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70岁的“朋克教母”列起书单来,简直停不下来

2017-04-24 谭志锋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帕蒂·史密斯 | 朋克教母 | 时光列车



谈到“追星”的奇人怪事,我们的话题就多起来了。但你是否听过明星追明星?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位70岁高龄的“追星族”——帕蒂·史密斯。


哈,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熟悉?


没错,她就是1970年代美国朋克音乐的先锋人物之一,人称“朋克教母”,她将诗作与摇滚乐做了革命性结合,录制了十二张专辑,其中《马群》被《滚石》杂志尊为史上最伟大的百张专辑之一。作为鲍勃迪伦的挚友,帕蒂去年还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翻唱他的《暴雨将至》。



日前,帕蒂·史密斯在法国比利时边境一个名叫Roche的小镇上,买下了一间房子。你可能会说,不就是一间房子嘛,有什么可奇怪的?


重点是!这间房子,是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1854.10.20——1891.11.10)的旧房,而帕蒂·史密斯就是兰波的忠实粉丝。


△位于法国Roche的兰波故居


就是在这间旧屋里,19岁的兰波写下了划时代的天才作品《地狱之季》(A Season in Hell),这首长达100页的诗歌为后世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开启了新的道路。


你简直想象不到,这位70岁高龄的“追星族”得有多开心~


△帕蒂·史密斯手捧兰波诗集


帕蒂·史密斯最开始是打算当一个诗人和画家的,最初这个灵感来源于兰波的诗集《彩画集》;她在某个访谈中开玩笑说:“兰波就像是我的男朋友”,“我热爱关于他的一切,他的年轻、他的美貌、他的语言、他的傲慢、他对灵魂的探索”。要说帕蒂诗歌的风格,除了对威廉·巴勒斯的参考,还是最像兰波。


上世纪70年代,她专程去法国看了兰波的墓地,千里迢迢带着一串从哈勒尔买来的19世纪的蓝玻璃珠,深深压进了兰波墓碑前的泥土中;2008年她在巴黎举办个人艺术展,参展作品包括一张兰波墓地的宝丽来照片,还有一张兰波博物馆入场券;去年年底,帕蒂在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献唱时卡壳,后来她为《纽约客》撰文《那是什么感觉》,提及自己对于鲍勃·迪伦和《暴雨将至》这首歌的喜爱时,她写道:“虽然我没有活在阿尔蒂尔·兰波的时代,但是我活在了鲍勃·迪伦的时代。”竟然还是兰波!


△帕蒂·史密斯与偶像兰波照片的合影


在过去几十年里,兰波儿时的住处虽已成为大量粉丝的朝圣之地,却因年久失修而渐渐坍圮。帕蒂·史密斯一直为此事牵肠挂肚。在最近一次前往巴黎领奖的过程中(她在获奖演讲里又一次提到了兰波!),史密斯索性直接签了合同,买下了这处兰波故居,具体金额并未公布。


在最新出版的帕蒂·史密斯回忆录《时光列车》中,她不着边际地回忆了许许多多事情——关于记忆和创作、文字与咖啡、冥想与侦探剧集,关于哀悼与希望,也关于时间及其流逝,还有她的兰波。这位女作家到底有多爱她的偶像“男友”,我们不妨翻开这本新书找找看。


当然,这本书还是一趟载满字词的书单列车,你可要小心了,因为会被帕蒂·史密斯漫不经心列出的长串书单淹没……


《时光列车》

(美) 帕蒂·史密斯 著,非尔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1





帕蒂·史密斯的书单列车


书打开,满载字词的列车启动。

如果说,“写作的人就是列车长”,

那么阅读的人就是旅客。

读书是一场漫长的旅行。


确实如此,阅读与旅行,

书页踪迹与途中风景,

具有某种同构性。


阅读“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的《时光列车》,

脑海里不时会浮现这样的思绪:

旅行与书是多重交织在一起的……



这本书“目录”的位置写上了“车站”,

形象地将书中的二十则随笔,比喻为二十个车站。


它们串联起作者在用脚步度量世界时,

待过的旅馆、咖啡馆、教堂、文人墓地等场所,

读过的书及遐想,

看过的电影和戏剧,

沉溺其中的梦境和往事……



随着列车的行进,书也一本本闪现。

帕蒂·史密斯给读者列了一个绵长的书单:


