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码石门村的“生态账本”

樊遂桥 邓绪娟 当代江西 2024-05-12

观察一个小山村的“生态账本”,观照江西红土地的理念之变、格局之变、发展之变。


红日跃过山头,阳光穿透浓雾,洒满整个村子。星江河上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一般。两只鸳鸯掠过平静的河面,荡起阵阵涟漪。

拓宽的樱花大道和沿河生态景观廊道上,已有三三两两晨练的老人。不时还有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拿起手机拍摄短视频,有的把镜头对准在河面上嬉戏的水鸟,有的则将镜头对准晨练的老人。

冬日的石门村就这样醒来。

这个地处婺源县秋口镇、因蓝冠噪鹛而名声大噪的小村庄,去年10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门村考察,他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石门村的乡亲们都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时隔4个月,记者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石门村,聆听它的发展故事。

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村口晒秋图景。巫发阳 / 摄

几代人的绿色接力

清晨七点,年逾花甲的俞志明、俞砚开已经撑着竹筏在河道上清理落叶和杂物了。两人是县环保部门聘请的河道保洁员,这段数百米的河道,他们每天要来回十几次。遇到落叶时节,最多的时候同时有3条竹筏进行打捞清理。

与他们作伴的是林中跳跃欢唱的鸟儿,还有河边神情专注的浣衣妇。

一河清水、一片古树林,就是蓝冠噪鹛的理想家园。在婺源品类多样、数不胜数的鸟群中,石门村的蓝冠噪鹛最为有名。每年4月到8月,长着蓝灰色顶冠、喉部鲜黄色的“小精灵”就活跃于石门村的林间。鸟,成为石门村最靓的名片。

久而久之,石门村的很多物、很多事都跟鸟扯上了关系。要吃饭有爱鸟农庄、观鸟亭农庄;要研学,有蓝冠噪鹛科普馆;要等车,候车亭也被命名为观鸟亭。村内随处可见的墙面彩绘,画的也多是跟鸟相关的元素。蓝冠噪鹛为石门的好生态“代言”,而石门人也没有辜负这些“小精灵”,悉心守护着这张“生态名片”。

漫步星江河边,只见两岸古树参天,一弯沙洲如月般静卧水面,碧绿的河水,鱼群游弋。穿过观鸟亭,走过一座木桥,登上沙洲,就是蓝冠噪鹛的“安乐窝”。在这里,腺柳、乌桕、枫杨等古树密集成林,林下灌丛密布,群居的蓝冠噪鹛就喜欢这样的环境。

“它非常聪明,对环境非常敏感,会选择在茂密的树林隐蔽、用清澈的河水洗澡,居住地也喜欢靠近人类,这样可以免受大型动物的威胁。”资深护鸟人俞旺金对蓝冠噪鹛的习性已了然于胸。

蓝冠噪鹛。

早年,当教师的俞旺金发起了“大手拉小手”的护鸟行动,经常带着学生到水口林观鸟护鸟。退休后的他,仍然坚持护鸟,经常免费为来村的游客进行讲解,去年10月还被婺源观鸟赛组委会聘为“护鸟大使”。

保护蓝冠噪鹛,石门人从来没有停留在做标语、喊口号上,而是将它视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前些年有俞观松、俞新元两位老人轮流巡护,随着老人先后去世,像俞旺金这样的后辈又接过了巡护的接力棒。假期刚从英国留学回到村里的“00后”俞伯洋,也加入护岛护鸟的行列。每次到水口林中散步,看到有垃圾杂物冲上岸,他都会主动找来工具清理。

自2000年发现蓝冠噪鹛以后,村里就成立护鸟队。现如今,村里已有3支护鸟队,一支是村里党员组建的,另一支是以学生为主的护鸟队,还有一支是专职“看鸟人”,三支队伍密切配合,成为鸟儿们最忠实的“保镖”。

石门人爱鸟护鸟格外用心。

漆黑的夜晚,走在沿河景观带廊道上,不见一盏灯光。殊不知,这是村庄规划时的“有意为之”,为的就是尽可能减少灯光对鸟儿繁衍生息造成扰动。

林业部门在水口林安装了摄像头和保护树木的杀虫设施、接虫袋;县环保局专门聘请当地村民专职守护鸟儿;村民不定期在损毁的树木边补充植被……

“眼前的绿水青山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守护好这里的生态,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造福子孙后代。”俞志明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石门村还设立了“古树保护岗”“护鸟护绿岗”“环境卫生岗”等,正是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石门得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游客在石门小广场上留下合影。邓绪娟/摄

二次创业蹚出新路

在石门村村口茶园中,高高竖立的一排大字“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显得格外醒目。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石门人最朴素的愿景。

与婺源的很多村庄一样,石门村也有种茶的传统。早年间,石门村有500多亩茶园,还办起了茶厂,茶叶曾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但后来因种茶赚钱少,不少村民外出闯荡,种茶的人便少了许多。

500多亩茶园是祖辈们留下的根基。对留在村里的老人而言,空余时间去茶园打理,已经成为一种执念,更承载着精神寄托。70多岁的李新凤手持电动修剪机,娴熟地给茶树修剪枝叶,几畦茶树,不一会就收拾完毕。

这数百亩生态茶园,至今每年每亩还能贡献3000元的收入,同时也成为石门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种茶制茶是石门村的第一次创业,那么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就是村庄的第二次创业。

因为有蓝冠噪鹛,石门村很早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但村子毕竟还是太小,游客来了,绕着星江河边走一圈,再到村内街巷转转,不出1小时便可走完。

与婺源一众传统村落相比,石门的旅游资源并不占优势。如何打造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IP?石门村有自己的打法。

