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专栏 | 涨姿势:小组共学协作的100种打开方式
读书会可以怎么玩?
O计划创意无限的小组伙伴们,
基于《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小册子,
把读书会做成了参与式的共学工作坊,
既有学习收获又乐趣横生!
以下摘取部分小组的案例,作为共学活动的花絮分享给大家,让彼此看到小组共学的更多可能性。
(由善导翻译并印刷的册子:《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
浙江杭州的“夸克”小组
《发展协作能力的艺术》小册子里有不少的与协作/参与相关的理论。在涉及到这些理论的共学时,夸克小组的伙伴们常把协作者基本能力配合理论搭建读书会框架。
<< 横向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相比线上、线下面对面的共学更有现场感,负责设计和带领的协作者(团队)还可以营造出美美的物理空间。
<< 横向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实践过后,他们还把活动的流程和感受心得写了下来,并分享给别的小组。
1. 图卡分享环节,听到打开的心的声音,真的好美。把自己的心打开,放在大家面前,需要勇气,因为你的坦诚开放,我也愿意打开自己。图卡用过千遍,还是好用,遇见的人不同。
2. 聆听时遇见的问题,回头想,是“头脑心”大家习惯用脑思考。协作对我来说,是“全然地跳入水中”,又“跳出来在跳板上反思”。
3. 协作者的中立,如柱子立在大殿中央。我摘下协作者帽子的“评判”,让我反思背后的情绪与固有评价。发生的总是有存在的理由。复盘的时候,觉得本应是一个机会:抛出一个协作者的态度,中立的问题组织讨论。现场活生生情境啊。
4. 相信社群的力量。“参与式决策的价值”三易其稿,是担心话题太散,失去聚焦。最后遵从内心的想法,让学员回忆决策场景,收集的案例,决策的5个层次基本都涉及。小组默剧表演场景,非常精彩。相信每个人的能力。复盘时,默剧时我尝试用问题来引发思考,关系与决策,收效甚微。如果换做剧中人开口说一句话,会不会更出彩?这样大家能看见被忽略的角色,更多元的视角)
5. 问题回应部分,我们都没设计,过程有些乱。还没有经验的人,认真准备是第一位的。同伴认为:问题被挂出来,就应该被回应。我赞同她的观点。补充的知识点太多,又加剧了能量的消耗。(如何面对提出来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6. 整整四个半小时的学习,是由我们十个人共同创造的。学习,真的蛮美好的。感谢每一位参与者。感谢一起协作的丢丢和十八。读书会并不是一个人的设计与承担,它同时也应该是合作的实践与磨合。
7. 作为协作者,我们总是被少数人吸引,但其实我们要关注的是大多数。协作是所有人都要参与进来。
在另一次带领实践之后,协作者感受到:
我不再像从前花费24小时以上的备课,不再有推倒重来的纠结。实践带来的安定感与自信。
我全然相信伙伴的力量。体验式学习圈,在反思阶段,大家的视角并不多元,但到归纳阶段,精彩地像是跨了三个台阶。这是如何发生的?
