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人 | 张春莲(作者:郗晓波)

2017-10-25 郗晓波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胡兰成《今生今世》开篇有语: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


 

为人尚朴实,

治学求严谨。

胸中有静气,

笔下无俗尘。


读陶渊明的《停云四首》,有三句诗很感慨,一句是“岂无他人?念子实多!”另两句是“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译成白话即“不是没有别人可以交往,但是对你的思念总是最多!”“人们常说,太阳月亮一直运行,永不停止。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够与好友相聚,尽情倾吐平生的志趣呢?”因了这些许感慨,我写了关双全、杨东俊、张同兰等几位好友的印象记。有老师就跟帖希望写写张春莲老师,我一直心有所动但笔未有所动,为什么呢?胡兰成《今生今世》开篇有语:“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在胡兰成看来,尽管“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桃花)亦依然简静”。张春莲老师的简静亦是很难刻画的,尤其山西的语文老师很熟悉张老师,若画得稍稍走样,就容易被大伙儿揪住瑕疵。当然,我画的只是我记忆中的张老师,并不妨碍你印象中的张老师。

 

张春莲老师是典型的知性的女子,她脸型瘦削,总是留着烫过的蓬松短发,很清爽干练的样子;有时候很容易联想到《诗经》的句子,“静女其姝”,想象她年轻时的模样一定很清秀很娴静。世事纷扰,难得安静的时下,张老师身上呈现一种异于世俗的静气,这种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而是一种长期积淀,一种人文修为的外化,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点点滴滴,时时处处,润物无声。无论什么时间见到张老师,她总是衣着得体,举止简静,亲切随和,即使如今年届耳顺,却也没有龙钟模样,仍是静雅的书卷气质。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潜藏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知识可以假装,通常假装一晚上有可能穿不了帮;但气质没法假装,一分钟都装不了。故而,女人的气质是需要沉淀人生阅历和丰富知识的。

 

现如今学校一片姹紫嫣红,但很少有能经常与之静心谈论书及读书的女老师。张老师是一个书迷,就像天天要吃饭天天要喝水一样,读书是张老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件事,如果成了生活方式,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就无法放弃了。和张老师在一起,书与读书是一个常谈的话题,她经常给我推荐一些她刚买的书或正读的书,或给我邮箱里发一些她读到的精彩的锐利的文章。读书不难,难在坚持,许多老师读书伊始决心做哥伦布,要在书海里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结果还远望不到好望角就放弃了。其实坚持一样东西无非与你想做的事情有关,想做的事情往往与梦想有关,张老师是个有梦想的人,故而她能静下心来活到老,读到老。她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清晰的逻辑思维,条理的语言表达,正源自坚持不懈地读书。我们现在的教学研究总被灌输各种各样的教学奇招,到头来发现都是一些套路或招式,实际使用效果寥寥,原因即缺少读书的功力。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是看得见的,只要随便浏览张老师的博客,就可看出张老师花在读书写作与教研上的时间是很多的,读读她最近博客上的文章,《语文教师也应该是“写作者”》《书里有你,也有我》,可窥一斑。

 

