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 | 《社会与话语:社会语境如何影响文本与言谈》



《社会与话语:社会语境如何影响文本与言谈》

国际话语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之一范戴克教授关于语境理论的又一力作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阐述一个多学科框架,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向系统地探讨了新的语境理论,并以政治领导人的演讲为分析案例来论证该理论。作者拓展了对文本和言谈的无语境研究方法,发展了语境模型的社会科学方面,为多学科话语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语境概念方面的见解,促进了对社会情境、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话语分析和语言学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及感兴趣的读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图源:http://www.discourses.org/

特恩• A. 范戴克(Teun A. van Dijk)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荣休教授,现任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翻译和语言学系话语研究教授;国际话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现担任国际话语研究领域三本权威期刊《话语研究话语与交际》和《话语与社会》的主编;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种族主义与话语》《话语与权力》《话语与语境》《社会与话语》《话语与知识》等。


译者简介




唐斌
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江西省外语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兴趣为话语研究、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主持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2门,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农民工的语篇建构》等学术著作、译著、词典、教材等10余部。

汉译版序


我的《社会与话语》(Society and Discourse)—书中文译本现在被列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出版,我深感荣幸。正如一些读者所知,该书与我的另一部专著《话语与语境》(Discourse and Context)是姊妹篇。这两本书一起提出了一个话语交际语境的多学科理论。与(社会)语言学、话语研究和人类学中的其他语境理论相比,这两本书不仅跨多个学科,还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理论主张:交际情境是广泛社会政治情境的一部分,并不会直接影响话语,而是通过认知接口——语境模型(context model)——来影响话语。这并不是将社会条件简化为认知条件,而是建立一个与社会建构主义观念相一致的立场。这种观念在社会科学中也很普遍:社会结构可以通过人类的解读来影响自身,而语境模型正是这种解读的心理结果。对于认知科学家来说,这是不值一提的,而对于现象学社会科学家而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社会)语言学家和话语分析家来说,语境的定义并不太明确。自从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在20世纪60年代和威廉•拉波夫(William Labov)在20世纪70年代分别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以来,语境分析和语境的影响通常是以现实主义的术语进行概念化的,例如社会群体、性别、年龄或种族等这类一般概念,或是例如某个特定社交情境等这类特定概念。语境的社会认知定义在理论和经验上的进步之一在于,它解释了为什么在相同社会情境中,人们的言谈还可能会有所不同——只是因为他们对该情境的解读不同,即是通过不同的语境模型来理解的。
 
语境模型这一概念完善了另一个心理模型理论,该理论最初是约翰逊•莱尔德(Johnson Laird)和我于1983年同时出书提出的,我那本书是与沃尔特•金特奇(Walter Kintsch)合著的,名叫《话语理解策略》(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这种心理模型与语境模型并不一样,它是我们说或写、读或听时所处的交际情境,是我们交际的内容。因此,在讲述个人经历如访问中国的故事时,我们用一种情境模型来表征这一活动或行动。由于这是我们所谈及或提及的情境,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语义模型。另一方面,我们讲话时所处情境的心理模型也可以称为语用模型。正是这种语用语境模型定义了我们的话语在当前交际情景中是否合适。因此,从语义上来讲,关于我们中国之行的故事可能很有意义,也是真实的,但从语用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可能不太合适,如在正式的口试时讲这个故事就不合适。而且,这还取决于我们对交际情境的解读,即取决于我们的语境模型。关于中国之行,我们要谈及什么以及如何谈,这取决于听众(在我们的心理上得以表征)。如果我们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一位好朋友,或者在报纸上写一篇有关旅行的文章,或是写一篇学术文章, 这个故事又会大不相同。我们体验的(语义)心理模型可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这些不同的交际情境的语境模型不同,我们的话语便会大相径庭。例如,我们从社会语言和语用的研究中得知,话语的许多方面(例如言语行为或礼貌)都取决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亲密关系、地位和权力关系便是如此。我们的理论超越了这些发现,认为话语并不直接取决于话语参与者之间的这些关系,而取决于这些参与者在其(持续且动态变化的)语境模型中如何解读、解释和表征这些关系。对于参与者的知识、共同基础的定义及其对文本或言谈的许多认知方面如预设、模式、指示词(指示表达)等的影响,也是如此。
 
有趣的是,尽管(语义)情境模型的概念现在已在话语认知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认可,比如用来解释连贯性,但在认知心理学的许多研究中,甚至在语言学以及大量的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语用概念仍然不为人知。对实验认知心理学的一种解释是,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用不同的文本进行实验,但不能用完全不同的真实交际情境进行实验,比如街道、教室、医生办公室、工作场所或与朋友在家中等这样的情境。
 
正是在交际情境的这种一般理论范围内,本书发展了语境模型的社会科学方面,这些方面是广泛而多学科的话语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甚至比以前更加强调,如此定义的语境对于所有语言的使用、交流或话语都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不仅是对于文本或言谈,对于所有社会和自然现象来说亦是如此:所有情境或事件以及它们的结构或性质直接或间接取决于各种各样的物理、生物、认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或历史背景。阐明这些不同的语境如何影响我们正在研究的情境或事件是许多学科的复杂理论的任务。因此,由于我对语境的研究,我现在经常建议我的学生在开始对话语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之前,首先要详细分析交际情境的相关方面(以及参与者可能如何解读交际情境)。
 
应该强调的是,本书以及另一本有关语境的书所讨论的交际情境仅限于当前的、持续进行的交际情境。在话语研究中,尤其在批评话语研究中,更宽泛或非正式的语境概念通常指的是更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或历史语境。我们需要写第三本书来从理论上解释这些更广泛的语境是如何影响话语的,但是仍将采用这两本书中讨论语用语境的方法,即通过认知接口去讨论。的确,这些其他的语境只有当它们在我们心理上得以表征时才能影响我们所说的话,因为社会、政治或文化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语言结构和话语结构。同样,这对于认知科学家以及社会科学中的现象学建构主义者而言都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认知接口不仅依据我们说话或书写时所处的社会或政治情境的心理模型,而且依据认知社区更普遍的共享知识,或与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共享的态度或意识形态。的确,我们关于中国的故事不仅取决于交际情境,而且取决于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当然也取决于我们对中国政治或社会情境的态度或意识形态——这是我们从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的大量研究中所了解到的。但是话语和话语生成与理解的社会政治语境之间关系的细节需要另一本书来详细解释。我在之前关于意识形态以及关于话语与知识的其他著作中已经讨论了其中的一些方面,但还不是作为更广泛的语境理论的组成部分来讨论的。本书对多学科话语理论的重要但颇有局限的语境概念提出了较深刻的见解。
 
特恩• A. 范戴克
巴塞罗那话语研究中心
2020年9月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语境与社会认知

第三章 语境、情境与社会

第四章 语境与文化

第五章 语境与政治:英国议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辩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作者索引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往期回顾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辑语言类名著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

书单 | 30种语言学好书

书讯 | 《叶斯柏森论语音》

书讯 | 做语用(第3版)
书讯 | 《语用学原则》
书讯 | 《语言与全球化》
书讯 | 《语言、使用与认知》
书讯 |《法语在英格兰的六百年史(1000—1600)》
书讯 | 《语用学与英语》
书讯 | 《词库音系学中的声调》
书讯 | 《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书讯 | 《隐喻的认知符号研究》
胡壮麟总序 |“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丛书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

微信号:CP-English



点击“阅读原文”选购图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