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压力下,如何做出好特稿?|谷雨沙龙
今天的特稿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理解世界的一套方法论。
撰文丨刘青松
出品丨
今天,我们如何做好一个稿子?6月29日,谷雨沙龙,读者在“单向空间”挤得满满的。
谷雨实验室资深作者袁琳提出了自己的标准:第一,必须是一个好故事;第二,有丰富细节;第三,有延展性;第四,有多元化视角。
台下有人点头。
《智族GQ》资深报道编辑康路凯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一个好故事,并非想像中那么重要。他看到美国同行的一些特稿,“你说是评论也好,个人化的表达也好,散文也好,同时融入到一块儿,有点四不像,如果说是一个好的故事,有点太薄了,但它带给读者的综合冲击和体验,完全不亚于一个精彩的故事”。
《智族GQ》资深报道编辑康路凯
面对这个问题,《人物》杂志记者张月、故事硬核编辑王天挺、故事硬核作者葛佳男各有心得。
张月觉得,要筛选信息,为特定人群推出他们想看的内容。王天挺强调,今天的特稿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理解世界的一套方法论。葛佳男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共鸣:特稿不是写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这是个变动不居的世界。
“社会的结构,生活的方式、交往的方式,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写作的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谷雨高级编辑金赫说,他更重视新型的选题。他认为,整个书写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模仿的历史,对文本的感受在不同的时间被不同的表达方式激活,所以要找到那种最新的表达方式。
2019年3月,谷雨奖获奖作品《陶崇园:被遮蔽与被损害的》中,葛佳男写了一个学生自杀的故事。主人公不在了,做外围采访时,葛佳男把每一个采访对象视为独立的主人公,努力去理解这个人,而非仅仅将对方作为功能性角色,在理解采访对象的同时,去理解他们跟主人公的关系,他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他们在整个事件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在这样的维度下,葛佳男发现了解释“事情如何发生的”不一样的东西。
葛佳男分享了她采访中的一个深切体会: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好的特稿,意味着从中更能理解他人,理解世界。
故事硬核作者葛佳男
康路凯也写过一个自杀的年轻人的故事,关于青年导演胡波生前面临的内外困境。这个让他兴奋的选题的操作,一度陷入困境——穷尽所有努力之后,他被两个最重要的采访对象拒绝。
主持沙龙的搜狐《极昼》主编王晶晶问,在采访过程中什么时候开始“触碰到这个人”,康路凯坦承,自己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没有见到最了解胡波的人,不过,他找到了最打动自己的东西:胡波留下的手机里有一篇文章的截图,文中讲的是当年刚到北平的沈从文尚未成名,贫寒交加,郁达夫去看他,拿出五个银元请他吃饭,临走时把剩下的三个多银元留给他。“胡波是不是也期待一个年轻人刚刚起步的时候,能够得到前辈的帮助?这种向往很美好,我也想表达,想通这一点之后,才能把文章写下来。”
在《胡波:一个自杀者的传说》结尾处,康路凯写下了郁达夫对沈从文的临别赠言:“我看过你的文章。你要好好写下去。”
搜狐《极昼》主编王晶晶
王晶晶感慨,有时候做稿子会陷入一种绝境——想尽力挖掘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却忽略了情感角度或者“事情如何发生的”信息增量。
采访作家麦家之前,张月为了挖掘信息增量,看了几十万字的资料。她决定从麦家的父亲这个点入手。麦家曾在之前的受访时说过,他的父亲像个暴君,不过张月发现,出现在麦家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要复杂得多。
当张月和麦家聊起他的父亲,他两眼发红,走出去抽烟,15分钟后才回来。回忆父亲,他有些抗拒。张月并没有放弃,她知道,“一般来讲,采访对象抗拒提到的一些东西,一定是他的困境和矛盾所在”。
稿子写完后,张月给麦家打电话确认细节,提到其他报道的普遍说法:麦家通过写作与自己的痛苦和解。麦家对她说,人生有些东西,他可以直面,但永远不能和解。张月在原来的写作思路基础上加了一小节,写成《麦家:战争旷日持久》,关于一个人没办法与自己的痛苦和解的故事。
《人物》杂志记者张月
故事的元素足够多,是袁琳看重的一点。她写《卷入女儿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故事里包含了多重势力的对立,以及对于善与恶的理解。在编辑部讨论这个选题时,他们很快判断这是一个最新类型的选题。他们不是像同行操作的那样,关于一个具体的法律问题的讨论,而是在更大层面上,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产生对话,只是表达在一种高度紧张的冲突中。
点赞最多的一条读者留言说:“事情发展到现在,或许真的无关乎‘耽美’这类话题的刻板印象标签,而在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以人为基础去尊重彼此。”
为什么人家可以写得那么自由?看完何伟一篇自如切换叙述人称的新稿,王天挺不由感叹。
王天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编辑部开会,记者说自己的采访细节,说得活灵活现,而稿子写出来,他说的那些动人的东西往往就没了。这是怎么回事?王天挺意识到,这跟“向古典结构致敬”的写法有关系——虚张声势的框架,往里面塞一个很好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各种大词。采访过程中,记者对人或事的感知、判断每分每秒都在更新,而写作时需要得出一个干枯的结论,并没有写出发现这个结论的过程。因此,读者怀疑,作者痛苦。
