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懂互联网大厂的人,在网易楼下卖草莓

看客 看客inSight 2021-05-29

后厂村最真实的模样,

藏在草莓小哥的生意里


后厂村坐落在北京北五环外。


这里离三里屯的繁华生活要将近2小时的地铁车程,从最近的地铁站走路到公司大约需要30分钟,肯德基和麦当劳属于配送范围内的贵族外卖。


每天有30万人在地铁西二旗站穿梭,早高峰时,要小跑加速才能抢到一辆共享单车。骑车上班的人会途径印着“北京城区”四个大字的指示牌,然后与之擦肩而过,蹬向另一条通往后厂村的道路。


然而,在这片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汇集了新浪、联想、百度、网易、腾讯等超过700家IT公司。在这里,每平方公里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


后厂村还有一个别称,叫做“中国硅谷”。


“以前排队,抢啊”


小贾哥是在后厂村卖草莓的人。


他本名贾付华,33岁,河南驻马店人。“小贾哥”是他的微信名,卖的草莓也拿这名字做品牌,后厂村的年轻人就都这么叫他。


2015年,网易从五道口搬到后厂村,小贾哥也跟了过来。在这之前,他在五道口附近卖草莓,他的微信里存了将近100个网易员工,方便他们线上预定。


当时,后厂村很多大楼还在建设中。穿梭在这里的六年,小贾哥看着它们一栋栋拔地而起。


百度的园区最早建成,紧接着网易、新浪、腾讯陆续搬到隔壁。2019年初,快手搬进后厂村,园区里的人越来越多,也差不多在这时,后厂村成了小贾哥卖草莓的主要阵地,“基本上60%都在这里卖掉”。


2021年3月26日,网易东门,小雨,小贾哥打开装满草莓的后备箱,等待在门口的员工围了上来

网易东门挑选草莓的人,手里还拿着工卡


网易东门是他的固定站点,有时他还没到,路旁就已经站了五六个等待的人。最夸张的一次,他开着车被人招手拦在路中间,人群一拥而上,不到五分钟,一车草莓就被抢光了,“手都给我抠破了”。


节假日之前大多如此。工作日里周五的生意最好,销量能翻一大倍,“平时买两盒的周五能买十盒”,说周末拿回家吃,“感觉我的草莓不错,比在超市买的要好”。


小贾哥记得,自己当时专门给后厂村建了微信群,最初每天都进来好几十人,不到一个月,500人上限的微信群就满了。但想进群的人源源不断,很多人催着小贾哥建新群。今年3月,他的微信置顶里已经有了“草莓4群”。


大部分时候,群聊内容都是顾客发给小贾哥的红包。小贾哥从不现场收款,草莓钱都让大家转到群里,“这样大家都方便,人多的时候队排得可长了”。


小贾哥草莓群里的红包,有时红包忘记点,钱会返还回去,“有的返回去就返回去了,大家都没看到就算了”


起先,群里大多是网易员工,后来,其他公司的员工也陆续涌了进来。小贾哥的草莓群可能是后厂村不同公司的员工们,为数不多的交汇点。


今年年初,北京网易疑似出现新冠病例,网易全员核酸检测时,小贾哥的草莓群炸了。


群里至少有10个人给他发了“快逃”的表情包,有人跟小贾哥开玩笑,“不然连你一起抓来核检”,劝他今天别来网易。




上下滑动,查看互联网温情时刻(不是


随后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加入聊天。


有人在群里发了红包,封面写着“新浪祝福对面邻居平平安安”,下面秒回了五六个动物表情包,还出现了网易的IP“王三三”。


2021年1月22日,小贾哥的草莓群里流传的新浪员工制作的图片


有人拍下了百度员工站在窗边观望隔壁的场景,配文“百度正在观察网易全员下班”,下面回复,“群里有百度员工吗,麻烦替我谢谢他们,看我们下班辛苦了”。


还有网易员工在群里打探消息,问核酸检测到哪一座了,怎么还没轮到自己,同公司员工在底下回复,“A4(网易A座4层)都回家一个小时了”。


2021年1月22日,网易出现疑似确诊病例后,小贾哥在后厂村的每个草莓群都发了红包


没过多久,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百度新闻推送了消息《网易北京一员工核检阳性 全公司将居家办公》。


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几家大平台,此刻成为了事件中心。


而信息的交汇之处,只是一个普通的草莓群。


“群里每天都有人退退进进”


小贾哥的草莓大棚距离后厂村24公里,不堵车的时候,沿着沙河边开,然后上G7高速,刚刚好40分钟。


过了下午两点,小贾哥会收拾好地上的草莓空盒,开车驶离网易东门,紧接着他要在后厂村送预定过的草莓订单。新浪、腾讯、百度就在隔壁,转个弯过去的三盛大厦,再远些的博彦科技也时常有订单,小贾哥不用开导航就能找到。


