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头小熊告诉我们:欧洲并未没落

叶克飞 欧洲价值 2021-08-02

帕丁顿熊眼中的伦敦,已经不是探险家时代的伦敦。


撰文〡叶克飞

《帕丁顿熊》电影剧照


每逢年节,数年前的电影《帕丁顿熊》都是家里俩娃的保留节目。这部温情脉脉的电影,不但适合孩子,也如同寓言。


这些年来,总有人唱衰欧洲,2008年的欧债危机后尤甚。许多人不管懂不懂经济,张嘴就是一串名词,最终结论则是“欧洲没落”。这种判断基于经济,基于许多人的GDP情结。当然,也基于许多人对欧洲的直观感受,“没有高楼大厦”、“房子太旧”、“道路狭窄”和“没有夜生活”这几项,在许多人看来可算是欧洲“落后”的明证。


但经济衰落的判断指标是不是仅有GDP?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二战后,西欧老牌强国们很快便发现,在二战中元气大伤的自己已无法与美国争夺话语权。


那时的美国确实有着巨大优势,它没有历史羁绊,可以在制度上进行各种创新,甚至可以用老欧洲人看起来有些粗俗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许多欧洲人无法容忍的是,在己方的意识形态世界里,引领者居然不是文艺复兴以来的贵族传统,而是远在美洲的粗俗草根。


所谓欧洲没落的说法,其实从那时便已开始。但我还是喜欢欧洲,就像我喜欢法国新浪潮多于好莱坞,喜欢欧洲小城多于大都市那样。有人说欧洲如今的宁静和慢悠悠的节奏是因为没落,我却认为那是骨子里的从容。从这一点来说,欧洲远未没落,其文化传统与精神,仍是这个世界的宝贵财产之一。


《帕丁顿熊》也许是个例子,它缺少迪斯尼式的华丽,也没有美式戏谑和奇诡情节。甚至在很多时候,它就像帕丁顿熊的脱帽敬礼一样,有些古板局促,但却温暖。那多雨的伦敦,即使昔日荣光早已逝去,但仍有优雅从容的一面,在缓慢中固守过去的一些东西。


《帕丁顿熊》电影剧照


早在1958年,帕丁顿熊的故事便已问世。BBC电视台的一位摄像师在帕丁顿车站买了一只玩具熊,作为送给妻子的礼物。后来,他用十天时间创作了《一只叫帕丁顿的熊》,电影中那个待在失物招领处外,坐在行李箱上的场景即由此而来。


这个孤寂场景也是电影中最让我心动的一幕。谁能把这只小熊领回家?它有礼貌,但稍嫌木讷,它一脸呆萌,但对世情一窍不通,它是一头熊,但没多少力量,固然不太有害,但貌似也无用……在功利化的成人世界里,它仅仅是一个萌物,但似乎不可能成为家人。


这样的场景,好莱坞和迪斯尼当然也有许多,它们甚至更懂得如何煽情,可是,它们能创造出“淫荡”的泰迪熊,却无法创造出彬彬有礼的帕丁顿熊,无法在不做作的状况下渲染那老派绅士的姿态。


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伦敦的宣传片,泰晤士河两岸风光与灯火,连绵的阴雨,都是典型的伦敦标签。当然,还有泰晤士河旁的伦敦眼,蓝色钢索的伦敦塔桥,以及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城市,有礼貌的一面,也有拘谨和冷漠的一面。无论是小熊还是现实中的外来者,想必都要有一个融入的过程。


所以,小熊刚刚抵达火车站时,尽管频频脱帽致礼,但拥挤人潮中并无一人为他停下。但温暖同样存在,这是欧洲文化里的两面,就像特吕弗的《四百击》,一面是淡淡的疏离和忧伤,另一面则是温暖。在电影中,白金汉宫门口卫兵的片段是这两面文化的最好体现,前一个卫兵收留了小熊,让它在门岗下避雨,并在自己的帽子里取出了汉堡、咖啡等各种食物,给帕丁顿熊充饥。但这个温馨幽默的片段并未持续多久,当卫兵换岗时,下一个卫兵就第一时间将小熊赶走。