故事硬核编辑王天挺
好特稿一定要有完善的古典结构吗?王天挺认为,这类观念是更新、发展的。一个有活力的特稿作者,要从其他领域吸收养分,比如从电影《教父1》开头的场景中学写开篇,从小说中学习运用自由间接引语,从真人秀节目中学习对人物的呈现。
“我”视角的运用,作者的在场感,在近年来的国内特稿写作中出现得越来越多。王天挺肯定了这样的方向:“记者为什么对这个人、这件事感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要把它展现给读者。原来的做法是我替你看,把这个人、这件事还原出来,你相信我的判断;现在是我带你看,我带你去了解这个人、这件事,展现我跟人交往的过程。这在媒体权利上是合适的,不容易过滤的。”
康路凯的《谎言与孤独:一个HIV感染者的维权之路》,基本是用作者视角串联起来的。因为故事并不是特别曲折,题材涉及个人隐私,拿到的料也不是特别多,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康路凯没法下笔,后来他找到了灵感。他发现,自己和主人公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对方展现出来的言行特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信息。
谷雨高级编辑金赫
作为编辑,金赫思考得更多的是,怎么把一个好故事推给读者。他认为,恢复人对事物的感受能力一直是写字的人的主要任务,我们不能回避这一点。而编辑的工作就是抓住两头,一头是故事,一头是读者,把两者努力拉到一起,“这可以说是一个翻译的过程。”
他认为一篇稿子是否好看,取决于作者是否能够自由运用多重视角,使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视角和视角进行对话,从而激活读者的感受。这就包括对最新的写作技巧的使用,“比如‘我’的使用,实际是代入我的经验和我的世界,从而使我和其他世界产生对话,读者的感受就会被立体的激活。”
如何应对10万+的爆款压力?金赫不讳言,他重视流量,重视10万+。选题能够触达多少人,是他们讨论稿子的重点之一。依他的经验,那些视角多元且立体、激活读者感知能力的好选题,只要技巧合格,操作成熟,流量不会差。当然,有时也会判断失误。“有的选题拿出来,看一眼就知道它是好选题,不需要讨论;如果我们去证明选题的价值,那就是它藏得太深了,需要我们努力挖出来。”
10万+离不开一个好标题。在金赫眼中,标题就是词语组合,编辑应从文章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相对而言这些词没被用滥、能够抵达读者。词和词之间要有关联,要有对话,产生张力。在此基础上,如果标题能给出一个依靠事实支撑的态度或判断,比如《大厂程序员的老实人生结束了》和《中产从此难续租》,就有可能激活舆论场。
10万+对写作者的影响,张月下意识排斥,仍无法完全摆脱。写麦家的稿子,虽然她费心费力,却没有拿到10万+。而她写沙特记者之死的稿子,没有采访,依靠外媒资料,阅读量过了30万。多少有点心理不平衡之余,她在做选题时也会考虑,这个题,会有很多人看?不过,她想明白了,还是要坚持去做一些有价值的选题。
这种价值,体现于《麦家:战争旷日持久》的一条读者留言:“‘作家’是一个沉甸甸的词语。”
这种价值,让写作者获得成就感。
谷雨实验室资深作者袁琳
“写作者在这个时代,成就感挺奢侈的,我珍惜这种成就感。”袁琳说,写特稿的人还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不要觉得自己就是上帝,读者自然会围过来,要多想想,自己觉得读者应该感兴趣的,是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
葛佳男的成就感来自于三点:选题有没有真问题;自己有没有在做这个题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的乐趣;写稿过程中有没有新的认知或进步。“只要有其中一点的体验,我就会觉得自己在做一个很有意义也很酷的工作。”
面对面采访,是特稿写作的成就感和优势感之所在。王天挺就此阐释,自媒体时代,最大的风险就是虚假,没必要为了一时的10万+去迎合一些东西。谷雨和其他非虚构写作平台坚持个两三年,流量一定能够上来。抓住核心生产能力和核心价值,“未来还挺有希望”。
谷雨工作室负责人王波
互动环节,有听众提到优质内容创作者未来生存的问题。谷雨工作室负责人王波结束致词时回应称,在目前的行业生态中,优质内容一直被需要但也一直很稀缺,尤其经过这两年大浪淘沙,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淘出来的金子,更容易闪光。谷雨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优质内容平台,凝聚更多的优秀作者,提高行业的专业能力,和同行一起为内容生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尽一点责任心。
“就像我们今天聚在这里只谈如何做好一篇稿子,我们不玩大而空泛的概念,不搞虚头巴脑,而是解决从业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一起提高业务能力。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把圈子越做越大。只有注入更多活力,更多的人愿意来做事情,这个事情才真正有希望。”
2019谷雨时节,谷雨奖诞生,该奖项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致力于成为最具专业水准的华语非虚构奖项,助力优秀创作者,繁荣行业生态,引领人心向善社会向好。
现面向所有媒体平台,提名、自荐2019年6月已发表的非虚构图文作品。
提名、自荐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7月9日23:59。
点击“阅读原文”,或识别二维码,进入申报页面。
*封面摄影/吴家翔 活动摄影/陈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