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有富:《吴白匋诗词集》读后

徐有富 程门问学 2022-07-15


据《程千帆沈祖棻年谱长编》记载,1996年2月9日,“程千帆打电话给徐有富要求找人催一下出版社早日出版《吴白匋诗词集》”,徐有富随即向时任南大中文系总支书记的朱家维作了汇报,经过朱家维奔走联系,该书于2000年10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留下了研究南京大学文学院重视培养学生诗词创作能力这一优良传统的珍贵资料。


一 、吴白匋生平简述



吴白匋(1906—1992)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先祖吴朝睿曾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福读书堂。其伯祖父吴引孙于光绪五年(1879)考中顺天乡试举人,光绪十四年(1888)九月补授浙江宁绍道台,兼浙江海关监督,此后便官运亨通,直到宣统二年(1910)六月,奉旨补授浙江布政使,赏头品顶戴。辛亥革命后,弃官遁迹上海。他还在老家扬州城东古运河畔修建了一座豪宅,并在宅院的东北角仿天一阁,建了一座藏书楼,命名为测海楼,其底层为子孙读书处,沿用有福读书堂名。

吴引孙一家长期住在上海,吴氏宅院与藏书楼,由其弟,也即吴白匋的祖父吴引筠管理。吴引筠于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复于光绪二十年(1894)考取进士,曾任湖北荆宜道台及江西浔阳道尹。他的四个孙子成了藏书楼的最大受益者。吴征铸(字白匋,1906—1992),著名戏剧家,曾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南京大学教授。吴征鉴(1909—1988),著名医学生物学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征铠(1913—2007),著名物理化学家、核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吴征镒(1916—2013),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以上四人,在扬州被誉为“吴氏四杰”。吴白匋的母亲颇有远见卓识,她预见到吴家将风光不再,决心将儿子们一个个培养到大学毕业,她做到了,从而为儿子们各奔前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

测海楼的藏书在战乱中,被吴引孙的后人卖掉了。吴白匋《鬻书》诗,曾谈及此事:“伯祖踪天一,勤求二十霜。官来偷百种,贾笑捆千箱。老树乌啼早,空楼日影长。诸孙思卓犖,无福坐书堂。”小序云:先伯祖“随时购觅,意在取其适用,为异日子侄能读书而憾无书者备焉。二十年间共得八千余种,构有福读书堂藏之。去冬有军官强住余家月余,盗善本数百册去。诸父惧其再来,乃以贱值悉售之于北贾王富晋。”据韦明铧《风雨测海楼》(载《雨花》1999年4期)一文记载,1930年8月,吴氏测海楼藏书计装589箱8020册全部运抵北平富晋书社上海分社。吴白匋《鬻书》诗,当作于此后不久。

吴白匋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院,并留校任教。1937年夏离别南京,途径屯溪、长沙、武汉,1938年正月抵成都,与恩师胡翔冬等同住白丝街,直到1939年6月白丝街遭到轰炸,不可复居,遂各自散去。之后在四川江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五年。抗战胜利后,历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东吴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尝“私谓解放前文人不重视地方戏,今一插手,可作魏、梁。”(见《乙卯自剖诗》自注)遂于1952年调入文化部门工作,1953年起任江苏省文化局戏曲审定组组长,1954年起任将江苏省文化局戏曲编审室主任,1956年起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曾主持、指导或执笔整理、改编、创作戏曲剧本三十余种。其代表作为锡剧《红楼梦》《双推磨》《庵堂相会》,扬剧《百岁挂帅》《袁樵摆渡》《金山寺》等,并出版了《无隐室剧论选》,“文革”中受到批判,直到1972年夏天被“解放”,等待分配工作。1973年秋重返教坛,先后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教授,并在中文系指导过戏剧史专业研究生,如李晓、杜朝光、邹世毅、郑尚宪等皆为其入室弟子。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名誉主席。

工作中的吴白匋先生

吴白匋的诗词创作水平也为人称道。如程千帆《凤褐庵诗词集·序》云:“先师和州胡君翔冬自一九二七年掌教金陵大学,至一九四零年归道山,以诗律授诸生者十有三载”,“作手辈出,而无为佘磊霞、上元高石斋及先生实为入室弟子。其篇什皆有声于坛坫,为耆宿所惊叹,盖一时之盛也。”吴白匋《乙卯自剖诗》自注还谈到他“十六学词,模仿白石、梦窗。”并取《离骚》“吾欲少留此灵琐兮”之意,将其年轻时所作词编为《灵琐集》呈师友请教,黄侃《书灵琐词后》赞赏道:“雒诵新篇喜不胜,君家君特有传灯,论词突过王僧保,始信清才在广陵。”(载诗词集卷首)第二句指吴白匋写词继承了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传统,论词还超过了他的同乡清人王僧保的《论词绝句》。著名词人沈祖棻在《岁暮怀人》也称吴白匋“高步词坛三十秋”。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下《吴白匋诗词集》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黄侃评吴白匋词


