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只有一个郗晓波
世上只有一个郗老师
屠呦呦是三无教授,获了诺贝尔奖,郗晓波是三无教师,可在山西高中语文界人人皆知,想来他在三无之外至少也不乏“三有”。
郗晓波老师的《咏人物:语文有情怀》要出版了,托我作序,我有点受宠若惊。郗老师长我一轮,不论是年龄资历,还是学养德行,都堪为师长,觉得由我作序,怕是要辱没了他的作品,于是连连推脱。郗老师一再嘱托,于是不好推辞,可是又内心惴惴,思忖良久,竟不知如何下笔。阎纲读了孙晓玲的《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后表示很喜欢,写了篇文章——《只有一个孙犁》,我很是感喟。回想自己在中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接触了好多优秀的语文老师,总觉得郗晓波老师实在是与众不同,现在要为他的新书作序,这种感觉越发强烈,于是仿阎纲老师的题目,就叫《只有一个郗晓波》。
初识郗晓波老师,是受张春莲老师之邀,给省里命制试题,我俩住一个屋。郗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姿挺拔,气度不凡。一来二回,知道郗老师最初是师院体育系毕业,工作后又上了教育学院中文系,改教语文,方才印证了最初的印象,怪不得郗老师看起来身板如此健硕。后来郗老师说我是语文老师里最喜欢体育的,不曾想他自己是体育老师里最喜欢语文的,竟至于中途易辙,教上了语文。郗老师没在重点中学呆过,不像我后来忝列名校教师,他的电子邮箱地址是“阳泉三中郗晓波”的首字母,他曾经质疑我学生的习作是不是抄袭的,直到退休后辅导了省城几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才告诉我,“学生里真有人才”。自然郗老师头上也没有炫目的光环,什么“特级教师”、“全国模范”之类的一概与他无缘。这样说来,一非中文科班出身,二没名校执教经历,三无模范特级名号,郗晓波是地地道道的三无教师。可他还要出书,让我不禁想起来赵太爷质问阿Q的话:“你配姓赵吗?”,于是想问郗老师:“你配出书吗?”继而自问:“你配写序吗?”笑过之后,倒觉得我和郗晓波老师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了。
屠呦呦是三无教授,获了诺贝尔奖,郗晓波是三无教师,可在山西高中语文界人人皆知,想来他在三无之外至少也不乏“三有”。
郗晓波老师嗜书如命,博闻强识,勤于思考。中学老师收入微薄,花钱自然吝啬,可郗老师每次来省城出题、讲座,必到之处一定是尔雅书店,所获薪酬自然一倾而空,甚至还得贴点老本。他家里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充栋”是一定的,何况一位中学老师能有多大一间屋子,“汗牛”倒未必,因为现在人不再用牛车运输了。和郗老师聊天,总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这倒不是郗老师有意卖弄或是掉书袋,实在是他读书太多,无意间自然流露而已。读书多的人不在少数,能思考的也不在少数,但我敢说,忙碌疲累的中学老师里读书和思考像郗老师多的一定很少。
郗晓波老师是能教得了书的。过去好多语文老师,上课只是照着教学参考书念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那一代老师自己也是被时代耽误了的一代。现在的语文老师能选个题,判个卷,讲清楚答案的是认真负责的老师;能研究考纲、命得了模拟题,提得了学生分数的是好老师;能做得了公开课,赚几个荣誉,发明几种教学模式四处搞搞讲座的,自然就是名师专家了。郗晓波好像不是这样的好老师,也不是这样的名师专家。龙应台曾说:“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郗老师的课是能教你认识“空”的,他的课超越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范畴,他教的是真语文。他的睿智犀利,他的冷峻批判,他的孤傲狂放,常常让你神思专注,欲罢不能。做郗老师的学生自不必说是幸福的,聆听过郗老师教诲的年青老师也是幸福的。一位青年教师在一篇《狂人郗晓波》里描述了郗老师留给她的印象:“初见老师,肤色黝黑,不苟言笑,面挂秋霜;三日之后,再观老师,玉树临风,儒雅俊朗,傲然如兰。”并且说:“他的人品,他的文品,他的教育理念,都是值得我翘首仰视的。”
郗晓波老师也是能写得了文章的。一个人喜欢阅读与思考,吸纳太多,总得释放。他的杂文诙谐幽默,常常入骨三分,《臭臭教师》(杂文集)臭了当今教育界的诸多乱象,也把自己臭了进去,引来一些人的嘲谤,但他不在乎,这就是郗晓波。他有关故乡苇泊村的系列散文,情谊绵绵,仿佛那个时代、那方山水、那种别样风土人情的流动画卷。他的小说《一泡尿的故事》令人捧腹之余,也引起人们对当下教育深深的思考。当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写的最多的还是有关教育教学的诸多思考与感悟,课堂实录、备课札记、评课笔记、习作指导、下水作文、试题评析、教学论文,零零总总,几百上千。
这回郗晓波老师要出版《咏人物——语文有情怀》,书中吟咏的一百个历史人物全用七言律诗写成,看来他除了写得了文章,也写得了诗歌。钟嵘在《诗品》的序文里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以郗老师打小对诗歌的痴迷,哪一刻心血来潮,即便自娱自乐,吟得几首借景抒怀或是托物言志的律绝也非难事,但为语文课本里一百位历史人物各写一首七律却非易事。评价历史人物见仁见智,若要持论公允,唤起读者共鸣,须得评价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有独特的视角,更得有雅量高致,甚或与历史人物做旷世之知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郗老师自然算不得大家,但这一百首诗,每一首都真实、真诚,流露着真情,令人扼腕感喟,唏嘘长叹。
学者王兆鹏说:“文学本无新旧之分,遽分新旧,皆因人力所致。但一分新旧,则宠辱随之,如杜工部诗云‘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其实,诗文无论新旧,只在表情达意而已。七言律诗这类旧体诗并没有如先驱们所批判的那样成为被时代抛弃的旧事物,它没有老,更没有死。旧体诗既有无数的创作者,更有广泛的接受者,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即为明证。郗老师在书的自序里自谦他的诗是“拟律诗”,我倒觉得这些诗音韵和谐,合乎律诗的要求,只是一百首全用七律略有遗憾,若是能用到中国古代的各种诗体,甚至现代诗歌,或许对老师、学生更有补益。当然,我揣度郗老师更多考虑了体裁的划一,难免有所割舍。至于诗作后面为每个人物加写的袖珍评传,可谓本书的又一亮点,尤其对中学生阅读和鉴赏大有裨益。评传部分选材精当,亦庄亦谐,趣味横生,突出显示了郗老师一贯的语言风格,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里感叹: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郗晓波老师生病后的一段时间不常执笔,也不去打理博客,甚至少与外界联系,有限的几次通话,我能觉得出郗老师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他的教学生涯,他的人生历程有太多令同行和学生羡慕的曼妙风景。毕竟“只有一个郗晓波”。
书序作者:高云
山西省实验中学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
书作者:郗晓波
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成员,“阳泉市十大藏书家”之首,曾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教学理论书籍近20部,著有《臭臭教师》《涓滴集》《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
别样语文,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行于思,栖于诗。
语文之旅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关注“水先生的语文生活”,开启语文新旅程。
“语文拓展课”系列三本书,可到当当网、山西教育出版社天猫店折扣价购买。也可进入“水先生的小书屋”原价购签名版。
张水鱼《巧解读:语文有意思》
李国锋《加点料:语文有故事》
郗晓波《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水先生的小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