了解,战争袭来,固然有很多乌克兰平民变为难民奔走避难,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尤其老年人,往往因为不舍旧宅薄产,因而甘冒危险,留守家园。

过去数月,他们蜷缩在停电、停水、停暖气和少食物的家里,苦耗寒冬,如今早春才临,就在乍暖乍寒,惊魂未定,心存侥幸之间,却又遇一轮轮猛烈炮火袭来,覆巢之下,他们的生命、希望和家园,可能已被夷为平地……

平民之哀,寰球同感。

发稿太晚,还望阅后认同,三点一转支持。

感谢诸君情谊,遥问春好。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3月3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