二、关于内容



1、“凤褐”与“热云”


吴白匋将1927至1949年所写诗词删存221首,命名为《凤褐庵诗词》,显然取自杜甫《北征》“天吴与紫风,颠倒在短褐”诗意。复将1958年4月至1992年8月所写诗词删存226首,命名为《热云韵语》,其《小引》云:“念今日诗词皆属旧体韵文,虽格律风貌不同,宜合为一集。热情始终不改,而际遇变化如云,因以《热云韵语》自署。”可见,他认为自己的诗词创作受到了时代风云的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风貌。

吴白匋诗词油印本

吴白匋1926年考入金陵大学,1931年毕业后即留校任教,所以他在抗日战争前的这一段时间,生活还是相当安定的。这在他的诗词中也有鲜明反映,如《祝英台近》小序云:“壬申(1932)三月,看花锺山,归循北湖作。”其上阕曰:“破愁红,吹粉泪,桃李满衫雾。屐齿含香,游计怨迟暮。断肠清角高城,斜阳废垒,只写入乱花狂絮。”当时作者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不久,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在游览紫金山之后,接着又循玄武湖而归。词中的“愁”“泪”“怨”“断肠”诸词,让人觉得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紧迫,国难日深,也为此词染上了备战御侮的氛围。

正如程千帆《吴白匋先生诗词集序》所说:“及抗日军兴,违难西蜀,遂更以稼轩为师,而杜老忠愤感激之情,亦往复于其笔端。”如《百字令·闻首都沦陷前后事挥泪奋笔书愤二闕》之二,就忠实记录了日寇占领南京后的残暴罪行:“腥膻扑地,恸五云城阙,竟沦陷骄虏。醉曳红裙侵病媪,马足模糊血土。刳孕占胎,斫头赌注,槊上婴儿舞。秦淮月上,沉沉万井如墓。”充分反映了日寇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罪大恶极。作为一介书生,他也表达了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从古哀师能克敌,三户亡秦必楚。挥日长戈,射潮连弩,雪耻扬神武。”抗战胜利后,他在《南乡子·还家》中,也道出了全国人民所共有的欢乐:“白日照生还,小院明窗妇子喧。却怪今朝非梦里,团圆。无复迷离一晌欢。    无泪复无言,腹里车轮转万千。一语迟迟终欲说,潸然。乱后重逢未暮年。”颇能让人联想起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重新见到妻子的场景,所以他将自己在解放前所写诗词命名为《风褐庵诗词》是有道理的。

解放后的政治风云在他的诗词中也有鲜明反映,如《丙辰金陵上巳》:“绕碣花环白胜银,儿童热泪罄天真。无端上巳狂风雨,凄绝家家献祭人。”自注云:“时南京男女老幼争赴雨花台烈士墓碑前献花圈悼念总理,‘四人帮’竟污蔑为‘南京反革命事件’,横加禁止。”而对于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他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反映。如《下黄山途中见墙报,喜四凶已除》:“喜报粉墙揭,征轺笑语盈。乌云弹指散,三十六峰晴。”此类诗显然具有诗史意义。

2、吴白匋与妻子

其《乙卯(1975)自剖诗》自注云:“余始终囿于温柔敦厚之旨”,其为人也是笃于亲而忠于友的。他的集中有好几首写妻子的诗,都显得情真意切。据《哭肃愔》可知,他们是在1928年冬天结婚的。过了三个月,小两口才到吴道台宅的芜园游玩,一道捕捉飞舞的彩蝶,观赏翘着蓝尾巴的鸣禽,以至新娘子的绣花鞋都沾上了泥垢,她的娇声软语惹得祖母很开心,作者在《芜园十首》之八中的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对新妇的怜爱之情。

新婚不久,吴白匋就回到南京求学,写了首《水调歌头·久不得肃愔书却寄》词,他明明是在思念妻子,却偏偏写妻子正在思念自己:“上空楼,凭远槛,望澄潭。飞鸦数点,无端天际乱归帆。”此数句显然巧妙地化用了宋人秦观“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以及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青年吴白匋

