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国立被央视批评: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的背后,到底是凭借什么

心静心净 加拿大之声 2022-09-30






1



一代老戏骨张国立因为拍摄《朝云暮雨》占用了公共资源而被网友们骂上了热搜,随着事件的发酵张国立更是被央视批评,然而在他这种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的背后,真正做他靠山的,就是网友的纵容。

曾几何时,粉丝对明星的宽容度越来越高。

印象中在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明星们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演技过硬,才能够闯出自己的戏路。然而就当今现下这个娱乐圈似乎风评得到了改变,只要有钱有貌就能够在娱乐圈中混得风生水起,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尤其是随着选秀节目的层出不穷,似乎每天都有新的明星出现在观众们的眼前,这些喊起来都比较绕口的名字,却成为了资本方关注的新宠儿。随之而来的就是明星耍大牌的负面消息,能大牌到什么程度呢?除了拍戏过程中不敬业中途逃跑、频繁动用替身,更是在活动现场保安围成人墙等等,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与粉丝的纵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星不仅仅看外表

对比当下的娱乐圈,再将眼光看放到韩国的演艺明星上,他们在出道之前不仅要历经七八年的练习生生涯,而且竞争力非常的残酷,想要出道绝非那么简单的事情,出道之后他们也要一直保持谦逊的性格。敬业的精神也是当下越来越多演艺圈明星所缺少的。在追星的道路上外表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他走得长远的,却是他的品质跟业务能力。


事件回放


2021年5月18日,江西婺源当地人反映,张国立的剧组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进行封路断行,从而导致很多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受阻。


当时,有人着急想通过,但却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怒吼:别让他过。这件事一经曝光就舆论哗然。

5月20日,新华社以《拍电影封路,选错了主角!》为题发长文点评此事。


剧组的封路行为不但引起群众的不满,也引起了央视的强烈不满,一顿猛批,央视质疑“特权谁给的?”


据悉,剧组拍戏封锁的路段是一座人车流量非常大的桥梁,一旦封锁就大大影响了两岸的通行效率,如果非得要到对岸去的话,至少需要多绕行5公里的距离,这无疑给当地市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而从现场被曝光出来的视频来看,桥上乌压压的全是人,很多市民骑着电动车想要强行冲卡过桥,遭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阻拦。气氛是相当紧张,大有一触即发的势态。

有不少愤怒的年轻市民,冲到前头与剧组工作人员理论,场面火爆,险些升级到肢体冲突。

现场是谩骂声不断,没有一个人说剧组的好。


5月21日,迫于舆情,江西婺源出面回应了此事,称交通管制已经结束,拍戏期间,行人以及非机动车是间断放行,现在还有摆渡车接送老人等通过。因为这件事,张国立的声誉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明星更应该以身作则

在回顾到那次张国立被央视批评的事件:

首次做导演的张国立,因为拍摄的作品需要封锁道路,而不顾居民的方便,强行将道路围起来。甚至片场的工作人员,还特别牛气地向居民们喊道,就是要封锁起来。哪怕事件在发酵之后,该剧组也没有站出来做任何的道歉。这种强盗般的行为简直让人不得不吐槽。

尤其是张国立在拍戏期间还曾经在社交平台上面向观众们抱怨,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辛苦熬夜,不过此番言论网友们也并不买账,毕竟明星在赚钱方面真的甩了普通人十万八千米,普通人也许终极一生辛苦挣钱,也达不到明星一年的薪资。

一边挣着高额的薪资,一边抱怨自己累,也难免观众们会心态不平衡。

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明星们每天生活在聚光灯之下,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更应该为公众树立正能量的形象,同样也希望粉丝们能够理智追星。



2

看完了明星八卦的话题,再来几段严肃的思考,转自公号T 中文版的文章片段:“一个外国人,临走前记录了「空城」上海”