在网易东门,小贾哥收拾卖完的草莓空盒


再有没卖完的草莓,他会拉到清华附近的家属区,等待来来往往的人青睐。


“小区那边气氛完全不一样”。在后厂村,小贾哥遇到过抱着电脑下楼的员工,匆匆忙忙拿了草莓赶回公司,也有人一口气拿好几箱,帮健身的同事带,帮加班的同事拿。


但在家属区,来来往往都是遛狗、带孩子,或刚买完菜的中老年人。买菜的布袋里还装着绸子,过会要去旁边的广场上锻炼。


学清苑小区,有人拎着菜,在小贾哥这里买了一盒草莓

学清苑小区,买完草莓离开的人,手里还拎着其他水果


小区附近买柴鸡蛋的人多,“(后厂村)这边买的人少,主要是小区在买”。但草莓还是网易这边卖得好,“咱这一个地方顶俩”。


除了卖草莓,小贾哥很少和人闲聊其他。不过,关于后厂村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百度园区里有篮球场,他给百度员工送草莓时,就在这旁边见面;新浪的食堂估计不太好吃,他好几次见到门口的桌上摆满外卖;联想的员工似乎有下午茶,所以他们很少来买草莓。


拎着草莓,拿着工卡走向百度园区篮球场的员工


软件园这边上班“太辛苦了”,他不太想让孩子以后来这里打工,“很多人年纪轻轻头发就很少了”;还有人在他群里谈了对象,俩人他都熟,之前看起来不认识,后来整天“出双入对在一块”,也不和朋友一起了。


甚至哪家公司来了明星,上一秒有人拍照发了朋友圈,下一秒小贾哥就能知道。


后厂村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下楼取草莓,她们买了不下10盒,给办公室的同事带


跳槽是最频繁发生的事情。“群里每天都有人退退进进,退退进进的人都不一样”。


隔段时间,他就能在朋友圈里看到离职的动态,配上一张在网易正门口拍的照片,一看就懂了。有时小贾哥工作闲下来了,还会去评论区关心一下,问一句怎么离职了?有人会回复他,说以后买草莓不方便了。


在后厂村,两三年一跳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人离职前预约了草莓,结果离职当天小贾哥没来,只好在群里找小贾哥退钱。



有人跳来跳去依旧留在后厂村,“(从网易跳到)快手,百度,新浪的都有”,虽然换了公司,但依然在后厂村,发消息问小贾哥“能不能给我送过来”。


也有人跳得远,从北五环去了北三环,默默退出了群聊,再也没买过小贾哥的草莓。不过新司每天都有下午茶,“咔咔吃,吃胖了都”。


996、社畜、效率第一


两三年前,媒体描述后厂村的关键词还是:中国硅谷、巨头科技公司、高学历、高薪资。但现在,后厂村的标签已经变成了996、社畜、效率第一。


买草莓,像是园区里短暂的课间休息。


小贾哥一般卡着中午吃饭的点来,“这个点人多”。出发前,他会在群里提前交代好时间和价格,“今天12:30到,今天草莓20一盒35两盒,70元一箱4盒”。


小贾哥给后厂村的员工送草莓


“到了吗”和“还在吗”,是群里最常出现的问题,收到确定的答复,四面八方的员工向网易东门涌来。


有人特意为小贾哥的草莓赶来,附近美团、盒马、七鲜、超市发的草莓她都尝过,发现还是小贾哥的草莓最好吃;还有人说,自己去年刚吃到小贾哥草莓的时候,感受就俩字:“惊艳”。


而另一方面,这是后厂村的员工为数不多的,能在工作日买到草莓的机会。


在后厂村,叫车软件只有深夜12点之后才不用排队,要是不巧遇上了恶劣的天气,即便在凌晨,盘踞着网易、百度、新浪、腾讯四个公司的十字路口也会堵车。


从网易大楼到地铁西二旗站的班车,最晚一班是23:10发车,末班车的座位常常是满的;新浪的员工一般是“995”,晚上下班回家,附近的水果店都关门了,也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去超市。


晚上11点,网易末班车停在公司正门,对面的新浪依旧亮着灯

晚上11点,网易大楼内正在加班的员工


买水果只能网购,还得买耐放的水果,自己一个人吃得慢,“不会那么容易坏”。想吃点新鲜的水果,小贾哥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但买草莓满足的需求不止于此。