抗战期间,吴白匋孤身一人到四川谋生,而由妻子领着儿女们在敌占区艰难度日,临别之夜难舍难分是可想而知的,其《拜星月慢·丁丑(1937)不尽八日,峡中夜起,对月忆内》下阕云:“记昏灯,泪湿梨花面。西征路,夜夜思量遍。愿共此夜清輝,到家山庭院。暗归魂,六合兵戈满。孤帆去,万壑闻长叹。但聚泪,替酒觥春,祝团圆不远。”而抗战胜利,他们重新团圆时已经过去了八年青春岁月,上文所引《南乡子·还家》就充分表现了夫妻久别重逢的欢乐。

吴白匋的夫人“文革”前就去世了,而在去世三十后,还进入了吴老的梦境。其《三月初一夜闻雷二首》之一云:“角枕迷离蝶影亲,怒雷惊破片时春。”之二复云:“二寸乌银四字书,宝奁经劫未全虚。拈来犹记纤红指,妆罢低眉细剔梳。”自注:“愔亡卅年,遗剔梳银片一,上镌‘百年和合’字。”此遗物经过“文革”破四旧运动,还能被吴老精心地保存着,可见它凝聚了夫妻双方的深情蜜意。

3、吴白匋与恩师

吴白匋与老师的关系极亲切,南京大学文学院素有师生一道游山玩水并赋诗填词的传统。如吴白匋的诗作《戊辰(1928)九月十五日,随翔冬师,南雍诸先生游牛首山》《奉陪夏庐师游周处台,为兵子所驱》等就说明了这一点。他的恩师吴梅1939年3月17日病逝于云南大姚县,吴白匋作《水龙吟·哭瞿安先生》悼之,其下半阕云:“陪坐斟宫斠徵,荡琼箫,船灯在水。酡颜照客,刚肠敌酒,古欢还记。沧海尘飞,西州恸哭,思量何地。待收京痛饮。石桥重过,洒羊昙泪。”作者在词中回顾了他向吴梅学习词曲的情景,以及从吴梅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画舫上饮酒作词曲的盛况。并表示在抗战胜利后,要到吴梅在南京大石桥的故居,像晋人羊昙悼念他的恩人谢安那样一洒自己的泪水。

他的恩师胡翔冬复于1940年11月9日病逝于成都,吴白匋作《金缕曲·哭翔冬师二阕》悼之,略云:“嗟余小草劳深护。羡当年、酒灯红照,掀髯笑语。万里相从谁能料,残酹唯沾坟土。”词中表达了从胡翔冬学诗的情景,以及自己的哀伤。吴白匋在《翔冬先生遗事》一文中专门谈到先师讲授诗学的情况:“同学中之学诗者,苟有近作呈正,师必细加评阅,课室中言之不足,则命至其家,煮茗置酒,对谈终夕。偶改诸生诗一二字不就,往往终夜不寝以求之,必至妥帖而后已。”像这样的老师当然是值得怀念的。

胡小石(前坐者)与学生吴白匋(后排右二)等人

再就是胡小石,吴白匋在《哭夏庐师三首》之三中说:“相从卅六载,雨露殷勤加。白下种杨柳,苍山开李花。”可见吴白匋与胡小石有过很长时期的亲密交往。如前所说,吴白匋抗战前在金陵大学求学与工作期间,曾陪胡小石游过周处台,而胡小石也写过《二月十五日同确杲白匋太平门明孝陵看花还饮市楼》。抗战后,胡小石与吴白匋同在四川江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吴白匋写过《春从天上来》,小序云:“夏庐师返自昆明,为述飞机中所见,谨记以词。”而胡小石也写过《赠白匋》,诗云:“舫头丝管梦中寻,尘浣当年白练裙。今夜驴溪烟树里,空留残月照流人。”“舫头丝管”是指当年两人在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画舫参加诗词创作宴集活动。“驴溪”在江津。诗歌采用空间转换的方式,表达了两人共有的沧桑之感。解放后,他们同在南京,由于志趣相投,所以交往频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胡小石写了《同白匋作》六首七言绝句,吴白匋也和了六首,题为《一九六零年春,夏庐师作六绝句,匋继和》,所写内容有不少是师生二人共同经历的,如第二首:“春风侍坐北湖舠,出水荷钱不碍篙。晚泊团洲问仓姥,几时孙女卖樱桃?”自注:“团洲四面环水,居民仓老太夏庐师识之。”“团洲”即现在玄武湖菱洲。这在胡小石《己未夏游北湖……》一诗中得到了验证:“花笑烟啼镜里妆,迎船无复旧垂杨。湖南仓姥还相识,弹鸭当年侧帽郎。”有趣的是,吴白匋还写了一首《瘦西湖》诗,其后两句“倚篙村妪还相识, 四十年前白袷人”,显然受到了胡小石这首诗的影响。吴白匋对所写上述绝句比较满意,特地更名为《北湖即事》写成条幅,见诗词集卷首图版。

