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炳缘:从“插队知青”到“中国好人”

康美权 当代江西 2024-05-12

施炳缘用20余年的坚守,在村内办书画班,帮助孩子们练习书画,免费教村民识字……前段时间,他被评为2023年度第三季度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施炳缘。来源网站截图1970年,19岁的施炳缘同100多名上海知青来到千里之外的吉安县湖陂大队。从此,他与湖陂结下深情厚谊。一个出生于繁华大城市的小伙,与这个偏远小山村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缘?他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和笔者一起来认识这位“中国好人”。

施炳缘。初到湖陂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指示,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一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广大乡村,接受“再教育”。在成千上万“插队落户”知青中,有一位特殊的小伙子,他叫施炳缘,1951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郊一个陈姓人家。母亲姓钱,是个独女。由于家庭贫困,上面还有两个比他大几岁的哥哥,在施炳缘2岁时,父母便把他送给外公外婆抚养,并改姓钱。可就在他4岁时,外公外婆也先后去世,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他送给上海市区一对浙江籍中年夫妇抚养,并改名叫施炳缘。养父养母待施炳缘如亲生,不仅供他读书,还让他参加书法、绘画、音乐等各种兴趣班。1970年11月初,19岁的施炳缘正在上海读初中。有一天,学校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后,作为施家的独生子本来不在上山下乡之列,但身为班干部的他还是踊跃报了名。几天后,他和同一批的100多名知青被安排下放到当时的吉安县前岭公社湖陂大队。临行前,养父母好生交代,在村里要和村民打成一片,把他们当亲人,把村里当家里,在能力范围内多做好事。良好的家风也锻造了施炳缘一直热心助人的品格。施炳缘和十多个上海知青被分配在湖陂大队冲头村。初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他简直不敢相信,当年轰轰烈烈闹革命的地方,竟然还是这般贫穷落后:走得是泥巴路,住得是土坯房,吃的是糙米和红薯。而几天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记忆犹新。那一天,残阳西沉,凉风瑟瑟。随着生产队长一声“收工”指令,劳累了一天的施炳缘拖着灌了铅似的泥腿快要走近知青屋时,一位老妪向他求助,说是自己的儿子生了重病急需送往敖城卫生院。事不宜迟,他当即唤来同学来到老妪家,只见一张竹椅上躺着一个年近三十的青年,身上盖着一条厚重的棉被。山路蜿蜒曲折,两人抬着200多斤的担架一边赤脚踩着泥块、石子奔走,一边喘着粗气,连歇脚都只能站立片刻,因为卸了担便无人帮助上肩。从前岭公社到敖城卫生院,20多里的山路,两人走了4个多小时。由于诊治及时,患病村民得以获救。回到冲头后,施炳缘发现自己的右肩上鼓起了一个包块,这个包块至今还存留在右肩上,时不时疼痛。救了人的施炳缘并没有声张炫耀,反而觉得自己要倾其所学所能努力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从此,施炳缘更加热爱劳动,他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虚心向村民学习,在生产生活中研究各类农具的使用、制作方法。一个多月时间,他不仅学会了土木工,会筑灶台,还会做犁耙。当施炳缘看到很多村民不舍得花钱理发,都是自己拿剪刀随意修剪,他就学习理发技术,和5位男知青凑了7块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他先是在朋友头上“做实验”,锻炼理发技术,熟练后,便开始免费帮助村民理发。就这样,施炳缘从一个城里娃,蜕变成“地地道道”的淳朴村民。

