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9)《哥达纲领批判》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419—450页
刘广睿
写作背景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包括马克思的《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和他在1875年5月5日给威·白拉克的信。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逐条批判了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处于低潮。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促使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工人阶级日益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863年,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拉萨尔任主席。拉萨尔虽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但他却从来没有真正接受过马克思主义,而是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机会主义理论。拉萨尔从超阶级的国家观出发,幻想通过争得普选权和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就可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力图把工人运动引上“国家社会主义”的轨道。他诬蔑农民是“反动的一帮”,反对工人和农民结成联盟。他还宣扬“铁的工资规律”等谬论,把资本主义特有的工资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说成是“自然规律”,从而为资本主义辩护,麻痹无产阶级的斗志,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由此可见,全德工人联合会已不能适应先进工人的要求。
1869年8月,由于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原则性的分歧,德国工人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在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的领导下,在德国爱森纳赫建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纳赫派)。这个派别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基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拉萨尔派,并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革命,推翻贵族地主阶级的反动政治,实现德国的统一。德国工人运动由此形成了拉萨尔派和爱森纳赫派两个对立的派别。进入70年代后,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反动派感到惊慌,俾斯麦政府加紧了对工人运动的镇压,爱森纳赫派的地方组织遭到了封闭。拉萨尔派由于日益失去群众的信任,在1871年选举中遭到了失败。共同的逆境,促使两派都希望合并,以壮大力量。另外,这时德国已经统一,两派原来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策略分歧不复存在,两派的合并更有了现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通过合并改变德国工人运动的分裂状态是必要的,对工人阶级有利,但合并要有原则,要建立在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纲领路线的基础上。
1875年2月,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和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在哥达召开了合并预备会议,并拟定了合并纲领草案《德国工人党纲领》。可是,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没有认真地听取马克思、恩格斯的劝告,匆忙与拉萨尔派协商合并。两派合并的纲领草案中采纳了拉萨尔派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看到这个纲领草案时,十分气愤,认为它是一个“极其糟糕、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清算拉萨尔主义,教育爱森纳赫派,马克思于同年4月底5月初抱病写作了《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并把它和信一起寄给了白拉克,后来该著作被统称为《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91年1月,恩格斯为了反击德国党内日渐抬头的机会主义思潮,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正确的纲领,不顾党内某些领导人的反对,将这一著作发表在1890—1891年《新时代》杂志第9卷第1册第18期,并写了序言。恩格斯在发表《哥达纲领批判》时,考虑了《新时代》杂志的出版者约·亨·威·狄茨和编辑卡·考茨基的要求,删去了一些针对个别人的尖锐词句和评语。
1891年版序言
序言共5段,前两段恩格斯道出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刊印手稿的意义。其实,鉴于拉萨尔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危害,从1856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不断地对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观点进行批判。但为了维护德国工人运动的团结,这一批判并没有公开进行,而且对拉萨尔在创建全德工人联合会中的作用还给予了积极评价。《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第一次对拉萨尔机会主义作出的全面系统的批判,其在当时对于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正确的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5段,一方面指出了要对手稿中的一些语句进行修改,另一方面是谈到了手稿中有些地方语气激烈的原因: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工人运动的热情关切;二是当时同巴枯宁和他的无政府主义派斗争的需要。
《给威廉·白拉克的信》
全文共10段,1-5段指出对合并纲领进行批判性批注的原因:一是因为“党的敌人”认为必须要对党的纲领负责。二是因为马克思认为合并纲领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6—7段提醒工人运动领导者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拉萨尔派是在处于孤立境地时为了挽回颓势,才主动提出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实行合并的要求。马克思再次向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等人强调,联合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绝不能为了一时的成功而用原则做交易。
《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
(一)第一篇文章
第一章共分76个自然段,依据马克思对《纲领》的逐条批判可分为5个部分。
1—20段对《纲领》的第1条进行批判。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马克思批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只是自然力的一种形式,是把自然物改造成具有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只有“在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材料的前提下是正确的”。但是《哥达纲领》却忽视了作为一个政党纲领所必须具备的阶级性与准确性。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资产者曲解为: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拥有财富,劳动者才能生存下去或是能够创造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商品。然而事实上,劳动不过是改变物质的形式,使其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意义的过程。坚持“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就是在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其次,他批判了“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的观点。马克思指出“有益的劳动”应当是能产生预期的有益结果的劳动,普通劳动者生产每一件劳动产品都是为了换取财富,即生命得以维系的东西,并让这些物质产品直接为其所用,这应当是其劳动最直接的目的。