吴白匋《北湖即事》条幅

其诗歌创作方法与书法,都明显受到了胡小石的影响。胡小石去世后,吴白匋作《哭夏庐师三首》,起句为“北斗同尊仰,南雍一大师”,并对其成就作了高度评价。胡小石的诗词集以及其他不少遗著在“文革”中丧失了,吴白匋在《胡小石先生传》中说:“1972年,铸发愿重新搜辑,数年来从师家属与同门弟子处,以及各种报刊上抄得古今体诗251首,词19阕,约存全貌之半。”他将所搜集到的各种胡小石遗著整理为《中国文学史讲稿》《唐人七绝诗论》《愿夏庐诗词钞》《愿夏庐诗词补钞》《愿夏庐题跋初辑》《愿夏庐题跋续辑》等予以正式出版,他对胡小石书法文献的整理也功不可没,为我们树立了尊师的榜样。

胡小石书赠吴白匋对联

4、吴白匋与老同学

吴白匋的老同学均受过吟诗填词的训练,同学间交往往往有诗词唱和之乐。如1940年6月,沈祖棻在成都作《鹧鸪天》,序云:“再病新愈,白匋、石斋(名高文)雨夕邀饮,漫拈此调。”下阕云:“花市散,角声长。锦城丝管久凄凉。一川烟草黄梅雨,不是江南更断肠。”沈祖棻再入成都四圣祠医院成功地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身体虚弱,再加上战乱,心情凄凉是可想而知的。吴白匋随即依原调和词一首,序云:“同石斋、子苾薄饮市楼,有怀金陵。”词曰:“闲梦江南细马驮,繁樱千树覆春波。锦城纵有花如雪,一夜高楼溅泪多。    抛远恨,仗微酡。新烹玄鲫引红螺。莫教重听潇潇雨,还为今宵唤奈何。”吴白匋、高石斋约沈祖棻小聚,显然是对她大病新愈作精神上之慰藉,正如胡小石在《唐人七绝诗论一》中所说:“夫人生最感甜蜜者为回忆,回忆即将过去所得之生命,使其重新活动于眼前。如饮苦酒,虽苦而能令人陶醉也。”这次聚会,还有词中所提到的“新烹玄鲫”给沈祖棻留下了难忘的记忆。1977年4月27日,沈祖棻偕程千帆抵达南京,再次与老朋友们相聚,吴白匋又作了一首《鹧鸪天》,末两句为“新烹也荐双玄鲫,俊味何如锦水长?”自注:“曩在成都同食玄鲫,子苾犹忆及之。”

吴白匋签赠沈祖棻的《如社词钞》

自从程千帆被错划为右派以后,沈祖棻就很少出游了,但是1963年暑假,她依然独自到南京会见了老同学,并写了《癸卯夏重游金陵,赋呈子雍(曾昭燏字)、白匋十首》。第一首云:“白下清游误归期,七年离恨夜灯知。人间纵有登仙乐,不及秦淮重到时。”第九首云:“玄武湖中同泛棹,鸡鸣寺畔屡停车。从今别梦依依处,旧地新添绿柳居。”吴白匋也写了首《子苾从汉皋来,子雍约同游北湖》:“晓日融霜鬓,新荷豁倦眸。四围生意满,倍胜少年游。山远能无想,湖澄可莫愁。何当同苦茗,岁岁聚樱洲。”沈祖棻因聚会耽搁了归期,而吴白匋希望岁岁相聚,可见这次老同学聚会是多么令人陶醉与留恋。

平常,老同学之间也是相互挂念的。如沈祖棻《乙卯(1975)新岁寄白匋四首》提到“开札惊新病,怀人诵旧词”,第四首写道:“青衿弦诵地,旧梦杳难寻。老觉交情重,别来相忆深。湖山同胜赏,文字书知音。更作他年约,倾杯论素心。”吴白匋也和了四首,题为《七四年冬病起,子苾数寄诗慰问,奉答》。其第一首云:“双鱼下武昌,千里友情长。透墨笺无色,凝诗泪有光。顿惊冬日暖,欲罢药炉香。唯愿知音者,闻歌不断肠。”双方都将对方视为知音,并希望再次在南京聚会。

