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法》,以科技脱钩实现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一块拼图

吴征高低 企业专利观察 2024-04-08
作者:吴征


2023年1月5日,拜登签署了《2022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法案》(Protecting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 of 2022,简称“PAIP法”)。
对于PAIP法案的最终通过,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律所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认为这是美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商业秘密保护的一向重要举措,并提醒企业主体要更加注意未来的合规管理。
国内比较知名的律所,像金杜中伦北京大成大成苏州等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文章主旨大体相似,介绍了该法案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应对建议。对于该法全文的中文翻译,可以参见“中美法律评论”的翻译
实际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要与中国科技脱钩的种种举措下,即使千防万防,一旦被美国政府认定为因知识产权问题而使得美国利益受损,尤其是涉及到关键行业以及美国知名企业时,再好的企业合规管理其实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中国常说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就是华为亲身经历的事实。
实际上,PAIP法案诞生的背景,很有可能与2020年华为被美国司法部起诉有直接关联。也就是说,虽然PAIP法案没有明确指明哪一个国家,但很明显,都能看出来是针对中国企业所谓的盗窃美国知识产权而量身定制的。
2020年2月13日,美国司法部对华为提出了16项起诉,指控华为及其两个子公司进行联邦敲诈和串谋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据起诉书称,早在2000年,华为就窃取了至少六家美国公司的商业机密,被盗信息包括源代码以及无线技术手册。虽然美国司法部没有指出涉及哪六家美国公司,但据美国媒体表示,涉及的公司包括Cisco Systems,Motorola Solutions,Fujitsu,Quintel Technology,T-Mobile和CNEX Labs。

来源:美国司法部
这是美国司法部在2019年1月起诉华为和孟晚舟,列出23项罪名后。再次针对华为涉及商业秘密方面的起诉。
华为在第二天就做出官方声明,认为这是一场政治迫害。是基于过去20年已经解决的诉讼。然而这些纠纷在法院审理中都没有认定华为存在恶意窃取知识产权的行为,或要求华为支付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赔偿金。

来源:华为官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6月,美国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Chris Van Hollen)和鲍勃·萨斯Ben Sasse)提出了PAIP法案。
该法案赋予了总统确定和决定报告违规行为公司威胁的权力。目的是惩罚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外交政策、经济健康或金融稳定构成“重大威胁”的知识产权盗窃行为的肇事者。

图片来源:technical.ly
能够看到在当时,这个法案主要聚焦于“知识产权盗窃”问题,这也是美国对中国一直指责的地方。
在technical.ly近日对此的报道中,法案发起人之一范·霍伦表示,“参议员萨斯和我一致认为,追究知识产权盗窃肇事者的责任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很重要,我很高兴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在双方的广泛支持下完成这项工作”。
他同时认为,“在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外国公司正在努力窃取我们的尖端技术,以牺牲美国为代价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两位参议员在2021年4月再次提出这一法案(S.1294)。最终在去年12月,该法案获得参众两院的通过。
就在拜登签署该法案后,美国的一些律所和专家也在解读相关法案实施中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一些专家对PAIP法能够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没有争议,但是对于法中的一些看似不完整的定义,也表示出担忧。
包括该法案中没有定义“商业秘密”。而且其中的“明知”、“秘密”和“盗窃”等术语在该法中仍然没有定义。
这导致了该法案赋予行政部门巨大的自由裁量权来确定威胁,并且总统可以很容易将其用作政治工具
这使得PAIP法实施后,一旦有美国企业认为自己的商业秘密受到外国的侵害,就可以向拜登政府进行报告,总统有权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制裁。
另有一些对于美国联邦承包商的影响担忧:

虽然保护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至关重要,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建立一个影子确定程序,必须导致一系列制裁,包括潜在的取消资格?该法案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例如被实体用作对付信誉良好的外国政府承包商的利剑,其他政府如何应对以保护其实体免受这些制裁?此外,也许更令人担忧的是,该计划是否是国会更多事情的开始,国会多年来一直在通过立法禁令(例如第889条)不断侵犯联邦政府的禁止计划。

能够看到,虽然PAIP已正式成为法律,但是对其中的争议会一直存在,这些争议或许也会导致美国总统在行使相关权力时,可能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对中国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
总之,这可以视为是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在与中国科技脱钩上的问题上增强行政执法力量的一个典型事件,或者说是助力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实现与中国脱钩版图工具中的一块拼图。
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司法部会同主要政府部门,已经通过“中国倡议”起诉了一批涉嫌与中国商业秘密盗窃案相关的华裔和相关人员。
在美国司法部过去三年公布的涉及商业秘密有关的案件中,几乎都是美国知名企业,像苹果、可口可乐,葛兰素史克,孟山都,通用电气,ADI等知识产权明星企业。
凸显了这一轮起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中国倡议”行动,真实目的是旨在打击美国政府认为的中国从美国企业窃取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行为。
虽然拜登上台后,迫于种族歧视等压力,在去年2月宣布取消“中国倡议”计划。但是美国司法部负责国家安全的助理总检察长表示,虽然取消了“中国倡议”,但取而代之的是“对抗民族国家威胁的战略”。他提到,要“无情的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威胁”、“终止这项倡议不会影响对目前根据该计划启动案件的调查。而且新一轮涉华调查的强度和频率也不会减少”。
然而在诸多案件中,虽然美国司法部对窃取知识产权行为都无一例外的进行了重罪指控,但是几乎所有案例都有发生过,因为证据不足等问题,美国政府的一些指控在法院都很难成立。
以上司法部的对华裔科学家的指控主要是希望从技术来源端,迫使在美国重要岗位的研发人员自动切断与中国的科技往来。
那么此次PAIP法的实施,则是从技术需求端,也就是所谓的利用美国知识产权的外国公司,进行严厉的管控,通过对包括金融、高管等长臂制裁等手段,迫使外国公司要切断与美国关键技术上的人才引进或是技术引入。
通过这两端同时施力,最终目的还是要限制中国对于高端技术的获取能力。
相信在此之后,美国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来切断中美竞争激烈领域的“科技链”的动作会更加频繁。
像一些特殊领域,例如电池储能技术,美国参议员就要求美国能源部要重新审查之前发放给中国公司的技术或专利许可是否会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这也是典型的信号,意味着在一些关键领域,很有可能连技术许可或专利许可也将对中国企业进行收缩管理。
不仅如此,像美国科技政策排名第一的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在去年11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更是直接建议美国要将现有337条款实施范围扩大,增强美国政府部门可以发起针对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权力。
这也是典型的增强美国政府行政力量在应对与中国竞争的一个趋势。
总之,未来中、美竞争中,美国政府将会运用怎样的手段来实施限制措施,将会越来越变得不可捉摸,而且极具随意性。这将非常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公平发展,中国有必要考虑对等的反制措施。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