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哪些汉学著作值得关注

随读随写 2019-09-06
书单 大礼包
宋庆龄与孙中山平常为什么用英语交谈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始终致力于引进海外经典或前沿的中国研究著作。2019年上半年,我们共推出《修仙》《烧钱》《话语的长城》《诸葛武侯》等六本新书。下半年,我们计划推出以下图书。感谢读者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01

人力车时代的北京:

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美]史谦德(David Strand) 著

周书垚、周育民、袁剑 译


1991年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

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在城市中上演。史谦德检视了这些年里,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从而对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的政治经历,史谦德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令人惊讶的是,在吸收新的生活、工作和政治参与方式的过程中,旧社会的很多东西都被保留了——一切似乎都变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变。


02

未竟的共和:

近代中国言与行的领导

[美]史谦德(David Strand) 著

李兆旭 译


叶文心、季家珍联袂推荐


本书以女权运动者唐群英、外交家陆征祥和革命家孙中山三人的政治生涯为中心,以“演说”这一政治行为及其传达的政治话语为线索,剖析了三人政治取向、诉求和策略的社会背景和矛盾冲突,指出辛亥革命改变了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平等和等级制度,带来了全新的政治生活,让人们得以用国民的视角平等地看待彼此。虽然这种全新的政治生活激起了相当情绪化的反应,不同利益群体在其中冲突不断,新生的共和制度也陷于运转不良的困境,但领导人对民意基础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民也成了政治权威和异见的来源,共和的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没有失败,只是尚未完成。


03

高丽时代宋商往来研究

[韩]李镇汉 著

李廷青、戴琳剑 译

楼正豪 校


宋代中国的对外交往逐渐全面走向海洋,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海商群体日益壮大,其中有相当部分主要经营对高丽的贸易。在时断时续的宋丽关系中,宋商不仅灵活自主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还能在宋丽关系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时,充当宋丽之间官方联系的纽带和政治、文化交往的中介。本书通过爬梳与宋商有关的高丽时期的文集以及中国方面的史料,进一步找到了许多有关宋商往来的间接证据。

本书研究认为,宋商几乎每年都常时性往来高丽,想去宋朝留学的高丽人可以随时入宋,向往来高丽为官的宋人也可以随时前来参加科考。通过宋商,宋丽两国人民可以随时进行书信、文书交换和文化交流。虽然高丽和宋朝之间有大海相隔,但茫茫大海并不是两国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04

驱离中国:

中国如何告别西方统治的时代

[英]毕可思(Robert Bickers) 著

胡䜣谆 译


2018年沃尔夫森历史学奖入围作品


本书描述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反帝的社会、文化与心理根源。作者试图探索像义和团那样的狂热排外心态是如何产生?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超英赶美?对作者而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冲击不只是船坚炮利或外交折冲导致的丧权辱国,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面向。这些一点一滴的传播使中国国内的历史充满了国际的因素,藴育出波澜壮阔、爱恨交织的民族情绪。本书既能掌握历史细节,又不忘记思考宏观议题,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上乘佳作。

——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05

中华内部的危机

[新加坡]林文庆 著

蒋峥嵘 译


本书是新加坡华人、原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针对庚子拳变所写的一系列时事评论,原书于1901年在伦敦出版。该书论及戊戌庚子年间中国的政治大事,内容分为“中国的改良运动”“慈禧太后及其近臣、爪牙、受害者”“中国与欧洲面对面:一个华人的时事观”三部分。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为维新派辩护、谴责顽固派、驳斥“黄祸”论。该书是华人首次直接面向西方世界的表达,具有思想史的研究价值。


06

风流浪子的朋友

[意]魏浊安(Giovanni Vitiello) 著

王晴锋 译


“This is an ambitious study that analyzes a long list of erotic and romantic fiction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to argue that male homosexuality provides a somewhat unlikely arena in which the notions and institutions of gender, love, ethics, law, and politics are brought into play. Against the common wisdom that regards premodern Chinese homosexuality either as an infamous sexual custom or as an illicit underground culture, Vitiello suggests that same-sex love has always played a key part in the Chinese practice and imagin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Through mapping out the fictional cartography of Chinese male desire, Vitiello questions the boundaries of masculinity, an issue that arguably continues to occupy the minds of both Chinese men and women.”

David Der-wei Wang, Harvard University


07

晋武帝司马炎

[日]福原启郎 著

陆帅 译


福原启郎所著《晋武帝司马炎》是日本东洋史学界关于魏晋政治史的重要著作,该书以司马氏家族的活动为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曹魏、西晋时代的政治变迁、军事斗争与社会风貌,在此基础上,对西晋平吴、宗王出镇、立嗣风波、八王之乱、永嘉之乱、钱神论等西晋政治社会史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得出了较为深刻的结论,因此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其是魏晋政治史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学术价值。


08

唐人如何吟诗:

带你走进汉语音韵学

[日] 大岛正二 著

柳悦 译


09

马背上的朝廷:

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

[美]张勉治(Michael G. Chang) 著

董建中 译


1751至1784年间,乾隆帝曾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与江南之间。南巡譬如一场政治展演,让满人皇帝深入到帝国最富庶的地区。本书阐释了帝都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不断调和的关系特点。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汉地无可争议的中心;它还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清廷如何才能在这一地区建构权威,合法进行统治?清廷统治中国的条件和历史动力又是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本书还探讨了盛清统治得以建构又受到争议的政治文化。作者认为,南巡在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的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10

申不害:

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

[美]顾立雅(Herrlee G.Creel) 著

马腾 译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顾立雅为将《申子》佚文翻译为英文,厘清申不害文本的真实含义,揭明其思想的真正价值而撰写的著作。有别于以往将申不害与商鞅、韩非子混为一谈的理解,该书认为申不害不重赏刑之法,所关注、言说均与商鞅判然有别,在人性论、功利论及其与君臣关系的联接上均不同于商鞅、韩非,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家。亦不同于传统“学本黄老”的理解,该书认为申不害思想并非渊源于黄老道家,应是两者并行发展抑或申子影响道家的趋势。


  。MORE 。


书单|周建漳:与历史哲学的一场邂逅

陈毓贤:一个域外老书迷,读读写写半个多世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