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丨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科创赋能融合共生 让每个生命都闪亮

重庆教育 2024-05-10


重庆高新区首批科普基地之一、全国“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重庆市科学教育共建试点学校、重庆市教育学会科技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自建校以来,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上卓有成效。学校正从课程打造、资源嫁接、条件保障等几方面,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践行新智慧教育。




01

建构多元项目课程 搭建科学创造舞台


“大家知道土壤由什么构成吗?我们随处可见的土壤,有什么作用呢?”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培计划(2023)”县级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小学科学和数学)在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举行。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验素材,大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土壤的结构和特性。学生们在科学教师的带领下,纷纷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学习了科学知识。


这样热烈的气氛,在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的日常课堂上也时常出现。据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重庆高新区科协副主席陈伟杰介绍,学校始终秉承“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校训和“让每个生命都闪亮”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科创教育。



学校基于生本教学理念,提出“将C位留给学生”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六载南开、七彩星光、精彩未来”的课程建设思路,通过建立和优化多元的学科课程,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学校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将信息技术、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等学科融会贯通,建构了STEAM课后服务课程。学校的科学课程既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现场感,更重视学生从科技类课程中的获得感。


目前,学校已开设“科创+劳动”、创意魔方、机器人搭建、自然笔记等一系列科创类项目式课程,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自然笔记课堂上,科学教师前期会引导学生对动植物进行细致观察,了解特殊动植物的生长纹理与外形特点,形成初步的观察记录;中期结合3D打印机、激光切割等科技手段,带领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后期带领学生进行生态系统的构建。


在积木搭建课程上,低段学生能了解各个零件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进行简单的按图拼搭;中段学生以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为依据进行积木搭建;高段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针对问题进行创造设计和搭建。分阶梯式开展课程,更有助于学生的进步。


学校也充分利用楼道空间,引进光电无土栽培和盆景种植项目群,在“科创+劳动”课程中打造“星熠种植园”。每个班级都开辟了“种植区”,全校师生一起行动、深度参与,在观察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智慧的提升和劳动技能的养成。在无土栽培课程引领下,全校开展种植活动自然笔记大赛和无土栽培经验分享会,培养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坚持记录,在记录中寻找科学的规律,潜移默化实现师生思维发展,进而实现校本活动课程化、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种植活动的开展,学校绿化环境日益完善,学生劳动习惯逐渐养成,2022年3月,学校被评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


学校也积极推进、倡导跨学科学习。在与语文学科互通中,学生会撰写科学观察小日记、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编写科普小剧本。在与数学的关联和渗透中,学生可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几何图形对科学探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搭建模型等。将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地融合,有效帮助了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推进学生知识的贯穿融合与灵活运用。


除开设科学课程外,学校也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打通学科间的评价壁垒,并利用学校数据平台,分析师生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真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精准评估,为推进新智慧教育提供“科南”智慧和方案。



02

嫁接外部高级资源 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去年底,“重庆科技小记者”走进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为孩子们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重庆科技小记者”项目是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发起的青少年科技特色品牌项目,旨在汇聚青少年科普、媒体、教育领域专家,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重庆科技小记者”项目只是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科创领航,特色多元”特色品牌的打造路径之一。学校已构建“1+1+X”模式下家校学习共同体,将学校、家庭、社区和各种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协同推进。从“管理”到“治理”,该校更加强调家校社科创教育的多元参与,共同寻求学生可持续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和创造之路。


借势重庆高新区加快打造“科学之城,创新高地”的契机,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正与重庆高新区内众多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实验室等资源进行嫁接,共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学校结合多方资源,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和辖区居民参加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公民科学素养大赛和科普活动周等科普活动,丰富学生科普场景。



学校将高校优质的科普团队资源引进学校,长期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活动,搭建学生与名师对话的桥梁。重庆大学教授谢更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授何自容都曾在该校开展科普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同时,学校充分整合大学城优质的高校资源,带领科技兴趣小组走进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高校各大实验室现场参观,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在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师生可时常参与科普研学活动,前往重庆科技馆、重庆野生动物园等地进行科普访学,并通过自然笔记、科幻画、科技小作文、创新小发明等形式展示研学成果。


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学校整合家庭力量,成立了校级家委会,举办家长课堂等,架起学校与每一个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定期举办家校联席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为新成员代表颁发聘书,与家长一同推动教育特色多元化建设。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到家校社共建工作中,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做到热心关注、真心建言、精心组织、尽心参与、诚心交流,共育童星。


03

加强多方力量保障 护航学生科创天赋


科创小达人的成长,需要多方力量共同配合。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通过打造优秀师资队伍、提供多样化科学场域、配备充足科技材料等举措,呵护每一位学生成长。


陈伟杰作为校长的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科学教师。他坚持深蹲学校、深耕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科学课,并组建了一批优良的科学和科技教师队伍,有力推动了学校科创育人目标的实现。2019年至今,陈伟杰作为重庆市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演讲报告团专家成员,先后赴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和长寿区等区县讲学30余场,将科学传播思想与学校科学教育优良做法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陈伟杰校长也被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科协评选为“2023年最受欢迎科普讲师”荣誉称号。


通过教师培训,学校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校长室牵头的行政“推门课”、新教师“亮相课”和常态化评课、议课,时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每周定期开展的1~2次学科教研中,教师们分享经验、集体备课、共同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目前,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团队业务精良,现有专职科普人员6名。其中陈伟杰作为国家级优秀科技辅导员、高级教师、重庆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先进个人、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示范性项目授课专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和重庆高新区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对学校科技教育发展形成引领作用。其余科学教师也均是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本科毕业,长期从事科学教育和科技辅导工作。



得益于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对教师的悉心培养,2023年4月,学校在重庆高新区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刘美静老师也被评为“重庆高新区十佳科普使者”。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引发学生联想创造。在开辟科技空间方面,学校利用硬件优势,着力打造学生喜爱的科学空间。


学校已设立科学主题展区,利用墙壁、楼梯平台空间,安装互动科普设备、智能互动式机器人、安全教育体验式互动墙等,并在楼梯墙壁上设计科学知识、科学家元素装饰墙,让学生时刻沉浸在科学氛围中。


创客实验室则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器等创客工具,学校信息科技教师在接受系统培训后将这些设备进行使用,最终融入AI、编程课程等。学校以创客教室为依托,已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


学校也已建设“星动创客空间”“智慧炫场”等科创思维训练场,着力于“科创+美育”的系统建构,逐步搭建起师生学习、交流科学与艺术的平台。



在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每个实验室都配置了充足材料,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实验操作平台和创意作品展示平台、机器人创意活动和工程挑战活动器材、主题式活动工具套装等科学器具应有尽有,确保每个孩子在科学课堂上都能动手参与实验。


丰富的资源配置,为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结下了科学教育的累累硕果。近年来,学生们积极参加创意编程、优创未来、科普创新、科学素养等各级各类科创比赛,以睿智的科学思维主动参与、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取得优异成绩。


在重庆市第七届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学生在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编程教育中获得一等奖;学校一年级学生在重庆高新区机器人比赛中与四年级学生同台竞技,取得较好成绩。


下一步,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将深入实践重庆高新区“新智慧教育”1345整体智治,坚持数字教育观念,以公能教育为载体,培养“公能兼修、行学并重”小童星为抓手,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科技发布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习声回响 科教兴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