然而正是劳动离不开社会这样的论断使得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在进行社会分配之前属于社会全体,而不直接属于其个人。这样之后,劳动产品的所有价值就由全部服务于劳动者自己变成了服务于劳动者和全体社会。而服务于劳动者的那部分我们常常称之为“工资”的东西,则成为了劳动者维持自己作为一个生产工具的生产能力的“保养费用”,而多出来的劳动产品不会在社会流通中消失,就会必然进入一些人的口袋。此外,马克思还提到,当任何有益的劳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时候,劳动产品就会留在社会中,这为“无益的劳动”行业(具有资本生产方式的行业)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进而为“游手好闲的人”(马克思认其为资本家)的生活创造了物质基础。综合看来,生产社会化后,分配却不社会化,劳动者甚至被异化成了生产必须的工具。最后,在批判结束后,马克思给出了正确的表述。在纠正纲领错误的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不能脱离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必须的),孤立的劳动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即工厂生产的模式是必要的。但同时全部精力只能用于维护自己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必然会陷入贫穷和落后。
21—24段对《纲领》的第2条进行批判。马克思首先指出这一条是对“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的有意篡改。被篡改后的纲领条文只提资本家阶级,却丝毫不提地主阶级。当时的德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垄断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结成联盟,并处于统治地位,而纲领草案无视客观事实,篡改国际章程,只提资本家阶级不提地主阶级的做法实际上是把贵族地主阶级排除在了革命对象之外。
25—59段对《纲领》的第3条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鼓吹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和“公平分配”的“分配决定论”,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总产品分配原理和按劳分配原则,完成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首先,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的分配观主张“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公平的”分配,劳动产品按照平等权利属于一切社会成员,这在理论上是十分反动的,因为“一切社会成员”也包括了不劳动者,反映了拉萨尔要求改良分配制度、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马克思指出,根据再生产的理论,社会的总产品在分配给劳动者个人之前,首先要扣除如下三部分: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剩下的部分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备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这样,“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对于这种必要扣除,马克思认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
此外在这一部分,马克思还科学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关于共产主义的一般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前许多著作中也曾有过论述,如《资本论》、《法兰西内战》等等。这里的新贡献就在于它明确地揭示并具体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基本阶段相互区别的特征。
60—69段对《纲领》的第4条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反动的一帮”的理论,拉萨尔认为,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其他一切阶级都只是“反动的一帮”。《哥达纲领》继续坚持和宣扬了这一机会主义观点。马克思指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这一论述的歪曲,严重的歪曲了阶级阵线,根本否认了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事实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具有极大的革命潜力,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70—76段对《哥达纲领》的第5条进行批判。马克思主要批判了《哥达纲领》中散布的资产阶级的狭隘民族主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开始实行国际政策,结成了联盟共同对付和镇压无产阶级反抗斗争。在这种情势下,德国工人党的纲领竟然只字不提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一再重申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原则,却使用了“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这样的资产阶级口号来偷换“各国工人阶级在反对各国统治阶级及其政府的共同斗争中的国际兄弟联合”这一革命的概念,充分暴露了拉萨尔派的狭隘性和虚伪性。
(二)第二、三、四篇文章
第二篇文章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的谬误,指出所谓“铁的工资规律”不过是东拼西凑,它的理论基础是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纲领》应该废除的不是铁的工资规律,而是雇佣劳动制度,因为雇佣劳动制度决定工资制度,如果雇佣劳动制度废除了,资本主义工资制度也就废除了。为了彻底批判“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雇佣劳动制度是奴隶制度,而且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这种奴隶制度就越残酷,不管工人得到的报酬较好或是较坏。”在这些理论已经在德国党内传播愈来愈给自己开辟道路的时候,《纲领》提出“铁的工资规律”,这是对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工资理论的公然背叛。
第三篇文章主要批判《纲领》提出的“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机会主义路线,指出这条机会主义路线则是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是十足的幻想。关于《纲领》进一步提出的把这种国家帮助置于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马克思给予了更为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指出:第一,当时德国的“劳动人民”大多数是农民而不是无产者;第二,“民主”这一词在德文里的意思是“人民当权的”,而当时德国劳动人民在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德意志国家里,是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所以这完全是一句骗人的话。而“生产合作社”只有在“工人自己独立创办,既不受政府保护,也不受资产者保护的情况下,才有价值。”马克思同时指出,把“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观点写入德国工人党的纲领,其最大的要害在于把德国工人党“从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瓦解蓬勃发展的德国工人运动,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第四篇文章分AB两节,A节集中分析了民主、国家等上层建筑问题,重点批判《纲领》在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指出“自由国家”的提出,实际上是在抹杀国家的阶级性,自由和国家在一定意义上是矛盾的。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自由国家”,而是努力创造国家消亡的条件和基础。“自由国家”只是麻痹群众,维护普鲁士王朝反动统治的机会主义谬论。针对《纲领》荒谬地滥用“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的字眼,尖锐地指出“‘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国家”是一种虚构,因为它随国境不同而不同”。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纲领》空谈超阶级的“现代国家”、“现代社会”概念,避而不谈“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实际上同样是抹杀国家的阶级性。