Anthony Reed 是一名来自英国海滨小城贝克斯西尔(Bexhill)的摄影师。2022 年 4 月,Reed 离开了上海。


他曾在绍兴和青岛有过短暂的停留和学习,随后定居上海。起初住在海防路,但因房租涨幅过高,搬到了愚园路一处老洋房的一居室。除了商业拍摄项目,Reed 喜欢扛着相机在上海的街头闲逛,拍摄那些在巨型都市里孤独的人。今年 3 月中下旬,他开始拍摄疫情下的上海。虽然彼时尚未全城封控,但昔日游人如织的外滩、南京东路步行街、城隍庙、静安寺,已初现「空城」的气质。

以下是 Reed 的自述:

2008 年来中国以前,我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在青年时代,我对亚洲,尤其是东亚有着一些幻想 —— 这促使我来到中国。我离开英国还有一个原因:撒切尔夫人虽然 1990 年就卸任了,但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模式依旧影响着英国的方方面面,离开英国算是一种消极反抗吧。


在中国的这 14 年里,从焦虑如何靠商业拍摄来养活自己的艺术创作,到担忧商业拍摄过多会影响我的艺术创作 —— 每天的生活都是过山车式的。如果说起起落落是任何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片段,那最近三四年只能说「落大于起」了。

每年 1 月(春节前)是我常规续签工作签证、递交材料的时期,这样,大约 2 月或者 3 月就会拿到新一年的工作签证。在上海,我注册了自己的工作室,签证事宜我都亲自去做,以往都很顺利,但 2022 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拒签。跑到窗口去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理由,别再问了」,哪怕我的「工作许可」到 2023 年都有效。这意味着:3 月 9 号之前,我必须离开中国。

虽然一直都知道,不可能在中国待一辈子,总有一天会离开,但在原先的构想中,我希望是在准备好的情况下离开,而不是被强迫、被通知。突然之间,我的工作和生活全乱了。我陷入了慌张的困境:大量工作要取消掉、房子要退(租)、拿不走的摄影器材还要想办法卖掉 …… 还有机票,昂贵的机票。

我怕时间来不及,于是 2 月份的时候,又去了一次签证中心,希望争取一个缓冲期。他们奇迹般地同意了,于是我的离境日期变成了 4 月 9 日。紧迫感有了缓解,但又一个变化来了:3 月初,上海爆发了奥米克戎疫情,已经有局部的小区被封控。我再次感到焦虑。我的航班会不会取消?新的航班会不会更贵?我会不会被封在家里?我原计划卖掉的东西怎么运出去?我如果走不了怎么办?人在家中,但是签证已经过期了怎么办?我会被居留吗?

果然事情朝着最担心的方向发展了,被封禁的小区越来越多,商店和公共场所也陆续关张。我意识到,我的小区离封禁也不远了。于是,在还没被封之前,我拿起相机,去拍摄上海街景。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像是一次「场景重现」。

美琪大戏院,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两年多过去了,病毒不断变异。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个世界再也回不到疫情前的样子了,即便全球都宣布疫情正式结束。在上海空荡的街头拍摄时,那种感觉很微妙,甚至有点诡异。(上海)对更弱的病毒变体,采取了更严厉的措施,这让我很困惑。我不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我只想着赶快离开。