有年近四十的互联网女员工,一周在小贾哥这里买一两次草莓。


几年前才跳槽到这边,虽然部门没什么晋升机会,但她也懒得计较了,“我已经老了,不想那么较真了”,更何况身上还背着让人焦虑的房贷。


和小贾哥站在路边聊天的后厂村员工


她在互联网,“干流程化的工作”,同办公室里都是年轻的男程序员,平时聊不到一起去,这会儿刚过饭点,他们都在办公室午睡,鼾声如雷。


中午她就自己在附近的公园散步,有时候看小贾哥那里没什么人,就拎着袋子站在路边和他聊聊天,聊到两点上楼工作。


在后厂村,一个互联网公司员工的电脑桌面,上面写着:不干活,就没饭吃


也有人把这当作休闲活动,一周三次,和朋友一起。买完草莓绕着网易大楼走一圈,放放风,看看春天的花草。只不过后来朋友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她在小贾哥这里买草莓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吃完饭就上楼回工位,继续工作。


小贾哥一般在后厂村待到两点多,再晚一点,园区里的员工都开始工作,也没人再出来买草莓。


后厂村员工的生活,继续被忙碌填满。


“各有各的不容易”


在后厂村,很多人羡慕小贾哥的工作。


时间自由,天天开车看风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总有人跟小贾哥说“我跟你干去吧”。还有人想加盟小贾哥的生意,推荐老家的特产给他,有山东的苹果,江西的橙子,还有洛川的苹果。


虽然没人知道小贾哥一个月具体能赚多少,但他是流传在后厂村传说中的“隐形富豪”。


但这些小贾哥只当玩笑话听听,“(互联网)这工作得有多少人羡慕”。


以前他在工地干活,冬天特别冷,他就想找个公司打工。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多好,也不累”。


小贾哥的草莓大棚内部,他承包了12个像这样的大棚


现在,他自己在北京包了地种草莓。卖草莓的准备工作要从夜里12点开始。妻子、表哥、表嫂三个人要弯着腰在大棚里摘一整夜草莓,“摘个五六百斤”,才能保证第二天他开车卖的草莓是新鲜的,足够的。


小贾哥现在有12个草莓大棚,建大棚的时候会请临时工帮忙,但摘草莓、照料草莓,必须得自己家里人来,“不敢找外面工人摘”,怕手重,把草莓捏坏了。


小贾哥的妻子戴着手套分拣草莓,坏的挑出来扔掉,然后按大小分开装盒。现在大的20/盒,小的15/盒


更早之前,小贾哥还卖过西瓜,凌晨两点就要开车去大兴拉西瓜,回到菜市场至少十点,还要接着卖,晚上七八点回家休息,睡完觉继续新一天的忙碌。


卖西红柿的时候更夸张,要去河北收货,开车过去单程要四个多小时,晚上10点就得出发进货,困了就听点DJ歌曲,“喜欢伤心的歌”,把音量调大提神。再不行就在路上睡一觉,然后继续奔波。


现在,他身边有不少卖草莓的亲戚。但即便生意不错,两口子一年到头挣十四五万,但一吃一花就剩不下这么多了。


小贾哥和妻子提着装好的草莓,为装车做准备

2021年3月26日,周五,小贾哥摘了400多斤草莓,后备箱都装满了,还得往车后排装


有孩子的家庭压力更大。小贾哥家里有三个孩子,“孩子越多,花得越多”,他们没有北京户口,又怕老家的父母过分溺爱,只能把孩子接到这边的私立学校读书,“(三个孩子)一年读书要花七八万”。


压力是普遍的。家里的亲戚想盖房子,起码得花三四十万,好几年又白干了。要是家里有男孩,得准备找对象的房子,“两口子基本上这十几二十年就完了”,“全心全意去挣钱,但还是不够花”。


但小贾哥说,自己比较能看得开,“我该卖卖,该挣钱挣钱”。


小贾哥在学清苑小区附近,和路边的管理者交谈。他说小贾哥的草莓卖得最好,前几天也有来卖草莓的人,2个小时一盒都卖不出去


现在他也没那么羡慕大公司里的工作,“咱这车里也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后厂村好几家公司的联系过他,问他要不要过来卖草莓,他都没同意,他不想给人打工,“打工哪有轻松的,我不习惯”。


晚上刷朋友圈时,小贾哥时常看到后厂村的员工深夜还在加班,朋友圈依旧和工作相关,“感觉都很难受”。


他记得自己回家时,路过后厂村,当这座城市的大多办公大楼都已经归于寂静,后厂村的互联网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小贾哥想,“可能各有各的不容易”。




作者  何晓山  |  内容编辑  程渔亮  |  微信编辑  尤然


 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 


投稿给“看客”栏目,可致信:

insight163@vip.163.com

投稿要求详见投稿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