但丁的《神曲》、

穆拉比特的《海滨咖啡馆》、

让热内的《小偷日记》、

波拉尼奥的《2666》《护身符》、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

普拉斯的《冬树》《爱丽尔》、

奥登的《冰岛信札》、

塞巴尔德的《道法自然》、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马洛克·克雷克的《瘸腿的小王子》、

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

简·韦伯斯特的《长腿叔叔》

……



除了经典的文学、哲学著作,

也有陪伴其幼时的童年读物,足足有数十本。

它们勾勒出了帕蒂·史密斯

晚年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轮廓。



帕蒂·史密斯写到这些书时,

很少对书做过多的阐述和解读,

而是以漫谈或“蜻蜓点水”式的点评。


有时在写到某本书时,

会加以联想或回忆,

有时则只是一笔带过,

甚至真的就像在列书单。


“于是,我改变主意,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了几个书名——《缓刑》《维特根斯坦的火钳》《棚户区》《狗心》——然后把那张纸递给他。事后我才想起来,竟然没有写下正摊开在我眼前的这一本,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其他十七篇故事》,也没有写下我口袋里的这一本,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


当然,

这并不能代表帕蒂·史密斯对书的阅读是肤浅的,

或漫不经心的。

这只是她写作这本书的一种笔调或风格。


而且在书中,

她偶尔也对她所阅读的书,

做出一些颇有真知灼见的判断。



△帕蒂·史密斯的著名专辑《Horses》


比如她认为大师的杰作有两种,

一种是剑走偏锋的经典作品,

像《白鲸》《呼啸山庄》或者《弗兰肯斯坦》;

而另一种是具有毁灭性的书。


在那些书中,

作者把活生生的能量灌进了文句之中,

读者被旋转、绞拧,然后挂出去晾干,

比如《2666》或《大师和玛格丽特》。



除了这些,

帕蒂·史密斯还经常陷入

对她喜欢的作者的幻想之中。


比如在提到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时,

她将他想象为“情人节守护”,

幻想与他一起隐居于山脚下,

并成天冷战不说话。

可爱极了。



与《只是孩子》直线叙述

其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爱情故事的写法不同,

帕蒂·史密斯在这本《时光列车》中,

以散漫而灵动的笔调,

绘制了一幅漂移不定的“人生路线图”。


帕蒂·史密斯的著作包括:获得了201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只是孩子》,以及《维特》(Witt)、《空想》(Babel)、《白日梦》(Woolgathering)、《珊瑚海》(The Coral Sea)、《纯真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和《时光列车》(M Train)。


随着列车的行进,

随着她停落于无数的场所、书和影的轨迹,

她的思想光点和精神世界

在我们面前不断铺开和延展……




帕蒂·史密斯的“书单列车”


但丁 《神曲》

穆拉比特 《海滨咖啡馆》

让热内 《小偷日记》

罗贝托·波拉尼奥 《2666》《护身符》

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

西尔维娅·普拉斯 《冬树》《爱丽尔》

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马洛克·克雷克 《瘸腿的小王子》

蒙哥马利 《绿山墙的安妮》

简·韦伯斯特 《长腿叔叔》

易卜生《建筑师》

尼卡诺尔·帕拉《晚餐后宣言》

奥登《冰岛信札》

吉姆·卡罗尔《宠物动物园》

W.G.赛巴尔德《道法自然》

伊妮德·梅多克罗夫特《戴维·克洛科特的故事》

亨宁·曼凯尔《无面杀手》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和其他十七篇故事》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

戴维·埃德蒙兹《维特根斯坦的火钳》

果戈理《死魂灵》

保罗·鲍尔斯《美国名人录》《遮蔽的天空》

太宰治 《人间失格》《斜阳》

萨姆·谢泼德《鹰月》

库尔特·约翰逊/史蒂夫·科茨《纳博科夫的蝴蝶》

阿尔贝·加缪《第一个人》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村上春树《发条鸟年代记》《舞!舞!舞!》《海边的卡夫卡》《寻羊冒险记》

热拉尔·德·奈瓦尔《开罗妇女》

罗伯特·穆伯尔《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奥维达 《佛兰德斯的狗》

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

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

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霍桑《红字》

……


文字 | 谭志锋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即使每日只读一页书,天天也都是读书日对于质问读书何用的人,我内心既愤怒又怜悯读书会,现在开会!告诉你怎么买书、选书、读书、弃书这些书塑造了陆大鹏的阅读趣味,你呢?小淘气尼古拉的“父亲”其实有着不幸的童年我不知道为啥《白鹿原》才播1集就停播,我只知道现实中的白鹿原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