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法明传[2024]173号
4
中共中央
5
写小说
6
赵紫阳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南京李志
10
起源 解读 龚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鄱阳:产粮大县为何年年高产
Original
吴自锋 李宝华
当代江西
2024-05-12
“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被誉为“江南粮仓”的鄱阳县,何以成为种粮“尖子生”?凭什么粮食年年保持高产?
”
仲冬时节,驱车穿行在鄱阳湖畔广袤的平原上,收割后的农田绵延不绝,与湖区连为一体。热闹了一年的田野此刻才算安静下来。
鄱阳县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江西第一粮仓,连续14年粮食产量超20亿斤,面积、总产蝉联全省“双第一”,这是鄱阳县粮食生产的“实力”;
据测算全国每1000个人的饭碗中,就有4个盛着鄱阳米,这是鄱阳县粮食生产的“分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被誉为“江南粮仓”的鄱阳县,何以成为种粮“尖子生”?凭什么粮食年年保持高产?
收割机在乐丰镇高标准农田内进行水稻收割作业。鄱阳县农业农村局 / 供图
稳产:给小块田“动手术”
一场寒潮过后,鄱阳县乐丰镇的农田进入了休眠期。2个月前,全镇数万亩水稻完成收割,迎来了又一个大丰收。
走在乐丰镇茨山村稳产高效农田示范区,收割后的稻茬立在田间,一眼望不到头,标准化水渠通向田间地头,“大格子田”方方正正整齐排列,像是拿尺子量过一样。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备,一派现代农场的画面感。乐丰镇党委书记高建华介绍说:“乐丰的高标准农田质量高、设施全,是农田中的‘双一流’。”然而在以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那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些田地,大大小小,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交错在一起,沟渠也是深深浅浅,弯弯曲曲。”村民罗贤权记得,那个时候自己家有20亩水田,分成了10多块,村东村西都有。
面积小、分布散,不仅难以开展机械化作业,村民还经常因为争水发生纠纷。说起那时的种田经历,罗贤权感慨:“就算在小块田里‘绣花’,一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种了半辈子小块田的罗贤权,终于等到了变化的那一天。2017年,鄱阳县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至今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6亿元,建成面积91.8万多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耕地一变,气象一新。对小块田“动完手术”后,整个茨山村的田野一下子气派了起来。高建华笑称,“手术”一做,小变大、弯变直,直接让过去的传统农田变身为现代农场。
乐丰镇镇长叶振鹏算了一笔账:以100亩稻田计算,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小块田变大块田,有效种植面积增加了2至5亩,机械化作业大幅降低种植成本,综合效益翻了一倍以上。
罗贤权的感觉印证了这笔账。几年间,罗贤权经营的稻田由20亩变成了300亩,田块却由10多块降至6块。“过去20亩田靠手工要大半个月才能完成‘双抢’,现在300亩田,机械化作业不到两天就收割完了。”罗贤权说。
水不足,粮歉收。对粮食种植来说,水够不够用,直接影响粮食的收成。过去,由于传统水渠经常漏水、淤塞,水源很难及时送到田间,因争水而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
实际上,鄱阳是个水资源大县,被誉为“千湖之城”。除了鄱阳湖,全县100亩以上的水体有1067个,小型水库多达3000多座。一方面是全县丰水,另一方面却是田间缺水,根源就在于灌溉水渠体系落后。
如今,田成块、路成网、渠相连,田在哪里,渠就修到了哪里,这些水渠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水和田连在了一起。
这几年,罗贤权还种起了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两季下来每亩能打2000斤稻谷,按每亩600元至800元的利润算,一年20万元的纯利润跑不掉,”罗贤权快言快语,“这高标准农田真是高!”
