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八十一)特殊时期我市倡导清明“云祭扫”,一起看看如何操作

李彤 健康南通 2022-01-15



“清明”的脚步近了,这个周末,已陆续有市民尝试体验“网络祭扫”,不过有不少老年朋友称,在具体操作上遇到了困难。

  别急,今天我们带您一起体验“云祭扫”。手机搜索“南通市公墓管理所”的微信公众号,点开“云祭扫”登录网上扫墓平台,选择“建馆”填写故人相关信息,创建祭奠后即可生成一个二维码链接“一家只需一人填写信息创建链接,发布到家族群里,全家都可以体验网络献花等服务祭祀先人,表达哀思。”市公墓管理所负责人蒋敏健介绍,事实上,网络“云祭祀”的服务从去年清明前就已推出“试水”,今年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的大流量需要,还对系统进行了“扩容”改版,对公墓的类型新增了烈士陵园,以及完善了背景音乐和画面情境的打造。据了解,运行十多天来,已有不少市民成功体验,效果良好。

  “根据安排,全市层面的‘网络祭祀’通道将于3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通,届时市民可登录‘南通百通APP’‘南通民政 ’微信公众号免费在线祭扫。”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负责人王亚军介绍,除了以上网络通道外,我市钟秀公墓、生态故园等均设置了网络祭祀平台,各县(市)区也都发布了相应的网上祭扫通道,供市民选择。

  从今年清明开始,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将严格实行“无烟祭扫”。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深入倡导“丧事简办、生态安葬、居家怀念、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殡葬文明新风尚,希望广大市民群众跟进时代,转变观念,共同推进丧葬礼俗改革,不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市民政部门呼吁市民,特殊时期要随“疫”应变,今年清明节,可以通过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等简约方式缅怀亲人。“在当前形势下,固守传统的祭扫方式,只会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市民政局副局长肖四军说,祭扫是缅怀先人的一种仪式,重在传承家风、表达感情,无论在什么地方纪念,只要情感真挚,故情不忘,同样可以追思亲人,告慰先人,敬请广大市民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

  

【短评】“云祭扫”:“互联网+”时代追思先人正确的打开方式

  绵延了2500多年的清明节,是慎终追远的日子,清明祭扫作为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更是洗涤精神家园、弘扬家族遗风的一种形式。

  但今年的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如何有序开展清明节祭扫服务,成了一道现实考题。全国多地包括南通在内提倡网上“云祭扫”,不失为一种替代性方案。

  网上祭扫满足了人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现实需求,改变了传统形式,但骨子里的精神仍保持不变。这不仅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更是是“互联网+”时代追思先人正确的打开方式,值得推而广之。

新闻链接:各县(市)区网络祭祀通道一览

  海安:即日起至4月10日,全市所有烈士陵园暂停市民群众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组织集体公祭等群体性活动。社会各界可关注“中华英烈网”(网址:www.chinamartyrs.gov.cn)的“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动专栏参与网上祭祀活动。

  如皋:可通过家庭追思的简约方式缅怀亲人,或通过手机登录“南通百通APP”(3月20日之后)和“如皋民政”微信公众号平台免费在线祭祀。

  如东:3月20日起,开通网上祭祀通道,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如东民政”“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网络祭祀,缅怀先人。

  启东:3月20日起,开通网上祭祀通道,可关注“启东百业网”微信公众号或“启东民政”微信公众号免费在线祭祀。

  通州:转变传统祭祀观念,从实地实物祭祀转移到以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祭奠故人。可扫描“追思堂”二维码免费在线祭祀。

  海门:3月20日起开通网上祭祀通道。可通过手机登录“海门民政”微信公众号平台免费在线祭扫(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届时提前在“海门民政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来源:南通发布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