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在带娃的时候,经历过哪些意想不到的危险?

一叶舟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谁都不愿意那样的事发生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月是圆的,却有一些家难圆。


这一年里,听过太多悲伤的事。


两个未成年的女孩模仿网红视频做爆米花,结果发生爆燃,一个永远不能再醒来,一个重伤不起,这样的创伤应激,注定会伴随她的一生……


去海边旅游的一家,因为妈妈看了一会手机,双胞胎女儿不见了,发布寻人启事后仍有幻想,悲惨的结局却还是发生了……


开理发馆的老板娘,忙着给客人剪头,三岁的女儿在店门口被撞身亡,那开车的女孩子,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做新娘……


爷爷奶奶把孩子交给了租客去上海当“花童”,不料想却成了恶人的陪葬……


五岁独自在家的小男孩,想出门找奶奶,打不开门,便爬了窗户,前一秒碧空如洗,后一秒阴阳两隔……


孩子的父亲排队去买火车票,怕孩子丢了就锁在车里,没成想,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再回来,孩子已经浑身湿透体力不支……


还有那些守在ICU、NICU门口的父母,有多少是靠着不停喝水才能吞咽唾沫,最怕的就是护士突然出来喊,“XX的家长”……


我想,全世界最好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有惊无险”吧,做父母的尤其能体会。


躺在沙发上看着孩子调皮地玩着玩具,又或者大声呵斥着那个不吃饭只想看动画片的浑小子,再或者被那个不会计算13+9的女儿气得够呛,诸如此类,可能对于很多人是平常事、糟心事,而对于有些人、有些家庭,却是这一生的奢望。


意外伤害是中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平均每天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


这还不包括那些重伤后肢体残缺、器官永久受损或者承受其他不可逆伤害的儿童。


但意外发生后,受到攻击最多的、悲痛最深的,往往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当时的养育看管者。他们中的大多数,此生都可能不再有真心的笑容。哪怕是又拥有了孩子,也依旧是阴影笼罩。


他们有的承受着过错者内疚,有的承受着幸存者内疚。


因为,每一年,都会经历那一天。而每一天,都会经历那一刻。


就如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模仿网红做爆米花的事件,舆论或指责所谓的“办公室的小野”,或指责平台,或指责父母,但无论指责谁,谁吃了人血馒头,要谁承担责任,对于两个孩子而言,发生的就永远发生了。


而没有谁,真心愿意让这样的事发生。


就像这一刻的我,写下这些文字时那谨慎的呼吸、皱缩的眉头以及紧绷的肌肉。



2.

反思高于指责


那些惨痛的事,可以说是父母不当心,可以说是监护人不尽责,甚至可以用“无知”的罪名判他们犯了杀头的罪。如果可以交换,我想他们对偿命也毫无意见。但我就是无法质疑父母打心底里希望孩子这一生都平安的心。


多少父母都在念那句,“就让我替他疼吧,如果是惩罚,就让我来受吧!”


卢梭有句话,“孩子生而为孩子,但父母却并非生而为父母。”


父母不仅是父母,有时还是医生,有时又是警察,有时甚至是巫师。


痛定思痛,做父母的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责任在谁,我们最应该知道的,是怎么最大限度地避免:



◇ 儿童为什么会成为意外高发群体


模仿网红做爆米花的小哲13岁零8个月,小雨12岁。


她们这个年纪:


有着一定的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热衷模仿。


但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危险急救能力。


事发又是在暑假,而暑假意外事故占据了全年的20%甚至以上。


再小一点的孩子,他们可能器官发育还不成熟、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未形成危险甄别体系、缺乏自我防卫和自我保护能力,加之好奇心强、动手意识强,随时都有可能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意外集中在哪些地方


家庭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的场所,有61.2%的儿童伤害发生在家中,这当然也和儿童本身就多居于家中有关。


最容易发生的五种是:跌落、挤压伤、烧烫伤、锐器伤、异物吸入。掌握上述相关的急救措施就显得很重要。


最难避免的意外中,离开父母或者养育者的视线是主要因素。


没必要盲目焦虑,预防还是有效的


让人略可心安的是,《全球儿童预防伤害报告》中说:


90%的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预防的,而且是防胜于治的;


如果采用已被证明的有效的预防方法,在全球每天有1000名儿童的生命将被挽救。


其实,意外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的,只有极少数意外是真正的意外。



3.