随后,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过渡时期理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最后,马克思批判了《纲领》提出的政治要求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认为其完全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回声。马克思指出《纲领》提出的普选权、直接立法权等政治要求,纯粹是德国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口号。这些口号凡不是空想的,都已经在瑞士和美国这些国家实现了。所以向“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同时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成、以警察来保护的军事专制国家”提出这些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同时《纲领》提出统一的累进所得税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错误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不是赋税,而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它决定国家的性质。如果把赋税看成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政府的经济来源,就会混淆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与性质。
B节对上层建筑中的教育、科学和信仰等超阶级的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指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只能为特定的阶级和经济基础服务。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施“平等的国民教育”、“免费教育”等都是骗人的话。此外,马克思还阐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光辉思想以及对其他一些《纲领》中接下去的附带部分做了简单的阐述。
马克思在《纲领》中第一次完整明确地划分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同质社会划分方面,主要考虑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关系成熟度的不同和道德方面旧社会的痕迹等因素。所以我国对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需要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特征方面认识,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从这一认识出发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一切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是对中国国情的坚持,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
各抒己见吴霜
全书共分四章,在第一章里,马克思主要剖析了《哥达纲领》草案第一部分的五个条文,着重批判它鼓吹拉萨尔主义分配观点的错误,第一次阐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原理,并具体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分配原则。
首先,马克思批判“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力”都是超阶级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机会主义的空话。
其次,马克思批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违背社会再生产原理和社会主义总产品分配原理的。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不是不折不扣的分配,而是有折有扣的分配,即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六种扣除之后,再进行分配。
第三,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第四,马克思批判了分配决定论,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分配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的变革依赖于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改变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必须首先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第二章着重批判了拉萨尔关于“铁的工资规律”的观点,揭露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实质,阐明了工人阶级只有消灭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摆脱贫困和被剥削的地位。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的捏造。
2.“铁的工资规律”的理论根据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其实质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3.把“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作为奋斗目标,是“真正令人气愤的退步”。
第三章集中批判了拉萨尔关于“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
1.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合作社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2.无产阶级不能依靠国家帮助走向社会主义。
第四章批判哥达纲领草案鼓吹建立“自由国家”等谬论,阐述了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1.“自由国家”不是无产阶级的目的。
2.国家不能离开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
3.在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高晓娟《哥达纲领批判》深化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知道在共产主义社会,无论是第一阶段还是高级阶段,国家都已经消亡,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取消了阶级差别,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自然不存在了,那么国家是不是在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后就跟着消亡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巴黎公社和其他社会主义政权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还存在着资产阶级的复辟,显然资本主义社会过后并不能马上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当然这只是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有专政就必然有国家存在,但经济上还是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一样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谈实现人的自由,本质上就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高居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而当国家完全变成为社会服务的机关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所谓的国家了,实际上,那个时候,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国家就已经消亡了。
《哥达纲领批判》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伟大文献,其关于共产主义的丰富思想值得我们反复研究。
陈佳慧《哥达纲领批判》是通过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文章主要是写了《哥达纲领》的主要观点,最后分析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观点为什么是不正确的。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粗看起来,好像很重视劳动,但是仔细分析这句话是在有意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空谈劳动,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则批判了上述谬论。
