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书院里的回响

刘继寿 当代江西 2024-05-12

书院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


自北宋康定元年开始,在近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修水书院林立,讲学锐兴、文风蔚然。
据考证,从唐代到清代的1000多年间,地方乡贤在修水创办书院达二十几所,至清代,不仅对前朝书院进行了扩建,修缮、而且还建立了多所新书院。
历经岁月风雨的侵扰和变迁,如今修水大部分古书院难寻其踪,只有极少数的书院残留着些许让后人触摸的追忆,位于四都镇彭姑村的“泰交书院”便是其中之一。

山水修城。

书院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
古代书院的负责人不叫“院长”,多称“山长”“洞主”、“掌教”之类。这是因为古代书院多建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山丘之上,喜欢与道观、寺庙为邻。
四都镇的彭姑“泰交书院”地处于修河彭姑老码头右侧,依山傍水建造于山丘怀抱之中,大门正中与彭姑“万寿宫”遥相呼应,与安国寺并排相依,犹如二位将军临阵对垒,形成奔腾之势饮马修河。书院右前方则是清澈见底的修河叉口,河水环绕青山,泛起阵阵涟漪向东奔流。
置身于书院中,整个大环境就像一幅水墨画卷,景物游离于时光之外,色犹苍然的书院古色古香,叠院缀着石雕门窗,幽深而雅静。
青山为证,书院寄托了莘莘学子金榜题名的守望。固守那份知识传授生命的不断延续,情感的交融,生生不息。两侧道路飘舞为衣袂。宁静而喧闹在天地间,宛如伟丈夫,亦如柔情似水的女子,极具诗情画意,有说不完的辉煌历史。
书院门前山脚下,有一个弧形河湾环抱书院,河汊处有一木桥架于两岸之间,木桥以铁链串联起来形成三节整体,牢牢控制在木墩之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徒步于木桥之间来往便捷。
汇成桥下的修河,河水自顾不暇承载那游弋在水中大鱼小虾,散落在水中那般深沉艳羡的娇容,让人唏嘘不已,河水的汇聚处构成小桥流水之家。
修河鱼鳞。

从码头到书院,有一条直通四都镇(三溪老街)的古驿道右前方,还残留让人依旧可鉴的“泰交书院”部分原貌,但经过岁月的“磨蹭”已然物是人非。那残垣断壁三间破败的屋子,依旧屹立在原处默默地坚守着她那曾经的丰姿。
修水的幕阜山脉与相邻的九岭山脉一起,汇成了修河的大动脉,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九十万修河儿女。独有一块,拥有良田千顷,人口千户,名曰“彭姑”的修河中下游,弯弯曲曲延伸在高沙和六都之间,犹如一把悠扬的笛子,吹着低沉浑厚的曲调,成年累月,亘古不息,与四周灵动的山脉遥相呼应,形成一处人间的世外桃源。
在书院中曾有一位女塾师姓尹,芳名聪惠,她曾暗恋同在书院任教的一位年轻塾师,男子姓陈名元浩,此人乃南阳人,因战乱拖家带口随父逃至修水。其人一件黑色的直襟长袍,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风,常常引经据典与身边同事叙事时,显得格外儒雅奔放,他思维敏捷喜结朋友,时常以施舍贫穷之人为乐和睦邻里。
书院扩建后师资紧缺,乡民将陈生竭力举荐书院掌教特聘为国学塾师,其人治学严谨,教学有方,精通赣豫语言,深得掌教赏识。因学生颇多教务繁重,顾此失彼后积劳成疾,久治不愈而终,享年廿四春。少女塾师尹聪惠,见书生顽疾不治而去,终日忧郁寡欢,一蹶不振,不数日因思念过度忧忧而死。
历史上,“泰交书院”曾经历了一次扩资修建。一层为砖木结构,进大门是一个厅堂,二进式房屋,左右两旁设有两间偏房为讲堂,是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之后是天井,天井两边有回廊联通第二重房宇。中间依然是堂屋,堂屋左右两边是厢房,给人的感觉像进入了一个熟悉的乡村人家。只是它毕竟与乡村之家有所不同。有诗曰:

青峦卧谷临熙暮,曲径通幽入隐踪。

醉舞桃源寻野处,犹知古景变今容。

修水抱子石。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在“安国寺”左侧建造一所书院,当初取名“陶英书院”。书院依山傍水,两丘拥抱,门前一小溪汇入修河,环境幽静。书院由众人举荐正直乡贤担任掌教,账房、保管,由四、五、六都乡民捐来田资、银两租赁生息,作为每年的学费开支。
当时书院主讲塾师乃东岭宁明笃先生。他学问高深擅长书法;“陶英书院”几个遒劲大字就出于他之手。后来教声蜚然,士子遍及泰乡都图。为适应形势发展,光绪三年众人商议筹资扩建,在原基础之上扩建书院,后改为“泰交书院”。
在封建社会,能够摒弃狭隘的家族观念,一心发展地方教育,宁明笃在当时轰动一时,慕名到书院求学的学童最高峰时超过百余人。
宁明笃与其它塾师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还参与书院管理、教育内容审定,深得书院师生爱戴。他在忙碌中体会快乐、在收获中体验自信。他多次以书法和诗文表达心声,如“活泼源头洁,飞腾布太空。他日望桃李,金榜题名时。”月中丹桂凭手折,胸藏珠玉催文奎”。
“泰交书院”扩建,当地富庶人家主动捐钱捐粮,鼎力支持书院发展,历经清代、民国而不衰,培育英才而不缀。仅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的成立这期间,泰乡以及周边本土人氏在书院接受启蒙教育,踏上革命征途,为国捐躯的就有数人。
“泰交书院”虽规模不大,义举难得,声誉远播,久负盛名。《修水县志》、《教育志》都有详尽文字记载。
站在书院讲堂里,我们仿佛还能领略到宁明笃先生引经据典、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风采,依稀还能窥视到学子来往穿梭、长歌对答的身影,耳畔似乎还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彭姑村小学学生拥挤之困境,利用文革拆除余数不多的书院,改建成老彭姑小学,供一二年级学生就读。历届学生见证了“泰交书院”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历史轰动和时代的更替。
时光在瞬间慢慢中流失,书院其实与人一样,都有它苍老逝去的时候,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万物皆是如此。“泰交书院”在它特定时期的空间里已经完成了它的责任和使命。
往事如烟,书院周围村民村居错落有致,门前热闹非凡。唯独书院除了尘封与幽静雅致记忆外,涵盖人文山水融合汇聚在一起“泰交书院”,恰似一幅缓缓铺开的水墨画卷。
作为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泰交书院”依旧是今天文化、学术交流之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学者前来考察、探寻。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鲜香赣菜的“美味经”
白居易眼里“矛盾的江西”

“最好的校长”背后的教育温度

接力托举“中国饭碗”的湘东力量

起底“建昌帮”的前世与今生

“江西小炒”缘何“出圈”
交流:千年瓷都器走天下
传承:千年窑火永燃不熄
创新:千年古镇再发新枝

何以景德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