我诌一小诗形容张老师:为人尚朴实,治学求严谨。胸中有静气,笔下无俗尘。在认识张老师的将近20年中,我们年年都要在一起或命题,或讲座,或编辅导教材等等,张老师就是我们活动的负责人,也是学科的带头人,但张老师从来不以为自己是个领导,然后开会坐在正中间布置一下任务,自己喝喝茶看看报,等着把大伙儿弄好的东西随便看看,再指指存在问题,提提改进意见。她总是静静地埋首书桌戴着花镜认真读着写着,不张扬,不浮躁,从来不搞那些虚张声势的事儿。到底是受过毛爷思想陶冶,她无论做什么事儿,也总是本着亲自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譬如命题,工作再忙,也要坚持命制一部分;讨论试题时总是很尊重我们几个的意见,绝不会一意孤行一言九鼎地拍板:大家不用争论了,就按我说的定稿啦!她是按照毛爷的教导办事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教学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我最佩服张老师那种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熟练的业务能力。譬如我们每年都要命制几次试题,我参与命制人教版的模块试题,命题时已经是小心谨慎,校对时更加一丝不苟,每份试题必校四五遍,自我感觉已达朱光潜所言“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境界。但只要张老师眼睛一扫描,没有一次不扫出问题来,她像一经验丰富的老神探,任何一点儿蛛丝马迹都逃不脱她的眼睛,那是她几十年严谨治学刻苦磨练出来的一种职业敏感、专业素养。这种素养在举手投足之间,在形体和气质上,都有着深深的烙印。某次张老师因事没能出题,再三叮嘱我们要认真,我们几个都拿出向毛爷保证的决心:坚决完成任务。结果,人教版模块题出了两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考后我很惊讶,不可能啊,是否排版搞错了?张老师拿出我签字的样题来,我无言以对。张老师的心情恐怕如鲁迅先生所形容: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我本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张老师每审一次稿子就挫伤一次我的自信心哦!

 

教研室常常给人一种养老院的感觉,每天没多少事儿,顶多到学校转转,听几节课,扯几句淡,走人!尤其年轻人进教研室,人生还没有奋斗就开始养老啦。但张老师在省教科院却是大忙人,50后那种勤奋、坚韧和执着,在她身上体现的很突出。譬如命题,每次她都会工作到子夜之后,第二天黎明即起,等大家早饭后准备接着昨晚的活儿继续干时,她总是说:我昨晚上已经把那几个问题改完了,或我昨晚已经校对两遍了等等。对教育,对教学,对课改,张老师都拒绝喧哗,坚持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研员,她既从过“教”,也坚持“研”,是典型的两手抓,两手都过硬。因为“教”是“研”的基础,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会使教学研究比较隔;而“研”是“教”的升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会使教学效率降低。有次省研讨会,中语室的顾之川专家与我说:老师多不喜欢听我们的报告。专家长于讲大道理,大道理当然很有道理,然而大道理里面如果没有柴米油盐这些小东西,再大的道理也没人喜欢听。张老师常常到学校作报告搞讲座,很受老师们欢迎,因为有思想、接地气,有效果。

 

 如今教坛中喜好自封大师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稳固自个儿大师地位的最佳方法就是混进各种各样的评委队伍里,名利双收,这个不用细说,你懂得的。张老师当各种各样评委的机会多了去啦,但她一直歉收。她曾坐过高评委的椅子,有老师百折不挠死缠烂打地要攻破张老师家大门去意思意思,甚至到了她家楼下反复揿门铃,张老师充耳不闻闭门谢客。也有老师把那点儿意思通过亲戚的亲戚熟人的熟人意思到张老师手里,事后张老师又自费邮资把那点儿意思完璧归赵。张老师是对自己高度自律的人,就算如今世间变成一大片淤泥,她也不会选择做泥鳅而选择去做莲花,名如其人啊。譬如我们几个长年在一块出题、搞讲座、编练习册等等,张老师的收支账目透明如刚擦拭过的玻璃,她绝不会多占一分钱的便宜;如果有1000元钱三个人分,张老师必定拿300元,我和张同兰老师各拿350元。张老师是女人中少有的对钱看得很开的人,这一点很像仗义的爷们。

 

