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道德主义解经造成扭曲,回归基督中心才是正道—从蒙福的犹推古被当做道德批判的靶子谈起

刘盐约弟兄 天国呼声 2020-10-11

点击上方天国呼声可以关注

原  创  福  音  平  台

 





天国呼声”:可以称为“新新盐约之声”,继续本于圣经提供思想和观点,紧贴弟兄姐妹日常信仰第一线:答疑解惑、圣经教导、真假辨析、热点评析等。不为名牧唱颂歌,只为弟兄姐妹说人话!坚持原创写作,绝粗鄙鸡汤,传递深度思考。谢谢您的关注、支持,欢迎提供写作素材或话题。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则讲道提纲,题目是“警惕会中出现‘犹推古’”,所讲解的经文是使徒行传20:7-12,这篇讲章把这段经文里出现的故事主角——犹推古这个人物作为道德批判的靶子予以抨击并说教一番,而且又对犹推古的诸多自然举动做了灵意解经。


  比如把犹推古坐在“窗台”的举动升华到属灵的高度,称之为“轻慢之表现、高傲之表现、危险之表现”,继而把犹推古在通宵聚会中的“熟睡”又做了属灵的升华,视为“灵性困倦、入了迷惑”,最后应用到信徒身上是不该作“死人”(具体又解说为:不该作有名无实的死人、不该作体贴肉体的死人、不该作故犯罪所致的死人”),并连带号召信徒“莫干扰会场”云云。 

    

  这段经文真的是在批判犹推古而警戒我们吗?这段经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使徒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尾声,当时保罗一行人在特罗亚这个地方停留了七日。在最后一日保罗兴致勃勃地一直讲论到深更半夜,弟兄姐妹们则点上灯烛予以聆听,兴致更浓。


我们先看看这段经文吧——

 使徒行传 20:7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 

使徒行传 20:8 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 

使徒行传 20:9 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 

使徒行传 20:10 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 

使徒行传 20:11 保罗又上去,擘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 

使徒行传 20:12 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领来,得的安慰不小。 

使徒行传 20:13 我们先上船,开往亚朔去,意思要在那里接保罗;因为他是这样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


    这段经文向我们呈现了初代教会的聚会情景,这是一个多么热烈而朴素的家庭聚会场面,也许没有后来教堂式聚会的那种庄严华丽,但这里有上帝的同在,深夜和疲乏依然挡不住弟兄姐妹们聚会的热情。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背景,那就是当时很多奴隶出身的信徒白天要工作,只有到了晚上等一天的忙碌结束,才能有时间参加聚会,因此保罗充分利用晚上的聚会时间教导牧养他们。看得出保罗多么爱这些出身极其卑贱的弟兄姐妹们。


  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很不幸的意外事件,那就是信徒犹推古(是个年轻人)的意外坠楼。从路加的描述看,犹推古的坠楼完全是个意外,也是一个悲剧,毕竟死了人。犹推古已经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天,但他仍然渴慕主的道,前来参加晚间聚会。但留意犹推古所坐的位置,是在三楼窗台上。


   黑夜里楼上的房间已经是非常酷热,加上点燃许多灯烛又会使室内空气闷热,所以劳累了一天的犹推古选择靠窗户的地方(这个细节被路加记了下来),试图获得一些清凉的夜风。这就是犹推古所处的处境。他既已疲乏困倦,又为沉闷的空气所迫,结果是沉沉入睡,这实在是很正常的人性表现。


   经文并无暗示犹推古在聚会中的昏睡就不“属灵”了,更没有任何暗示犹推古的不慎坠楼身亡是上帝对犹推古的“管教”,从而成为我们的“警戒”。相反,作者是抱以同情和关切的态度,绝无嘲讽挖苦。


  因此仔细研读这段经文,我们实在看不出圣经哪里对犹推古进行道德批判了。在最后最精彩的时刻,发生这样的意外,是会影响到聚会的正常聚会,一个年轻人的意外坠楼而亡更是让人痛心。但是上帝却介入了这个事件,并彰显出格外的怜悯,结果是叫整个会众都得益处。这正是这个故事的美妙之处。保罗停下讲道,走下楼去,非常镇定地处理这件事,最终把犹推古救活了。遭遇不幸的犹推古经历了一次死里复活,正如他的名字所寓意的他是幸运的,更是蒙福的。


