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河南省内最大的明代大殿——阳台宫

寻古迹的莲莲 古迹探秘 2022-03-18


斜倚在晨阳里,慵懒闲适的翻看着一张张访古的照片,盈盈的笑意爬上眉梢在嘴角悄然绽放,就像此刻金秋的阳光,明媚而温暖。

 

像一枚碧绿的发簪从天庭里滑落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则神话故事吸引了世代人,对王屋山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一座王屋山起无数个峰峦,仿佛愚公起他全部的骨头。


 

其实,王屋山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古道——轵关,驻足山脚下,远望天坛峰上的半轮斜阳,光线正巧打在地层深处碳化木的倔强身影小沟背顺流而下的块块山石,愚公村依山而建的窑洞和茅屋。


自古以来,王屋山的山岭上站满了诗人。


李白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白居易说:“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剑立,沁水龙蛇走。”还有杜甫、李商隐、韩愈、杜牧、李隆基、王维以及随后赶来的苏轼、黄庭坚、元好问、王铎……他们手持金黄的诗句,向苍穹膜拜。那些曾经的挫败或者伤痛,都被他们抛在济水的微波里,只留下一些滚烫的吟咏,在山风中飘荡。


 

飘荡在何方?我想应该是那个叫阳台宫的地方。阳台宫最初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李隆基于开元十二年派其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建阳台宫入王屋山修道自此,举国上下道风大盛


 

拾级步入阳台宫,大院内古意盎然,大殿雕梁画栋,每一处石刻,每一株古树,每一块古砖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细节中记录着历史的回忆。随手轻轻抚摸一下这些饱经岁月的建筑,就像触摸到了历史的厚度,触摸到了千百年来不绝的香火,于是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



阳台宫之美,美在古、古建古石雕园内有汉唐高龄的老树,主体古建筑中,三清殿为明朝所建,模仿了唐朝貌,是河南最大的古建筑玉皇阁明万历年所建,是河南最高的单檐歇山式木构建筑三清殿和玉皇阁几十根石柱,雕刻内容广泛,艺术手法精美,有天上的百鸟朝凤,有水里的群鹄戏海,有丛林中的喜鹊登枝,还有历史人物故事的刻画


 

棵千年婆罗树,因其果实成熟后能串成佛珠,成为古代佛门三宝树之一,是佛教的象征之一然而让人疑惑的是,阳台宫这个道观为何会种植佛树呢?这一棵婆罗树原为司马承祯与玉真公主亲手种植,难道为的是两种宗教能够和谐共存?一切都是司马承祯的良苦用心吗?


 

驻足在沧桑古老的三清殿前,几根雕刻精美的石柱在岁月的洗礼下渐渐退去辉煌的颜色,天花藻井简洁精致,相比崭新鲜亮的殿宇,我们总希望能在耄耋老人一般的建筑中,品味岁月带来的震撼。


 

一口明代的锅悄悄放在三清殿前,这是明阳台宫举办庙会等大型活动的时候用来煮饭的,平日里盛水准备灭火,大锅如此之大,联想一下曾经阳台宫鼎盛时期的辉煌



 一扇扇敞开的朱门记载了阳台宫浮沉的岁月,也翻开了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光辉历程,王屋山下,悦耳的经声随风飘来,化为一道横亘在宫殿之上的彩练,铭记着名山大川不朽的历史,铭记着古代匠人精湛的技术与虔诚的匠心,留给今人的无限的思考



寻古迹的莲莲

愿用文字记录历史,行走在时光的长河里,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访古笔记

真真切切的丝路古道,真真切切的千年微笑


曾是汉魏花下客——水泉石窟


大佛从隋唐走来


北朝古道,乱世中开凿的石马寺石窟


南宋石塔,沧桑守望


嵩山此俱寂,寻浮屠塔影


时光中的廊桥旧梦——处州廊桥篇


竹林七贤,古塔神话


故事发生在冬日江南——青云谱印象


悟一份禅意,在开封佑国寺铁塔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