沈祖棻致吴白匋诗稿

1977年春天,程千帆、沈祖棻夫妇携外孙女早早重游南京,沈祖棻写了十八首诗记其盛。第九首是专门写给吴白匋的。而吴白匋也专门写了两首《鹧鸪天》词,第一首自注:“子苾、千帆自武昌来,荑蓀(姓章)自沪上来,因约启华(姓金)、汉生(徐复字)与余,集饮北湖。”第二首自注:“越三日同白鹭洲茗坐。”末两句曰:“明年红了樱桃日,早早重来弄彩舟。”自注:“子苾外孙女名早早。”遗憾的是1977年6月27日,沈祖棻到沪宁探亲访友回到武昌,快到家时,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噩耗传来,吴白匋作《得荑蓀书,闻子苾以车祸死,痛哭作三首》,略云:“鹭洲轻别后,生死顿分开。凝恨三山碧,衔冤一匣灰。”吴白匋和他的老同学、老朋友均已去世,但是诗词中所洋溢着的老同学、老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是永存的。

5、吴白匋与戏曲艺人

吴白匋从小热爱戏曲,1932年在扬州曾师从谢庆溥学过昆曲老生戏。在金陵大学求学与工作期间也和他的老师胡小石一样,经常到夫子庙听民间艺人董莲枝唱梨花大鼓。他在1937年流亡途中,经过汉口,还特地去观看流亡在汉口的董莲枝演出,并写了一首《浣溪沙》,序云:“汉上遇秦淮旧人董莲枝歌《剑阁闻铃》。”下阕曰:“淡月清溪多少梦,晴川芳草不胜情。那堪重听雨零铃!”他在《一九六零年春夏庐师作六绝句,匋继和》组诗中,也和胡小石一样,提到了董莲枝:“《焚稿》《闻铃》断客肠,南柔融合北清刚。东风暖入梨花片,何以滇池失董娘。”绝句道出了董莲枝演出梨花大鼓的效果与艺术特色,以及对她在昆明歇演,并从此杳无音讯的无限怅惘之情。

解放后,吴白匋在江苏省文化局工作了二十年,负责地方戏曲的创作与审查工作,故戏曲艺人在他的诗词中也有生动反映。如《上海昆剧团举行精英展览演出,俞老以八四高龄演〈惊梦〉,喜赋》:“灵光鲁殿见高台,鼓掌雷鸣绣幕开。十二花神翩彩袖,扶将大耋柳郎来。”俞老指俞振飞,是昆剧与京剧大家,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此诗截取俞老演出开场亮相时的情景作为描写对象,写得声势夺人,从而表现了俞老的德高望重,不同凡响与深受欢迎。

吴白匋(右一)指导戏曲演出

再如《挽周传瑛》,周传瑛(1912—1988)是昆剧“传”字辈的著名演员,曾组建并担任过浙江昆剧团团长,1956年参与改编、导演,并主演了《十五贯》,轰动全国,《人民日报》特发社论表彰,被周总理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典范。该诗以朴素的语言,通过一个演员的遭遇,反映了昆剧的发展与变化。

江苏省昆剧院一级演员张继青(1938— ),曾获1983年度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荣登榜首。吴白匋《赠张继青》云:“丽娘寻梦一低吟,倾倒花都与柏林。躁到极时翻爱静,天教西土出知音。”自注:“继青去岁(1986)演《牡丹亭》于柏林,今年于巴黎,不用字幕与扩音器,而千人屏息细听,曲终鼓掌雷鸣,谢幕十余次始已,盛况不亚于梅兰芳。盖西人好动,日困于喧闹中,一聆清音雅奏,乃感入清凉世界,饱享恬静之乐,自然为之倾倒,其为知音,非偶然也。”该诗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国粹昆剧的艺术魅力。

吴白匋与张继青

6、吴白匋与书画界朋友

吴白匋能书善画,精于书画鉴定,而且当了十多年的江苏文化局副局长,所以结交了不少书画界朋友,也写了不少相关的诗。

有些诗对书画家及其作品作了评价,如《徐悲鸿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一开头就对徐悲鸿在国画领域与中国美术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做了总体评价:“从来无声诗,风貌贵首创。清季病摹古,葫芦但依样。徐老挽颓波,大力鼓后浪。中外熔一炉,取舍名精当。写意先写实,形完神益王。造化摄毫端,生机溢屏障。传神添颊毛,四海推巨匠。”接着还对徐悲鸿画马专门作了重点论述:“生平千里志,借马抒倜傥。骨侔金铁坚,气挟风雷壮。奋迅赴边庭,踏破狂寇帐。真堪托死生,杜甫言非诳。遂于曹韩外,另辟路浩荡。”“曹韩”指唐代画马名家曹霸与韩干,若非对中国美术史有深入了解,是不会利用诗歌作出如此精当的评价的。