《帕丁顿熊》电影剧照


剧情并不复杂,贯穿故事的阴谋冲突也显得小儿科,更多的还是笑声。尽管伦敦阴雨连绵,可布朗先生的家却装修雅致,以暖色调烘托温暖氛围。对于家园因地震被毁的小熊来说,这当然是一个理想中的家。但被接纳注定需要一个过程,布朗先生习惯于以数字评估风险,曾经嬉皮、疯狂的他在有了孩子后变得谨小慎微,布朗夫人则保留着一颗童心,成为最早接纳帕丁顿熊的人。加上青春自闭但有语言天分的女儿,热衷科技调皮捣蛋的儿子,这个组合也许不是典型的英国家庭,但却自然流露出英国味儿。最终,固执的布朗先生也接纳了帕丁顿熊,一家人与帕丁顿熊在火车站失物招领处前的初遇也因此呈现出象征色彩——布朗先生曾经拥有但早已消逝的冒险精神,终于在帕丁顿熊身上寻回。也正因此,片中才有那句“我们家需要这只熊”。


许多影评人选择从意识形态角度解构《帕丁顿熊》,认为它流露着殖民色彩。开篇的白人冒险家在南美森林里发现了会说话的熊,教他们吃三文治,就是西方文化对美洲大陆的侵袭,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巨大版图的展现。但这位冒险家出于人道主义,并没有将熊制为标本带回,但在地理家协会的其他人看来,动物的唯一价值就是制成标本,它们仅仅是人类进行研究、认知世界的工具。因此,地理家协会开除了这位冒险家。冒险家的女儿目睹这一切,一心为父亲雪耻,成为“标本狂人”,并因为打算将帕丁顿熊制成标本而成为片中反派。当然,她未能如愿,因为如今是动保时代,殖民时代早已远去,当年曾被纳入日不落帝国殖民体系的地区,如今早已独立。


这种解构当然有道理,帕丁顿熊的原著诞生的年代恰恰是西方中心说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动摇之际,作者让这个萌萌的动物从南美大陆偷渡而来,也属顺应时势,有普世价值的一面。但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固有的骄傲,仍在故事的冷暖之间隐现。所以,帕丁顿熊需要穿上人类的衣服,需要每天洗澡,需要在洗澡后使用吹风机……


《帕丁顿熊》电影剧照


这是一头来自异乡的熊漂洋过海寻找庇护者的代价,但南美大陆与英伦三岛之间辽阔海洋所形成的鸿沟,却也这样被成熟的帕丁顿熊抹平。它的象征意味同样明显,毕竟,海洋是近代以来欧洲文明崛起的关键,它曾经意味着冒险、征服与商品输出。正是因为控制了海洋,才使得欧洲历代强国得以扩大自己的文明体系,其中尤以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为甚。


但欧洲的衰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海洋,先是航空业的发展,其后是网络化时代,海洋不再是最主要的交通载体,文明很难继续通过海洋辐射。于美国而言,世界是平的,它可以尽情获取科技产业带来的变革和红利,可对于欧洲而言,它失去了海洋,也失去了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从经济角度而言,二战后的欧洲便已走上下坡路,尤其是在美日崛起的强烈对比下。因此,经济困境也许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延续,程度的深浅仅是一时。


另一方面,欧洲在二战后的自省,在我眼中非但不是没落,反倒可算是进步。欧洲的哲学体系有着悠久传统,古希腊的理性思辨光辉从未消散,黑暗中世纪后的文艺复兴再度擎起理性思辨的大旗,一代代欧洲哲学家通过思想重构与批判,使得欧洲文明重新焕发光彩。两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惨痛和并不美好的当下,欧洲人继续选择自省与批判,并将哲学思辨融入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尝试。欧盟的无国界即是成果之一,若追溯向上,你可以从“如何避免战争再度发生”的议题中找到一些线索。


所以,帕丁顿熊眼中的伦敦,已经不是探险家时代的伦敦。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商务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全世界都不希望这个神童长大,于是他像孩子般与世界对垒

在欧洲陷入绝境时,他记录了所有丑恶、杀戮、欺骗与不安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

今日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