一是在反思阶段给予了足够多的发声时间;二是用伙伴的话来形容“创造了足够安全的空间,包容不同。” 三是我庆幸没有过多添加自己视角,而是让能量流动起来。
“体验式循环圈”与“流动的回声”,曾经像雷击击中我。它曾给我的全新视角与美好感受,今天我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伙伴后的心安理得。当我看见种子降落在土壤里的心满意足。
协作时,时间会变慢。慢到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我全然看见正在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我有做一名协作者的天赋与空间。
感谢所有的遇见。
---“夸克”小组的妙妙
广东广州的“凿孔共学”小组
“我们小组成员中有视障的朋友,我在做课程设计时,尽可能多地利用视觉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在现场,我牵着视障朋友的手去摸方格,告诉他里面有什么内容,但是他仍感觉不够清晰。我在下一次调整时想到了更“立体”的做法:教具上不再用图画,而是用一个玩偶,让视障的朋友可以摸。
再如,我们另一位小组伙伴二师兄在带领的时候,考虑到了轮椅使用的朋友的需要,她把场地分成两边,一边铺上地垫,另一边没有地垫,两边来回用。
成员中有不同能力的伙伴,比如视障/轮椅使用者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共学,这个探索的过程蛮有趣的。”
---“凿孔共学”小组的小倩
广东深圳“小二班”小组
围观小二班共学活动的外邀摄影师如是说:
在聆听故事和收集案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各个小组有不同的特质和共学方式。
1)小组初建时成员间的熟悉度不同
有的成员在小组组建前就已经彼此熟悉,如广州的“拉风”小组,北京的“离不开的协作”小组。
有的小组成员来自机构内部同事。如北京的“帝都Peer”小组,如广东珠海“UIC全人教育教师”小组。 UIC的教师们期望把协作运用于全人教育教师团队的团建和后续的学习计划的商量制定。
也有的成员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如云南昆明的“竹林拾呆”小组) 伙伴们居住的地方彼此距离近,容易在日常聚会交流中联络感情。大家计划定期聚会,希望把所学用于社区,推动居民参与到共创共学的行动中,共同为一个村子而努力。
有的小组伙伴来自各个群,临时聚集起来,大部分成员彼此不认识,在共同议事和共学活动中才开始慢慢建立关系。甚至小组成员来自天南地北,生活在不同的时区(国家)(如北京“同行者计划”小组),但他们却能保持每两周一次全员参与的线上共学,稳定地发展。
2)开展共学的主题不同
有的小组基于聚焦的议题,比如性别(如北京“性别议题协作共学”小组)/ 社会创新(如北京“同行者计划”小组) /社区发展(如上海的“沪上O学”小组)等等……小组伙伴们都围绕着同一个关注的议题来设计和带领共学。
有的按照小册子的章节来铺排设计读书会计划,一步步开展活动。
有的把书上的理论技巧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相联系,从自己想尝试同时伙伴们又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来设计主题。比如北京“帝都Peer”小组和“发芽”小组(现已合并)延伸及NVC主题;广州“拉风”小组也尝试过一期和亲密关系结合的主题带领。福建“复复得正”小组与贵州“协作共学”小组也各自将协作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场景。
3)共学活动开展的方式不同
O计划的小伙伴们有时也会出于工作繁忙/ 空余时间不容易协调/ 路途遥远等等原因,不方便线下相聚。因此,除了线下的读书会活动,大家还开发了线上共同议事与学习分享的方式。
有的通过微信语音线上讨论(四川成都“黑眼圈”小组 发起人讨论下一阶段的活动计划),并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做共读活动----小组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以语音的方式线上分享和读书会,同时还不定期地组织线下聚会。
而有的小组为了让错过某期活动的伙伴也能参与进来,带领的协作者会在群上及时更新会议/读书会的流程和记录,分享协作的心得和疑问,其他人也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讨论。
还可以利用ZOOM进行多人同时视频/语音参与的线上面基。
另有不同小组共同参与的线上学习
O计划线上交流/分享会,至今已开展了3期
《什么是协作?》
《如何通过提问推进讨论与思考?》
《发起人/协作者如何应对“尴尬”的情境?》
<< 横向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感谢O计划所有小组的集体智慧的分享贡献!
相信还有很多好玩的方式在路上……
期待我们能共同创造更多!
文字:嬷嬷
编辑排版:嬷嬷
配图:O计划各小组伙伴们
再次感谢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
阅后举个爪,让彼此看见更多
读完文章的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吗?
关于O专栏,你还期待看到啥?
有什么别的想说的,都欢迎文末留言告诉我们哟~
期待你或你们小组的blingbling时刻!
更多O计划专栏文章
「协作者后花园」是「善导公益发展」(微信ID:v-bus1205)开辟的一片属于协作者的园地。在这里,我们不会有太多关于协作课程的招募信息,而是透过分享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协作者的行动、思想和理念,推动协作者社群的发展。
我们希望这片园地是属于所有协作者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到其中的方法和可能性,所以欢迎来稿(联系微信人格号vbusvbus)、留言或其他方式与我们互动,我们一起共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经验及知识交流之地。
来稿
请邮件发送至 info@v-bus.org(备注:协作者后花园投稿)
或者直接挑逗善导人格号:善导公益发展(江湖人称:展展)~
期待你的来稿分享,共创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