再如《龔半千三百年祭》:“清凉山下在家僧,权贵敲门总不应。秋老满山黄败叶,敢将一帚扫千层。”龚贤(1618-1699),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入清隐居不出。晚年定居南京清凉山。此诗为纪念龚贤去世三百年而作,没有评价他的书画诗词创作成就与特色,而是突出了他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以及他宁愿过着贫困的生活,而不与权贵结交的品格,并且塑造了他在清凉山扫叶的形象,也可谓善于构思与选材了。

吴白匋画作

他对那些颇有水平而名声不显的画家深表惋惜之情,如《题许公泽〈蜀山图〉》:“嘉陵粉色照青春,老去逃名碾玉尘。多少英贤罗画苑,如何咫尺失斯人?”据该诗自注可知,许公泽“抗战中载在重庆颇有画名”,“解放后为扬州手工业厂工人。”对照如今书画界水平不高,而凭借自己的社会关系与个人炒作能力而名声鼎沸的所谓书画家比比皆是的现象,此诗也可谓有感而发了。

也有借题画诗写人生感悟的,如《又题画鱼》:“清波光四照,唼藻游鱼跃。本无食饵心,不受渔人钓。”世人往往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受骗上当,此诗告诉我们只要你无心贪图非分之财,你将生活得很惬意。还有的题画诗是借题发挥的,实际上也是表现对人生的理解。如《观黄胄画驴有感二首》之二:“谁能处顺学庄生,时见亲朋化鹤行。苦恨灵堂花簇簇,默哀不敢学驴鸣。”观黄胄画驴,使他想起一则关于驴的典故。《世说新语·伤逝》篇云:“王仲宣(即王粲)好驴鸣,既葬,(魏)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他又联想到庄子对待亲朋死亡的态度。《庄子·至乐》篇说:“庄子妻死,惠子往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说这样太过分了。庄子回答道:“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也就是说人有生有死就好像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于是他在诗中对开追悼会讲排场,只注重花圈的多少,以及送花圈者的级别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讽刺与批评。

吴白匋自用印

7、吴白匋与自然景物

吴白匋喜欢游山玩水,曾在《敢登》诗中说:“敢登便不难,七十上黄山。”其中抗战期间,写蜀地山水尤有新意。其《卜算子·入西陵峡》云:“少小扬州客,丧乱天教饱看山。”如《南歌子·洪椿坪至仙峰寺道中口占》上阕:“高鸟啼边立,飞泉断处行。野花绣磴不知名。遥望一峰欲雨,一峰晴。”寥寥数语就将蛾眉山地区,植物繁茂,鸟类众多,泉水充沛,湿度大等特点极其生动地描写出来了。再如《浣溪沙》:“翠叠杉楠大壑寒。悬崖枫绚一枝丹。迷离醉眼当花看。    霜叶栖霞愁似海,凭高东望路漫漫。浓雾半霎失千山。”其小序云:“蛾眉遍山皆绿,唯金顶道中见小红一树,为低回久之。”万绿丛中的一树红枫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是符合审美规律的,但是作者“低回久之”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让诗人想起了南京栖霞山的满山枫叶。此词还好在以眼前景色写出了自己的迷茫心情。

吴白匋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通过事物的特征来加以描写。如《楠木林》:“童童列盖不相侵,直幹峥嵘过十寻。新叶春生推故叶,飘零满地尽丹心。”自注:“楠叶落色如丹。”他似乎对红色情有独钟,甚至能从眼前景色中发现诗意,如《窗外梧桐初出嫩叶,鲜红若花,而从古诗人画士无人写之者,因拈二十八字》:“多少秋声出一枝,去年微雨画帘垂。可怜三月新芽发,些子红情诉与谁?”这些很少被人注意的景色却一再被诗人写入诗中,反映了吴白匋对多彩生活的追求。再如《鹧鸪天·寄长卿》中的两句诗“长河落日千驼饮,青海凝云数鹘骄”,可谓描摹西北边陲风光如画,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作者抓住了几个最富有地域特征的景象。


