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维为教授的困惑(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郁土3 2024-02-05


 
张维为教授为一事感到困惑不解,他在一次演讲中言:

     这次中国亲西方的公知受到重创……我一直搞不懂,我们这些公知为什么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福祉,包括超级的安全感,就是不去他们无比热爱的美国,现在美国最需要他们的帮忙了,对不对?当个志愿者也可以,写写日记也可以。(据“观察者网”视频号)
(底下的青年听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大声叫好。)


要理解张教授的话,我们先要搞清什么是“公知”。

公知者,公共知识分子是也,它是由“公共”与“知识分子”两个词所组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公共”:属于社会的,如公共汽车。“知识分子”: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两者组合在一起,便是属于社会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假如一个人也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并同时从事脑力劳动,但他只在自己那一个行当发光发热,而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那他并不能属于公共知识分子。萨特曾言,一个人在实验室研究原子弹,他不是公共知识分子;只有当他公开呼吁和平时,他才是位公共知识分子。

不过,在当下的中国,“公知”在某些人的眼中,毋宁说是一个贬义词,几乎与不爱国等同,因为他们经常批评自己的国家。

张维为除了自己的专业研究,也是投身公共事务的人,可从其演讲来看,他把自己排除在公知的行列之外了,却把“写写日记”的给列了进去。“写写日记”者为谁?大家心里再清楚不过,去年在武汉疫情最为严重之时,谁的日记风靡大江南北?非方方莫属,当然也包括支持方方的那些人,如张抗抗、戴建业、梁艳萍、丁帆、苗怀明、朱大可等人。

同为知识分子,也同样关心社会,为何张维为认为自己不属于公知,而方方们却属于公知呢?这里的潜台词便是,前者是高度肯定并称赞自己国家的,而后者是批评自己的国家或政府的。也就是说,在张维为眼中,只有那些批评自己国家或政府的人才属于公知,而肯定、赞颂自己国家的人则不是。

上述这段话,浓缩一下便是“这些公知为何一直待在中国,却不去他们无比热爱的美国呢”。在此,他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省略了“中国”前面的一个定语“不热爱”,其原意应该是:这些公知为何一直待在自己并不热爱的中国,而不去无比热爱的美国。

你可能会说,张教授并没有这样说,都是你自己瞎猜的。其实,我这样推测是有根据的。一来,无比热爱的反面就是不热爱。二来,在张教授眼中,像自己这样既有文化,也从事着脑力劳动并关心社会公共事务,但因为赞颂政府与国家,所以不属于带有贬义成分的“公知”;而那些与自己同属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如方 方者,因其批评政府,赞颂美国,所以就属于另外一类——“公知”。而这些公知经常批评政府、国家,赞颂美国,所以,他们就是不热爱我们的国家了。

在此,不得不说,张大教授有混淆概念之嫌,他把“批评”等同于“不热爱”,将“赞颂”等同于“热爱”。他大约不知道世上还有“爱之深,责之切”这么一句话吧?

至于为何批评就等于不热爱,赞颂就等于热爱,这是张教授的思维逻辑,必须得去问他本人才行。

从底下青年听众们如潮的掌声、叫好声中,我能感受得到他们是无比地赞同张大教授的观点的!

在此,我只想顺着张教授的思路,再问那些青年听众们一些同样的问题——
在民国时期:
梁启超为何之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读者的追捧,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欧洲呢?
蔡元培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北大校长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德国呢?
鲁迅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不菲的稿酬,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文明国家呢?
胡适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丁文江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一名学者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英国呢?
傅斯年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储安平为何一直待在中国,办着他的《观察》杂志,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英国呢?
马寅初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罗隆基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费孝通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雷海宗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萧公权为何一直待在中国,享受着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而不去他无比热爱的美国呢?
……
请问张大教授,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零二一年二月八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都发钱就基本等于都不发钱”?(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粘贴标签,一种思维耍无赖行为(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 拦在事实面前的

郁土 │ “现在的文盲能读能写”?

陈剑导演的逻辑(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 世上竟有个“说理女神”?

郁土:说理,说理,说理!

郁土:“信息茧房”及其他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之三观

计划自修一门网课:“抵制狗屁”

中医在海外(微型调查)

如何面对谬 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维为教授的困惑(常见思维谬误举隅)

郁土 郁土3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