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账本与微观体验
上接前文:负债与投资,灵活就业和体力劳动者
这个除夕闲聊引发的总结性话题已经写到第三篇,最初也是不能离京无聊的时候花个十来分钟写一篇所以不可能单篇就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如果那样做光是粘贴链接就得半小时以上。但有的读者已经品出味道来了,翻出了一些老文章:
我们看宏观账本是与微观完全不同的体验,比如宏观上一直非常关心的“储蓄率过高”问题导致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间接融资占比过高、全社会充满了各种刚性兑付...大而不能到以及它附带的奇葩现象们都有专题研究报告/书刊,往深了探究既会超出大部分读者的理解力天花板也不是我写作本系列的价值所在。
万法归宗:上述宏观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根源在储蓄率过高这一点上,而我的前两篇文章已经从社会模式层面聊透了储蓄率过高这一点产生的背景。站在微观体验看,储蓄率高根本不是问题,金融思维没开窍的普通人压根不会觉得储蓄是问题,巴不得自己的储蓄在九位数以上——那是我的钱,我爱花不花,哪怕带到棺材里去也行。
所以听到蔡老师的“银发经济学”,就会本能产生受害人心理。
是不是又想吸我几口?
掠食者的进化方向永远是从流寇进化为坐寇,顶层设计的追高追求不是再吸几口,而是可持续,是生态平衡。站在天道角度看,无论微观个体企图与宏观趋势做对抗,还是掠食者的顶层设计企图与宏观趋势做对抗,最终都是徒劳。
道理很简单:宏观账本做平了也不可能护住所有人,微观个体也总有人寄希望于自己可以例外,就算顶层设计赢得十分漂亮也免不了收获抱怨——凭什么要剥夺我的自由任你计划。你想要我把钱花出去我就不能存着?我存款多能有什么问题?社会的问题关我屁事我存钱你就把我的钱搞贬值?我就是不想当体力劳动者你凭什么不给我机会读高中念大学?
扯远了绕回来,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分析报告认为日本泡沫破裂的代价最终体现为全社会远期福利的巨大损耗。说人话比如:福岛核电站事故为何拖到现在解决不了一地鸡毛,日本新冠疫情为何耗资巨大最终国门失守——公共福利需要软硬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缺乏投资和人力投入到最后总会一场空,纸面高福利的日本没有可能笑到最后,而这一切早在1992年埋下伏笔。那么谁又为1992年埋下伏笔呢?当然不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你站在宏观的视角看,东亚模式玩出来的少子化+内需塌陷+高储蓄=投资泡沫和泡沫破裂引发的连锁反应(倒不一定是典型的经济危机,可以是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也可以是别的)。很老的老文章: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魔术”
站在宏观视野看危机管理,曾经的日本被认为是很low的,后来经济学家认为能做到日本那程度已经很难得...但是宏观账本做平以后,代价也不会消失。站在日本老乡的围观体验看,就是躺平,就是社会停滞三十年,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生活没有本质变化大家都本分守序物价也不咋涨城市面貌也不咋变。作为生活水平部分低于日本的国家老百姓跑去日本旅行生活,也许会觉得日本停滞这三十年的日子依然很OK...那也是微观体验的问题。老文章:再论通货膨胀对中国人的意义
那么我们现在的经济体负债特点是外债远低于内债,经济体量又非常大,还赶上了人类历史的十字路口可以搏一把历史的进程。所以这种经济体既不可能像韩国那样国家破产,也不可能像日本那样泡沫整体性破裂经济硬着陆。但是内债远多于外债就是玩对内融资,对内融资的代价(利息)怎么体现呢?它可不是账本上几个点的波动那么简单,就是具体到生活层面的各种微观体验嘛。比如大家感觉自己都非常熟悉的楼市问题,它的起因并不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也好、地产开发商的三高模式也罢、甚至包括楼市后期的杠杆投机本身都只是对趋势本身借题发挥的利用方式——过去二十多年房价“只涨不跌”的起因就是一部分先富人群的高储蓄没地方花,或者说他们并不想把这钱草草消费(浪费)掉,觉得不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内融资对内融资,被融资的对象如果普遍不配合,那就只能央妈自己印钱买自己,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老文章:再谈“货币可以是股票”
这几年写文章看评论跟读者交流也总免不了重复一些疑问,永远有人无法辩证理解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比如从宏观看中国经济趋势大体无问题,发展势头相对主要国家来说最优秀,但具体到微观上有些人感觉很好有些人感觉就不那么好,甚至很不好。接着前面的说就是:宏观上前一阶段和现阶段都以控制居民储蓄率为目标,妥善解决了这个难题就代表宏观势头更加健康;那站在微观的体验讲,是不是等于要继续掏空居民的钱包呢?被“掏空钱包”的人究竟是应该觉得好还是不好呢?
政策这几年说白了还是继续引导居民把“多余的那部分储蓄”正确地投资出去,那这又绕回到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话题了,也是我从2019年2月开始写的最久、在各种圈子里聊得最多的话题...算是这三年有关股市债市楼市价格结构性波动的宏观解读纲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