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在自我看来,从觉醒中捞不到任何好处《觉醒之后》

第六章 一些常见的错觉、陷阱与固着点
 
这些陷阱中最常见的一个是无意义感。根据我们对实相的全新看法,我们摆脱了自我想要寻找意义的欲望。
 
寻找生命的意义,取代了我们就是生命这一认识。只有已经与生命本身决裂的人,オ会寻找意义。
 
当我们与生命建立了直接的连接时,对意义与目的的追寻突然间变得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了。它不再是我们生命的动力了。寻找意义与目的的动力消失了,因为我们开始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在这一视角中根本就没有意义与目的这回事。
 
你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实相,因而不再相信自我的目的或意义了。然而,你身上依然残留着足够多的自我结构,想要继续寻找意义与目的。自我的幻觉注意到意义已不复存在,可以说它正在窥视真理,而这会让它非常迷惑。
 
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有些人掉进了无意义感这个陷阱里。生命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由于自我结构的残骸依然存在,一个人有时候很容易陷入无意义与无目的的负面情绪中。
 
一个人已经找到了比意义或目的更好的东西。一个人已经觉醒到自己就是存在本身。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还有什么比这更有目的?
 
从自我的观点来看,这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你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被困在自我的旋风或潮汐中,陷入抑郁状态
 
自我或许会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意义与目的已经在它的结构里消失殆尽了,然而还有足够多的自我,坐在那里哀悼它失去的一切。
 
无意义感的一副解药是,看到我们只是从自我的观点出发来看待真理。在自我看来,它从觉醒中捞不到任何好处
 
一个人或许会认为如果自我能看到真理的话,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自我将沉浸在喜悦与快乐中,但情况通常不是这样的。
 
刚开始,处在观照状态中,认识到我们不是正在观照的人,而是观照本身,会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尽管我们确实是万事万物的观者,但也很容易因此陷入迷惑之中。
 
“我”或自我,能够以观者自居。刚开始,这会带来种巨大的释放感,尤其是那些曾经在生活中有过许多痛苦经验的人。突然之间他们成了观者,不再与自己生活中的角色认同,这会极大地缓解他们的痛苦。但是观者的位置会变成一种固着,出现这种现象时,其心中就会开始滋生出一种枯燥感。在这种情况下,观者看到自己与观察对象是分离的。当然,这意味着他还没有获得真正彻底的觉醒。这种情况更像是一个人只觉醒了一半。
 
世界的观者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从这个觉醒的视角出发,我们经验到观者比观察对象更为真实。在我们眼中,观察对象就像是在我们面前展开的一场梦境、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这一视角中包含着巨大的自由,但是我们也极有可能被卡在“我是眼前景相的观者”这个观念中
 
“世界就是梵”瓦解了外在的观者这个位置。观者的位置瓦解了,融入了整体之中,突然间我们不再从外面观察事物了。事实上,观察同时发生在每一个方位上——里面、外面、周围、上面、下面。我们同时从里面和外面观察所有地方的每一样事物,因为观察对象就是观者。观者与观察对象是一样的。除非我们觉悟到这一点,否则就会被困在观者的位置上。我们会被困在超然的空性状态中。
 
不要被困在超然状态中。超然状态是真实的,它非常美妙,但是不要被困在那里。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被困在任何地方。我们不应该固着在任何地方。我们不需要紧抓着任何观点不放。
 
真正的觉醒和开悟就是放下所有的执著一一放下所有的观点
 
正如道家圣哲老子所说的那样,“道可道,非常道。”这像是在说,能够被说出来的真理,就不是真正的真理。
 
真理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没有哪个人拥有全部的真理,也没有哪个人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真理。或许有些人觉悟或忆起的真理比其他人多一些,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真理不属于任何人。没有人占有我们的真实自性。这是一份人人平等的礼物。觉醒的旅程就是忆起我们的真实自性,忆起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的真相。
 
观者完全超越了我所认为的那个“我”、我所想象的那个人。但是观者与观察对象不同这个幻觉依然存在。对于我,也对于其他许多人来说,觉醒之旅的下一个阶段就是瓦解观者的位置。一旦我们看到“如果观察与观者不同,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心灵中还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分裂这一事实”时,观者的位置就开始瓦解了。让自己看到这种内在的分裂,是瓦解超然物外的观者身份的开始。随着这种瓦解,你开始看到自我成分正在把观者的位置当成一种逃避的手段,不让生活触碰自己,不去感受某些情绪,不以一种如实的、人性的方式直接而亲密地面对生活。
 
没有人会把手放在你的头上,一劳永逸地把你唤醒。觉醒不是这样发生的,我们越早摆脱这个幻觉越好。
 
当我们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时,完全的觉醒就会到来。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承担起审视自己的责任发现我们其实有能力以超乎我们想象的深度来审视自己。只要我们还继续依赖别人、依赖某个外在的权威,就不太可能发现这个能力。
 
当我们的自我不再固着时——当自我不再试图重建自己,并变成个“开悟的自我”时,当它不再根据实相的本性得出一些虚假的结论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当这些迷惑由于我们的探索、冥想以及深入的观察而开始消亡时,我们的灵性生活就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有时候,已经瞥见过实相的人反而最难以参透自我。你或许会认为,如果有人曾经真正瞥见过实相,哪怕非常短暂,他或她的自我就永远不可能以这样一种戒备森严的方式重新构建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就算有些人曾有过觉醒的经验,他们也可能会陷入极大的错觉妄想中。



《觉醒之后》作者[美]阿迪亚香提,觉醒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样子,不是一劳永逸,觉醒之后怎么活?这本书告诉你。


扫二维码,读书音频连续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洁懿读书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