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目标市值丨220118

Kindy 提升之路 2022-08-08
——  前言  ——


本系列主要E大的长赢指数投资计划,包括分析交易品种、交易策略及估算计算等,用于自我学习提升。


目标市值策略是E大几大重要的策略之一,而对我而言则是最重要的策略。


之前在2020年4月和2021年6月分别写过,但均不理想。这次结合过往已操作的中证500和中证红利实盘,尝试研读下。



——  是什么  ——


目标市值:顾名思义就是买入一个资产,之后定期看该资产的市值是否符合目标


如期间资产市值没达到目标,则买入补齐;如期间资产市值超过了市值,则卖出多余,最终目的就是每个观察时点的市值符合预期



如上图,一开始市值跟不上目标市值,在①处补齐到目标市值,之后增长快于目标市值,则在②卖出一部分以回归目标市值,后来又低于目标市值,在③又做了一次动态平衡


目标市值就是一种斜向上的动态再平衡。



——  理论依据  ——


首先,买入的资产长期来看是向上的,更多适合指数,不太适合个股。


按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数据看,一个持续增长的经济体,可预期的是经济及相应的股指均是向上,无非是斜率不同而已。


比如美国道琼斯指数:



又比如香港恒生指数:



到国内的宽基或主要品种也有此类特征:


比如沪深300:



或者全指消费:



好多都有斜向上的总体趋势,这个是做目标市值的必备条件


其次,如果没有波动一直都向上,那就没必要做目标市值了,买入后长期持有就好了。


可是,虽然大方向是斜向上,但实际上日常有大波动,特别是国内品种的早期波幅更大。


这里就用到第二个理论依据:均值回归理论


该理论又称Mean Reversion,是在价格震荡中博取反弹的交易思路,它是基于Poterba和Summers(1987)首先提出的一种现象。


如果让花儿乐队来解释,直接唱出来:


请你涨了的给我跌回来,跌了的给我涨上来。



正是有均值回归,因此涨多了会跌,跌多了回涨,我们就在这个过程中动态调节。涨多了,卖掉一些;跌多了,买进一些。


既保持了底仓长持,又能吃点波动的额外利润


好啦好啦,这些都懂了!


可我如何才能知道目标市值该设多少呢?



——  数据支撑  ——


在评估一个品种究竟给多少的目标市值时,首先要评估这个品种当前位置


既要看该位置历史上同位置的多年年化收益是多少,也要看该品种的位置假如在其他品种的历史同位置的多年年化收益是多少。


纵向跟自己的历史比,横向跟其他品种比,再跟其他品种的历史比……



估值数据就是穿透迷雾的明灯。比如上图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全市场高度,基于现在的数据,未来预计年化收益如何呢?


我们可以回到历史同样点位,看分别持有1年、3年、5年、10年分别的年化收益。这时就大概了解,如果从现在开始持有,未来1/3/5/10年年化分布的区间了。


以当前中证500持有1年历史收益分布为例:



上图直接从wind截图,只为方便讲解。但实际使用时,我的图表跟这个还是有差异。


其一,高度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


其二,一般也不看1年,更多看5年以上的。


1年意义不大,比如上图估值越低反而收益降下来。这里可能就是因为便宜还能更便宜那句话。


在历史仅有的几个低估值的点,可能还在下跌周期内,因此即便低估,持有1年还是收益一般,但同样估值换成5年可能就不一样了。


大家可能没有相关数据,可以去有知有行app的温度计看看,既有当前温度(高度),也有预期收益率。



有了方案,有了数据,接下来该如何操作?



——  如何操作  ——


① 低估建仓:最理想情况下,是在估值底部区域完成建仓。


虽说建仓过程也是广义上的目标市值管理,但为了容易理解,这里还是讲基于已经有底仓的基础上的狭义目标市值。


比如我的中证红利、中证500和传媒都是在品种历史高度10%以内完成建仓的。


② 设定年化目标:根据每期的估值情况,确定目标(预计)年化收益率。


依据该品种当前高度对应的N年过往年化收益率,从而确定未来的年化收益目标,进一步确定N年后的目标市值。


关于目标年化的设定,既包含了科学,又融合了艺术,属于模糊的正确而已。


③ 定期动态调整:定期(比如每季度)审视该品种市值,超过目标则卖出多余金额,低于目标则买入缺少金额。


定期选择哪个时间合适,没有特殊规定。需把握的原则是,通过拉开时间给空间留出距离,让市场飞一会儿



E大采用的是定期,每季度更新一次,再结合临时触发调整。


回到目标市值的核心原理,其实通过市值偏离目标的幅度调整也行,但操作麻烦些。


既需更新评估时点的最新目标市值,又需更新当时的最新市值,从而评估是否触发阈值。


本来就是模糊的正确,简单方便就好



——  案例模拟  ——


以过去一年的传媒ETF为例,假设底仓10万元进入。



除了每季度正常调整,中间两次触发了临时调整。

假定下一个调整日,ETF的价格回到了1年前,可以看出比之前份额增加了9.5%。这就是动态再平衡相比只是拿着的优点。

上面表格也有值得商榷的,比如传媒是否值得做目标市值,临时触发的基点应该选哪个,目标市值的年化周期应该看多长,这些属于细节,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再做调整。


——  后记  ——


基于我现在的理念是大军团作战,打持久战,因此,目标市值特别适合我。


之前研读水晶苍蝇拍的心得「投资、投机和赌博」提到:


投资者更关注资产所含有的稳定价值,一个最不容易或者最小幅度受到意外扰动的资产,才是好资产。




——  扩展阅读  ——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证环保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金融地产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文体娱乐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证传媒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全指医药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富国消费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养老产业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概互联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建信500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国互联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证医疗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证红利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中证传媒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恒生指数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华宝油气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恒生科技

长赢指数投资计划丨广发500


E大微博精选:

ETF拯救世界丨微博精选丨2021-10

ETF拯救世界丨微博精选丨2021-11

ETF拯救世界丨微博精选丨2021-12



——  关于本号  ——

记录自己的提升之路,有缘相遇,感恩同行


——  特别声明  ——


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的文章,仅用于个人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