现代文明的观念早就深入到村庄和村民的骨髓,但在具有800多年历史的石门村依然能找到传统的印记,这是乡村最朴素的情怀,也是石门村进一步升级的底气所在。尤其是经过前些年高品质示范村的打造,石门已渐显旅游村的模样。

但石门离真正成熟的景区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打造过程中,旅游业态的培育、景区的运营都需要专业化市场化力量的介入,这是一个小村集体难以承接的。这两年,由于县里旅游公司的进驻,村里慢慢有了些旅游业态。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实现质的提升,引进专业化力量进行整体打造势在必行。

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于是,在县里和镇上的支持下,村里把原来为村庄作高品质示范村建设规划的中国美术学院陈瑞达教授请了回来。自此,陈瑞达每天吃住在村里,早出晚归。作为村庄的“总设计师”兼“美容师”,从路面设计到花坛摆放,甚至墙绘内容,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

在村中央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了正比划着指导施工队改造一块空地的陈教授。他拿出平板电脑,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他的设计手稿,显然,石门村就是他得意的作品。

乡村建设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石门村的优势在于湿地生态、传统村落文化以及珍稀鸟类资源,景区提升改造也是围绕这些进行。

“村庄改造前,人居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杂乱,老百姓收入不高,沿河生态和蓝冠噪鹛的栖息地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后来,考虑到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微改造、精提升,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旅游业态,推动产业发展。”陈瑞达分享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规划。

既秀特色又做融合,石门村发展的思路和定位也越来越清晰。

游客们在石门村的小商铺买土特产。邓绪娟/摄

石门人准备好了吗

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石门村后,大家都说石门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对难得的机遇,石门人准备好了吗?

随着村子知名度的提高,各级领导很关注,村民期待值也更高了。围绕着景区升级改造,衍生的问题一点也不少,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隐藏的矛盾,也会被无限放大或浮出水面。

“脚下这块地,原有3个杂物间和1个车库,按照计划,这里变成公共休闲区域会更有价值。可是房主程某就是不同意,你说头疼不头疼?”对2019年开始就与石门村结缘的陈瑞达来说,村民对他都很友善、也很理解。可友善归友善,一旦涉及土地、房子等利益问题,村民也会敬而远之,不予理睬。

但工作终究还是要做。好在村里干部很给力,连续3个晚上上门做房主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打电话给房主在外地的儿子,答应在旁边重新盖好附属房,程家这才答应拆除。

其实,村干部压力也很大,一方面改造任务压得紧,另一方面改造提升过程中涌现出了新的难题。比如原来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养鸡养鸭,现在要建景区,不让养了。这让养惯了鸡鸭的老人很不理解,还有人偷偷在后院关起门来养,可难闻的气味总是冒出来。村民不理解,工作就难推动。

1月12日晚,村里召开了党员大会,参会的有镇里的干部、村“两委”干部以及党员代表,会上就如何推进村庄二期升级改造项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激烈。

“昨天沿河边动工的时候,某台挖机不了解情况,错把某户村民的地推平了。”

“某块地还没协商好,村民要求置换并进行补偿,这事要反映到县里,总要去解决。”

会议持续了1个多小时,经过充分沟通交流,形成初步的解题方向。会后,镇干部带着村干部,分了7个小组上门入户做工作。

通过镇村干部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村民也渐渐地理解了。景区改造也是为了让村庄更漂亮、更有吸引力。村子美了,大家都能受益。

东北游客在石门村月亮湾景区留下合影。邓绪娟/摄

小山村的觉醒年代

眼下的石门村,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工地”特别多。这里面有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工地”,也有石门景区老街弄巷改造提升的“小工地”,更有村民自发地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农家乐的“微工地”。仅在樱花大道旁,就有好几栋民宿、农家乐在紧张地施工。

采访结束那天,我们入住的林阳民宿老板娘王土英的农家乐项目正式开工改造。两年以前,为照顾家中孩子,王土英从浙江海宁回到石门,不久办起了这家民宿。寻思着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村里之后,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正好家里还有栋富余的房子,她想着把农家乐也开起来。

“总书记来过后,村民的意识都觉醒了,都看好村里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争着要搞民宿办农家乐。原来村里只有4家民宿、5家农家乐,眼下则有8家民宿、6家农家乐同时施工,都想赶在油菜花开的旅游旺季开门营业。”石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庆春说。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11月,“90后”的俞五姿也把原本开在县城的饭馆“俞姐农家菜”搬回了娘家石门村,刚刚营业几天,便有了不少回头客。眼下,她正将父母的房子改造成民宿。

更多像王土英、俞五姿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回到村里,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新起点。虽然中间也免不了摩擦磨合,但新鲜血液的注入,的确为乡村发展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

这些天,许美玲和婆婆之间就闹了些“不愉快”。许美玲想着趁现在村里的旅游热,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再在院里弄个咖啡吧。可是,婆婆看着辛苦建造的房子要“开膛破肚”,为了改造还要花去大价钱,欠下沉重的外债,以后有没有生意也没底,心里着实想不通。

当年轻的创意碰撞守旧的观念,沟通的拉锯战就不可避免。街坊邻里纷纷来劝,“我们思想都过时了,让他们年轻人去折腾吧,兴许能折腾出一条新路!”婆婆沉默不语。

随着村里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更多年轻人选择回到村里,更多时尚业态被植入村民生活的日常,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古老村落的现代质感格外令人着迷。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江西向长三角学什么?
邓小平的“第二落”“第二起”
完整社区原来长这样
荷尔蒙爆棚的非遗舞蹈
经典款赣味美食,你吃过多少

传统集市凭啥“圈”住人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