因为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要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这些物质财富不是单凭劳动者赤手空拳创造出的,前提是要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并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者才能把材料变成财富。也就是劳动者只有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材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他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财富来。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创造一切,正是已具备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前提条件的,但是《纲领》却空谈劳动。他们所指的劳动抛开了自然界提供的生产资料,可是劳动创造财富就是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所以,最终生产资料掌握在谁手里,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就归谁支配。
马克思的观点就是,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劳动资料的劳动者,他就要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但是纲领却不谈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这就是在掩盖资本家的剥削关系。
葛倩倩《哥达纲领批判》是一部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它阐发了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作用和演变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在1870年实现统一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这为德国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前,在德国存在着两大工人组织,一个是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另一个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德国,德国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激化。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要求德国工人阶级的两个组织,即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实现联合,形成统一的工人组织。1875年2月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达成合并的协议,在制定统一的新党纲时,爱森纳赫派领导人因急于与拉萨尔派联合而作了无原则的妥协,与拉萨尔领导人拟定了一个草案,把拉萨尔主义的一些错误观点写进纲领草案中,马克思看到这个机会主义的纲领草案后非常气愤,所以于1875年4月至5月间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并随函寄给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威·白拉克等,这个《意见》连同信函一起,共同称为《哥达纲领批判》。著作以论战的形式系统地批判了《哥达纲领》中的错误观点和思想,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91年,为了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并使德国社会民主党能制定出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纲领,恩格斯决定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经过努力,1891年1月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90-1891年第一卷第18期上正式发表了《哥达纲领批判》和马克思于1875年5月5日写给白拉克的信。
《哥达纲领批判》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它从理论上清算了拉萨尔主义,并在批判机会主义纲领的过程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纲领,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系统地批判了机会主义的错误。首先,马克思批判了《哥达纲领》所说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马克思指出:“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因为劳动只有具备物质条件并作为社会劳动时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然而《纲领》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却避而不谈。其次,针对纲领提出的“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分配原则,马克思首先指出“劳动所得”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紧接着,马克思重点对“不折不扣”作了批判,指出即便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所得”也必须做六项扣除之后“才谈得上在集体中的个别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的那部分消费资料”。再次,马克思深入批判了“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指出:“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把工资说成“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不过是为了掩盖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最后,针对纲领提出的“依靠国家帮助”“替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的救世良方,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从阶级运动的立场完全退到宗派运动的立场。”关于“自由国家”,马克思认为:“自由就在于把国家由一个站在社会之上的机关变成完全服从这个社会的机关;而且就在今天,各种国家形式比较自由或比较不自由,也取决于这些国家形式把‘国家的自由’限制到什么程度。”
第二,明确而完整地阐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理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社会要经历一个“长久的阵痛”,即经过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然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最后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第三,明确地提出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要进行巨大的革命的社会改造,以实现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就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认为国家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一切国家制度立即简单地消失,某些同现代国家职能相类似的社会职能将保留下来。最后,马克思对过渡时期的理论作出了经典性的总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编辑:李泽陆
往期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1)《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3)《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4)《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5)《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6)《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7)《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8)《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3)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