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服务这样一群妇女,里面可能藏着另一个范雨素
中国现在至少有三千万家政工,她们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却很少人会关注她们到底过得如何。王建荣在北京的一家社区服务机构“鸿雁之家”做社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北京的家政女工。在她看来,这批流动群体其实很需要大家的关怀。
大学时代,王建荣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会与家政工群体有关。用她的话讲,“每天混在五道口,生活很自在。”建荣当时在法学院读书,还是学生会副主席,经常代表学生会和院系去和校外的律所对接工作。每次进出落地窗透亮、地毯一层不染的高级律所,她都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进入这样的地方工作。
没想到的是,2014年的一个偶然机会让建荣接触到了一群在这座城市里数量庞大却并不引人注目的群体——家政女工。这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 青年成长计划 //
那是2014年的春天,建荣参加了一个公益人培养项目——“青年成长计划”。项目要求青年人进入北京在地的草根公益社区实习,建荣就近选择了为流动社服务的“同心希望家园”。在那里,建荣发现很多流动儿童因为没有学籍而无法念书,最后他们的父母不得不带着他们离开北京去别的地方求学。
这是建荣第一次意识到政策不公平对生活在底层的流动人口群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当有天早上你准备买个煎饼当早饭,发现卖煎饼的不在那里了,你就会突然意识到,小贩们每天在这里卖早饭给人提供了很多生活便利,然后因为这个政策他们被迫要走。”
刚有了这样的意识与启蒙,建荣就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她回到阿拉善的家,父母希望她能够留在当地法院找一份稳定正式的工作。但对曾在法院实习过的建荣来说,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因为在体制里面,自己没有多少自主权,很多东西也不是可以依靠自己来做决定的。很多时候需要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正当建荣用消极反抗来抗议的时候,2014年9月,建荣得知鸿雁之家将在北京成立,正需要工作人员。她第一时间做出了决定,放弃公务员和司法考试,前往北京。
“那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别的,就一腔热血,觉得我要去改变世界了。”建荣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建荣(左一)和她的公益小伙伴
然而当改变世界的一腔热血与现实碰撞时,建荣发现,事情并没有她想的那样简单。
从机构层面来讲,鸿雁最初也面临着很多一线草根公益组织常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次的家政工项目迟迟没有通过审批,导致这段时间工作人员的工资只能由姐妹机构帮忙垫付。在等待审批结果的时间里,建荣和同事每天都会到望京家政工社群比较集中的地带做调研。有一天,他们调研后回到办公室,同事讲到了这种机构与自身工作双重不稳定所带来的焦虑与压力,几度想过是否应该离开,不想再给姐妹机构增加负担。刚开始工作的建荣,同样也面临着个人生活和经济的巨大压力,工作的第一年不仅掏光了大学时积存下来的小金库,而且还需要家里接济。
所幸2015年的春天项目顺利批了下来,一切走上正轨。鸿雁之家在望京找到了固定的活动场地,每个周末鸿雁之家都会举办丰富家政工生活的活动,从基本技能的电脑班、英语班到环保手工课、身体瑜伽工作坊,再到更深入一些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小组,鸿雁之家尽可能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她们需要的支持。
// 大家都是北漂 //
随着对家政工群体更进一步的接触,建荣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家政工们背后的故事。绝大部分的家政工都是女性,由于遭遇家暴或者经济困难等问题,或只身,或携伴来到北京。她们中有的是育儿嫂、有的是驻家家政工、有的是一天要赶场打好几份工的小时工。从早8点到晚8点,她们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在雇主与城边村的住所中。由于长年累月的劳动与生活的压力,她们的身体通常有大大小小的隐患和病痛。在陌生人面前神情木讷,习惯察言观色,躲避直视的目光。她们看起来非常普通和渺小,但她们用自己劳动开创生活、披荆斩棘。
在鸿雁之家,好多家政工大姐进门后立马躺在地板的垫子上,很快就睡着了。她们为什么要来这里睡觉?因为她们经常十几、二十个人挤在家政工公司的地板上睡,晚上睡不好,白天干活又很累。而鸿雁之家相对来说安全安静,所以下工后一到这里她们立马就睡了。鸿雁之家的存在与其说是为家政工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技能的环境,不如说是给予了她们一个互相陪伴、照应,充满安全感的家。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政工群体,建荣和同事一起筹备了一个名为“百手撑家”的家政工艺术节,计划在11月底开幕。她们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拍摄了数百双家政工手部的照片,并走访记录了几十位家政工的故事,希望通过系列摄影展、音乐会、论坛剧场等方式展现给大家。
是什么让建荣有动力在鸿雁之家继续工作下去?“大概是看到人的改变吧。我看到很多大姐到了鸿雁之家之后慢慢变得更有自信,更有表达力和权利意识。我觉得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中国现在至少有三千万家政工,在鸿雁我觉得至少改变了一些人的世界,再通过这些人辐射到她们周围的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