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粘贴标签,一种思维耍无赖行为(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郁土3 2024-02-05


 
当你分析某事或与某人辩论时,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论事,用事实、数据、真相等来支持你的观点,并辅之以必要的逻辑推理。

然而不然。某些人往往舍此而走捷径——劈头盖脸给某件事或某个人贴上一张标签。而此标签往往有着明确的指向与确切之含义,几乎是人人都能明白的,比如“汉奸”“卖国贼”等。一说到这些,人们马上就能想到秦桧、汪精卫等人之行径,就会将所贴标签之人与他们联系起来。贴标签之人,用不着摆事实,讲道理,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喜欢动不动就给别人脸上贴标签者,很像那跳脚骂大街的泼妇,不用动什么脑子,摆任何事实,当然更谈不上讲道理了,只需要口不择言地痛骂对方“不要脸”“臭不要脸”等等之类就可以了,只要跳得足够高,嗓门足够响,在一些不喜欢动脑筋的人眼中,她就是有道理的。而那嗓门低或不敢应战者,肯定就是没道理的。

而令人遗憾的是,此类现象,就不仅仅发生在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身上,连一些颇有文化的人,有时也难逃此思维谬误之陷阱。

昨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胡锡进总编发在微博上的关于《江湖儿女》的观后感,其中有:
“《江湖儿女》真是充满了负能量,看得让人难受。我知道,鬼片都都有人看,负能量也会像鸦片一样吸引一些人……别拿着一块臭豆腐往大众鼻子子底下杵,非要我们习惯且欣赏那种特别的臭味”。


给《江湖女儿》贴上“充满了负能量”的标签,并将其比作“一块臭豆腐”。至于此影片是如何地充满了负能量,比如它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巧巧为了爱情,拿着私藏的手枪救了斌斌,并为此入狱5年,等她出狱后才发现,斌斌已另有所爱);所塑造之人物(巧巧与斌斌)又是如何的;人物与所处之社会及时代(2001年之山西大同)又是什么关系,所有这些,他统统不讲,只撂下一句“充满负能量”了事。
此种粘贴标签之事,发生在堂堂的胡总编身上,殊令人感到意外!

《江湖儿女》的导演贾璋柯针对对此进行了回应,共12条,在此只录第二条关于“负能量”的:

    我所认为的“能量”,是建立在尽可能说真话的基础上的,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所获知的不是真相和真话,最终会成为更大的负能量。“实事求是”说的就是这个理,不知道您(指胡)是否认同?


不得不承认,相较于胡总,贾导的回应就避免了粘贴标签的做法,对“能量”“正能量”“负能量”的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并指出“实事求是”便是最大的正能量。

不得不说,走捷径省时省力,能在极短时间、最大程度地调动起读者或观众对自己观点的认可与支持,对对手的鄙视与唾弃。然而,有些时候,也有可能适得其反是也,不是有句俗话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上午
 
补:文章写完,上网搜索,发现这是发生在2018年9月份的事,对于网络上热闹的事,我总是后知后觉。好在此波风潮虽已过去两年多了,可“粘贴标签”的做法却花样翻新,屡屡不绝。而此旧闻正有其典型意义在。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 │ 监狱里的电影、戏剧与人性

郁土 │ 拦在事实面前的

郁土 │ “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

陈剑导演的逻辑(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 世上竟有个“说理女神”?

郁土:说理,说理,说理!

郁土:一堂不公平课

郁土:“信息茧房”及其他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之三观

计划自修一门网课:“抵制狗屁”

中医在海外(微型调查)

如何面对谬 论?

不得不承认,法国高考作文题更贴近当下的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粘贴标签,一种思维耍无赖行为(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郁土3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