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 修身诗课09

莫砺锋 程门问学 2022-07-15


今日主题词坦然  


朗读 | 爱在深秋



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唐·戴叔伦《古意》




宋·佚名《青山白云图》


戴叔伦(732—789)是唐代大历时期与韦应物、独孤及齐名的“位卑而著名”的循吏,一生政绩卓著。他服膺儒家思想,为人廉正。其诗以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著称。


这是一首抒发归隐之思的作品。诗人面对着悠悠的南山白云和濯濯的东流清水,内心充满了宁静和喜悦。他思念起东里的朋友,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对于人生的种种得失,不必太过喜悦或忧伤。要坦然面对物质上的贫困,地位卑微也不必感到羞耻。最后诗人深感白云和清水都令人精神安闲,它们虽然无心,却是可以长相厮守的伴侣。


“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是一种坦然面对人生得失的精神境界。古代道家认为得与失、祸与福、利与弊等都是矛盾统一的,对立面之间常常相互转化,因此为获得而欢喜、为失落而忧伤都是毫无意义的。从纯粹的辨证法的角度看,这里的“得失”泛指人生在追求外在名利和内在理想中的所有成功失败。但是道家常常视外在名利为累赘,因此“得失”更多地指向物质上的贫富和政治上的贵贱等层面。这首诗中诗人也特别强调了“安贫”和“处贱”的坦然心态。同时,儒家也要求士人正确看待穷困与显达,孟子认为:“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儒家还提倡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如此看来,“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也是儒家思想在士人人格中的投射。这两句诗劝戒世人在人生的沉浮起落中学会保持心理平衡,不要过分看重名位利禄之类外在的东西。在极其直白的字句中,蕴含着对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本系列文字均摘自《诗歌与道德名言》一书,联合撰稿人:莫砺锋、李南晖、徐国荣、郝润华、张智华、殷祝胜、党银平、胡传志、路成文、吴正岚、孙立尧。


【往期回顾】

0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 02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 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0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05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06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 07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 08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上期打卡精选】


“程门问学”新开“修身诗课”栏目

与你一起品读古诗词中的格言警句

欢迎留言打卡,参与互动

不定期送出学术大家签名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