三、若干写作特点



1、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吴白匋将解放前写的诗词集取名为《凤褐庵诗词》,将解放后写的诗词集取名为《热云韵语》,显然是希望读者能从中了解时代风云变化。其实,他是被动地卷入抗日战争与各项政治运动的漩涡中的,如前所述,他擅长于写自己的爱情、师友情与山水情。他也乐于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如一张老照片引起了他的甜蜜回忆,于是便写了首《题浩浩吻母小影》:“六十年前小巷家,今看片纸梦交加。依稀儿面红苹果,暖贴娘腮玉梨花。”吴白匋活了八十六岁,可见这首绝句是他在暮年重温年轻美貌的妻子与活泼可爱的儿子的温馨画面时情不自禁写下的。

吴白匋还有一首《调笑令》是祝贺他的研究生李晓新婚的:“人面,人面,梦里花光曾见。半轮明月平羌,流照吴波路长。长路、长路,一缕红丝穿度。”小序云:“李晓贤弟,吴人也,求凰有年矣,去岁于役嘉州遇蜀姝杨中梅,初见似旧相识,通函半载,遂结丝萝。”词中的“平羌”指平羌江,河道迂回,风光绮丽,又称嘉州小三峡,是新娘生活的地方。“吴波”指长江下游苏州地区,是新郎生活的地方。此词虽为应酬之作,但是吴老对弟子结婚感到由衷的高兴,所以写得情趣盎然。

吴白匋与弟子李晓(左)、郑尚宪(右)

再如《梦扬州》的下片:“因念当时俊游,访玉软云温,露饮扶头。泪枕背灯,一寸横波频留。断肠别后成追感,写旧情,空满银钩。情未减,星辰昨夜,飞梦扬州。”所写当为他年轻时的婚外情。古代诗人写婚外情的名篇很多,解放后写婚外情的诗词公开发表的几乎没有。此词依据小序可知写于1936年,作者解放后编集时经过删节,仍然保留此词,显然不是一时疏忽,也许在词人看来,动了真情的婚外情也有值得留恋、值得肯定之处。

吴白匋也勇于在诗词中表达与众不同的感受。如《题自写梅》:“聚景官梅是病梅,画中古貌出盆栽。拳枝曲干蟠龙势,辛苦园丁捆绑来。”清人龚自珍作《病梅馆记》批评了文人画士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的审美观,特辟病梅之馆贮病梅,以疗之、纵之、复之、全之。他的文章颇受好评,并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但是盆栽“病梅”的状况,仍然持续不断。吴白匋不仅画了一幅“病梅”,而且还写了两首诗,客观地反映了这种审美现象,以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它至少说明事物是复杂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2、语言趋向通俗

吴白匋在《乙卯(1975)自剖诗》中说:“少酷爱长吉体诗,百摹不似。”可见他写诗是从学习李贺入门的,但是并不成功。经过反思,他在《学诗》诗中说:“转得多师益,于诗为杂家。”直到1981年他在所写《热云韵语·小引》中还说自己写诗“积习未除,时不免求深还晦,良自愧也。”这也表明他的诗歌语言是在通俗化的道路上不断进步的。

他早年也写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诗,如《下牛首山口占调冀野》:“笑脸团红一戳髯,逢人便道我卢前。松冈眇马依驴后,揽辔彷徨不敢前。”卢前(1905—1951)是吴梅的得意门生,著名戏曲史专家,多才多艺,被誉为江南才子,吴白匋与他师出同门,所以能用寥寥数笔就将其形象活画了出来。卢前谈锋甚健,却由于骑着一匹视力模糊的马而畏葸不前,正好形成鲜明的反差,颇得诙谐之趣。

改革开放后,他通俗化的步伐迈得更大,甚至将日常市井生活也写入诗中,如《偶成》:“帘外莺沉晓梦酣,春风依旧绿江南。无端邻媪唠叨破,入市归来咒菜篮。”此诗写诗人春梦被扰的懊恼,读者从中感到了烟火味。应当说诗人及其所作诗歌本来就应当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吴白匋诗词集》采用了旧体诗的形式,他在《咏“五四”以来诗词成就,次退之〈山石〉韵》一诗中说:“诗词谁云今式微,方与新体争高低。”“情真何怕守格律,赤骥千里口络鞿。寄语少年朗诵客,殊途自古能同归。”作者对“五四”以来旧体诗词成就作了充分肯定,而对新诗则一笔带过。后来他又写了首《率意为长短句题石林卷子》:“真性情出君肺腑,好言语沁我心脾,似清泉喷出朱砂底。广庭朗诵时,不识字人听得欢喜,记得容易。不依靠神话美丽,不卖弄哲理玄虚,不创造涩句怪字。总而言之,没有流行的可口可乐味。这样的新诗迈过了旧诗词。”题目称“长短句”而未写明词牌,在这里显然指新诗。诗中所使用的全部是现代汉语的词汇与句式,这是《吴白匋诗词集》中唯一一首新诗,并对新诗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此诗也可看出是吴白匋诗歌语言通俗化的一个标志。