知青时代的施炳缘。再回湖陂1973年,施炳缘按政策回到上海工作,但他一直把湖陂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2001年,他所在的企业面临改制,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下岗。2002年8月,施炳缘再次回到湖陂看望乡亲。曾经是上海美协会员的施炳缘,看到山里孩子书写能力较差,便决定留下来,要在村里开办汉字书写辅导班,用自己的特长免费教孩子们学习书法。然而当施炳缘把培训告示张贴出来后,却传来一些令人寒心的声音:“免费教学,说不定就是个骗子”“天上哪会掉馅饼,在上海好日子不过,到乡下来搞这一套,是不是犯了什么法来这里避难”……甚至有人还报了警,说怀疑施炳缘是个逃犯,引来派出所民警前来调查。民警打消了村民的疑虑,培训班得以顺利开班。在施炳缘的请求下,村里出资为辅导班购买了黑板和桌椅。汉字书写辅导班本着“写好字,做好人”原则,一经推出,第一天来了10多个人,第二天又来了20多个人。慢慢地,前来参加培训的孩子越来越多,高峰时有50多个。不仅有湖陂的,还有左右邻村的,后来又来了敖城镇、天河镇和吉安县城的。当得知村里很多妇女没上过学,施炳缘就在祠堂里办起了“扫盲”班,免费教她们识字。施炳缘每天乐此不疲地为村民免费教学,乐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村民。4个多月后,因家中有事,施炳缘不得不返回上海。一大清早,他正准备坐班车出村,早已得知消息的村民在冬日的寒风中为他送行。村民们提前制作好了“无私献爱心 情义永长存”的锦旗送给他,大家紧握他的手不愿松开。从施炳缘走出住所大门的那一刻起,村里就开始响起为他送行的鞭炮声。鞭炮声此起彼伏,这家刚一结束,那家就接着燃放起来,一直没有断过,这情景比过年还热闹。施炳缘心里清楚,这是村民们在用最高的礼仪为他送行。孩子们更是对他依依不舍,争先恐后地追着班车问:“施老师,您可以不回上海吗?”“施老师,明年您还会回来吗?”……望着纯真的孩子和质朴的村民,施炳缘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高声对大家说:“请大家放心,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2002年当地村民送给施炳缘的锦旗。


三至湖陂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2003年,施炳缘又一次回到湖陂,开始义务给孩子们上课。为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各类简易的少儿文体器材,自费购买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和各种棋具,供孩子们娱乐玩耍,寓教于乐,孩子们都愿意听他的课。由于辅导班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10年,前岭希望小学和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还邀请施炳缘到学校助教,每周两节美术课,开办书法兴趣小组,无偿辅导学生,使更多的学生能接触到专业的书法美术知识。其间,他从未因个人原因缺席助教。有一天中午,施炳缘在邻村一位村民家做客,霎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当时,离下午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兴趣班上课时间已近。他立刻起身向村民拱手致歉并说明原委,执意要赶赴学校,主人说:“这么大的雨,还打雷闪电,今天下午的课就不要上了。”但施炳缘却说:“每周的兴趣课,孩子们很期盼,不能让他们失望。”主人拗不过,不忍心他一个人冒雨前去,便骑着摩托车送他到学校。在湖陂村,有个小知青园,里面的彩绘雕塑栩栩如生,猴子摘桃、白马奔驰、卧龙潜游、龟兔赛跑,这些都是施炳缘亲手建造的。“我能做的不多,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点把‘火’,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抱着这样的想法,施炳缘坚持了一年又一年。脱贫攻坚大幕拉开后,施炳缘一直希望自己能出上一份力,帮助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多年来,他免费为敖城4所小学、2所幼儿园修缮了教学楼;资助了5名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筹措5万元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敖城的教育事业;筹资捐建了近150平方米的公用水泥坪,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前几年,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他主动找到村委会,希望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村上的小广场内雕刻石像,在村内的防护围墙上绘制精美图画,为村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展现新农村的良好风貌。2020年,村里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准备打造湖陂知青馆和知青文化街。听到这个消息后,患有心力衰竭的施炳缘不顾家人反对,拖着病躯协助知青馆的布展和文化街的设计工作。期间,他整日在馆内忙碌,帮忙设计展厅、研究物品摆设布局,走村入户找寻具有湖陂特色的物品,还积极联络当年的知青伙伴,号召他们捐赠老物件。

湖陂知青馆的宣传栏。

施炳缘还充分利用自己的美工基础和泥工、木工、油漆工等技能,在展览馆的外墙上绘制图画、标语,为文化街设计制作了大量作品,从门匾店招到大小墙绘,从竹木结构的牌坊凉亭到水泥雕塑的村标。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知青馆和文化街的建设。2021年,近百位上海知青重返湖陂参加上山下乡51周年纪念活动。看着新建的“知青纪念馆”“知青文化街”,勾起了他们久违的知青生涯记忆。如今,随着知青文化名片的远扬,来湖陂的游客越来越多,施炳缘又忙着讲述知青故事。

湖陂村鸟瞰。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匠人,“犟人”
聆听书院里的回响
鲜香赣菜的“美味经”
白居易眼里“矛盾的江西”
芦溪:“小泥巴”链出大产业
起底“建昌帮”的前世与今生
25万余名烈士共同写下精神坐标
“江西小炒”缘何“出圈”

“最好的校长”背后的教育温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