  “他们把那年轻人活活的送回家,大家都大受安慰”(现代中文译本徒20:12),最后这一节经文画龙点睛,道出了犹推古奇遇的属灵意义。 犹推古的坠落丧命完全是个意外,但透过他的死里复活彰显出上帝的恩慈和大能,并叫整个会众信心得坚固生命得造就。而保罗在特罗亚的行程也划上了最完美的句号,因有上帝与他同行。这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所在。      


  圣经里当然不乏道德批判的例子,比如摩西对奴役以色列人的埃及法老的警告,先知对偶像崇拜和社会不公的指责,施洗约翰对重婚的希律王的批评,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斥责。这些道德批判显明出上帝公义圣洁的性情。(很显然,路加对犹推古事件的叙述与道德是非无关。)


   但圣经传达的核心不是道德主义,而是高于道德,那就是上帝透过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救赎恩典而道德不能拯救人,人心里有道德的尺度,那是上帝将律法的功用刻在人心里的表现(罗2:15)。


  在中国传统教会里却充斥着此类道德主义讲道(原因多方面,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对圣经文本的历史背景和整本圣经的救赎历史叙事脉络把握不到位等),讲道人在讲台上先是比较浅显地讲解一段经文,然后是居高临下地强调信徒要如何如何做,为了寻找所谓的“亮光”又势必陷入灵意解经中,导致对经文望文生义天马行空,这就越过了圣经文本本来具有的文法的历史的意义(就像那个贬低犹推古的讲道),最后是遮蔽了圣经本来的意义,并且扭曲了经文的原意。


     道德主义解经和讲道最大的潜在试探,就是把救赎的福音恩典一笔抹杀了,基督信仰也就由此变质为由一系列道德律令和宗教禁忌所构成的传统宗教了在这里,驱动信徒走向新生活活出新生命的动力不是上帝救赎的恩典,而是道德威胁甚至是恐吓。久而久之,信徒要么达不到这样严苛的道德要求而走向自我放弃,要么是满足一些外在的宗教仪式而走向假冒为善。


   因此,为了避免灵意解经,我们要回到宗教改革前辈们确立的文法的和历史的解经原则(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古代教会的叙利亚传统,可惜后来被高举灵意解经的亚历山大传统压倒),为了避免道德主义说教(中国儒家伦理式的解经),我们要回到以基督为中心的解经和讲道。这是需要操练的,更是要把握上帝救赎历史的圣经叙述。在这方面耶稣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路24:27】于是(耶稣)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路24:44-45】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附录:传统教会道德主义讲道的范本及笔者的点评:

讲章大纲警惕会中出现“犹推古” 

经文徒20:7-11 

一.要重视聚会 

重视主日敬拜 

重视掰饼纪念 

二.勿坐在“窗台”

因这是轻慢之表现 

因这是高傲之表现 

因这是危险之表现

三.切不可“熟睡” 

熟睡因灵性困倦

熟睡乃入了迷惑 

四.不该作“死人” 

不该作有名无实的死人 

不该作体贴肉体的死人

不该作故犯罪所致的死人

五.莫干扰会场 

莫干扰讲台暂停 

莫干扰听众惊慌


点评这个讲章大纲单从形式上看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应用点也颇有“感召力”。但遗憾的是,解经存在严重偏差,把讲道人的意思(抽离这段经文看,他的意思并没有错)读了进去,而不是把经文的意思读出来,这是解经的大忌。而且,整个讲章里充斥的都是“我要做什么”或“我不要做什么”,而不是“耶稣为我成就了什么”从解经上来看,如此解读也是扭曲了原来经文文本(文法的和历史的)的意思;从神学上来看,遮盖了耶稣救赎恩典的伟大美好;从应用上来看,信徒无法透过这样的圣经解读从这段经文里真切体验到耶稣救赎恩典的临在。】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1、没有悔改罪行,怎配“饶恕”?—有感于“最后一批ISIS将被剿灭,他们竟乞求世人原谅”?

2、爷爷,地上永诀,天国再见!—怀念我的爷爷,一位农民,一位蒙恩者

3、【警醒】“全能神教”在国外撞枪口被收拾,媒体揭开“女基督”神秘面纱

4、这个牧师何不开医院?—“罗保罗”走红现象探析系列之一

5、华南教会系列(3):圣俗二分带来的扭曲—实例

6、丁主教家里摆放观音像为何引起争议—怎样才是“安息主怀”?

7、这诅咒和“通·缉令”出于什么灵?—来看看罗保罗粉丝发出的一份奇葩公告
8、江歌再上热搜,谁能安慰这位伤心欲绝的母亲?

温馨提示:“天国呼声”在风雨中继续与您同行天路,谢谢支持,欢迎互动留言,或提供写作素材、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