给小块田“动手术”,疗效很明显,粮食产量提升了,种粮成本降低了。
一升一降之间,种粮户算得清清楚楚:种粮这件事,有盼头。
乐丰镇茨山村稳产高效农田示范区。
增产:种粮用上“新科技”
田还是那些田,人还是那些人,稳产增产靠什么?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鄱阳县把目光锁定在科技种田上。
走进鄱阳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乐丰智慧农业管理中心,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数据实时更新,反映着田间湿度、水质、土壤等指标的变化。
“目前虽然正处在农闲期,我们仍对农田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后续播种及田间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该公司事业发展部经理宋平说。
稻田还要体检?起初,种粮大户姜新民不理解田里的那些新鲜物件有什么作用。凭借多年的经验,种田那点事,姜新民胸有成竹。
去年9月,新安装的虫情监测系统捕捉到姜新民家稻田害虫样本的变化后,向他发出虫情管理提示。几天后,姜新民察觉到田里秧苗长势异常,于是赶忙喷洒农药,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病虫害。
在乐丰镇茨山村智慧农场,这样的种田“新科技”并不稀奇。
这里看不到锄头、钉耙等传统农具,但播种机、旋耕机、无人机、大型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设备却随处可见。
“高峰期几十台收割机一齐下田,几天工夫几万亩水稻全部收割进仓,”讲起现在的科技种田,姜新民笑意盈盈,“我们当个甩手掌柜就行,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这两天,宋平正在忙着购买育秧基质,趁着农闲,他要囤够1000吨育秧基质,避免春耕扎堆进料。
在这个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育秧中心,3条生产线正在进行集中养护,农时一到,将开足马力投入育秧生产。
在这里,经过智能控制,选种、浸种、催芽、播种、秧苗生长管理能实现全程自动化。
“传统育秧工厂需要一整夜的沥水工序,在这里只需20秒就可以完成,极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宋平说。
目前,这家育秧中心一季可生产30多万亩农田的用秧量,能覆盖周边多个乡镇的用秧需求。
种好粮先要育好秧。据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冰介绍,鄱阳县建设了22家水稻育秧中心和4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还成立水稻物联网调度指挥中心,给种粮提供精细化管护。目前,全县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83%。
数字化管护,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让科技代替人力,种粮变得轻松起来,种粮户看得明明白白:种粮这件事,很爽心。
鄱阳湖生态农业智能化育秧中心。
保产:给种粮“上保险”
千百年来,农民种粮几乎是“看天吃饭”。干旱、洪涝、病虫害,样样都“猛于虎”。
一部种粮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
“过去种田是个辛苦活,投入大、风险高,”种粮大户高启义种了一辈子的田,谈及以前,他感慨良多,“那时经常睡不好觉,谁也不知道今年会碰到什么天气,一旦受灾,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位于鄱阳湖畔的乐丰镇地势低平,信江和乐安河在此交汇。过去,这里常常受到洪涝灾害侵袭,有时一场大水过后,农田连着湖区,一片汪洋。
在乐丰镇西北面,一条26公里长的乐丰联圩沿着河道蜿蜒,直到这道圩堤建起来后,高启义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有了这道圩堤,好多年大水没再光顾过乐丰。”即使是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当年乐丰镇依旧实现粮食稳产。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水文条件,鄱阳县的圩堤之多、圩堤之长,全国少有。“像乐丰联圩这样的护田圩堤,全县共有70多座,总长达435公里。”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胜泉说。
令高启义忧心的事不光这一件。除了洪灾,还有病虫害、霜冻、风暴等,每一样都足以让粮农损失惨重。
“种田就像养小孩,总有操不完的心。”高启义说。
2022年,由于干旱和病虫害的双重影响,高启义家部分水稻遭遇倒伏减产,但是这次他不再像往年那般发愁,由于购买了农业保险,高启义获得保险公司理赔1万多元。“有这些赔偿,损失大大减少。”
农业保险只是一种减损方式,解决问题还要从源头上下功夫。
这些天,鄱阳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员方明珍正在田间进行巡检采样,他要搞清楚害虫越冬情况,为来年病虫害防治收集数据。
与病虫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方明珍,工作除了防虫治病,就是向粮农传授种植技术。分蘖时追加叶面肥,抽穗前防治二化螟……
多年来,方明珍和同事们一边“下田出诊”,一边向粮农“传道解惑”。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土专家”活跃在了田间地头。
防灾减损,技术指导,给种粮上“多重保险”,把风险化解在前端,种粮户心里踏踏实实:种粮这件事,有保障。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这场大雪让我们再次想起“尔滨”
石城:温泉经济再升温
一个省级贫困村的逆袭密码
“江西第一人杰”吴芮
文旅“内卷”:创新还是投机
客服经济如何改变寻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