从「不得不离开」到期待着赶快离开,这前后的心理变化应该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任何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待十几年,都会有很复杂的感情。在上海,我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我的收入虽然远未达到「舒适」的程度,但丰富了我的经历和创作。这里的生活确实便利,但(我)也会想起几年前就消失不见的午夜路边摊炒面、烤串,越来越少的 Club 和周末夜晚倒在路边喝醉的人 …… 还有不断远去的朋友。这里有太多的回忆,不是买一张机票就可以马上切断的 —— 但突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我应付不来。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我在微信上问了居委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和他们打交道。我从来不知道小区还有一个「居民委员会」,十几年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 ——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但现在的出入都要经由他们许可。他们告诉我不能擅自出去,哪怕我的签证马上过期,我要离开中国了。
于是,我一面联系英国领事馆,一面又和居委会商量,我该怎么出去。另外,食物方面,朋友告诉我怎么在 App 上买菜 —— 我下载了好几个,一次都没有买到过。我这栋楼里都是老人,只有我和隔壁邻居算是「年轻人」,他是个意大利人。我俩都不知道怎么去问邻居买菜的办法,老人也都不太会用那些 App。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我很崩溃。食物的话,如果省着点吃,应该可以撑到 9 号。但最紧迫的问题是,怎么出去。领事馆联系到了我所在辖区的公安局,但公安局表示他们和我的居委会没有直接的关系。最后是我的一个邻居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了居委会,允许我 9 号离开。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抵达浦东机场。所有交通工具都停了。通过在微信上向各种人紧急求助,最终联系到了几台可以提供这种服务的「合法车辆」。有一辆「黑车」说可以带我去机场,要 3000 块的车费,我拒绝了。为了万无一失,我预定了三辆车,都付了定金,最终选择了一辆大巴。出发前几天还要不断地做核酸,我反复确认手机里最新的核酸报告、疫苗证明,还有机票信息、护照、健康码、行程码 —— 所有这些能让我「通关」的证明,我一遍遍地查看,想用最快的方式把它们展示出来。

离开小区之前,保安还反复和我确认:「你出去了就不回来了是吧?保证不回来了吧?」我笑了笑:「对,保证不回来了。不给你添麻烦。」我知道,他的意思是:封控期间不要再回来了,否则流程很麻烦。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整辆大巴车,只有我和我的行李。车窗外是上海的夜,路灯都还亮着,但几乎没有什么人和车。我拿出手机拍摄窗外的景象,这或许是我能拍到的、经历的最后的上海了。
司机穿着全套防护服,看不到他的样子,他一句话也没说 —— 这很好,因为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他可能每天要负责好几次这样的机场之旅,带着和我同样遭遇的人离开上海。从我家到浦东机场只用了 36 分钟,从来没这么快过。出乎意料的,我快速地通过了各个关卡和安检。在登机口候机时,放眼望去,空荡荡的,一排排座椅上都没有几个人,灯光也很暗,我感觉像在电影院,电影已经散场,人都走空了。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飞机起飞后,我才真正地放松下来,其他乘客也是同样的神态。我开始思考我在中国的经历。我有一个中国朋友说过,「你永远也不知道,你和某个人的见面是不是你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现在,我对这句话开始有了一些理解。把「人」换成国家,也一样。

我童年离开博茨瓦纳
(Botswana,Reed 儿时曾随父工作在此居住),现在离开中国,可能以后不会再回来了。

在中国十几年,2010 年左右,拿着相机在路上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惊讶:无论是拍摄路上的行人、老弄堂、拆迁的工地,还是在最繁忙的商业街,顶多会引人多看一眼。
大概从
2018 年起,尤其是疫情之后,我带着相机,哪怕什么都没有做,总有保安过来问我在拍什么、我是哪里人、为什么要拍摄,有时候甚至被呵斥、赶走。曾经与保安、年长的居民畅快闲聊,听他们自豪地讲述背后建筑的零星历史和故事 —— 这样的经历已经消失了。
2022 年初,因为商业项目我去了济南,工作结束后,在济南的火车站,当我拿出相机准备拍摄新盖好的车站建筑时,被保安拦住。他抓着我的胳膊,冲对讲机说着什么(我没听懂)。之后来了两个警察。那个保安情绪很激动,对警察说着什么,我只听到了「美国间谍」四个字,围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警察看了我的护照,了解到我不是美国人,让我删除了照片之后就放我走了。这件事对我的冲击很大。为什么我会被当作「美国间谍」?分不清白人的国籍我还能理解,但「间谍」?