对待青年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到一位教研员的声望和口碑。作为省级教研员,张老师在奖掖后学、提携晚进上具有高尚品德,她总是静静地默默地在后面为青年教师攀登做教研推手,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就拿我们阳泉的青年教师来说,2008年省青年教师大奖赛上,张老师发现了阳泉一中的青年教师张一鹏很有读书的底子,知识丰富,思想犀利,推荐其代表山西省参加第三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张一鹏执教《我与地坛》一课,荣获大赛一等奖。2012年山西省中语会第九届“金钥匙奖”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张老师发现了阳泉荫营中学青年教师王炜民,见解独到,风格幽默,推荐王炜民代表山西省参加2013年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王炜民执教《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一课,荣获大赛二等奖。之前张老师并不认识这两人,他俩做梦也没想到能有机会参加全国大赛。张老师是现代版的杨敬之,“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她不但发现人才,还尽力帮助他们,当帮助青年教师攀登高峰时,张老师也已经接近顶峰。

 

张老师经常介绍我是“山西省著名语文教师”,我从非著名语文教师成为著名语文教师,是张老师像考古专家一样把我挖出土的。1997年山西、江西、天津成为国家教育部第一轮课程改革的试点省份,那年张老师举荐我参与课改示范课,使我在省级平台上初露锋芒。1999年省教科院搞“三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工程竞赛”,我是全省唯一的三项都获一等奖的教师,张老师赞我很有悟性,是山西高中最有才华的语文教师等。这些溢美之词让我也很虚荣了一把。1999年、2000年张老师邀请我为省高考研讨会作专题报告,以至后来多次参与省教科院的各种教研活动,经常在大会上露露脸,故而与山西的高中语文教师混得有些脸熟了。如果没有张老师搭建这么高的平台,我这个普通中学的草根教师再有功夫,也不会在省里著了名。中国命相学中很讲究贵人之说,张老师就是我命中的贵人,在我专业成长的路上一直给予我大力扶助。

 

 我曾三次参与市里的特级教师评审,三过其门而不被入。张老师很替我不平,说我是无冕之王,是比特级还特级的特级等等。其实,看网络近年曝光,连铁道部高官张曙光两度“跑院士”,花了2300万元还没弄成,何况我辈对领导吝啬如老葛朗台呢!特级教师并非学术拔萃教学优异者就能当选,很多时候是背后力量的较量,我背后只有自个儿的影子,故而也犯不着去挤座位,戴桂冠,装扮成学术大师的样子自娱自乐。契诃夫说过,上帝会给每个人一块糖吃,你要做的就是安静地等着领那块糖。既然上帝不准备给我那块糖吃,我自个儿也用不着把吃那块糖当成负担。当然,张老师说我是著名语文教师,是无冕之王,就像大伙儿有时称我是“专家”“名师”一样,算是民间人士对我教研努力的一种肯定罢,我很高兴,有时候感觉颇像陶渊明被民间送“靖节先生”的世号一样牛。

 

李白有一句夸赞谢朓的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我想,用张老师的名字替换掉谢玄晖,这句诗也很恰切。“澄江静如练”,“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静水流深,那是一种存在于心底的自信,一种充满了力量的平静。能静者“深”,哪怕人世间喧哗绚烂得“散成绮”,那澄澈的江水依旧静静地自然地流淌……

(张春莲老师近照。文中插图均张春莲老师摄)

必要的介绍

张春莲 山西省前任高中语文教研员。著有《岁月里一弦清音》。作者郗晓波,“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成员,“阳泉市十大藏书家”之首,著有《臭臭老师》《咏人物:语文有情怀》。

相关链接

书序|这一个语文人

书序|一个人的城池

水先生|朱水明老师

水先生丨记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崔学星

郗晓波说 | 卖桃的不说自家的桃酸

下  笔  如  有  鬼

书评丨鄢文龙:行云流水,鱼游濠上

郗老师曰|我是这样批作文的

商榷|郗晓波:是谁在为农村考生鸣不平?

说说看,为什么如今的教师家庭学霸多?

好书推介|张春莲散文集《岁月里一弦清音》序

小屋,蓝色的

语文有故事/有意思/有情怀

欢迎关注

别样语文,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行于思,栖于诗。

语文之旅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关注“水先生的语文生活”,开启语文新旅程。

水先生的小书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