吴白匋自书诗稿

3、多用小序与自注

因为诗词受到篇幅与格律的约束,力求用尽可能少的词语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与欣赏其所写诗词,吴白匋普遍采用了小序与自注的形式。该集共收诗词447首,其中有小序135则,自注200条。

小序多用于词,因为词牌不足以反映词的内容,所以有的小序实际上就是词的篇名,一般都会借以交代诗词创作色时间、地点、人物与相关事件。如《鹧鸪天·辛未除夕》《点绛唇·怀静农》《点绛唇·燕子矶看榴花》等。有的交代用韵情况与写作方法,如《梦芙蓉·次梦窗韵》《诉衷情·水谷夜行口占用飞卿体》《清平乐·题海秀〈江南花讯〉画册集梦窗句》等。还有的小序反映了创作时的心情,如《蝶恋花》小序云:“将去西湖,畅游山南诸胜,次日微雨,别意殊依依也。”有的小序还记录诗坛往事,颇有史料价值,如《瑞龙吟》的小序,因文长不录。由于小序为作者精心结撰,有些颇类抒情散文,如《霜花腴》小序云:“壬申(1932)九月,重游栖霞,风日晴懊,士女阗闉,避嚣,独往枯澗中,森壁交藤,冥冥无极, 每于石罅,听枫林落叶声。嗣登高峰,意益雄放,。磊霞赋诗二章,因亦次梦窗韵作。”

自注多用于诗。由于诗词常用典故,包括今典,有时没有注,读者往往弄不明白。如《追悼费克同志》的首二句:“发聋小调来茶馆,满意奇文出酒楼。”自注云:“解放前君谱《茶馆小调》暴露反动派,六十年代写电影剧本《满意不满意》歌颂先进服务员。”可以说只有在读了这条自注后,我们才对这两句诗有了真正的理解。

作者还在自注中介绍了一些文坛掌故,如《哭夏庐(胡小石号)师》自注云:“师七绝诗最超妙,自刘宾客入,参以谢皋羽(名翱),散原(陈三立号)先生见而叹曰:七百年来无此作也。”再如《赠萧平》自注云:“君善鉴别,而遭压抑,幸得徐邦达推荐,美国人以教授礼聘之,为数有名之博物馆鉴定藏品。”作为当事人,他在自注中提到的一些往事亦有参考价值。如《瞻园歌》“惜哉奇石北湖挪”句自注:“园旧有巨太湖石,传宋花石纲所遗,解放后移置北湖。”

吴白匋自书词

尤为可贵的是他在《乙卯自剖诗》的自注中对自己的文艺创作进行了反省。关于词,他谈道:“十六学词,模仿白石(姜夔号)、梦窗(吴文英号),解放后自悔吸阿芙蓉膏(鸦片)三十年。”复云:“亦学细笔画、小楷书,俱病纤弱,……与余词体相称。”可见,他在词作方面受南宋姜、吴两家影响至深,词风近婉约一派,几乎没有激昂慷慨的词作,诗亦如此。

《吴白匋诗词集》体现了南京大学文学院重视培养学生文学创作的能力的优良传统与成绩,是值得珍视的。


【相关阅读】
徐有富:程千帆先生为我改作业
徐有富:生活经验与诗歌欣赏
徐有富:“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乌”是乌鸦吗
徐有富:陆游为何一再吟咏姑恶诗
徐有富:“望南山”与“见南山”
徐有富:怎样鉴赏诗歌
徐有富:宋诗的理趣
徐有富:黄侃读书法举隅 | 附黄侃论学语录
徐有富教授谈读书:应有明确目的,敢于疑人不疑
开学紧急补货,这本论文写作秘籍你get了吗
《学术论文写作十讲》,不止教你写论文
这学期给你加三门诗学课,老师是程千帆
读书节特辑 | 来自“程门问学”的读书指导
同学,你大概对读书这件事有什么误解
需要多少知识,才能读懂一首《关雎》
【干货】怎样写读书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