安全并不来自于零危险


我们讨论这些,并不是要将所有的危险源列成清单并张贴背诵下来。尽可能地消灭危险源,当然是主要的预防措施,但还要明晰的一点是:没有危险并不意味着安全。



我们不可能事先穷尽所有危险


小红帽的妈妈明知道森林里有大灰狼还让她去给外婆送糕点,这是没有控制已知的危险。


但小红帽的妈妈无法知道,去往外婆家的路上,哪个地方会长出扎脚的刺、哪个地方会冒出诱人的毒蘑菇或者外婆家是不是会有骗小孩的坏叔叔做客,更无法预估小红帽遇到这些情况的概率。


如果想避免,只能是别做什么好吃的糕点以及祈祷小红帽好运。


显然,生活中没有万全之策,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暴露在危险之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教会孩子面对危险情况


既然注定会面对,那么重要的就是学会面对,处在危险之下而能存活下来,是一生都用得着的本事。以下三个步骤,可能会有用:


* 这是什么危险


我们常会听到家长说,“别动,那危险!”孩子甚至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被称作什么,只被家长统一泛化称为“危险”,这显然降低了危险的区分度。


而且动不动就喊“危险”,跟“狼来了”一样,要么就降低了孩子感知危险的敏锐性,感觉不到真的危险的逼近;要么就把孩子的危险阈限值拉很低,觉得到处都是不安全因素,充满了恐惧。


所以,危险来临,除了保护孩子,还要教会孩子命名识别及对危险进行分类。


* 发生危险的话会怎么样


我们为了吓唬孩子不再接近某一种危险,基本都会说 “会疼”。


但是“疼”这个描述对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到底会怎么样。


比如孩子拿着筷子蹦来蹦去,我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危险动作,那么要告诉他们,蹦蹦跳跳就可能摔倒,筷子比较尖,摔倒后就很容易戳到自己,可能会流血。


当然,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真实的可能,而不是我们臆想出的、夸大的或者专门为了吓唬孩子瞎编的可能。


* 危险发生时要怎么办


我们最忽视的往往就是教给孩子要怎么办。


而我们做得最多的只是强化了他们对危险的恐惧记忆。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面对危险,他们只会慌张只会吓得哇哇乱叫。因为爸爸妈妈说,危险来了是了不得的事。


当然是了不得的事。


但如果确实发生了,孩子只会表现恐惧和逃避,是不可能保全自己的。


奢望零危险,那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养中,穿插着让孩子掌握必要的危险处理常识,才是关键时刻最能保命的。


小区里常常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带孩子的都在大喊,“跑慢点,会摔倒”,岂不知孩子的起步反应时和奔跑速度可是危险到来时最好的法宝。


我们只怕会摔倒,却忘了告诉孩子怎样又快又摔不倒。


注意处理经历危险后的情绪


劫后余生,大家都松一口气,这种时候就要关注到孩子的情绪状态了。要提防的是一种叫“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问题。


轻一点的,我们可以安抚并伴以鼓励、肯定、放松想象,但如果严重,我们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最主要的,当孩子正处在危险中,不要立马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因为孩子会马上模仿大人的状态而变得慌乱,这只会让情况更糟。


放下百分百妈妈的幻想


曾奇峰老师说,做60%的妈妈就好。


但我们都幻想,自己是全能王,时刻都能冲上前去。这可能在专业理论上是一种待解决完善的人格问题,但同样作为妈妈,我真的不会劝阻你有这样的念头。这是人之本心。


只是,放不下这一种幻想,到头来我们就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保护,终究也还是没能护他们周全。



最后,还想讲一个小小故事:


一个因意外失去了孩子的母亲,悲痛万分,找到了佛,请求佛让她换回孩子。佛答应了她,但有一个条件,要去全城那些没有过亲人去世的每个家庭要回一颗菜籽。


最后她找遍了全城,又来到了佛的面前,她释然了,因为全城都没有哪个家庭没有经历过亲人去世。


世事无常,珍惜眼前就足以。


作者:一叶舟  心理学本硕,专业学习12年,国家二级咨询师,二宝妈妈,潜心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