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卷首语
尚贤与蔽贤
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国家的不同命运。尚贤者,国家兴;蔽贤者,国家危。这是自古以来毋庸证明的常理。尧禅位予舜,是因为舜的孝德,尧十分明白:“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所以,尧说:“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齐国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了鲍叔牙推荐的管仲。齐国十分重视人才,《国语·齐语》记载:“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齐国规定,凡蔽贤者,要给予严惩。因此,齐桓公之时,天下之才赴齐真是趋之若鹜。
反之,蔽贤则会导致国家陷入危险境地。三家分晋之后,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魏国在战国诸雄中已成为重要一员,这时的魏国人才辈出。然而,魏惠王前有不听公叔痤之举而哂笑商鞅,反而使商鞅在秦国一举成名;后有孙膑因有才被同窗庞涓加害而逃到齐国,经桂陵、马陵之战而大大削弱了魏国。赵国的廉颇与李牧皆为战国后期名将,但此二人都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前者在长平之战中受秦国离间计而被赵王弃用,最后在郁闷中死于魏国,长平之战遂成为赵国由盛转衰的关键之战;后者也是因秦国的离间计而被赵王剥夺兵权,随后赵国就被秦国所灭。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蔽贤则以为不祥,抑才则以为窃位。”庸人得势,往往妒贤嫉能,从自己权力稳固与否来对待别人,因而蔽贤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当今,中国处于国家复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顿纲振纪、烛微虑远之人。从国际形势来看,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争夺固然一直存在,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但在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一定是拥有敦化正俗的人才来经略国家。
——本刊编辑部
往期推荐
《社会科学》杂志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微信号 : shehuikexuezazhi
理论创新 学术争鸣 战略视野 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