紫金路,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2020 年,我从纽约辗转到英国老家待了一段时间,7 月回到上海,经历了 14 天的隔离后,终于可以出门了。那时候的上海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样子,很多人在户外不戴口罩了。而当我在路上摘下口罩想松口气的时候,会有人走过来告诉我要戴上。我觉得他们说得没有错,我立刻会把口罩戴上,但同时也发现这些人不会对不戴口罩的中国人提出同样的要求。
我越来越觉得,我,一个外国人,一个「他们」,正变得越来越「异化」。「白人 = 美国人 = 病毒」这样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在对方喊出「口罩!」并作出一个手挡住脸的手势时,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释「我不是美国人,我核酸阴性,我打了三针疫苗」。我觉得很无辜,也很无奈。

外滩招商银行,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2021 年 3 月的时候,美国开始「反对亚裔歧视」的游行和运动。针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在美国一直都有,但随着新冠疫情而变本加厉了,针对亚裔的仇恨、甚至谋杀越来越频繁。我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把对于病毒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外族」身上,好像消灭了外族就可以消灭病毒一样。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我在上海的经历,如果用情绪的波澜作为衡量标准:从逐渐增多的不快经历,到开始质疑、怀疑、自我怀疑,再到最后一个月几近崩溃的「沸腾」—— 这个过程并不是由一个个事件节点构成的,好像我们学历史的时候,总是说「某某事件导致了某某某」—— 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你并不能看到这些节点,那是一个缓慢加速的过程。很多时候,事件也并不是「砰」地一声开始或结束的。只是当你回顾的时候,你会去追溯,某时、某地、某事也因此被赋予了象征的意味。

现在我已经抵达了纽约,和哥哥、嫂子还有他们的家人团聚了。如今的纽约和我上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马路上都是感受早春天气的人,我还是会习惯性地戴上口罩,但戴口罩在这里已经不是主流。我哥哥继续拿起相机,准备在路上边逛边随便拍拍。我和他说,我一下子看到路人都露着脸,太多的脸,还有那么点不适应。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习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多多讨论的现象。

在 Anthony Reed 的 Instagram 账号
 @anthonyreedphoto 上,可浏览更多该系列作品


可能读者会问,为何在此篇文章的开头,要放一大段明星张国立?

小编有点怀念80年代,那时有诗人北岛、顾城,大家还可以思考,年轻的脸上布满青春痘,有着蓬勃的朝气,对未来充满着理想;可现在,扒扒娱乐、谈谈声色犬马,才比较安全。嘘,莫谈guoshi~

祝福祖国,祝福故乡----我梦中永运牵挂着的美丽城市上海。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保重噢



END



大家都在看


毁掉一个家庭的,不是贫穷,不是出轨,而是......

从贫民窟逆袭到身家过亿,他还娶到国际华裔小姐冠军


【狗血】蓝翔校长女儿实名举报亲妈:非法转移财产,有绿卡买西雅图房产!

谷爱凌一件夹克4.8万,代言30多家品牌,年税后收入或高达6个亿!


林生斌已移民?要来加拿大?疑似现任妻子发挑衅视频:我在吃龙虾,你们在网上吃瓜

【摊牌】自称“亚裔美国人”,谷爱凌在美遭怼,完美回应……


“移民加拿大”搜索量增长2846%!上海人移民意向激增

谷爱凌刚回美国 就开始晨跑晒蛮腰


“性感"柳岩辛酸奋斗史: 被陈凯歌痛骂, 郭德纲调侃为"奶瓶“;伴娘门”事件难以释怀

谷爱凌交往赌王儿女,一身LV大气非凡,全身装扮超过7万!


谷爱凌惊艳写真超美艳 魔鬼身材性感迷人;表现力不输超模!

【攻略】盘点15种蔬菜保存方法,简单方便!居家隔离也要认真吃饭!


疫情下:魔都上海涌出段子手;而他一个举动打脸众明星

谷爱凌的祖母、妈妈来到颁奖现场!谷爱凌调皮:奶奶穿得像冰墩墩


优等生上海:疫情为啥也会失控?

王思聪被曝感染新冠,在上海方舱医院治疗还带保镖


这所“到处打官司”的大学,暴露了上海抗疫的底气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实还有后半句,才是重点


上海:楼里的邻居有了一例阳性,然而..

