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新美术馆学系列讲座之十七] 差异性多元文化的“相互认识”——黄碧赫老师谈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
展览能将多样化的元素包容,无论它们来自哪里,汇聚在同一的场域,或许便可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认识。
讲座回放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腾讯视频观看《“第三世界文献展”?——重访“相互认识”(卡塞尔,1992)》讲座回放
“相互认识”展览现场,1992年
一、“卡塞尔文献展”、
“大地魔术师”与“相互认识”
“一方面,‘相互认识’希望以在地的视角深层挖掘每个地区特殊的文化政治背景,形成其现状的根源及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反对那些排除非西方艺术的传统和历史。但另一方面,试图将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艺术笼统的放在一起的‘总体性’观念似乎又冲淡了所谓的‘在地视角’。” 从这段黄老师对“相互认识”展览的简短评价中,可以找到本次讲座的几个关键:“在地”、“文化”、“西方现代主义”和“总体性”。
针对这几个词汇,黄老师借用与“相互认识”同期的“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和另一非同期展览:1989年的“大地魔术师”,通过这两个展览和“相互认识”的关联与比照来加以阐释。首先她提到的是“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以下简称“文献展”)。
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1992
投入巨大、模式成熟的文献展在当时已是久负盛名的艺术盛会。即便如此,针对各届文献展的批评之声也不曾减弱。而在黄老师看来:尽管文献展力图以展览的形式塑造和再现最新的艺术形态,但基于某些由来已久的政治文化因素,其始终有意或无意的在回避所谓“边缘性文化”。
这种回避来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的“中心主义”,当这种中心主义折射到艺术史之中,主流艺术观点中的“中心”便自然而然地向书写艺术史的地区靠拢,力图维持一套历史悠远的艺术正统理论,从而衍生出“边缘”,如亚非拉美等地的艺术,以及被意识形态所划分的,来自共产主义地区的艺术。
1992年,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杨·胡特将展览拉回“艺术自治”,以一种注重感官、审美、直觉,同时又将非西方地区的艺术排斥在视野之外的理念作为展览导向,这是对“艺术社会性”与“艺术多样性”的有意忽视。 “在新陈代谢小组组长艾·阿塔看来是一种回避,不单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激变问题的一种回避,而且是对欧洲中心艺术框架的固守。” 与之相对,“相互认识”展览的策展团队“新陈代谢小组”以一种开放的视角,用5年的时间在亚非拉三大洲二十国考察当下的艺术创作,最后以展览形式展示他们考察和研究的成果。比如说在中国大陆,他们通过批评家栗宪庭和吴亮推荐,选择了7位艺术家参加这个展。这与黄老师提到的“大地魔术师”展览很像,被称为“第一个全球当代艺术展”的后者从西方和非西方各选50个艺术家参加展览。“大地魔术师”透露出相当程度的“平等化”倾向,黄老师提到:“每位艺术家在图录中,都是两页篇幅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而且这两页还有一个地图,用一个点表示这个艺术家来自哪里,而这个点永远在地图的正中间,说明无论艺术家来自哪个地区,地区之间都属于平等的关系。”
二、“相互认识”展的特质
相较于文献展和“大地魔术师”,“相互认识”展览又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针对“在地”一词,“相互认识”邀请各地艺术评论家和研究者进行针对当地政治文化因素,以本地艺术发展为主题的写作,相较于“大地魔术师”忽略背景的平均主义,进一步凸显出实际的地缘政治与文化问题。
“相互认识”展览论文集,1993
在这样的努力下,“相互认识”试图为“边缘艺术”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寻求一席之地,促使他们关注那些文化差异的部分,并在展览中再现。针对这一点,黄老师提到:
“ 霍米·芭芭《献身理论》文章中提出了有两种再现文化的方式,一种是叫文化多样性,另外一种是文化差异。他说: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思维、经验、知识的一种再现,多样性则是对既有的文化和习俗的一种承认,它将文化保留在一种特殊集体身份的,乌托邦神话的记忆中。”
因此,如果说文献展是对艺术多样性的回避,那“大地魔术师”便是在“文化多样性”的范畴内,对“文化差异”的回避。而“相互认识”当然更偏向“文化差异”。
最后是“总体性”,关于这个问题,黄老师参考了唯一到现场的艺术家——吕胜中先生一本随笔集《走着瞧》中的记述,并引述了书中的一段话:
“介绍艺术家时,中国排在台湾、香港的后面,我愤愤不平,但还是打着精神站上台去,偌大个中国站在这里的就我一个人,使我显得很冷清,我低头问自己,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可以自己出钱让艺术家站在这里,这是国家脸面,我的脸面却这样的通红通红,我这是怎么了?一种国家的情节为我系上了如此繁杂的心里疙瘩,谁为我系上的,谁又能为我解开?”
在黄老师看来,“相互认识”的理念恰好切合了印度裔文化批评家斯皮瓦克(Gayatri C. Spivak, 1942-)所提出的“策略性的本质主义”,即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以集体的代表性实现一种自觉的主体效应”以达到所谓“第三世界集体的政治动员”。这样的整合便是“总体性”的倾向。然而,它一方面忽略了国别文化间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刻板的划分并不完全贴合实际。例如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划归为一,或是与香港台湾并置,这些潜在的去差异化是集体策略的弊病之一。
图左:吕胜中《走着瞧》,2000
图右:吕胜中《四面壁》,“相互认识”展览现场,卡塞尔,1992
小结:“相互认识”展的意义
在最后的总结部分,黄老师指出:在当时语境下,“相互认识”展的首要意义是作为文献展的“反话语”,通过引进非西方国家的地区的当代艺术,不仅打破了文献展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叙述和排他性的国际主义,而且也暴露第九届文献展对于当时时代政治文化激变的无力回应。
“相互认识”为我们揭露了一种区别于中心主义和简单的“多元文化”的“差异化”模式。在它之后,展览的模式不断往“去中心化”迈进。随着非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如今再回顾“相互认识”这样的展览,无疑为我们考证这段艺术转变时期的种种现象,探究其内在动因提出了一个新的,有趣而实在的理解方式。
文字整理:李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