128位华人携带"连花清瘟"入境被查!大使馆紧急提醒!


你离谷爱凌还差十亿次投胎:“豪华酒店套间控”的她,家境殷实!谁敢说她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谷爱凌的母亲, 才是“海淀妈妈”的天花板!


两名90岁高龄的老人,决定去当裸模:他们的现在,或许也是我们的未来

龙虾跌到白菜价,15刀一只随便吃!网友只有羡慕的份儿


有腔调: 疫情, 抹不掉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精致!连去做核酸都这么有仪式感

每人$20!用过这些手机电脑电器的可以去领钱了!


昆明老人被曝吃外卖等死引争议:当你老了,靠谁养?

【权势】加拿大华裔美女涉嫌谋杀  落网后母亲豪付2百万加币保释


王石53亿捐清华被举报  百名万科前员工为何不开心?

【丧心病狂】保姆闷死83岁老人 还教家属办后事"我送走了很多人,这个我懂"


惊!在加拿大,千万别让家里老人干这事!否则卖房都受影响!

印度老人火化了1000多具新冠患者尸体,却在染病后却被无情漠视,最终去世...


董卿豪门梦碎?百亿丈夫破产,儿子入美籍成笑话...

9.8分BBC开年王炸,94岁老人2年呕心力作:活下去!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百岁老人经验:60岁以后,就活一个字!早看早受益~

住养老院20天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养老院老人都那么乖!


富豪们的原配结局,让我们看清楚婚姻的三个真相

泰国国王打破87年传统娶"二房" 王妃私照被曝,泰国人民把网站挤瘫痪了……


曾志伟妻带儿子隐居温哥华,哑忍丈夫13段绯闻…

我的疯娘痴父:那个时代的爱情绝唱!


贪污,1500个情妇,私生女指认…咪了1亿美元的西班牙前国王从万民拥戴到过街老鼠跌宕的一生

马斯克发推,说自己和比尔盖茨不是恋人?!网友:这又是哪一出???


韩星具荷拉死后,亲人为50亿遗产闹法庭:有些父母生孩子,只是为了吸血

咋舌 | 和美国头号公敌地下恋爱,在使馆中偷偷怀上两个娃!


新书一出,哈里和梅根再无回归皇室退路?网友:谢谢老天爷!

扎克伯格白脸照吓人!网友:他越来越不像人类了...


球星科比去世才半年 家人纷纷套现 老婆千万卖豪宅 父母兜售科比最珍惜遗物

一家加拿大矿业公司,狂骗30亿美元,讲述的魔幻故事!


好莱坞转“黑化”: 蝙蝠女、X教授将由黑人出演?白人不给黑人配音?

英国王室史上最低调婚礼!公主和地产大亨秘密完婚!


162亿美元!这个买下蒂芙尼的男人,他的发家史,堪比好莱坞电影!

90后华裔小哥突成亿万富翁   财富来自中国 身价超过川普


百亿大亨与地表最强小三分手,与正宫斗了4年,获3亿买断跨国恋

从贫家女到豪门媳妇  可最终,她成了GUCCI家族的掘墓黑寡妇


当当网俞渝手撕李国庆  新武则天的精彩人生传奇

人生大赢家!邓文迪离婚六年后再分前夫268亿 激动晒照太狂野


修车工在生命最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如今世界首富!

田朴珺的贵族论,映射的是“跪族”心态


章泽天辟谣成绩差  从"学术角度" 聊聊 为何承认她优秀那么难?

身价7亿的他,28年来不好好做生意,把钱全投到400多套破旧老宅


他从辍学小伙计奋斗成巨富  却散尽家财  59年不穿绸缎,培养了40000人才

酒店大亨希尔顿去世,8个孩子、15个孙辈却拿不到巨额遗产


王健林承认自己负债4200亿   一年财富缩水500亿

44岁梅婷遭遇离婚  暴胖后立志瘦身!活成女人最羡慕的样子

部分内容来自: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cavoicefirst@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